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無限的現地繪畫
卡塔琳娜.格羅斯:不是我們
柏林漢堡車站美術館/2020年6月14日~2021年1月10日
繪畫可以出現在任何地方,尤其當我們談的是卡塔琳娜.格羅斯(Katharina Grosse)。
師承抽象表現主義,慣以多彩噴漆直接施作於現實場景,格羅斯從繪畫塗層的物理特性出發,在空間中脫離二度思維構築各式「想像原型」(Prototypes of Imagination)的創作姿態,塑造出她今日多變且獨具的「繪畫世界」。概覽其近年創作,無論是由MoMA PS1委託製作,將座落在紐約皇后區的洛克威(Rockaway)海灘受颶風摧殘遺留的廢棄屋舍由內到外地噴灑成紅白相間的繪畫建築〈Rockaway!〉;或是以「地下」、「鬼魂」、「絲綢工作室」、「腹中」,「陳列室」五組空間設定,鋪天蓋地地把上海chi K11美術館轉化為一場結合日常生活、藝術展廳與繪畫工廠的超現實場景「呢喃的泥土」;又或是垂掛在波士頓美術館的2019年跨時空雙個展「壁畫:傑克森.帕洛克|卡塔琳娜.格羅斯」展間中央,那道柔軟飄盪卻又支配空間動態,挑釁回應一旁釘掛在牆的抽象表現主義經典的繽紛綢布〈無題〉,這位出生於德國佛萊堡(Freiburg)的女性藝術家正不斷地以她特有的現地繪畫(in-situ painting),挑戰藝術世界既有的空間秩序。
卡塔琳娜.格羅斯(Photo: Robert Schittko, Art / Beats)
而當格羅斯的繪畫世界以「不是我們」為名,在今年6月來到柏林漢堡車站美術館(Hamburger Bahnhof - Museum für Gegenwart - Berlin),一幅總長180公尺的現地繪畫――始於美術館歷史大廳,穿越廳堂尾端落地玻璃門,一路向外掠上左側跨接出的雷克展廳外牆,蔓延至美術館戶外公共空間――就此開展。
「卡塔琳娜.格羅斯:不是我們」於歷史大廳展場一景Courtesy KÖNIG GALERIE, Berlin, London, Tokyo / Gagosian / Galerie nächst St. Stephan Rosemarie Schwarzwälder, Wien ©Katharina Grosse / VG Bild-Kunst, Bonn 2020 / Foto: Jens Ziehe
這幅只存在展覽期間的巨型畫作的畫心,是一座位於歷史展廳中央,充滿線狀凹痕、裂縫與孔隙的聚苯乙烯(保麗龍)雕塑。對應於格羅斯將創作視為實踐「想像原型」的論調,這座如冰山般聳立、被顏料流層包覆的龐然大物,恰似一個溶解色彩的想像母體:在藝術家與工作團隊日復一日的上色過程中,趨使顏料交錯層積的混色曲線倚著人工切畫出的不規則斷面,渲染、流溢至美術館的萬年灰色地板,而後看似無盡地延伸至展廳外的自然空間。如此這般以色彩的「流動」與「層積」重組現實空間的藝術操作,可說是格羅斯繪畫語言的起手式,也是她的現地繪畫為空間帶來無限可能的立基點。在為期數週的現場製作期間,漢堡車站美術館館長暨策展人加布麗埃勒.克娜普斯坦(Gabriele Knapstein)以「多維度的藝術創作」(multidimensionales Kunstwerk)詮釋格羅斯的創作過程:從第一輛貨車在展場卸下數組大型白色保麗龍塊、第一道滴落貼滿保護層的地板的顏料,到黃、紅、藍、綠等未經調色的人工色料一日一色地重複堆疊,格羅斯和她的技術團隊每一天都為「不是我們」添上另一層嶄新的藝術內容,直至最後呈現出萬花筒般,以色彩重組自然與人造空間關係的擴延繪畫(expansive Bild),它無縫連接著美術館內部和室外空間,並將現場轉換成一個充滿想像力和可能性的新空間。
「卡塔琳娜.格羅斯:不是我們」的大型雕塑物件於歷史大廳展場一景Courtesy KÖNIG GALERIE, Berlin, London, Tokyo / Gagosian / Galerie nächst St. Stephan Rosemarie Schwarzwälder, Wien ©Katharina Grosse / VG Bild-Kunst, Bonn 2020 / Foto: Jens Zie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