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收藏 +設計
  • 2024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收藏+設計2024年08月 #203

  • 藝術收藏+設計2024年08月 #203 1

藝術收藏+設計2024年08月 #203

第203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第203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檔案下載
  • 編輯手記
  • 目錄

靈性之美,文明的起點

 服裝是博物館中與生活相關的典藏,曾經是個人日常經驗中至關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變成了脫離生活語境的「藝術品」。時尚在進入博物館的典藏系統後,它的存在價值與意義發生了徹底而不可逆轉的變化。這些服裝並未就此「消亡」,它們的生命反而因此而得以延長──不僅透過典藏系統的保存和修復,也經由服裝史學與文化研究的相關分析與詮釋。8月專輯「時尚煥新」藉由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服裝學院的典藏、展示與研究,由V&A博物館策畫國際巡展的「非洲時尚」展,以及聚焦「超模文化現象」的時尚、藝術與名人共構效應,進而回溯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服飾與珠寶珍藏的「法國百年時尚」展,縱覽時尚如何憑藉其創意爆發力和驚人的產值,成為當代文化極度耀眼的景觀。

 法國藝術奇才尚.考克多(Jean Cocteau)以其多元才華橫跨詩歌、小說、設計、戲劇、視覺藝術和電影等領域,用實際行動挑戰了全方位藝術家的極限。考克多的作品以大膽創新和實驗手法而聞名,不僅贏得了廣泛讚譽,也引發了諸多爭議。威尼斯佩姬.古根漢美術館舉辦的「尚.考克多:雜耍者的復仇」,是義大利境內首次為這位法國藝術大師舉辦專題回顧展,追溯其跌宕起伏的藝術生涯,還展示了他對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獨特貢獻,以及他在平衡多元創作歷程中所展現的非凡才華。

 在西班牙當代藝術家喬姆.普蘭薩(Jaume Plensa)的大型雕塑中,總能感受到其對靈性之美與人文多樣性的樸實追求
──藉由藝術,將眾人匯聚一堂。觀者的互動,因而同步形塑了作品的永續性。普蘭薩時常自文學、語言、哲學、心理學及歷史領域汲取靈感,透過深入挖掘身體、靈性、夢與集體記憶等題材,連結個人與群體之間的情感共振。對光線、水、聲音及文字等自然與人文元素的廣泛運用,也使其看似簡約的雕塑,體現了多重層次的意象與詩意感。

 歷經長年的追索,南非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用炭筆展開了與世界對話的人生,繼而是讓繪畫成為現實的電影,以炭筆構成的動態影像,向我們展示他是如何思考人生、理解世界。炭筆與紙兩者的共構與共舞,在肯特里奇的作品當中構成屬於時代的意象。從筆到紙,從光影到屏幕,關於生與死、輕與重兩者之間的權衡,肯特里奇有著更為深刻的思索。


 曾代表日本參加1997年威尼斯雙年展,並以豊島美術館的裝置作品〈母型〉(2010)馳名國際的內藤禮,繼橫尾忠則之後,成為第二位在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個展的當代藝術家。橫尾忠則對話傳統題材「寒山拾得」,內藤禮則將目光投向繩文時代的小型古器物,其中一部分從未公開展示過的文物,歷經數千年後回到世人的視線,古物的意義也有了新的解讀和體悟。內藤禮的藝術經常幽微到難以察覺。透過細微現象的凝視,內藤禮讓人重新感受太陽所形塑的光與影、大地生成的水與石、大氣交織的風與雨等生活周遭的各種自然要素。

 當全世界此時都將目光對準2024巴黎奧運,「花都」也想盡辦法讓追逐比賽的運動迷們不忘它「藝術之都」的美名。博物館、美術館舉辦的各式展覽,囊括現代、當代藝術、建築、設計、時尚……,讓我們得以一覽印象派畫家如何將運動入畫,轉換不同的創作角度,更會發現歷史上運動不斷普及、全民化的社會現象。讓我們透過藝術家與設計師的眼界,望向奧運與體育所孕育的文明與未來。

藝術熱新聞
007 呂紹瑜與莫妮卡.馬爾喬卡雙人聯展「銀洸掠羽」
  1958年大火摧毀紐約現代美術館首件莫內收藏
  紐約美籍西班牙裔協會博物館及圖書館成立哥雅研究中心
008 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歸還因二戰出售的馬諦斯作品
  V&A博物館以200萬英鎊購藏中世紀耶穌像
  劍龍化石於蘇富比以4460萬美元成交,創化石拍賣紀錄
   
品牌、科技、新思維
009 生態宜蘭 (四)L’écologie IV  ◎陳郁秀
   
藝術龍門陣
014 傳統無處不當代
──生活用器篇(上)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16 國寶級大漏在香港蘇富比被台灣人撿走了 ◎戴忠仁
   
倫敦藝術拍賣特別報導
018 巴斯奇亞木板三聯畫〈藝術家自畫像:年輕的流浪者〉以1601萬6832英鎊成交領銜
──倫敦蘇富比現當代藝術晚拍成交總額8511萬8832英鎊
 ◎編輯部
020 提香〈逃往埃及途中的小憩〉以1756萬英鎊成交
──佳士得倫敦古典藝術周古典大師(第一部分)與尊尚珍品晚間拍賣總成交額5078萬8420英鎊 ◎編輯部
   
藝術焦點
022 皇帝的移動花園──清代宮廷花卉畫特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
   
藝術人物誌
024 八面玲瓏的博學通才
──威尼斯佩姬.古根漢美術館「尚.考克多:雜耍者的復仇」展覽 ◎黃其安
   
藝術博覽
029 復甦與綻放:台中藝術市場的疫後新篇章 ◎編輯部
   
對話藝術家系列:蘊古萌新 特別報導
030 彭薇 故事與變遷中疊加的視野 ◎陳玟妤
032 曾霆羽 在山水間隱身的呢喃 ◎陳玟妤
034 洪瑄 穿梭於細節與餘韻之間 ◎陳玟妤
   
藝術大觀
036 訊息與靈魂的散播,每次的創作都是一個奇蹟
──喬姆.普蘭薩瓶中信裡的夢與哲思 ◎韋怡忻
   
藝術視界
042 威廉.肯特里奇,以炭筆為萬有的世界繪出輪廓
──對話策展人艾瑞恩.洛克 ◎洪昱溱
   
當代藝術
046 逝者之枕上的生命之輕
──內藤禮與時間遺物的對話 ◎邱馨慧
   
8月專輯  ◎林志鴻
052 Reawakening Fashion 時尚煥新
054 以時間流逝的脆弱為隱喻,調動多重的感官結構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睡美人:時尚煥新」特展 ◎林純雅
060 超模的技藝
──設計、攝影與表演的交匯,V&A博物館「娜歐蜜:時尚尖端」展 ◎林芝禾
064 工藝永續,調配美學處方的文化煉金術
── 非洲時尚的當代審美 ◎洪昱溱
068 從絢麗宮廷到美好年代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法國百年時尚──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服飾與珠寶珍藏,1770‒1910年」特展 ◎洪昱溱
   
巴黎奧運與藝術特別報導
072 當藝術動起來,巴黎奧運聚焦藝術文化 ◎詹育杰
076 從羅馬競技場到電競,設計運動的可能 ◎詹育杰
   
珠寶美學
080 「以美封緘,凝練高級珠寶象限的謳歌
──擬態自然,來自冰島水澤的獻禮 ◎林純雅
   
當代藝術
084 清醒夢境:聲音的旅程 ──聚焦聲學的深層意識之旅 ◎上海西岸美術館
   
綠與野專欄
086 生命無處不戰鬥,關於「戰鬥之城.終」◎古碧玲
   
面向大眾的服務設計專欄
090 做一個未來的白日夢:「前所未見」與「看不見」的設計 ◎鄭衍偉
   
茶器與茶葉的多元應用
94 喝得到的紅樓夢!
──普洱貢茶與宜興琺瑯壺 ◎池宗憲
   
建築觀點
96 永續宜居,荷蘭建築雙人組BCA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098 MVRDV打造阿布達比瑞姆島「像素」住宅群落
099 香港西九龍高鐵總站地標專案
100 引浮光山色為底,成都溫江悅椿酒店
101 考斯特酒莊裡的當代藝術展
   
創意萬象 ◎林志鴻
102 以「山海城原」為視覺概念,打造國家代表隊奧運戰袍
103 奧運之遇,LVMH集團體現時尚與運動之間的連結
104 《鄒的動物書》,師法自然的環境倫理教材
105 將竹編工藝化為信仰的壇城,士林神農宮之林靖格「香火」個展
   
藝想創見
106 攝影具有拆解偏見的潛能
──亨里克.斯塔爾,探尋美與愛所能到達的彼岸 ◎林志鴻


編輯手記

靈性之美,文明的起點

 服裝是博物館中與生活相關的典藏,曾經是個人日常經驗中至關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變成了脫離生活語境的「藝術品」。時尚在進入博物館的典藏系統後,它的存在價值與意義發生了徹底而不可逆轉的變化。這些服裝並未就此「消亡」,它們的生命反而因此而得以延長──不僅透過典藏系統的保存和修復,也經由服裝史學與文化研究的相關分析與詮釋。8月專輯「時尚煥新」藉由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服裝學院的典藏、展示與研究,由V&A博物館策畫國際巡展的「非洲時尚」展,以及聚焦「超模文化現象」的時尚、藝術與名人共構效應,進而回溯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服飾與珠寶珍藏的「法國百年時尚」展,縱覽時尚如何憑藉其創意爆發力和驚人的產值,成為當代文化極度耀眼的景觀。

 法國藝術奇才尚.考克多(Jean Cocteau)以其多元才華橫跨詩歌、小說、設計、戲劇、視覺藝術和電影等領域,用實際行動挑戰了全方位藝術家的極限。考克多的作品以大膽創新和實驗手法而聞名,不僅贏得了廣泛讚譽,也引發了諸多爭議。威尼斯佩姬.古根漢美術館舉辦的「尚.考克多:雜耍者的復仇」,是義大利境內首次為這位法國藝術大師舉辦專題回顧展,追溯其跌宕起伏的藝術生涯,還展示了他對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獨特貢獻,以及他在平衡多元創作歷程中所展現的非凡才華。

 在西班牙當代藝術家喬姆.普蘭薩(Jaume Plensa)的大型雕塑中,總能感受到其對靈性之美與人文多樣性的樸實追求
──藉由藝術,將眾人匯聚一堂。觀者的互動,因而同步形塑了作品的永續性。普蘭薩時常自文學、語言、哲學、心理學及歷史領域汲取靈感,透過深入挖掘身體、靈性、夢與集體記憶等題材,連結個人與群體之間的情感共振。對光線、水、聲音及文字等自然與人文元素的廣泛運用,也使其看似簡約的雕塑,體現了多重層次的意象與詩意感。

 歷經長年的追索,南非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用炭筆展開了與世界對話的人生,繼而是讓繪畫成為現實的電影,以炭筆構成的動態影像,向我們展示他是如何思考人生、理解世界。炭筆與紙兩者的共構與共舞,在肯特里奇的作品當中構成屬於時代的意象。從筆到紙,從光影到屏幕,關於生與死、輕與重兩者之間的權衡,肯特里奇有著更為深刻的思索。


 曾代表日本參加1997年威尼斯雙年展,並以豊島美術館的裝置作品〈母型〉(2010)馳名國際的內藤禮,繼橫尾忠則之後,成為第二位在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個展的當代藝術家。橫尾忠則對話傳統題材「寒山拾得」,內藤禮則將目光投向繩文時代的小型古器物,其中一部分從未公開展示過的文物,歷經數千年後回到世人的視線,古物的意義也有了新的解讀和體悟。內藤禮的藝術經常幽微到難以察覺。透過細微現象的凝視,內藤禮讓人重新感受太陽所形塑的光與影、大地生成的水與石、大氣交織的風與雨等生活周遭的各種自然要素。

 當全世界此時都將目光對準2024巴黎奧運,「花都」也想盡辦法讓追逐比賽的運動迷們不忘它「藝術之都」的美名。博物館、美術館舉辦的各式展覽,囊括現代、當代藝術、建築、設計、時尚……,讓我們得以一覽印象派畫家如何將運動入畫,轉換不同的創作角度,更會發現歷史上運動不斷普及、全民化的社會現象。讓我們透過藝術家與設計師的眼界,望向奧運與體育所孕育的文明與未來。

目錄
藝術熱新聞
007 呂紹瑜與莫妮卡.馬爾喬卡雙人聯展「銀洸掠羽」
  1958年大火摧毀紐約現代美術館首件莫內收藏
  紐約美籍西班牙裔協會博物館及圖書館成立哥雅研究中心
008 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歸還因二戰出售的馬諦斯作品
  V&A博物館以200萬英鎊購藏中世紀耶穌像
  劍龍化石於蘇富比以4460萬美元成交,創化石拍賣紀錄
   
品牌、科技、新思維
009 生態宜蘭 (四)L’écologie IV  ◎陳郁秀
   
藝術龍門陣
014 傳統無處不當代
──生活用器篇(上)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16 國寶級大漏在香港蘇富比被台灣人撿走了 ◎戴忠仁
   
倫敦藝術拍賣特別報導
018 巴斯奇亞木板三聯畫〈藝術家自畫像:年輕的流浪者〉以1601萬6832英鎊成交領銜
──倫敦蘇富比現當代藝術晚拍成交總額8511萬8832英鎊
 ◎編輯部
020 提香〈逃往埃及途中的小憩〉以1756萬英鎊成交
──佳士得倫敦古典藝術周古典大師(第一部分)與尊尚珍品晚間拍賣總成交額5078萬8420英鎊 ◎編輯部
   
藝術焦點
022 皇帝的移動花園──清代宮廷花卉畫特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
   
藝術人物誌
024 八面玲瓏的博學通才
──威尼斯佩姬.古根漢美術館「尚.考克多:雜耍者的復仇」展覽 ◎黃其安
   
藝術博覽
029 復甦與綻放:台中藝術市場的疫後新篇章 ◎編輯部
   
對話藝術家系列:蘊古萌新 特別報導
030 彭薇 故事與變遷中疊加的視野 ◎陳玟妤
032 曾霆羽 在山水間隱身的呢喃 ◎陳玟妤
034 洪瑄 穿梭於細節與餘韻之間 ◎陳玟妤
   
藝術大觀
036 訊息與靈魂的散播,每次的創作都是一個奇蹟
──喬姆.普蘭薩瓶中信裡的夢與哲思 ◎韋怡忻
   
藝術視界
042 威廉.肯特里奇,以炭筆為萬有的世界繪出輪廓
──對話策展人艾瑞恩.洛克 ◎洪昱溱
   
當代藝術
046 逝者之枕上的生命之輕
──內藤禮與時間遺物的對話 ◎邱馨慧
   
8月專輯  ◎林志鴻
052 Reawakening Fashion 時尚煥新
054 以時間流逝的脆弱為隱喻,調動多重的感官結構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睡美人:時尚煥新」特展 ◎林純雅
060 超模的技藝
──設計、攝影與表演的交匯,V&A博物館「娜歐蜜:時尚尖端」展 ◎林芝禾
064 工藝永續,調配美學處方的文化煉金術
── 非洲時尚的當代審美 ◎洪昱溱
068 從絢麗宮廷到美好年代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法國百年時尚──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服飾與珠寶珍藏,1770‒1910年」特展 ◎洪昱溱
   
巴黎奧運與藝術特別報導
072 當藝術動起來,巴黎奧運聚焦藝術文化 ◎詹育杰
076 從羅馬競技場到電競,設計運動的可能 ◎詹育杰
   
珠寶美學
080 「以美封緘,凝練高級珠寶象限的謳歌
──擬態自然,來自冰島水澤的獻禮 ◎林純雅
   
當代藝術
084 清醒夢境:聲音的旅程 ──聚焦聲學的深層意識之旅 ◎上海西岸美術館
   
綠與野專欄
086 生命無處不戰鬥,關於「戰鬥之城.終」◎古碧玲
   
面向大眾的服務設計專欄
090 做一個未來的白日夢:「前所未見」與「看不見」的設計 ◎鄭衍偉
   
茶器與茶葉的多元應用
94 喝得到的紅樓夢!
──普洱貢茶與宜興琺瑯壺 ◎池宗憲
   
建築觀點
96 永續宜居,荷蘭建築雙人組BCA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098 MVRDV打造阿布達比瑞姆島「像素」住宅群落
099 香港西九龍高鐵總站地標專案
100 引浮光山色為底,成都溫江悅椿酒店
101 考斯特酒莊裡的當代藝術展
   
創意萬象 ◎林志鴻
102 以「山海城原」為視覺概念,打造國家代表隊奧運戰袍
103 奧運之遇,LVMH集團體現時尚與運動之間的連結
104 《鄒的動物書》,師法自然的環境倫理教材
105 將竹編工藝化為信仰的壇城,士林神農宮之林靖格「香火」個展
   
藝想創見
106 攝影具有拆解偏見的潛能
──亨里克.斯塔爾,探尋美與愛所能到達的彼岸 ◎林志鴻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收藏+設計2024年07月 #202
  • 藝術收藏+設計2024年06月 #201
  • 藝術收藏+設計2024年05月 #200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