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收藏 +設計
  • 2021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收藏+設計2021年7月 #166

  • 藝術收藏+設計2021年7月 #166 1

藝術收藏+設計2021年7月 #166

第166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第166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檔案下載
  • 編輯手記
  • 目錄

藝術與心靈的遇合

 康丁斯基在《藝術的精神性》中闡釋其繪畫理論的核心精神:「整體而言,顏色是可以直觸心靈的。色彩為琴鍵,眼睛乃音鎚,而心靈是鋼琴的琴弦,畫家則是彈琴的手指,引發心靈的震顫。」對他而言,繪畫是藉由點、線、面、色彩來傳達精神和情感。康丁斯基擁有聽覺與視覺的聯覺通感能力,這種獨特的感知讓他得以「聽到」顏色,並用「看到」的線條和顏色來呈現聲音,當欣賞他的作品時,觀者需要發揮通感,聆聽繪畫,而這便是7月專輯「藝樂無界」試圖開展的聯覺實驗。

 

 在「粉絲經濟流量變現」的商業思維下,蘇富比的「CONTEMPORARY CURATED」系列拍賣無疑是藝術界絕佳典範,從日本潮流企業家NIGO(長尾智明)、韓國天團BIGBANG成員T.O.P.(崔勝賢)到周杰倫的客座策展合作,充分反映了藏家觀點的世代迭變。6月18日舉槌的「周杰倫×蘇富比」專場晚間拍賣,締造了拍品全數成交的白手套專場紀錄,成交總額8.45億港幣。

 

 2004年,流入藝術市場的資金開始持續穩定地增長,在2007年大幅上漲,並在2008年的信貸危機之前,達到巔峰。市場在2009年初起漲──這比大多數人預期的還要早,富人為藝術品豪擲身家的可觀手筆,震驚了人們眼界。當每個人開始擔心藝術將被當作資產時,或許我們該聽從希波克拉底的格言:「生命短暫,藝術長存。」

 

 對於MCH集團來說,2020年的夏天充滿不安。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處於「封鎖」(lockdown)狀態。在詹姆斯.梅鐸(James Murdoch)鉅額投資入主後,博覽會將如何布局未來?「重建和生存的唯一方法就是創新。」在巴塞爾藝博會擔任業務拓展及合作關係總監的派翠克.福瑞特(Patrick Foret)表示:「MCH集團和巴塞爾藝博會的領導階層必須要解決問題,才能成為世界所需的領導者。他們需要創新,他們需要成為隧道盡頭的光,他們需要具有創業精神,他們需要願意冒險。」

 

 尚.杜布菲(Jean Dubuffet)藝術生涯的起點如同典型成功的法國現代藝術家:出身富裕,違逆家人的期望走上創作之路──這也是莫內與馬諦斯藝術生涯最初的軌跡。然而,杜布菲與前述兩位後來的發展相當不同,他嘗試各種實驗,並且向內探索思想的境界。2021年適逢杜布菲120歲誕辰,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以「尚.杜布菲:原生之美」為題推出回顧大展,引人一覽杜布菲精彩曲折的創作生涯。

 

 孫遜在創作初期面臨的狀況是沒錢、沒配備,但自己有的是時間,於是他將多種繪畫媒材及木刻應用於創作中,以自己的方式實現創作理想。當你拋棄既有認知,以全新的姿態面對這個世界的挑戰,會本能地將自己的能力加以應用,並讓想像力最大化。藝術家的創作就如同原始人面對生活的考驗,不該囿於知識論證,孫遜認為:「成為一名藝術家,首先需要打破一切限制。」

 

 威尼斯雙年展匯聚了世界的地緣政治與思想圖譜,將最為多樣化的政治、經濟與人類生活現實共融於一,而「建築」無疑是與日常生活最為直接對接的美學實踐與知識界域。建築存在的理由,正在於它與生活、社會之間具備深刻的連結,透過創造性的建設與整合性思考,而成為人類生活全面性的微型縮影,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的當下,如同威尼斯雙年展主席羅伯托.西庫托所言:「我們從未對『建築』的相關思考與應用,有過如此強烈的需求。」

藝術熱新聞
005 紅野畫廊 噬山者們─彼得.奧普海姆個展
  白石畫廊 來夢裡空間─孟耿如個展
  小巴廊 「半人半獸雕像」主題展
006 倫敦科陶德美術館整修完成
  2022年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夢之牛奶」
  巴黎聖母院的火災修復工程
007 弗洛伊德〈大衛.霍克尼肖像〉於倫敦舉槌
  馬格利特作品〈復仇〉首次上拍
  2021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疫情下重啟
   
藝術龍門陣
008 孫良藝途的回家之路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10 斷掌觀音背後的邪惡女人 ⊙戴忠仁
   
新書出版
013 生花妙筆 戴忠仁的國寶檔案
   
2021春季拍賣成交實況特別報導
014 「一夜十億」的成交新猷
─香港蘇富比2021年春季拍賣總成交額38.5億港幣 ⊙編輯部
018 巴斯奇亞鉅作領軍,締造強勢佳績
─香港佳士得2021年春季拍賣總成交額35億港幣 ⊙編輯部
   
市場觀察
022 藝術品=金融商品?─藝術資產化現象的深度觀察 ⊙翁境優
   
藝術博覽
026 如何前行,方可探見隧道盡頭的光與希望
─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於疫情下品牌變現與多元發展的挑戰 ⊙Zachary Small
   
7月專輯
034 ART × MUSIC 藝樂無界
035 周杰倫 亞洲流行樂壇的大收藏家
─跨界擔任蘇富比亞洲首場「CONTEMPORARY CURATED ASIA」客席策展 ⊙編輯部
044 點、線、面,感官的聯覺─康丁斯基的抽象繪畫創作之路 ⊙洪昱溱
   
播客藝聞
056 瑞秋.麥克林(Rachel Maclean)/隈研吾(Kengo Kuma)
  曹斐/麥克.拉科維茨(Michael Rakowitz)
  哈迪姆.阿里(Khadim Ali)/木原友紀(Yuki Kihara) ⊙山崎二十一
   
藝術焦點
058 喚醒原生之美─杜布菲復返心靈淨土的藝旅 ⊙游騰緯
   
當代藝術
068 奇異交點─梁慧圭個展中的李元佳、赫普沃斯與加博 ⊙林芝禾
   
藝術家工作室
074 「狼狽」是達到自由的途徑
─《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孫遜 ⊙許玉鈴
   
藝術收藏特別報導
084 公民運動為始,揭啟種族、家庭與歷史的對話
─「年輕、有才華的黑人:蘭普金─博庫齊家族當代藝術收藏」展 ⊙吳礽喻
092 此心安處是吾鄉─波士頓美術館「翁氏家藏精品展:行旅與故鄉」特展 ⊙周亞澄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特別報導
096 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林純雅
106 建築思潮的遞生迭代 ⊙林純雅
   
影像美學
110 領受天地造化的榮美壯闊
─塞巴斯第昂.薩爾加多的影像敘事與社會責任 ⊙鄭元智
   
工藝美學
118 原民傳統相遇藝術創新─巴拿馬古納族女性的莫拉拼布 ⊙曾嬿圩
   
建築觀點
122 西班牙現代主義大將 拉菲爾.莫內歐 ⊙黃健敏
   
茶葉與茶器收藏運用
124 解析《紅樓夢》漆茶盤密碼 ⊙池宗憲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126 建築名家安東尼奧.西特里奧之作
127 「安縵威尼斯舉辦陳世英雕塑展」
128 呈現煙台生活的地標展廳
129 窯知未來.古今容匯的科技體驗館
   
藝想創見
130 聖保羅奇遇記,啟程!
─亞歷山卓.弗科林作品裡的失重感官 ⊙林志鴻


編輯手記

藝術與心靈的遇合

 康丁斯基在《藝術的精神性》中闡釋其繪畫理論的核心精神:「整體而言,顏色是可以直觸心靈的。色彩為琴鍵,眼睛乃音鎚,而心靈是鋼琴的琴弦,畫家則是彈琴的手指,引發心靈的震顫。」對他而言,繪畫是藉由點、線、面、色彩來傳達精神和情感。康丁斯基擁有聽覺與視覺的聯覺通感能力,這種獨特的感知讓他得以「聽到」顏色,並用「看到」的線條和顏色來呈現聲音,當欣賞他的作品時,觀者需要發揮通感,聆聽繪畫,而這便是7月專輯「藝樂無界」試圖開展的聯覺實驗。

 

 在「粉絲經濟流量變現」的商業思維下,蘇富比的「CONTEMPORARY CURATED」系列拍賣無疑是藝術界絕佳典範,從日本潮流企業家NIGO(長尾智明)、韓國天團BIGBANG成員T.O.P.(崔勝賢)到周杰倫的客座策展合作,充分反映了藏家觀點的世代迭變。6月18日舉槌的「周杰倫×蘇富比」專場晚間拍賣,締造了拍品全數成交的白手套專場紀錄,成交總額8.45億港幣。

 

 2004年,流入藝術市場的資金開始持續穩定地增長,在2007年大幅上漲,並在2008年的信貸危機之前,達到巔峰。市場在2009年初起漲──這比大多數人預期的還要早,富人為藝術品豪擲身家的可觀手筆,震驚了人們眼界。當每個人開始擔心藝術將被當作資產時,或許我們該聽從希波克拉底的格言:「生命短暫,藝術長存。」

 

 對於MCH集團來說,2020年的夏天充滿不安。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處於「封鎖」(lockdown)狀態。在詹姆斯.梅鐸(James Murdoch)鉅額投資入主後,博覽會將如何布局未來?「重建和生存的唯一方法就是創新。」在巴塞爾藝博會擔任業務拓展及合作關係總監的派翠克.福瑞特(Patrick Foret)表示:「MCH集團和巴塞爾藝博會的領導階層必須要解決問題,才能成為世界所需的領導者。他們需要創新,他們需要成為隧道盡頭的光,他們需要具有創業精神,他們需要願意冒險。」

 

 尚.杜布菲(Jean Dubuffet)藝術生涯的起點如同典型成功的法國現代藝術家:出身富裕,違逆家人的期望走上創作之路──這也是莫內與馬諦斯藝術生涯最初的軌跡。然而,杜布菲與前述兩位後來的發展相當不同,他嘗試各種實驗,並且向內探索思想的境界。2021年適逢杜布菲120歲誕辰,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以「尚.杜布菲:原生之美」為題推出回顧大展,引人一覽杜布菲精彩曲折的創作生涯。

 

 孫遜在創作初期面臨的狀況是沒錢、沒配備,但自己有的是時間,於是他將多種繪畫媒材及木刻應用於創作中,以自己的方式實現創作理想。當你拋棄既有認知,以全新的姿態面對這個世界的挑戰,會本能地將自己的能力加以應用,並讓想像力最大化。藝術家的創作就如同原始人面對生活的考驗,不該囿於知識論證,孫遜認為:「成為一名藝術家,首先需要打破一切限制。」

 

 威尼斯雙年展匯聚了世界的地緣政治與思想圖譜,將最為多樣化的政治、經濟與人類生活現實共融於一,而「建築」無疑是與日常生活最為直接對接的美學實踐與知識界域。建築存在的理由,正在於它與生活、社會之間具備深刻的連結,透過創造性的建設與整合性思考,而成為人類生活全面性的微型縮影,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的當下,如同威尼斯雙年展主席羅伯托.西庫托所言:「我們從未對『建築』的相關思考與應用,有過如此強烈的需求。」

目錄
藝術熱新聞
005 紅野畫廊 噬山者們─彼得.奧普海姆個展
  白石畫廊 來夢裡空間─孟耿如個展
  小巴廊 「半人半獸雕像」主題展
006 倫敦科陶德美術館整修完成
  2022年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夢之牛奶」
  巴黎聖母院的火災修復工程
007 弗洛伊德〈大衛.霍克尼肖像〉於倫敦舉槌
  馬格利特作品〈復仇〉首次上拍
  2021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疫情下重啟
   
藝術龍門陣
008 孫良藝途的回家之路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10 斷掌觀音背後的邪惡女人 ⊙戴忠仁
   
新書出版
013 生花妙筆 戴忠仁的國寶檔案
   
2021春季拍賣成交實況特別報導
014 「一夜十億」的成交新猷
─香港蘇富比2021年春季拍賣總成交額38.5億港幣 ⊙編輯部
018 巴斯奇亞鉅作領軍,締造強勢佳績
─香港佳士得2021年春季拍賣總成交額35億港幣 ⊙編輯部
   
市場觀察
022 藝術品=金融商品?─藝術資產化現象的深度觀察 ⊙翁境優
   
藝術博覽
026 如何前行,方可探見隧道盡頭的光與希望
─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於疫情下品牌變現與多元發展的挑戰 ⊙Zachary Small
   
7月專輯
034 ART × MUSIC 藝樂無界
035 周杰倫 亞洲流行樂壇的大收藏家
─跨界擔任蘇富比亞洲首場「CONTEMPORARY CURATED ASIA」客席策展 ⊙編輯部
044 點、線、面,感官的聯覺─康丁斯基的抽象繪畫創作之路 ⊙洪昱溱
   
播客藝聞
056 瑞秋.麥克林(Rachel Maclean)/隈研吾(Kengo Kuma)
  曹斐/麥克.拉科維茨(Michael Rakowitz)
  哈迪姆.阿里(Khadim Ali)/木原友紀(Yuki Kihara) ⊙山崎二十一
   
藝術焦點
058 喚醒原生之美─杜布菲復返心靈淨土的藝旅 ⊙游騰緯
   
當代藝術
068 奇異交點─梁慧圭個展中的李元佳、赫普沃斯與加博 ⊙林芝禾
   
藝術家工作室
074 「狼狽」是達到自由的途徑
─《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孫遜 ⊙許玉鈴
   
藝術收藏特別報導
084 公民運動為始,揭啟種族、家庭與歷史的對話
─「年輕、有才華的黑人:蘭普金─博庫齊家族當代藝術收藏」展 ⊙吳礽喻
092 此心安處是吾鄉─波士頓美術館「翁氏家藏精品展:行旅與故鄉」特展 ⊙周亞澄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特別報導
096 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林純雅
106 建築思潮的遞生迭代 ⊙林純雅
   
影像美學
110 領受天地造化的榮美壯闊
─塞巴斯第昂.薩爾加多的影像敘事與社會責任 ⊙鄭元智
   
工藝美學
118 原民傳統相遇藝術創新─巴拿馬古納族女性的莫拉拼布 ⊙曾嬿圩
   
建築觀點
122 西班牙現代主義大將 拉菲爾.莫內歐 ⊙黃健敏
   
茶葉與茶器收藏運用
124 解析《紅樓夢》漆茶盤密碼 ⊙池宗憲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126 建築名家安東尼奧.西特里奧之作
127 「安縵威尼斯舉辦陳世英雕塑展」
128 呈現煙台生活的地標展廳
129 窯知未來.古今容匯的科技體驗館
   
藝想創見
130 聖保羅奇遇記,啟程!
─亞歷山卓.弗科林作品裡的失重感官 ⊙林志鴻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收藏+設計2021年6月 #165
  • 藝術收藏+設計2021年5月 #164
  • 藝術收藏+設計2021年4月 #163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