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1960至1990年代之亞洲社會藝術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2019年6月14日~9月15日
撰文╱鄧聿檠(藝術家2019年7月530期)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覺醒:1960至1990年代之亞洲社會藝術」探討戰後亞洲因政經情況的急速發展、國族主義興起、現代化的來臨,以及民主運動等許多社會變革之下的藝術運動與表現型態。

F. X. Harsono 如果這些餅乾是真的手槍你會怎麼做 1977-2018(圖版提供:新加坡國家美術館)©Franciscus Harsono
此展由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韓國現當代美術館與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共同策畫,著眼於該時期亞洲藝術家的實驗性作品與思潮,記錄其對於傳統進行詰問並繼而發展出新的社會批評方法的過程。美術館藉此邀請觀者重新探看近卅年來亞洲藝術的演變,並對現下社會議題以及藝術做為表現媒介的時代角色提出反思。展覽規畫為三部分,分別引入對於社會結構、城市發展與新的社會氛圍與理念的探討,是故以「覺醒」做為展題。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館長陳維德表示:「亞洲因其多元的文化、語言、傳統為人所知,但於藝術領域實存有許多共通性。『覺醒』一展現跨區域間藝術創作者因對於改變、創新以及社會交流的渴望而生的連結與共鳴,同時也著眼於扭轉亞洲藝術變革是受西方直接影響而起的觀念,展出亞洲地區與文化語境下的實驗性藝術創作。此次與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及韓國現當代美術館的合作,亦延續本館所欲加深並擴展對於戰後亞洲區藝術發展的學術研究方向,尤其此時期對亞洲藝術發展進入世界藝術史的書寫將極其重要。」

唐大霧 他們捕獵犀牛,切掉牠們角並製成這種飲料 1989 表演(圖版提供:新加坡國家美術館)©Tang Da Wu. Photo ©Koh Nguang 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