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語:照見日本經典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2019年3月5日~11月24日
土佐光起 紫式部像(局部) 17世紀 設色絹本掛軸 90.5×52.7cm 滋賀石山寺藏 Courtesy Ishiyamadera
今年春天,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與日本國際交流基金共同策畫「源氏物語:照見日本經典」特展,不僅蒐羅大都會美術館館藏,也向東京國立博物館、滋賀石山寺等單位合作借展。春寒料峭的季節,在與日本相隔一座太平洋的紐約展間,向公眾呈現引介最富盛名、對日本藝術文化影響深遠的文學經典《源氏物語》。
駕籠 1856 銅鍍金、百頁簾、竹、絲綢、木質漆蒔繪;內部彩繪:金地設色紙本 128.9×477.6×96.8cm 亞瑟.M.賽克勒美術館(Arthur M. Sackler Gallery藏 Courtes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創造日本古典文學高峰的《源氏物語》,被視為世界最早的長篇小說,也是平安時代日本宮廷文化、詩歌傳統與佛教影響下哲學及美學觀點之集大成者,凝縮「和」文化的精華,自成書的11世紀流傳至今仍歷久不衰。《源氏物語》出於宮廷女官紫式部之手,共計五十四帖,以風流多情的貴族男子光源氏為主角,描寫其一生與多位女子的情愛糾葛與政治生涯的起落,以此反映流動於深宮中的幽微情感與權力鬥爭,繼而透顯出人世間的愛恨嗔癡。紫式部曾擔任為中宮(皇后)講授詩書的女官,其深厚的學識與宮廷生活的薰染,為《源氏物語》提供豐富的書寫素材,也在著作中保存詳細的平安時期貴族文化史料。
展件大致可歸納為三種主要展示主題:一為《源氏物語》內容與紫式部本人的形象描繪,多為關於故事內容的書法、繪卷、抄本;二為日本宮廷的物質文化,透過駕籠、蒔繪香箱、書案等器物與生活痕跡,呈現《源氏物語》之中的貴族階層生活背景;三為受到《源氏物語》影響的創作與器物,不僅有物語主題佐以文中提及花草的歌牌,也有記錄江戶時代將此作改編為歌舞伎浮世繪作品。
「石山寺與佛教哲思主題」展區一景
展間內部分隔牆面帶有細木條窗格的設計,搭配平安時代宮廷環境的簡介,打造一處引人入勝的文化場景。從展覽開頭便飽覽大都會美術館藏的〈源氏物語畫帖〉,之後進入「石山寺與佛教哲思主題」展區,美術館更布置了彷彿佛寺正殿的配置,引領觀眾進入《源氏物語》因緣之地的情境,更藉此自然地安排由石山寺與其他收藏單位難得借出的佛像、明王像,同時亦為展場增添物語中濃厚佛教無常觀的氛圍。
松岡映丘 宇治宮的公主們局部 1912 金地設色絹本六曲一雙 162.3×342cm 姬路市立美術館藏Courtesy Himeji City Museum of Art
本次特展精采之處,另有羅列多幅描繪《源氏物語》場景的大型屏風展區。擅於大和繪的土佐派將《源氏物語》綿延數十年光陰的五十四帖場景,以精緻工藝重現於長型屏風之上,又以工筆與金箔工藝細細刻畫光源氏偌大迂迴的六條院宅邸與風流貴族任遊於人間花草風光的景象,野鴨、流雲、飛鳥、青松,以及光源氏情愛交織繚繞一生的浮世光景在觀眾眼前舒然開展。末端展區以日本漫畫家大和和紀所繪、1979至1993年連載的著名漫畫版《源氏物語》原畫彩圖,為展覽添上一筆當代色彩。藉由文物、繪畫與當代漫畫對歷史的浪漫懷想,讓觀眾在跨度千年的時間洪流之間,追索《源氏物語》永恆的經典魅力,以此做為文化回顧,繼而探勘其創新的來源與悠久的影響力。
大和和紀 《源氏物語》─光源氏之死 約1989 墨水、顏料紙本 37.3×27.3cm 藝術家自藏 ©Yamato Wa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