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家
  • 2022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家2022年10月 #569

  • 藝術家2022年10月 #569 1

藝術家2022年10月 #569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留言板
  • 目錄

咖啡文化與藝術家

 

 當咖啡於17世紀傳入歐洲之後逐漸在各大城市形成特殊的咖啡文化,咖啡館成為集會、交流與啟發思潮的公共領域,也是藝術家和作家描繪的觀察對象,同時他們亦樂於身處其中,無論是否咖啡成癮,他們流連、著迷於咖啡館的紛雜與自由,以此做為一種對「現代生活」的參與,可以說咖啡和咖啡館在歷史、藝術與社會上都扮演了重要的作用。

 

 10月專輯,潘回溯咖啡傳入歐洲的歷史以及開啟巴黎咖啡文化發展洪流的波寇咖啡廳,以及在文明成就的過程中咖啡不斐的貢獻。蔣嘉惠從19世紀巴黎咖啡館與藝術發展交織的文化脈絡切入,梳理藝術家於城市與咖啡館之間的流動,其中他們透過創作映現的時代光景和社會變遷。朱惠慈編譯的文章聚焦群聚在巴黎蒙馬特區格爾波雅咖啡館的藝術家常客,相當立體地呈現印象派畫家同儕間的互動、關係和個人理念。專輯並選介威雅爾的〈威普勒咖啡館〉、梵谷的〈夜間咖啡館〉,以及維也納的博物館咖啡館和鹿特丹的聯合咖啡館。

 

 享譽當代藝壇的李禹煥,近日在法國和日本分別有重要展覽推出,本期特別報導聚焦在今年4月正式開幕、由安藤忠雄修建設計的李禹煥阿爾中心,以及於阿爾阿利斯康古羅馬墓園的展覽「安魂彌撒曲」與巴黎卡麥爾.莫努爾藝廊個展「解答」,並於下一期接續為讀者進一步評介東京國立新美術館的李禹煥回顧大展。

 

 時節入秋,正是國際各大美術館輪換大展的季節,國際藝壇單元中:東京都美術館「波士頓美術館展 藝術×力」探討藝術與權力自古至今的關係,藉由東西方館藏精品的並陳比較其中的文化差異;大阪中之島美術館「展覽會 岡本太郎」與波爾多美術館偕同巴黎奧塞美術館合作動物畫名家羅莎.邦鄂回顧展,兩位藝術家在各自不凡的藝術道途上精力旺盛且堅定不移地朝心之所向前進。

 

 國際傳真專欄作者李二於本期論述歐美重要文化機構,包含英格蘭藝術委員會、史密森尼學會分別於今年推展文化遺產道德歸還議題的觀點修正與典藏相關規範鬆綁,以及與之伴隨的指標性意義和訊息。

 

 封面故事回溯1889年於巴黎喬治.珀蒂畫廊舉辦的「莫內─羅丹」雙人聯展之始末,著眼這檔在當時備受矚目的展覽如何成行、兩位藝術家之間和與親友的互動所展現對藝術的理念及人格特質,藉此也稍能略窺19世紀末的藝術環境。

 

 邁入第廿九屆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於今年加入畫廊氣候聯盟(GCC),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與國家永續發展政策,本屆亦規畫「藝術×永續」的軸線,錨定展會各項活動做為一次實踐,本期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特別報導,帶領讀者先行預覽部分參展畫廊與展呈作品

78 10月專輯
  咖啡文化與藝術家
80 啟蒙主義的法國咖啡文明 ⊙潘(示番)
88 咖啡館做為人間劇場─巴黎現代生活的藝術家漫遊者 ⊙蔣嘉惠
96 在格爾波雅咖啡館誕生的印象派 ⊙編譯/朱惠慈
102 威普勒咖啡館──歷久彌新的藝文據點 ⊙蔣嘉惠
103 梵谷的〈夜間咖啡館〉──人性的色彩 ⊙蔣嘉惠
104 博物館咖啡館──羅斯現代主義的初嘗 ⊙蔣嘉惠
105 聯合咖啡館──風格派名建築 ⊙北辰
   
66 特別報導─李禹煥
  永生的疑問與冥想─李禹煥的藝術 ⊙鄭元智
   
176 特別報導─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回歸藝術本質 專注展場呈現
─ART TAIPEI 2022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180 加力畫廊 181 羲之堂 182 采泥藝術 183 99°藝術中心
  184  印象畫廊 185 形而上畫廊 186 月臨畫廊
   
51 藝術風景
  利奧諾拉.卡林頓的〈女巨人(蛋的守護者)〉
   
52 藝術正論
  黃土水〈甘露水〉成為國家典藏的歷史意義 ⊙廖仁義
   
53 美術之眼
  叫「喂」的北齋女兒 ⊙陳長華
   
54 藝術野台戲
  十全十美 台灣美術 ⊙阿田教授
   
55 香港視線
  大館的展出 ⊙卓有瑞
   
56 藝蹤尋探
  有限與無限邊際的藝術疆域 ⊙吳曉芳
   
57 藝術新聞
  台北市立美術館「在夾縫中行走」
58 2022 BLEED數位現場雙年展
  首屆台北錄像藝術博覽會登場
59 2022桃園科技藝術節「前進之路」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參展團隊
60 臺南市美術館「生存/抵抗:臺灣─加拿大原住民藝術展」
  OCAT上海館「共同的__」
61 新加坡藝術學院:唐大霧
  克莉斯汀.瑪賽接任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館長
62 維梅爾〈倒牛奶的女僕〉新發現
  《遊林驚夢:巧遇Hagay》於2022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展出
   
63 藝術拍賣
  常玉自傳式花卉鉅作〈紅底瓶枝〉首登拍場 ⊙本刊訊
   
64 國際傳真
  文化遺產管理的風向儀──道德歸還(上) ⊙李二
   
106 藝術現場
  巴黎推出杜樂麗隧道街頭藝術展 ⊙鄭元智
   
109 圍場散步
  盼見「永續」與「資源統合」的北美館 ⊙胡永芬
   
112 台灣水墨變相史
  戰後中國大陸遷台書畫家(六)
─《台灣水墨變相史》第廿七章 ⊙蕭瓊瑞
   
128 臨界區藝術
  群的構造與菌絲體網絡─大地藝術季的當代策展思維 ⊙龔卓軍
   
132 評藝廣場
  已到來的等待─嘉義市立美術館「2222」 ⊙張晴文
136 武治文風一甲子─廖武治細筆下的台灣風土豪情 ⊙蕭瓊瑞
   
140 翡冷翠美術經典
  聽得到樂聲的雕刻,看得到造形的音樂:盧卡.德拉.羅比亞 ⊙劉碧旭
   
146 展事匯
  穿越時空的現場─回歸初始或探索不可知 ⊙許玉鈴
   
150 藝點觀察
  未竟之旅─行星旅人,與其破碎的歌─區秀詒個展 ⊙莊偉慈
   
152 藝術著作
  進步的形象(之二)─《現代藝術史》第三章 ⊙諾伯特.林頓 編譯/沈揆一、盧傑、姚宏翔
   
172 美學思潮
  安那其美學的特徵
─破壞與構築:源源不絕的美學奔流(下) ⊙安德烈.雷斯勒 編譯/朱惠慈
   
187 封面故事
  美術史上劃時代的雙人展─1889.莫內─羅丹雙人展始末記 ⊙廖瓊芳
   
196 國際藝壇
  Art is Power─東京都美術館「波士頓美術館展 藝術×力」 ⊙趙宜恬
208 兩個世紀前堪稱生態女性主義者的藝術明星
─波爾多美術館與巴黎奧塞美術館共同推出羅莎.邦鄂回顧展 ⊙詹育杰
218 本職為人的時代反叛者─大阪中之島美術館「展覽會 岡本太郎」 ⊙謝佳華
228 疫後生活的藝術心象
─東京森美術館「傾聽地球轉動的聲音:疫情以來的幸福安康」 ⊙朱惠慈
   
232 雕塑藝術
  西班牙兩位世紀雕塑大師的對話
─聖塞巴斯蒂安聖特爾莫博物館奧泰薩和奇利達聯展 ⊙周芳蓮
   
242 藝術家評介
  揮灑之美─黃進龍的藝術痕跡 ⊙廖新田(阿田教授)
246 知覺與意識的新美學─黃心健的元宇宙劇場 ⊙陳貺怡
250 走進劉墉的童年回憶 ⊙陳筱君
   
254 策展論述
  探索技術倫理與美學實驗的邊界─C-LAB年度展覽「超限社會」 ⊙莊偉慈
   
258 當代藝術
  戲謔人的處境與社會─拉吉布.蕭詮釋〈暴風雨〉 ⊙鄭元智
   
261 藝術動態
  柏林洪堡論壇人類學博物館和亞洲藝術博物館開幕 ⊙林于嫣
   
262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夜晚的功課─拉圖爾〈瑪利亞的教育〉 ⊙潘(示番)
266 困境後的光明─卡斯帕.大衛.菲特烈〈海上升起的月亮〉 ⊙潘(示番)
   
270 名家傑作
  訴諸情感的色彩遊戲─皮耶.波納爾20世紀的繪畫創作 ⊙曾筱如
   
282 攝影藝術
  攝影做為反抗的工具
─紐約現代美術館「我們的自我─海倫.科恩布拉姆收藏之女性藝術家攝影」 ⊙賴懷宇
   
290 建築藝術
  迴盪的空間詩學─北京嘉德藝術中心「五感的建築─隈研吾建築設計展」 ⊙邱筱臻
   
302 藝術視界
  卡玉伯特的莊園─在伊埃爾勒穿越到19世紀的布爾喬亞日常 ⊙唐忠珊
   
308 宗教藝術
  藤田嗣治的和平聖母禮拜堂 ⊙廖瓊芳
   
316 塞尚傳記
  塞尚傳─塞尚創作理念自述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320 西域佛畫
  毘沙門天相關 ⊙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328 當代新陶
  佩提.貝倫斯+安永正臣 ⊙邵婷如
   
358 新書出版
  丹青不老,藝術長春──溥心畬書畫藝術─《溥心畬書畫集》新書出版 ⊙黃光男
364 為藝而生─《生之慾─蕭耀的藝術歷程》新書出版 ⊙蕭瓊瑞
   
332 藝術線上
   
335 藝展目錄
   
336 藝展報導
   
342 藝術快遞
   
344 展覽月報
   
350 藝術市場行情表
   
354 藝術家圖書目錄


編輯留言板

咖啡文化與藝術家

 

 當咖啡於17世紀傳入歐洲之後逐漸在各大城市形成特殊的咖啡文化,咖啡館成為集會、交流與啟發思潮的公共領域,也是藝術家和作家描繪的觀察對象,同時他們亦樂於身處其中,無論是否咖啡成癮,他們流連、著迷於咖啡館的紛雜與自由,以此做為一種對「現代生活」的參與,可以說咖啡和咖啡館在歷史、藝術與社會上都扮演了重要的作用。

 

 10月專輯,潘回溯咖啡傳入歐洲的歷史以及開啟巴黎咖啡文化發展洪流的波寇咖啡廳,以及在文明成就的過程中咖啡不斐的貢獻。蔣嘉惠從19世紀巴黎咖啡館與藝術發展交織的文化脈絡切入,梳理藝術家於城市與咖啡館之間的流動,其中他們透過創作映現的時代光景和社會變遷。朱惠慈編譯的文章聚焦群聚在巴黎蒙馬特區格爾波雅咖啡館的藝術家常客,相當立體地呈現印象派畫家同儕間的互動、關係和個人理念。專輯並選介威雅爾的〈威普勒咖啡館〉、梵谷的〈夜間咖啡館〉,以及維也納的博物館咖啡館和鹿特丹的聯合咖啡館。

 

 享譽當代藝壇的李禹煥,近日在法國和日本分別有重要展覽推出,本期特別報導聚焦在今年4月正式開幕、由安藤忠雄修建設計的李禹煥阿爾中心,以及於阿爾阿利斯康古羅馬墓園的展覽「安魂彌撒曲」與巴黎卡麥爾.莫努爾藝廊個展「解答」,並於下一期接續為讀者進一步評介東京國立新美術館的李禹煥回顧大展。

 

 時節入秋,正是國際各大美術館輪換大展的季節,國際藝壇單元中:東京都美術館「波士頓美術館展 藝術×力」探討藝術與權力自古至今的關係,藉由東西方館藏精品的並陳比較其中的文化差異;大阪中之島美術館「展覽會 岡本太郎」與波爾多美術館偕同巴黎奧塞美術館合作動物畫名家羅莎.邦鄂回顧展,兩位藝術家在各自不凡的藝術道途上精力旺盛且堅定不移地朝心之所向前進。

 

 國際傳真專欄作者李二於本期論述歐美重要文化機構,包含英格蘭藝術委員會、史密森尼學會分別於今年推展文化遺產道德歸還議題的觀點修正與典藏相關規範鬆綁,以及與之伴隨的指標性意義和訊息。

 

 封面故事回溯1889年於巴黎喬治.珀蒂畫廊舉辦的「莫內─羅丹」雙人聯展之始末,著眼這檔在當時備受矚目的展覽如何成行、兩位藝術家之間和與親友的互動所展現對藝術的理念及人格特質,藉此也稍能略窺19世紀末的藝術環境。

 

 邁入第廿九屆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於今年加入畫廊氣候聯盟(GCC),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與國家永續發展政策,本屆亦規畫「藝術×永續」的軸線,錨定展會各項活動做為一次實踐,本期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特別報導,帶領讀者先行預覽部分參展畫廊與展呈作品

目錄
78 10月專輯
  咖啡文化與藝術家
80 啟蒙主義的法國咖啡文明 ⊙潘(示番)
88 咖啡館做為人間劇場─巴黎現代生活的藝術家漫遊者 ⊙蔣嘉惠
96 在格爾波雅咖啡館誕生的印象派 ⊙編譯/朱惠慈
102 威普勒咖啡館──歷久彌新的藝文據點 ⊙蔣嘉惠
103 梵谷的〈夜間咖啡館〉──人性的色彩 ⊙蔣嘉惠
104 博物館咖啡館──羅斯現代主義的初嘗 ⊙蔣嘉惠
105 聯合咖啡館──風格派名建築 ⊙北辰
   
66 特別報導─李禹煥
  永生的疑問與冥想─李禹煥的藝術 ⊙鄭元智
   
176 特別報導─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回歸藝術本質 專注展場呈現
─ART TAIPEI 2022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180 加力畫廊 181 羲之堂 182 采泥藝術 183 99°藝術中心
  184  印象畫廊 185 形而上畫廊 186 月臨畫廊
   
51 藝術風景
  利奧諾拉.卡林頓的〈女巨人(蛋的守護者)〉
   
52 藝術正論
  黃土水〈甘露水〉成為國家典藏的歷史意義 ⊙廖仁義
   
53 美術之眼
  叫「喂」的北齋女兒 ⊙陳長華
   
54 藝術野台戲
  十全十美 台灣美術 ⊙阿田教授
   
55 香港視線
  大館的展出 ⊙卓有瑞
   
56 藝蹤尋探
  有限與無限邊際的藝術疆域 ⊙吳曉芳
   
57 藝術新聞
  台北市立美術館「在夾縫中行走」
58 2022 BLEED數位現場雙年展
  首屆台北錄像藝術博覽會登場
59 2022桃園科技藝術節「前進之路」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參展團隊
60 臺南市美術館「生存/抵抗:臺灣─加拿大原住民藝術展」
  OCAT上海館「共同的__」
61 新加坡藝術學院:唐大霧
  克莉斯汀.瑪賽接任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館長
62 維梅爾〈倒牛奶的女僕〉新發現
  《遊林驚夢:巧遇Hagay》於2022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展出
   
63 藝術拍賣
  常玉自傳式花卉鉅作〈紅底瓶枝〉首登拍場 ⊙本刊訊
   
64 國際傳真
  文化遺產管理的風向儀──道德歸還(上) ⊙李二
   
106 藝術現場
  巴黎推出杜樂麗隧道街頭藝術展 ⊙鄭元智
   
109 圍場散步
  盼見「永續」與「資源統合」的北美館 ⊙胡永芬
   
112 台灣水墨變相史
  戰後中國大陸遷台書畫家(六)
─《台灣水墨變相史》第廿七章 ⊙蕭瓊瑞
   
128 臨界區藝術
  群的構造與菌絲體網絡─大地藝術季的當代策展思維 ⊙龔卓軍
   
132 評藝廣場
  已到來的等待─嘉義市立美術館「2222」 ⊙張晴文
136 武治文風一甲子─廖武治細筆下的台灣風土豪情 ⊙蕭瓊瑞
   
140 翡冷翠美術經典
  聽得到樂聲的雕刻,看得到造形的音樂:盧卡.德拉.羅比亞 ⊙劉碧旭
   
146 展事匯
  穿越時空的現場─回歸初始或探索不可知 ⊙許玉鈴
   
150 藝點觀察
  未竟之旅─行星旅人,與其破碎的歌─區秀詒個展 ⊙莊偉慈
   
152 藝術著作
  進步的形象(之二)─《現代藝術史》第三章 ⊙諾伯特.林頓 編譯/沈揆一、盧傑、姚宏翔
   
172 美學思潮
  安那其美學的特徵
─破壞與構築:源源不絕的美學奔流(下) ⊙安德烈.雷斯勒 編譯/朱惠慈
   
187 封面故事
  美術史上劃時代的雙人展─1889.莫內─羅丹雙人展始末記 ⊙廖瓊芳
   
196 國際藝壇
  Art is Power─東京都美術館「波士頓美術館展 藝術×力」 ⊙趙宜恬
208 兩個世紀前堪稱生態女性主義者的藝術明星
─波爾多美術館與巴黎奧塞美術館共同推出羅莎.邦鄂回顧展 ⊙詹育杰
218 本職為人的時代反叛者─大阪中之島美術館「展覽會 岡本太郎」 ⊙謝佳華
228 疫後生活的藝術心象
─東京森美術館「傾聽地球轉動的聲音:疫情以來的幸福安康」 ⊙朱惠慈
   
232 雕塑藝術
  西班牙兩位世紀雕塑大師的對話
─聖塞巴斯蒂安聖特爾莫博物館奧泰薩和奇利達聯展 ⊙周芳蓮
   
242 藝術家評介
  揮灑之美─黃進龍的藝術痕跡 ⊙廖新田(阿田教授)
246 知覺與意識的新美學─黃心健的元宇宙劇場 ⊙陳貺怡
250 走進劉墉的童年回憶 ⊙陳筱君
   
254 策展論述
  探索技術倫理與美學實驗的邊界─C-LAB年度展覽「超限社會」 ⊙莊偉慈
   
258 當代藝術
  戲謔人的處境與社會─拉吉布.蕭詮釋〈暴風雨〉 ⊙鄭元智
   
261 藝術動態
  柏林洪堡論壇人類學博物館和亞洲藝術博物館開幕 ⊙林于嫣
   
262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夜晚的功課─拉圖爾〈瑪利亞的教育〉 ⊙潘(示番)
266 困境後的光明─卡斯帕.大衛.菲特烈〈海上升起的月亮〉 ⊙潘(示番)
   
270 名家傑作
  訴諸情感的色彩遊戲─皮耶.波納爾20世紀的繪畫創作 ⊙曾筱如
   
282 攝影藝術
  攝影做為反抗的工具
─紐約現代美術館「我們的自我─海倫.科恩布拉姆收藏之女性藝術家攝影」 ⊙賴懷宇
   
290 建築藝術
  迴盪的空間詩學─北京嘉德藝術中心「五感的建築─隈研吾建築設計展」 ⊙邱筱臻
   
302 藝術視界
  卡玉伯特的莊園─在伊埃爾勒穿越到19世紀的布爾喬亞日常 ⊙唐忠珊
   
308 宗教藝術
  藤田嗣治的和平聖母禮拜堂 ⊙廖瓊芳
   
316 塞尚傳記
  塞尚傳─塞尚創作理念自述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320 西域佛畫
  毘沙門天相關 ⊙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328 當代新陶
  佩提.貝倫斯+安永正臣 ⊙邵婷如
   
358 新書出版
  丹青不老,藝術長春──溥心畬書畫藝術─《溥心畬書畫集》新書出版 ⊙黃光男
364 為藝而生─《生之慾─蕭耀的藝術歷程》新書出版 ⊙蕭瓊瑞
   
332 藝術線上
   
335 藝展目錄
   
336 藝展報導
   
342 藝術快遞
   
344 展覽月報
   
350 藝術市場行情表
   
354 藝術家圖書目錄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家2022年9月 #568
  • 藝術家2022年8月 #567
  • 藝術家2022年7月 #566
  • 溥心畬書畫集
  • 生之慾——蕭耀的藝術歷程
  • 水墨畫藝術美學與發展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