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マンガ」特展
倫敦大英博物館/2019年5月23日~8月26日
河野史代為「漫畫マンガ」所繪展覽吉祥物咪咪兔於展場一景
特展概略分為六大展區,策展手法引領觀眾透過耙梳社會文化脈絡、發展史的視角進入日本漫畫的世界,由《謝謝你,在這世界的一隅找到我》原作漫畫家河野史代所繪的展覽吉祥物――咪咪兔,穿插呈現於展間各處引導觀者,也透過從《愛麗絲夢遊仙境》躍出的角色和CLAMP、大友克洋等創作者所繪的相關原稿,連結英國文學和當地觀眾,展現出日本漫畫在全球化情境下的多元彈性。
儘管此次特展是日本於海外舉辦最大規模的主題漫畫展,大英博物館仍駕輕就熟,因其對漫畫展覽與敘事形式並非全然陌生。2011年,《宗像教授異考錄》作者星野之宣受大英博物館委託,為其創作繪製《宗像教授之大英博物館大冒險》,故事中宗像教授歷經宛如電影「博物館驚魂夜」般的冒險與解謎過程,穿插深入淺出的文史知識,頗受好評。本次展覽,大英博物館再次運用這套作品,以數位動畫方式呈現宗像教授的部分歷險內容,讓觀眾對於大英博物館與漫畫的連結產生進一步認識與連結。
星野之宣2011年受大英博物館委託所作《宗像教授之大英博物館大冒險》©YUKINOBU HOSHINO / SHOGAKUKAN INC
仿若愛麗絲掉進樹洞,高挑、特展展間的第一站以文字閱讀、繪圖創作、製作流程三條軸線呈現漫畫擁有敘事媒介、視覺藝術與傳播、文化產品等多樣社會文化角色的面向。
第二個展區深入細緻地探詢日本漫畫做為一種視覺敘事的藝術形式發展的根源與歷史,尤以20世紀後漫畫逐漸被確立為一種重要而有其特殊形式的敘事型態的時代為探索重點。自浮世繪巨匠葛飾北齋描繪怨靈怪談的《百物語之小幡小平次》、河鍋曉齋呈現數十人持巨大毛筆、墨汁相互追打潑灑的《墨塗之戰》,以及將歌川國芳搶眼的〈宮本武藏的鯨退治〉與大友克洋1981年以巨大鯨魚為輪廓,勾勒日本末世都市景觀的〈再見日本〉並置,企圖將漫畫的視覺藝術形態與符碼,連結至深刻影響近現代至當代文化的浮世繪等藝術形式,呈現一套日本藝術體系視覺文化發展脈絡相承的系譜。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世界」展區一景
以題材分類展現漫畫無限創作能量與寬廣文化包容力的第三展區,幾近涵蓋了日本漫畫的各種敘事類型,「看得見與看不見的世界」的策展理念導向了運動、少年冒險、科幻與奇幻、變裝與變身等分類,以及神話與信仰、恐怖、情愛等類型漫畫。第四展區則以影像、服裝道具設置呈現漫畫作品與產業周邊的粉絲文化、衍生活動、商業與社會文化效應。漫畫愛好者不僅閱讀漫畫、與作品產生聯繫和共鳴,更進一步進行文化內容再生產,激盪創意,並自發地形成同人誌文化、角色扮演(cosplay)等社群,參與了漫畫產業與作品不斷重塑和迅速而持續的變化歷程。
第五展區實際上是環繞展間的壁面巨型複製畫展示,部分搭配原稿陳列,帶來其他展區未選錄的、近現代至當代日本創作者的遺珠作品,其中活躍於幕末至明治時期的河鍋曉齋所作〈新富座妖怪引幕〉為超過17公尺的水墨設色長卷,堪稱一大亮點,呈現日本多彩的妖怪文化與樣態,瀟灑的筆墨和強調線條的作畫風格,與現當代漫畫繪製風格有異曲同工之妙。
展覽以多媒體裝置呈現星野之宣《宗像教授之大英博物館大冒險》的內容,展區盡頭設置模擬書店和漫畫書架
位於盡頭的第六展區企圖瞻望漫畫發展的未來,選擇設置當代藝術家赤塚理惠子的裝置作品,回應身為她父親的漫畫名家赤塚不二夫對其創作的影響,頗有承先啟後的意味。而跨媒體、跨文化的漫畫影響力實例如精靈寶可夢近來再度帶來的電玩旋風,也宣告了漫畫發展的界限無遠弗屆。此次「漫畫マンガ」特展的展示策畫充分顯露了大英博物館做為具頂尖資源之文化機構的實力,在日本漫畫展覽中試圖進行跨域連結,簡練呈現博物館盤點本身漫畫相關館藏的成果。1982年推出、對日本漫畫美學產生巨大影響的《阿基拉》,劇情巧合地設定於2019年,背景為2020年將舉辦東京奧運的日本,對照現實中即將來臨的奧運盛典與可預期的另一波日本文化熱潮,更使得「漫畫マンガ」特展的觀展體驗,具有更複雜的文化政治意涵,卻也增添另一種觀展脈絡下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