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收藏 +設計
  • 2021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收藏+設計2021年9月 #168

  • 藝術收藏+設計2021年9月 #168 1

藝術收藏+設計2021年9月 #168

第168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第168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檔案下載
  • 編輯手記
  • 目錄

美與靈感的命定之源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在《寧靜》一書中強調人類是多麼需要土地與根,他寫道:「正是從故土的厚度裡,人得以升向天空那精神開放的領域」。大自然在大地和天空之間扮演著過渡的角色,千百年來的自然書寫與描繪,為藝術家們的創作開啟了思路。對於創作者而言,以大自然為母、為師,不再只是藉由作品留下激情、情感和回憶,更要向天地託付身體的印記,使其傳達生命的印記,與天地共同生長,而這便是9月專輯「綠之匯流」尋索的命定之源,一如浪漫主義者極度讚美人們存駐於天地之間的心性與本能。

 

 藝術之海浩瀚無邊,各方收藏如拾集海中珍珠,拼湊完整藝術史樣貌。今年下半年國立故宮博物院有兩場極為難得的大展,一場是即將在10月齊聚的「鎮館三寶」──美術史赫赫名跡、三件北宋山水鉅作,宋范寬〈谿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的特展。另一場便是「遺珠──大阪市立美術館珍藏書畫」特展,特展借自關西收藏巨頭阿部房次郎爽籟館舊藏捐贈予大阪市立美術館的40件書畫藏品,許多為藝術史上的赫赫巨跡,有些更是全球各大博物館典藏中所短缺的那塊拼圖,以及十餘件國立故宮博物院的重要書畫館藏,因此本展堪喻為眾多博物館心目中的「遺珠」。

 

 史上首位億萬富豪──約翰.洛克菲勒一世(John D. Rockefeller)自1870年於美國創辦標準石油公司(Standard Oil)起,在短短三十年間便以商業信託方式和精明的經商手腕壟斷美國九成以上的石油市場而成功致富。在藝文方面,洛克菲勒家族至今仍保有其源遠流長的收藏傳統,該傳統主要奠基於喜愛中國瓷器的洛克菲勒二世與他的妻子艾比。  印卡.修尼巴爾(Yinka Shonibare CBE)的創作聚焦於「後殖民混種」的傳說與想像,將展覽空間化為攤開檢視社會、經濟和文化問題的世界舞台,對於民族歷史及其殖民和種族迭代的荒謬性提出質疑。他擅長運用戲劇化的諷刺手法,結合對於歷史詮釋的關注與上流社會荒謬逸樂的批判,以顛覆性的美學策略,將18和19世紀歐洲藝術和歷史的發展,轉化為人類文明的悲喜劇。

 

 在中國大陸85新潮中期,孟祿丁提出了「純化語言」的訴求,強調回歸藝術本體,關注自我語言的表達與建構。近期的「硃砂」系列,試圖透過形的建構與媒材物質性的轉化,調動觀者的感知與想像。在中國傳統繪畫與當代水墨創作中,硃砂的應用並不少見,但在孟祿丁的作品中,那個突顯出線條與畫面結構的紅,讓人感覺似乎有某種神祕力量蘊藏其中。

 

 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展出達敏.赫斯特(Damien Hirst)自2017年開始創作的「櫻花盛放」系列。一團迷幻的粉紅色,映襯在最明亮的藍天上,伴隨著一切終將如故的希望與期許,這是在畫布空間歌頌層次與色彩,聲勢浩大的華麗慶典。現在的赫斯特,為能夠天天前往工作室創作而感到幸運。「櫻花盛放」系列是他在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全球前的計畫。病毒讓藝術創作變成了一件非常孤獨的事情,每個創作者都需要在自己感受到的消極情緒中尋找積極的一面,「一開始我真的很焦慮,但有趣的是,在焦慮的籠罩下,我創作了這些具有十足積極意義的畫作。當我畫著它們時,我感覺自己還活著。……在創作的過程裡,所有生命的能量實際都在顏料上了。」

藝術熱新聞  
008 漆藝人生「王清霜100+漆藝巨擘百歲特展」  
  韓國單色畫大師金昌烈的水珠美學  
  立木畫廊台北空間呈獻「回憶的載體」展覽  
010 浦東美術館「蔡國強:遠行與歸來」展現奇觀裝置〈與未知的相遇〉  
  杉本博司重新設計赫希宏博物館和雕塑公園  
  諾亞.霍洛維茲卸任巴塞爾藝術展美洲區總監  
012 流行樂壇獻上沉浸式藝術體驗 重現氣候變遷議題  
  紐約新地標「Art50W」體現國際微型畫廊  
  見證法國藝術與博物館界發展及變革,羅浮宮首任主席暨館長拉克羅特逝世  
013 佳士得將拍賣重量級印象派收藏 預期成交總額達2億美元  
  英國著名企業家大衛.羅斯部分收藏於蘇富比拍賣  
  佳士得首度於亞洲舉辦NFT專場拍賣  
   
藝術龍門陣  
014 古代的腰帶扣─帶鉤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16 店小二孫中山當大總統與乾隆玉器上的國徽原型 ⊙戴忠仁  
   
封面紀事  
018 藝海浩瀚 巧藏如珠
─國立故宮博物院「遺珠─大阪市立美術館珍藏書畫」特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
 
   
藝術大觀  
030 洛克菲勒家族與亞洲藝術珍寶
─金貝爾美術館「佛陀.濕婆.蓮花.祥龍」特展 ⊙周亞澄
 
   
藝術人物誌  
034 球面與直線的宇宙投影─芭芭拉.赫普沃斯的生之形 ⊙賴志婷  
   
藝術視界  
096 混種拼貼的想像景觀
─攝影測量、網頁虛擬實境與西班牙普拉多媒體藝術實驗中心駐棧紀實 ⊙紀柏豪
 
040 迴旋於心靈深處的幻妙星系─施拉澤.赫什阿里的藝術創作 ⊙韋怡忻  
100 櫻花綻開於無法知曉的永恆與終而復始之間
─達敏.赫斯特「櫻花綻放」展 ⊙洪昱溱
 
   
播客藝聞  
042 法蘭克.蓋瑞Frank Gahry/佐藤大Oki Sato/束芋Tabaimo  
  謝德慶/Lady Pink/凱利.詹姆士.馬歇爾Kerry James Marshall
⊙山崎二十一
 
   
殖民主義鏡像特別報導  
044 帝國的盛宴─印卡.修巴尼爾諧擬殖民主義的化裝舞會 ⊙林純雅  
052 樂園中的幽魂─麥可.阿米泰吉繪畫中的東非與西歐 ⊙林芝禾  
   
九月專輯  
058 MOTHER NATURE 綠之匯流  
060 桃花源安在? ⊙古碧玲  
064 鄭波的生態感悟藝術 ⊙周伶芝  
068 自己生活的地球自己設計─在地理工程之後 ⊙施雅恬  
   
藝術家工作室  
072 以形與物轉化的能量場
─《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孟祿丁 ⊙許玉鈴
 
   
疫外之藝與生活特別報導  
082 黃至正 生活感知的質變 ⊙韋怡忻  
084 陳思穎 與無常共處的轉機 ⊙韋怡忻  
086 喬治.迪斯蒂法諾 創作是良藥,是祈禱,是療癒 ⊙韋怡忻  
088 周巧其、胡悠揚 以生物訊號連結未來 ⊙韋怡忻  
090 陳向榮 做陶的初心 ⊙韋怡忻  
   
當代藝術  
092 關於你沉默的鄰居,或他腦中的狂想─黃炳創作中的荒謬現實 ⊙施雅恬  
   
   
珠寶美學  
104 世間有花,何其有幸 ⊙林純雅  
   
文化時潮  
108 從名物之思到風物日常─與松岡正剛的對話 ⊙洪昱溱  
   
影像美學  
112 視覺幻象與身體的虛擬化─第52屆阿爾國際攝影節 ⊙鄭元智  
   
茶葉與茶器收藏運用  
118 林黛玉戀戀龍井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20 德國表現主義建築師埃里希.孟德爾頌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122 從玻璃到咖啡的沉浸式感官體驗策展  
123 丹麥首座環保型垃圾發電廠  
124 重現西昌將軍府的傳奇身世  
125 古韻今風,東莞再現嶺南新語意象  
   
創意萬象  
126 賽巴斯汀.休默頓之「迷你派」  
128 花邊唐草邂逅皇家海洋生物/月讀島嶼 潮汐和風土物產裡的的親緣關係  
129 巴斯奇亞名畫入鏡,愛是裝飾珠寶與藝術的鑽石/調香傳奇,由光線誘發的情緒調色盤  
   
藝想創見  
130 數位網路版本的「吉卜力工作室」─像素畫先驅eBoy的東京視窗 ⊙林志鴻  


編輯手記

美與靈感的命定之源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在《寧靜》一書中強調人類是多麼需要土地與根,他寫道:「正是從故土的厚度裡,人得以升向天空那精神開放的領域」。大自然在大地和天空之間扮演著過渡的角色,千百年來的自然書寫與描繪,為藝術家們的創作開啟了思路。對於創作者而言,以大自然為母、為師,不再只是藉由作品留下激情、情感和回憶,更要向天地託付身體的印記,使其傳達生命的印記,與天地共同生長,而這便是9月專輯「綠之匯流」尋索的命定之源,一如浪漫主義者極度讚美人們存駐於天地之間的心性與本能。

 

 藝術之海浩瀚無邊,各方收藏如拾集海中珍珠,拼湊完整藝術史樣貌。今年下半年國立故宮博物院有兩場極為難得的大展,一場是即將在10月齊聚的「鎮館三寶」──美術史赫赫名跡、三件北宋山水鉅作,宋范寬〈谿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的特展。另一場便是「遺珠──大阪市立美術館珍藏書畫」特展,特展借自關西收藏巨頭阿部房次郎爽籟館舊藏捐贈予大阪市立美術館的40件書畫藏品,許多為藝術史上的赫赫巨跡,有些更是全球各大博物館典藏中所短缺的那塊拼圖,以及十餘件國立故宮博物院的重要書畫館藏,因此本展堪喻為眾多博物館心目中的「遺珠」。

 

 史上首位億萬富豪──約翰.洛克菲勒一世(John D. Rockefeller)自1870年於美國創辦標準石油公司(Standard Oil)起,在短短三十年間便以商業信託方式和精明的經商手腕壟斷美國九成以上的石油市場而成功致富。在藝文方面,洛克菲勒家族至今仍保有其源遠流長的收藏傳統,該傳統主要奠基於喜愛中國瓷器的洛克菲勒二世與他的妻子艾比。  印卡.修尼巴爾(Yinka Shonibare CBE)的創作聚焦於「後殖民混種」的傳說與想像,將展覽空間化為攤開檢視社會、經濟和文化問題的世界舞台,對於民族歷史及其殖民和種族迭代的荒謬性提出質疑。他擅長運用戲劇化的諷刺手法,結合對於歷史詮釋的關注與上流社會荒謬逸樂的批判,以顛覆性的美學策略,將18和19世紀歐洲藝術和歷史的發展,轉化為人類文明的悲喜劇。

 

 在中國大陸85新潮中期,孟祿丁提出了「純化語言」的訴求,強調回歸藝術本體,關注自我語言的表達與建構。近期的「硃砂」系列,試圖透過形的建構與媒材物質性的轉化,調動觀者的感知與想像。在中國傳統繪畫與當代水墨創作中,硃砂的應用並不少見,但在孟祿丁的作品中,那個突顯出線條與畫面結構的紅,讓人感覺似乎有某種神祕力量蘊藏其中。

 

 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展出達敏.赫斯特(Damien Hirst)自2017年開始創作的「櫻花盛放」系列。一團迷幻的粉紅色,映襯在最明亮的藍天上,伴隨著一切終將如故的希望與期許,這是在畫布空間歌頌層次與色彩,聲勢浩大的華麗慶典。現在的赫斯特,為能夠天天前往工作室創作而感到幸運。「櫻花盛放」系列是他在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全球前的計畫。病毒讓藝術創作變成了一件非常孤獨的事情,每個創作者都需要在自己感受到的消極情緒中尋找積極的一面,「一開始我真的很焦慮,但有趣的是,在焦慮的籠罩下,我創作了這些具有十足積極意義的畫作。當我畫著它們時,我感覺自己還活著。……在創作的過程裡,所有生命的能量實際都在顏料上了。」

目錄
藝術熱新聞  
008 漆藝人生「王清霜100+漆藝巨擘百歲特展」  
  韓國單色畫大師金昌烈的水珠美學  
  立木畫廊台北空間呈獻「回憶的載體」展覽  
010 浦東美術館「蔡國強:遠行與歸來」展現奇觀裝置〈與未知的相遇〉  
  杉本博司重新設計赫希宏博物館和雕塑公園  
  諾亞.霍洛維茲卸任巴塞爾藝術展美洲區總監  
012 流行樂壇獻上沉浸式藝術體驗 重現氣候變遷議題  
  紐約新地標「Art50W」體現國際微型畫廊  
  見證法國藝術與博物館界發展及變革,羅浮宮首任主席暨館長拉克羅特逝世  
013 佳士得將拍賣重量級印象派收藏 預期成交總額達2億美元  
  英國著名企業家大衛.羅斯部分收藏於蘇富比拍賣  
  佳士得首度於亞洲舉辦NFT專場拍賣  
   
藝術龍門陣  
014 古代的腰帶扣─帶鉤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16 店小二孫中山當大總統與乾隆玉器上的國徽原型 ⊙戴忠仁  
   
封面紀事  
018 藝海浩瀚 巧藏如珠
─國立故宮博物院「遺珠─大阪市立美術館珍藏書畫」特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
 
   
藝術大觀  
030 洛克菲勒家族與亞洲藝術珍寶
─金貝爾美術館「佛陀.濕婆.蓮花.祥龍」特展 ⊙周亞澄
 
   
藝術人物誌  
034 球面與直線的宇宙投影─芭芭拉.赫普沃斯的生之形 ⊙賴志婷  
   
藝術視界  
096 混種拼貼的想像景觀
─攝影測量、網頁虛擬實境與西班牙普拉多媒體藝術實驗中心駐棧紀實 ⊙紀柏豪
 
040 迴旋於心靈深處的幻妙星系─施拉澤.赫什阿里的藝術創作 ⊙韋怡忻  
100 櫻花綻開於無法知曉的永恆與終而復始之間
─達敏.赫斯特「櫻花綻放」展 ⊙洪昱溱
 
   
播客藝聞  
042 法蘭克.蓋瑞Frank Gahry/佐藤大Oki Sato/束芋Tabaimo  
  謝德慶/Lady Pink/凱利.詹姆士.馬歇爾Kerry James Marshall
⊙山崎二十一
 
   
殖民主義鏡像特別報導  
044 帝國的盛宴─印卡.修巴尼爾諧擬殖民主義的化裝舞會 ⊙林純雅  
052 樂園中的幽魂─麥可.阿米泰吉繪畫中的東非與西歐 ⊙林芝禾  
   
九月專輯  
058 MOTHER NATURE 綠之匯流  
060 桃花源安在? ⊙古碧玲  
064 鄭波的生態感悟藝術 ⊙周伶芝  
068 自己生活的地球自己設計─在地理工程之後 ⊙施雅恬  
   
藝術家工作室  
072 以形與物轉化的能量場
─《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孟祿丁 ⊙許玉鈴
 
   
疫外之藝與生活特別報導  
082 黃至正 生活感知的質變 ⊙韋怡忻  
084 陳思穎 與無常共處的轉機 ⊙韋怡忻  
086 喬治.迪斯蒂法諾 創作是良藥,是祈禱,是療癒 ⊙韋怡忻  
088 周巧其、胡悠揚 以生物訊號連結未來 ⊙韋怡忻  
090 陳向榮 做陶的初心 ⊙韋怡忻  
   
當代藝術  
092 關於你沉默的鄰居,或他腦中的狂想─黃炳創作中的荒謬現實 ⊙施雅恬  
   
   
珠寶美學  
104 世間有花,何其有幸 ⊙林純雅  
   
文化時潮  
108 從名物之思到風物日常─與松岡正剛的對話 ⊙洪昱溱  
   
影像美學  
112 視覺幻象與身體的虛擬化─第52屆阿爾國際攝影節 ⊙鄭元智  
   
茶葉與茶器收藏運用  
118 林黛玉戀戀龍井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20 德國表現主義建築師埃里希.孟德爾頌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122 從玻璃到咖啡的沉浸式感官體驗策展  
123 丹麥首座環保型垃圾發電廠  
124 重現西昌將軍府的傳奇身世  
125 古韻今風,東莞再現嶺南新語意象  
   
創意萬象  
126 賽巴斯汀.休默頓之「迷你派」  
128 花邊唐草邂逅皇家海洋生物/月讀島嶼 潮汐和風土物產裡的的親緣關係  
129 巴斯奇亞名畫入鏡,愛是裝飾珠寶與藝術的鑽石/調香傳奇,由光線誘發的情緒調色盤  
   
藝想創見  
130 數位網路版本的「吉卜力工作室」─像素畫先驅eBoy的東京視窗 ⊙林志鴻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收藏+設計2021年8月 #167
  • 藝術收藏+設計2021年7月 #166
  • 藝術收藏+設計2021年6月 #165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