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重新定義的藝術流派
被遺忘的大師:東印度公司的印度繪畫
倫敦華勒斯典藏館/2019年12月4日~2020年4月19日
現正於倫敦華勒斯典藏館(The Wallace Collection)展出的「被遺忘的大師:東印度公司的印度繪畫」,旨在闡明英印歷史中,印度繪畫最有趣但被忽略的階段,是英國首次有系統地展出英印殖民時期的印度藝術家創作,觀者能從中欣賞到許多結合傳統印度藝術、伊斯蘭藝術與西方藝術風格的作品。此次多數展品為18世紀後期印度藝術最重要的贊助者之一:克勞德.馬丁(Claude Martin)的藏品。馬丁是當時英屬印度時期最富有的歐洲人,他是位法國人,先是在印度與英國人作戰,但在1760至1761年改變立場,加入了英國東印度公司(以下簡稱「東印度公司」),爾後從少尉一路晉升為將軍,負責管理位於印度北方邦首都勒克瑙(Lucknow)的兵工廠。勒克瑙自古以來便是印度的文化之都,聚集許多著名的藝術贊助者,而18世紀後期以享樂主義聞名的勒克瑙正處於鼎盛時期。
賈盧姆.阿里.汗家族(Family of Ghulam Ali Khan) 六名新兵 約1814 墨水、黃金、水彩Whatman紙 25.3×39.4cm 佛利爾藝廊與賽克勒美術館藏 Image ©Ashmolean Museum, University of Oxford ©The Wallace Collection
馬丁不僅收藏莫臥兒王朝最重要的伊斯蘭武器和盔甲,還委託有天賦的印度藝術家描繪植物、動物的圖象。在馬丁的贊助下,巴哈杜.辛(Bahadur Singh)和米爾.錢德(Mihr Chand)等印度繪畫大師融合莫臥兒畫風與歐洲畫風,創造出一種極富創意的描繪方式。於是,印度產生一種全新的藝術流派。
佚名勒克瑙藝術家 白睡蓮 約1795 水粉橫紋紙 47.9×30cm 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藏 ©Copyright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The Wallace Collection
巴瓦尼.達斯 印度果蝠或狐蝠 約1778-1782 鋼筆、墨水、阿拉伯樹膠、水彩水印紙 45.7×68.7cm 私人藏 Courtesy Private Collection ©The Wallace Collection
策展人威廉.達林普(William Dalrymple)企圖探索這一在傳統上被稱為「公司畫派」(Company School)的藝術流派,並著重以地緣方式闡述繪畫風格。例如加爾各答和勒克瑙僱用來自各地的莫臥兒風格畫家,在馬德拉斯(Madras)和坦焦爾(Tanjore)亦有許多來自南印度的藝術家得到贊助,德里則是匯聚莫臥兒帝國的藝術家最優質創作的所在。此次展品以視覺藝術展現印度藝術家與其東印度公司贊助者間的文化交流,有意重新詮釋這個被遺忘的印度藝術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