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收藏 +設計
  • 2018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收藏+設計2018年08月 #131

  • 藝術收藏+設計2018年08月 #131 1

藝術收藏+設計2018年08月 #131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手記
  • 目錄

盛世文明的當代表述

  時尚文化學者艾莉森.班克羅夫特(Alison Bancroft)在《慾望的啟蒙:拉岡、高級訂製時裝、前衛藝術與時尚理論》書中道出:「奇妙的是,或許慾望與主觀出於失序固有的本質,但卻進而衍生拉岡精神分析學派及前衛藝術被視為激進派的言論,同時順理成章地成為理解高級訂製時裝是天馬行空般馳騁創意的參照。」班克羅夫特以拉岡學派的觀點,提點了以高級訂製服為首的當代時尚創作,等同於一種前衛的表述形態,衝撞於世俗常規與靈感的浮想之間,如輕狂反叛卻未失深意的「思想游擊戰」。由隙見光,由思維的絮語編綴時代審美的宏圖,成了8月專輯「美之翕影」細探究竟的美之版塊。

 

 畫家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一生創作不輟,他的次子尚.雷諾(Jean Renoir)也是一位著名的導演、法國電影「自然主義」的代表人物。「雷諾瓦:父與子/繪畫與電影」(Renoir: Father and Son/ Painting and Cinema)展覽以巴恩斯基金會(Barnes Foundation)的創辦者艾伯特.巴恩斯醫生(Dr. Albert C. Barnes)收藏的作品為主軸,除了詳細介紹雷諾瓦家族與畫作中模特兒等相關人物背景,展覽也呈現父親對孩子的影響。雷諾瓦與19世紀末的印象派畫家們,都在尚.雷諾的電影創作實踐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他與父親作品之間的關係維繫在更深層的哲學思考,而成為電影拍攝者不斷回溯根本、重新展開詮釋的根基。

 

 畫家歐姬芙(Georgia O’keeffe)成長在一戰之後、美國走向富裕頂級強國的時代。歐姬芙一生努力地將繪畫與她生活的土地融合,真正開創了鮮明美國風格的藝術,也將自己推上偉大藝術家的行列。有評論家談及歐姬芙的繪畫,說她向來以強調色彩和線條之美見長,除卻了形與色的掌握,她的畫作總能賦予觀者心靈與智慧啟迪的作用。

 

 人類的存在狀態,是藝術家長久以來關注的焦點,也是人們發展諸多智性活動的探究重點。龔辰宇筆下的人與物,既是他透過行動創造的可視痕跡,也是他精神與思想的投射體。日常作為他繪畫的援引,讓他的畫面有了與現實世界的銜接點,而神話與精神世界的力量則像是飄忽的彼岸,兩者之間有著亦近亦遠的距離,亦實亦虛的邊界。

 

 2017年,趙無極的〈29.01.64〉在佳士得拍賣行以2600萬美元落槌,創下亞洲藝術家油畫作品的最高價,瞬間引起國際藝壇的熱烈關注。另一件亦於佳士得以1960萬美元出售的作品,則成為趙無極歷年作品中拍出第二高價的作品。根據近年的拍賣紀錄可見,「趙無極熱潮」帶動其作的市場價值及銷售量,都出現大幅增長。作為東方藝壇的巨人,趙無極是自2009年以來,持續占據20%以上亞洲藝術市場分額的四大藝術家之一,另外三位藝術家為齊白石、張大千及吳冠中。聚焦描繪無形能量的本質,如風與光等元素的趙無極曾言:「空間是重點,空間的擴張與扭曲。我花許多時間試著了解該如何描繪風?如何形塑空無?如何捕捉光線的亮度與純度?」趙無極的作品在其過世後,於拍場經歷一次又一次地轉手,在不同藏家手中承載著趙無極對於自然元素的原創性描繪,直到未來。

 

 細數當代企業收藏風氣的開端,肇始於1939年美國IBM集團與1950年代末摩根大通(JP Morgan)所開啟的藝術收藏之路。瑞銀集團收藏的肇始,同樣發端於二戰後、1950年代末的第一波企業收藏潮,過去60年來積極購藏當代藝術作品,至今收藏藝術品數量超過三萬餘件。瑞銀集團財富管理全球聯席總裁馬汀.布萊辛(Martin Blessing)表示:「藝術讓生命更加豐富,為人們帶來樂趣,賦予發掘不同觀點角度的刺激,更重要的是:創造能夠承傳至下一代的遺產。熱情是藏家的驅動力,而熱情在環球藝術市場裡也是一個極具價值的主導因素,估計價值為637億美元,成為反映宏觀經濟趨勢的有力佐證。」

藝術熱新聞
010 從身體出發 在藝術裡沉思─高美館「裸:泰特美術館典藏大展」
  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展 首度登台
  故宮陳其南院長期許打造台灣化的故宮
012 築步.逐步─重返北美館
  白石畫廊「奇胡利:台北」
013 遊濛陌影─林莉酈創作展
  聖者腳蹤─鮑博個展
  改變亞洲藝博生態 鮮明特色獨樹一格
─2018 Art Formosa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
   
藝術博覽
014 「城市尋履─雕塑風景」─2018台中藝博大放異彩 ⊙編輯部
015 第13屆亞洲當代藝術展載譽歸來─率領藝術家攜佳作首度亮相 ⊙編輯部
   
藝術龍門陣
016 邵仄炯山水畫境的內蘊(下) ⊙熊宜敬
   
市場專欄
017 無心無物出塵埃(下) ⊙陸潔民
   
文物專欄
018 大總統為鹽巴代言 ⊙戴忠仁
   
市場焦點
020 遠大前程:趙無極藝術作品的拍賣景況 ⊙黃其安
   
封面紀事
026 雷諾瓦父子的創作美學傳承 ⊙吳礽喻
   
藝術人物誌
032 邂逅名畫─歐姬芙的〈從薛爾頓30層高樓眺望東河〉 ⊙王庭玫
   
藝術視界
040 拼「圖」的藝術─蓋提美術館「拼接的粉彩作品」展 ⊙黃其安
076 傾聽內在旋律─金泰浩刻繪單色畫四度空間 ⊙楊爾寧
100 揭開夢幻婚禮服的神祕面紗─首爾美術館「親愛的婚禮服」展 ⊙楊爾寧
   
藝術焦點
042 倫敦海德公園湖上的金字塔─克里斯多與珍妮.克勞德的包覆執念 ⊙李二
   
藝饗美學.名人收藏
046 玉碗盛來琥珀光─台灣「生態教父」楊平世典藏琥珀真華之美 ⊙詹立群
   
藝術收藏
052 香港「梅潔樓」藏畫 ⊙伍常
   
企業收藏
056 他山之石─淺談瑞銀集團的企業收藏 ⊙李二
   
藝術大觀
060 聲光漫無邊界─teamLab進駐數位美術館 ⊙邱馨慧
   
藝術家工作室
066 日常與神話的邊界─《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龔辰宇 ⊙許玉鈴
   
當代藝術
080 亞歷山大.克魯格─理論與詩性交織的多重宇宙連環圖 ⊙陳庭榕
   
八月專輯
084 Kaleidoscopic Glam 美之翕影
086 時尚如畫─時裝影像的藝術演繹 ⊙林志鴻
088 凌越宗教的時尚創想─大都會博物館「神聖之軀」時尚展 ⊙林純雅
096 阿澤丁.阿萊亞─高級訂製服一代宗師 ⊙洪昱溱
   
特別報導:花之藝
106 花粉與顏料的男人─園藝畫家西崔克.莫里斯 ⊙游騰緯
112 百花慶典.幻之網─凱菲.法瑟特的絢麗編織 ⊙游騰緯
   
文化與創意
118 詩意設計盡現微物之美─曾熙凱的創意思維 ⊙詹立群
   
特別報導:雅趣收藏
112 胡中行 精品工藝訂製 ⊙詹立群
126 馬兆民 尋香之憶 ⊙林純雅
130 林潘信 虛擬的真愛 ⊙孫曉彤
   
珠寶美學
134 珍寶奇域─東京三菱一號館美術館「尚美的世界」展 ⊙洪昱溱
   
特別報導:倫敦主題博物館
138 倫敦交通博物館─國際運輸文化演進與「海報女孩」展 ⊙楊蟬蓉
140 倫敦運河博物館─冰塊產業與運河網路歷史 ⊙楊蟬蓉
   
建築焦點
144 烏托邦遺址的摩登與創傷─紐約MoMA南斯拉夫建築展 ⊙賴志婷
   
建築觀點
148 法國天才建築師克里斯蒂安.德.波棕巴克 ⊙黃健敏
   
茶葉與茶器收藏分析
150 撫隱元壺 辨宜興大壺 ⊙池宗憲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54 寶格麗續寫十里洋場風華 ⊙Jade Hong
155 重溫爵士年代的懷舊風華 ⊙Jade Hong
156 流連於英倫鄉間的田園牧歌 ⊙Jade Hong
157 夜宿柏林的創意美術館 ⊙Jade Hong
   
創意萬象
158 瞬間意念的多元演繹 ⊙林志鴻
160 瑰麗珠寶雕刻大師 ⊙林志鴻
  凡賽斯詮釋「20世紀的巴洛克藝術」 ⊙林志鴻
161 以「彩虹力」向 LGBTQ+ 群體致意 ⊙林志鴻
   
藝想創見
162 凱倫.諾爾 「英國新攝影」的時代精神 ⊙林志鴻


編輯手記

盛世文明的當代表述

  時尚文化學者艾莉森.班克羅夫特(Alison Bancroft)在《慾望的啟蒙:拉岡、高級訂製時裝、前衛藝術與時尚理論》書中道出:「奇妙的是,或許慾望與主觀出於失序固有的本質,但卻進而衍生拉岡精神分析學派及前衛藝術被視為激進派的言論,同時順理成章地成為理解高級訂製時裝是天馬行空般馳騁創意的參照。」班克羅夫特以拉岡學派的觀點,提點了以高級訂製服為首的當代時尚創作,等同於一種前衛的表述形態,衝撞於世俗常規與靈感的浮想之間,如輕狂反叛卻未失深意的「思想游擊戰」。由隙見光,由思維的絮語編綴時代審美的宏圖,成了8月專輯「美之翕影」細探究竟的美之版塊。

 

 畫家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一生創作不輟,他的次子尚.雷諾(Jean Renoir)也是一位著名的導演、法國電影「自然主義」的代表人物。「雷諾瓦:父與子/繪畫與電影」(Renoir: Father and Son/ Painting and Cinema)展覽以巴恩斯基金會(Barnes Foundation)的創辦者艾伯特.巴恩斯醫生(Dr. Albert C. Barnes)收藏的作品為主軸,除了詳細介紹雷諾瓦家族與畫作中模特兒等相關人物背景,展覽也呈現父親對孩子的影響。雷諾瓦與19世紀末的印象派畫家們,都在尚.雷諾的電影創作實踐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他與父親作品之間的關係維繫在更深層的哲學思考,而成為電影拍攝者不斷回溯根本、重新展開詮釋的根基。

 

 畫家歐姬芙(Georgia O’keeffe)成長在一戰之後、美國走向富裕頂級強國的時代。歐姬芙一生努力地將繪畫與她生活的土地融合,真正開創了鮮明美國風格的藝術,也將自己推上偉大藝術家的行列。有評論家談及歐姬芙的繪畫,說她向來以強調色彩和線條之美見長,除卻了形與色的掌握,她的畫作總能賦予觀者心靈與智慧啟迪的作用。

 

 人類的存在狀態,是藝術家長久以來關注的焦點,也是人們發展諸多智性活動的探究重點。龔辰宇筆下的人與物,既是他透過行動創造的可視痕跡,也是他精神與思想的投射體。日常作為他繪畫的援引,讓他的畫面有了與現實世界的銜接點,而神話與精神世界的力量則像是飄忽的彼岸,兩者之間有著亦近亦遠的距離,亦實亦虛的邊界。

 

 2017年,趙無極的〈29.01.64〉在佳士得拍賣行以2600萬美元落槌,創下亞洲藝術家油畫作品的最高價,瞬間引起國際藝壇的熱烈關注。另一件亦於佳士得以1960萬美元出售的作品,則成為趙無極歷年作品中拍出第二高價的作品。根據近年的拍賣紀錄可見,「趙無極熱潮」帶動其作的市場價值及銷售量,都出現大幅增長。作為東方藝壇的巨人,趙無極是自2009年以來,持續占據20%以上亞洲藝術市場分額的四大藝術家之一,另外三位藝術家為齊白石、張大千及吳冠中。聚焦描繪無形能量的本質,如風與光等元素的趙無極曾言:「空間是重點,空間的擴張與扭曲。我花許多時間試著了解該如何描繪風?如何形塑空無?如何捕捉光線的亮度與純度?」趙無極的作品在其過世後,於拍場經歷一次又一次地轉手,在不同藏家手中承載著趙無極對於自然元素的原創性描繪,直到未來。

 

 細數當代企業收藏風氣的開端,肇始於1939年美國IBM集團與1950年代末摩根大通(JP Morgan)所開啟的藝術收藏之路。瑞銀集團收藏的肇始,同樣發端於二戰後、1950年代末的第一波企業收藏潮,過去60年來積極購藏當代藝術作品,至今收藏藝術品數量超過三萬餘件。瑞銀集團財富管理全球聯席總裁馬汀.布萊辛(Martin Blessing)表示:「藝術讓生命更加豐富,為人們帶來樂趣,賦予發掘不同觀點角度的刺激,更重要的是:創造能夠承傳至下一代的遺產。熱情是藏家的驅動力,而熱情在環球藝術市場裡也是一個極具價值的主導因素,估計價值為637億美元,成為反映宏觀經濟趨勢的有力佐證。」

目錄
藝術熱新聞
010 從身體出發 在藝術裡沉思─高美館「裸:泰特美術館典藏大展」
  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展 首度登台
  故宮陳其南院長期許打造台灣化的故宮
012 築步.逐步─重返北美館
  白石畫廊「奇胡利:台北」
013 遊濛陌影─林莉酈創作展
  聖者腳蹤─鮑博個展
  改變亞洲藝博生態 鮮明特色獨樹一格
─2018 Art Formosa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
   
藝術博覽
014 「城市尋履─雕塑風景」─2018台中藝博大放異彩 ⊙編輯部
015 第13屆亞洲當代藝術展載譽歸來─率領藝術家攜佳作首度亮相 ⊙編輯部
   
藝術龍門陣
016 邵仄炯山水畫境的內蘊(下) ⊙熊宜敬
   
市場專欄
017 無心無物出塵埃(下) ⊙陸潔民
   
文物專欄
018 大總統為鹽巴代言 ⊙戴忠仁
   
市場焦點
020 遠大前程:趙無極藝術作品的拍賣景況 ⊙黃其安
   
封面紀事
026 雷諾瓦父子的創作美學傳承 ⊙吳礽喻
   
藝術人物誌
032 邂逅名畫─歐姬芙的〈從薛爾頓30層高樓眺望東河〉 ⊙王庭玫
   
藝術視界
040 拼「圖」的藝術─蓋提美術館「拼接的粉彩作品」展 ⊙黃其安
076 傾聽內在旋律─金泰浩刻繪單色畫四度空間 ⊙楊爾寧
100 揭開夢幻婚禮服的神祕面紗─首爾美術館「親愛的婚禮服」展 ⊙楊爾寧
   
藝術焦點
042 倫敦海德公園湖上的金字塔─克里斯多與珍妮.克勞德的包覆執念 ⊙李二
   
藝饗美學.名人收藏
046 玉碗盛來琥珀光─台灣「生態教父」楊平世典藏琥珀真華之美 ⊙詹立群
   
藝術收藏
052 香港「梅潔樓」藏畫 ⊙伍常
   
企業收藏
056 他山之石─淺談瑞銀集團的企業收藏 ⊙李二
   
藝術大觀
060 聲光漫無邊界─teamLab進駐數位美術館 ⊙邱馨慧
   
藝術家工作室
066 日常與神話的邊界─《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龔辰宇 ⊙許玉鈴
   
當代藝術
080 亞歷山大.克魯格─理論與詩性交織的多重宇宙連環圖 ⊙陳庭榕
   
八月專輯
084 Kaleidoscopic Glam 美之翕影
086 時尚如畫─時裝影像的藝術演繹 ⊙林志鴻
088 凌越宗教的時尚創想─大都會博物館「神聖之軀」時尚展 ⊙林純雅
096 阿澤丁.阿萊亞─高級訂製服一代宗師 ⊙洪昱溱
   
特別報導:花之藝
106 花粉與顏料的男人─園藝畫家西崔克.莫里斯 ⊙游騰緯
112 百花慶典.幻之網─凱菲.法瑟特的絢麗編織 ⊙游騰緯
   
文化與創意
118 詩意設計盡現微物之美─曾熙凱的創意思維 ⊙詹立群
   
特別報導:雅趣收藏
112 胡中行 精品工藝訂製 ⊙詹立群
126 馬兆民 尋香之憶 ⊙林純雅
130 林潘信 虛擬的真愛 ⊙孫曉彤
   
珠寶美學
134 珍寶奇域─東京三菱一號館美術館「尚美的世界」展 ⊙洪昱溱
   
特別報導:倫敦主題博物館
138 倫敦交通博物館─國際運輸文化演進與「海報女孩」展 ⊙楊蟬蓉
140 倫敦運河博物館─冰塊產業與運河網路歷史 ⊙楊蟬蓉
   
建築焦點
144 烏托邦遺址的摩登與創傷─紐約MoMA南斯拉夫建築展 ⊙賴志婷
   
建築觀點
148 法國天才建築師克里斯蒂安.德.波棕巴克 ⊙黃健敏
   
茶葉與茶器收藏分析
150 撫隱元壺 辨宜興大壺 ⊙池宗憲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54 寶格麗續寫十里洋場風華 ⊙Jade Hong
155 重溫爵士年代的懷舊風華 ⊙Jade Hong
156 流連於英倫鄉間的田園牧歌 ⊙Jade Hong
157 夜宿柏林的創意美術館 ⊙Jade Hong
   
創意萬象
158 瞬間意念的多元演繹 ⊙林志鴻
160 瑰麗珠寶雕刻大師 ⊙林志鴻
  凡賽斯詮釋「20世紀的巴洛克藝術」 ⊙林志鴻
161 以「彩虹力」向 LGBTQ+ 群體致意 ⊙林志鴻
   
藝想創見
162 凱倫.諾爾 「英國新攝影」的時代精神 ⊙林志鴻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收藏+設計2018年07月 #130
  • 藝術收藏+設計2018年06月 #129
  • 藝術收藏+設計2018年05月 #128
  • 藝術收藏+設計2018年04月 #127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