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牆之後的藝術:1969-1989
紐約大學格瑞美術館/2019年4月24日~7月20日
「石牆之後的藝術:1969-1989」於紐約大學格瑞美術館展場一景
在石牆運動五十年後的今天,一檔以「石牆之後的藝術:1969-1989」(以下簡稱「石牆之後」)為名的展覽正於紐約市中心如火如荼地展開。展覽分為兩個部分:除了萊斯里─洛曼同志博物館(Leslie-Lohman Museum of Gay and Lesbian),另一個展地便是距石牆酒吧步行只需十分鐘的紐約大學格瑞美術館;除了在時間軸上標誌著石牆運動五十週年,也在空間座標上連結這場運動的發端。「石牆之後」的策展規畫對熟悉酷兒運動史的觀者而言或許並非十分創新(即便所謂的「創新」泰半也是對過去的擬仿與再現),但若將這檔展覽放在當代酷兒運動、全球化浪潮與新自由主義的脈絡之下,便能察覺到,其珍貴之處乃是做為1970至1980年代酷兒運動的切片,以繪畫、攝影、音樂、歷史檔案等跨領域藝術作品做為媒介,帶領多數未曾親歷這個年代的觀眾,觀看當時的酷兒藝術家與街頭運動參與者們如何以肉身衝撞仍舊堅實冰冷、象徵著歧視、汙名與邊緣化的高牆,同時也能了解後繼行動者如何承接前人的能量,而這些綿延不斷的生命經驗,又如何在此刻重新被詮釋與述說。
彼得.胡賈(Peter Hujar) 同志解放運動海報 1970 陳年明膠銀鹽攝影 45.7×30.4cm
由哥倫布斯美術館(Columbus Museum of Art)主辦的「石牆之後」,共區分為「走出櫃子」、「性的逃犯」、「色情的用途」、「性別與身體」、「酷異之物」、「愛滋病及其權益倡議運動」、「我們在此」等七大主題。其中前四個主題於萊斯里─洛曼同志博物館展出,後三個則展呈於格瑞美術館。即便筆者並未有機會造訪前者,仍能發現在格瑞美術館展出的三個主題在策展規畫上與前四個主題實則有所接續;不僅呼應美國LGBTQ運動的發展歷程,也承接同性戀走出暗櫃後對於色情、性與身體的論辯,開展出此部分展覽中酷兒美學的眾聲喧嘩。走過擺盪於生死之間的愛滋平權運動,展覽也藉著無法再被簡單化約的生命經驗,重新審視國家權力機制與酷兒的關係,並不斷重新替「酷兒」一詞提出定義。
杜安.麥可(Duane Michals) 酷異之物 1973 手寫文字、銀鹽影像 紐約DC Moore Gallery藏(攝影:戴尹宣)
在石牆運動邁入第五十週年後,今日的社會脈絡與當時面臨的危機早已截然不同,在全球化浪潮、新自由主義與各地保守派勢力重新崛起、相互角力的時刻,酷兒權益看似已然受到國家建制的保障,卻又無法拒絕與資本主義彼此斡旋,而需以此做為生存策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性少數必須對於保守派勢力的反撲時時保持戒心,而社群網絡時代也改變了酷兒社群動員與組織的方式。若問這樣的展覽對當今的重要性為何,或許也如同諸多酷兒學者不斷提及的:社會結構的侷限及模仿註定失效,將導致雙重失敗,卻又在這樣的裂隙中開出意料之外的花朵。由此我們亦能藉由過往的歷史體認到今日與昨日之差異,並在差異的裂隙中尋找屬於我們這一代無限的生存可能。
「愛滋病及其權益倡議運動」展區一景(Photo: Nick Papananias)©Grey Art Gallery Official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