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家
  • 2022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家2022年6月 #565

  • 藝術家2022年6月 #565 1

藝術家2022年6月 #565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留言板
  • 目錄

《藝術家》四十七週年

 

 原訂於2021年舉辦的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延期至今年,在4月23日正式開幕,總策展人塞西莉雅.阿萊馬尼以「夢的乳汁」為題,從邀展的藝術家極高比例為女性到策展主架構輔以五個「時空膠囊」的設計,使此國際藝壇盛會更倍受矚目之餘,無疑也為威尼斯雙年展寫下新的篇章。

 

 6月專輯,陳宜艷與鄒婷親炙威尼斯雙年展,分別對綠園城堡中央館和軍火庫帶來第一手現場報導與展覽評析,爬梳兩座主展場鋪展的軸線、議題以及構成其中的重要作品。在威尼斯雙年展開幕之後,本刊有幸邀請到塞西莉雅.阿萊馬尼進行短訪,由陳宜艷採訪書寫,對話雖為時短瞬,阿萊馬尼的應答猶如提純出她對「夢的乳汁」的願景與企圖。本屆威尼斯雙年展得獎名單於4月23日開幕當天公布,今年國家館金獅獎由英國館「索尼婭.博伊斯:感受她的方式」獲得,最佳藝術家金獅獎頒給美國非裔女性藝術家西蒙妮.利,此次同時由兩位黑人女性藝術家獲得金獅獎,在威尼斯雙年展歷史中成為首例。專輯中,鄒婷赴訪本屆台灣館「不可能的夢」並評述以此展題下展覽呈現的符旨。下期雜誌將接續為讀者進一步介紹精選本屆雙年展的國家館展覽內容。

 

 同樣迫於疫情延至今年展出的第八十屆惠特尼雙年展「緘口不言」已於4月盛大開展,從作者賴懷宇傳自紐約的現場觀察及評論,品讀展覽如何回應當今美國社會面對諸多事件伴隨的命題。

 

 本期國際藝壇單元中,「藝術家工作室百年回首1920-2020」觀覽20世紀至21世紀藝術名家的創作發生場域與工作室之於藝術家的意義;「波爾蒂尼─縱情與韶光」呈現巴黎美好年代風華下深刻的社會觀察;「繪畫的精華─嗅覺展覽」是普拉多美術館與普伊格香水公司合作,為欣賞典藏作品〈嗅覺〉提供新的體驗和觀點;「布魯斯.諾曼:OK OK OK」、「森村泰昌:我的迷宮劇場」分別回顧兩位藝術家長年的藝術實踐,在策展與展場設計的對應亦具巧思,邀請觀者走入其間。

 

 國際傳真單元,作者鄭元智在文中整合近期法國政府與民間對NFT的態度,並指出在2月22日,法國參議院立法同意拍賣師可交易「無形資產」,對數位藝術作品的市場帶來新的發展和熱議。

 

 畢卡索在現代藝術史上的輝煌成就與對後世藝術家的重要影響自不待言,創作類型亦多方涉略且沛然,本期名家傑作單元聚焦其延續立體主義觀念,使用金屬片、紙板、現成物等創作的集合藝術及拼貼作品,將繪畫移轉至空間的探索與實驗。

 

 《藝術家》創刊於1975年6月,迄至本期發刊正滿四十七週年,一本初心,期待持續為現處在日益快速變動的時局和環境的人們,提供與藝術相遇的心靈時刻。

64 6月專輯
  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
66 英國館獲國家館金獅獎,西蒙妮.利為最佳藝術家
─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頒布得獎名單 ⊙蔣嘉惠
70 藝術,做為時空中的錨點
─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總策展人塞西莉雅.阿萊馬尼短訪 ⊙陳宜艷
74 理性的迷宮;情感的殿堂
─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夢的乳汁」綠園城堡中央館展區 ⊙陳宜艷
90 想像一座漂浮的身體
─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夢的乳汁」軍火庫展區 ⊙鄒婷
106 等待落地的可能
─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不可能的夢」 ⊙鄒婷
   
54 特別報導─惠特尼雙年展
  面對現實的荒謬與醜惡,我們心照不宣
─紐約惠特尼美術館「惠特尼雙年展2022:緘口不言」 ⊙賴懷宇
   
35 藝術風景
  大衛.霍克尼的〈東約克郡沃爾德蓋特的春天到來,2011年〉
   
36 藝術正論
  何謂「美術館的特色」? ⊙廖仁義
   
37 美術之眼
  等待美術館的咖啡 ⊙陳長華
   
38 藝術野台戲
  NFT新解:Newly Found Treasure或No Free Talk? ⊙阿田教授
   
39 香港視線
  疫情稍緩之後的藝展 ⊙卓有瑞
   
40 藝蹤尋探
  裝飾藝術的曼妙姿演 ⊙吳曉芳
   
41 藝術新聞
  國立國父紀念館五十週年館慶推出系列活動
42 王清霜獲第四十一屆行政院文化獎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開館一週年
43 北美館「2022 TFAM年度個展」
  台北當代藝術館「非遊記」
44 國立台灣美術館「賦:袁旃個展」
  林平接任台灣美術基金會執行長
45 高美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委託合作項目
46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2022
  2022瀨戶內國際藝術祭開展
47 紐約現代美術館「馬諦斯:紅色的畫室」
   
48 藝術市場
  川流於城市美術館中的仲夏盛宴─2022第三屆新竹藝術博覽會 ⊙本刊訊
49 張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圖〉》拍出市場最高價 ⊙曾筱如
   
50 國際傳真
  從加密貨幣到NFT─數位元宇宙國際競賽正式起跑 ⊙鄭元智
   
52 藝術動態
  單一媒材的極致表現─第三屆臺灣陶藝獎 ⊙杜文田
   
110 藝術現場
  博伊曼斯.梵波寧根典藏庫房「美術館收藏的亮點:測試階段」
   
114 台灣水墨變相史
  戰後中國大陸遷台書畫家(二)─《台灣水墨變相史》第廿三章 ⊙蕭瓊瑞
   
128 臨界區藝術
  生產地景.勞作地景─從獵人帶路到農人帶路理解流域文化 ⊙龔卓軍
   
132 評藝廣場
  醒不來的愛麗絲─散策,-2021─黃琬玲個展 ⊙張晴文
136 數位思維下的2D成像─李偵綾的織作藝術 ⊙蕭瓊瑞
   
140 翡冷翠美術經典
  視覺修辭與虔誠冥想:安吉利科修士 ⊙劉碧旭
   
144 展事匯
  生活中仰望星空的小天地─陽台做為一種隱喻 ⊙許玉鈴
   
148 藝點觀察
  聲音做為記憶的容器
─陳庭榕的兩個展覽「諧波失真」與「邊角的風標」 ⊙莊偉慈
   
150 美術教育
  日帝殖民公學校美術教育的原點 ⊙楊孟哲
   
154 藝術著作
  新的原始人(之三)─《現代藝術史》第一章
⊙諾伯特.林頓 編譯/沈揆一、盧傑、姚宏翔
   
172 國際藝壇
  踏進創造藝術的想像宇宙
─倫敦白教堂藝廊「藝術家工作室百年回首1920-2020」 ⊙戴映萱
182 捕捉隱藏於表面的深度
─北京木木美術館「布魯斯.諾曼:OK OK OK」 ⊙邱筱臻
190 五個入口的迷宮,只進不出的夢境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開館一週年紀念展「森村泰昌:我的迷宮劇場」 ⊙趙宜恬
198 夢二領進門?從樂譜看西洋古典樂大眾化
─島根縣立石見美術館「竹久夢二與少女們
─令人憧憬的美人、怦然心動的摩登生活」 ⊙趙宜恬
202 在17世紀畫中花園賞花聞香的感官體驗
─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繪畫的精華─嗅覺展覽」 ⊙周芳蓮
208 「上流社會」的觀察家
─巴黎小皇宮美術館「波爾蒂尼─縱情與韶光」 ⊙唐忠珊
216 永不止息的藝術抗爭
─法蘭克福席恩美術館「不為誰的藝術,1933-1945」 ⊙吳億萱
222 老龐客夫妻的烏托邦生活計畫
─塞納河畔維提馬恩河谷當代藝術館「現代戀人」雙個展 ⊙詹育杰
   
230 藝術視界
  「新當代」的生成 ⊙張子康
   
234 當代藝術
  纖知纖覺──發現北投時尚感 ⊙吳尚霖
   
238 文化行政
  十年藝贊,百年信念─法國藝術家基金會歡慶雙週年慶 ⊙鄭元智
   
246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菲特烈大自然意識的〈有雲彩的群峰〉 ⊙潘(示番)
250 倫格的〈早晨〉──大自然旺盛生命力 ⊙潘(示番)
   
254 名家傑作
  在空間中作畫─立體主義先鋒畢卡索 ⊙曾筱如
   
282 創作自述
  記憶與反芻─生活審美、西藏經驗與創作 ⊙韓書力
   
290 宗教藝術
  拉薩功德林寺關帝格薩拉康的木構建築之緣 ⊙丘星星
   
294 塞尚傳記
  塞尚傳─塞尚創作理念自述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298 西域佛畫
  被帽地藏菩薩圖與被帽地藏菩薩十王圖 ⊙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312 當代新陶
  曾章成+尼古拉.希克斯頓 ⊙邵婷如
   
316 回響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的美術史研究與策展紀實〉
補充說明 ⊙蔣伯欣
   
317 藝術線上
   
320 藝術快遞
   
324 藝展目錄
   
325 藝展報導
   
330 展覽月報
   
336 藝術市場行情表
   
340 藝術家圖書目錄


編輯留言板

《藝術家》四十七週年

 

 原訂於2021年舉辦的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延期至今年,在4月23日正式開幕,總策展人塞西莉雅.阿萊馬尼以「夢的乳汁」為題,從邀展的藝術家極高比例為女性到策展主架構輔以五個「時空膠囊」的設計,使此國際藝壇盛會更倍受矚目之餘,無疑也為威尼斯雙年展寫下新的篇章。

 

 6月專輯,陳宜艷與鄒婷親炙威尼斯雙年展,分別對綠園城堡中央館和軍火庫帶來第一手現場報導與展覽評析,爬梳兩座主展場鋪展的軸線、議題以及構成其中的重要作品。在威尼斯雙年展開幕之後,本刊有幸邀請到塞西莉雅.阿萊馬尼進行短訪,由陳宜艷採訪書寫,對話雖為時短瞬,阿萊馬尼的應答猶如提純出她對「夢的乳汁」的願景與企圖。本屆威尼斯雙年展得獎名單於4月23日開幕當天公布,今年國家館金獅獎由英國館「索尼婭.博伊斯:感受她的方式」獲得,最佳藝術家金獅獎頒給美國非裔女性藝術家西蒙妮.利,此次同時由兩位黑人女性藝術家獲得金獅獎,在威尼斯雙年展歷史中成為首例。專輯中,鄒婷赴訪本屆台灣館「不可能的夢」並評述以此展題下展覽呈現的符旨。下期雜誌將接續為讀者進一步介紹精選本屆雙年展的國家館展覽內容。

 

 同樣迫於疫情延至今年展出的第八十屆惠特尼雙年展「緘口不言」已於4月盛大開展,從作者賴懷宇傳自紐約的現場觀察及評論,品讀展覽如何回應當今美國社會面對諸多事件伴隨的命題。

 

 本期國際藝壇單元中,「藝術家工作室百年回首1920-2020」觀覽20世紀至21世紀藝術名家的創作發生場域與工作室之於藝術家的意義;「波爾蒂尼─縱情與韶光」呈現巴黎美好年代風華下深刻的社會觀察;「繪畫的精華─嗅覺展覽」是普拉多美術館與普伊格香水公司合作,為欣賞典藏作品〈嗅覺〉提供新的體驗和觀點;「布魯斯.諾曼:OK OK OK」、「森村泰昌:我的迷宮劇場」分別回顧兩位藝術家長年的藝術實踐,在策展與展場設計的對應亦具巧思,邀請觀者走入其間。

 

 國際傳真單元,作者鄭元智在文中整合近期法國政府與民間對NFT的態度,並指出在2月22日,法國參議院立法同意拍賣師可交易「無形資產」,對數位藝術作品的市場帶來新的發展和熱議。

 

 畢卡索在現代藝術史上的輝煌成就與對後世藝術家的重要影響自不待言,創作類型亦多方涉略且沛然,本期名家傑作單元聚焦其延續立體主義觀念,使用金屬片、紙板、現成物等創作的集合藝術及拼貼作品,將繪畫移轉至空間的探索與實驗。

 

 《藝術家》創刊於1975年6月,迄至本期發刊正滿四十七週年,一本初心,期待持續為現處在日益快速變動的時局和環境的人們,提供與藝術相遇的心靈時刻。

目錄
64 6月專輯
  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
66 英國館獲國家館金獅獎,西蒙妮.利為最佳藝術家
─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頒布得獎名單 ⊙蔣嘉惠
70 藝術,做為時空中的錨點
─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總策展人塞西莉雅.阿萊馬尼短訪 ⊙陳宜艷
74 理性的迷宮;情感的殿堂
─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夢的乳汁」綠園城堡中央館展區 ⊙陳宜艷
90 想像一座漂浮的身體
─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夢的乳汁」軍火庫展區 ⊙鄒婷
106 等待落地的可能
─第五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不可能的夢」 ⊙鄒婷
   
54 特別報導─惠特尼雙年展
  面對現實的荒謬與醜惡,我們心照不宣
─紐約惠特尼美術館「惠特尼雙年展2022:緘口不言」 ⊙賴懷宇
   
35 藝術風景
  大衛.霍克尼的〈東約克郡沃爾德蓋特的春天到來,2011年〉
   
36 藝術正論
  何謂「美術館的特色」? ⊙廖仁義
   
37 美術之眼
  等待美術館的咖啡 ⊙陳長華
   
38 藝術野台戲
  NFT新解:Newly Found Treasure或No Free Talk? ⊙阿田教授
   
39 香港視線
  疫情稍緩之後的藝展 ⊙卓有瑞
   
40 藝蹤尋探
  裝飾藝術的曼妙姿演 ⊙吳曉芳
   
41 藝術新聞
  國立國父紀念館五十週年館慶推出系列活動
42 王清霜獲第四十一屆行政院文化獎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開館一週年
43 北美館「2022 TFAM年度個展」
  台北當代藝術館「非遊記」
44 國立台灣美術館「賦:袁旃個展」
  林平接任台灣美術基金會執行長
45 高美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委託合作項目
46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2022
  2022瀨戶內國際藝術祭開展
47 紐約現代美術館「馬諦斯:紅色的畫室」
   
48 藝術市場
  川流於城市美術館中的仲夏盛宴─2022第三屆新竹藝術博覽會 ⊙本刊訊
49 張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圖〉》拍出市場最高價 ⊙曾筱如
   
50 國際傳真
  從加密貨幣到NFT─數位元宇宙國際競賽正式起跑 ⊙鄭元智
   
52 藝術動態
  單一媒材的極致表現─第三屆臺灣陶藝獎 ⊙杜文田
   
110 藝術現場
  博伊曼斯.梵波寧根典藏庫房「美術館收藏的亮點:測試階段」
   
114 台灣水墨變相史
  戰後中國大陸遷台書畫家(二)─《台灣水墨變相史》第廿三章 ⊙蕭瓊瑞
   
128 臨界區藝術
  生產地景.勞作地景─從獵人帶路到農人帶路理解流域文化 ⊙龔卓軍
   
132 評藝廣場
  醒不來的愛麗絲─散策,-2021─黃琬玲個展 ⊙張晴文
136 數位思維下的2D成像─李偵綾的織作藝術 ⊙蕭瓊瑞
   
140 翡冷翠美術經典
  視覺修辭與虔誠冥想:安吉利科修士 ⊙劉碧旭
   
144 展事匯
  生活中仰望星空的小天地─陽台做為一種隱喻 ⊙許玉鈴
   
148 藝點觀察
  聲音做為記憶的容器
─陳庭榕的兩個展覽「諧波失真」與「邊角的風標」 ⊙莊偉慈
   
150 美術教育
  日帝殖民公學校美術教育的原點 ⊙楊孟哲
   
154 藝術著作
  新的原始人(之三)─《現代藝術史》第一章
⊙諾伯特.林頓 編譯/沈揆一、盧傑、姚宏翔
   
172 國際藝壇
  踏進創造藝術的想像宇宙
─倫敦白教堂藝廊「藝術家工作室百年回首1920-2020」 ⊙戴映萱
182 捕捉隱藏於表面的深度
─北京木木美術館「布魯斯.諾曼:OK OK OK」 ⊙邱筱臻
190 五個入口的迷宮,只進不出的夢境
─京都市京瓷美術館開館一週年紀念展「森村泰昌:我的迷宮劇場」 ⊙趙宜恬
198 夢二領進門?從樂譜看西洋古典樂大眾化
─島根縣立石見美術館「竹久夢二與少女們
─令人憧憬的美人、怦然心動的摩登生活」 ⊙趙宜恬
202 在17世紀畫中花園賞花聞香的感官體驗
─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繪畫的精華─嗅覺展覽」 ⊙周芳蓮
208 「上流社會」的觀察家
─巴黎小皇宮美術館「波爾蒂尼─縱情與韶光」 ⊙唐忠珊
216 永不止息的藝術抗爭
─法蘭克福席恩美術館「不為誰的藝術,1933-1945」 ⊙吳億萱
222 老龐客夫妻的烏托邦生活計畫
─塞納河畔維提馬恩河谷當代藝術館「現代戀人」雙個展 ⊙詹育杰
   
230 藝術視界
  「新當代」的生成 ⊙張子康
   
234 當代藝術
  纖知纖覺──發現北投時尚感 ⊙吳尚霖
   
238 文化行政
  十年藝贊,百年信念─法國藝術家基金會歡慶雙週年慶 ⊙鄭元智
   
246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菲特烈大自然意識的〈有雲彩的群峰〉 ⊙潘(示番)
250 倫格的〈早晨〉──大自然旺盛生命力 ⊙潘(示番)
   
254 名家傑作
  在空間中作畫─立體主義先鋒畢卡索 ⊙曾筱如
   
282 創作自述
  記憶與反芻─生活審美、西藏經驗與創作 ⊙韓書力
   
290 宗教藝術
  拉薩功德林寺關帝格薩拉康的木構建築之緣 ⊙丘星星
   
294 塞尚傳記
  塞尚傳─塞尚創作理念自述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298 西域佛畫
  被帽地藏菩薩圖與被帽地藏菩薩十王圖 ⊙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312 當代新陶
  曾章成+尼古拉.希克斯頓 ⊙邵婷如
   
316 回響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的美術史研究與策展紀實〉
補充說明 ⊙蔣伯欣
   
317 藝術線上
   
320 藝術快遞
   
324 藝展目錄
   
325 藝展報導
   
330 展覽月報
   
336 藝術市場行情表
   
340 藝術家圖書目錄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家2022年5月 #564
  • 藝術家2022年4月 #563
  • 藝術家2022年3月 #562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