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大地的風景──地景藝術家克里斯多辭世
克里斯多與珍─克勞德:巴黎!
巴黎龐畢度中心/2020年7月1日~10月19日
地景藝術家克里斯多(Jaracheff Christo)2020年5月31日於紐約逝世,享壽八十四歲。克里斯多1935年生於保加利亞北部的加布羅沃(Gabrovo),為逃脫共產政權,並接觸畢卡索、康丁斯基等現代藝術,他自1957年離開母國,輾轉流離於布拉格等地,短暫進入維也納藝術學院後又到了日內瓦,最後在巴黎遇見其終身伴侶珍─克勞德.德納德吉爾朋(Jeanne-Claude Denat de Guillebon)。五十餘年的歲月中,兩人共同完成了許多標誌性的地景藝術,直至珍─克勞德於2009年離世,克里斯多仍然創作不輟。
從早期以包裹物件引起注目的小件作品,到延展至戶外的大規模計畫,克里斯多與珍─克勞德的共同創作跨越繪畫、雕塑與建築的界線,甚至重新改寫了人們對物與地景的認知。
克里斯多、珍─克勞德 漂浮之港,義大利伊塞奧湖,2014-2016(Photo: Wolfgang Volz)
克里斯多最知名的作品多半規模宏大,無論是包捆大型建築,或者環繞整座群島,也因此以地景或者環境藝術為人所知,然而他的創作並不僅止於此。1958年駐足於巴黎後,克里斯多與珍─克勞德開始以布料包捆鋁罐、瓶子、椅子、汽車……所有日常可見的平凡之物。他將物件包裹、覆蓋、遮蔽起來,使觀者看不見原貌,也無從透過慣有的常識認知它們。
這樣的創作形式全然不同於一般的雕塑,克里斯多夫婦摒除了藝術在社會、政治、哲學或道德上的象徵與指涉,拒絕多餘的詮釋,讓物回歸其自身的造形,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趨向19至20世紀歐陸「為藝術而藝術」的說法。
循著這種「創造事件」的路徑,克里斯多夫婦陸續獲得國際藝壇的注意,他們將世界各地的重要建物包裹起來。被包覆住的建築維持著原有的功能,船隻仍然能從巴黎新橋底下走過、人們仍能鑽進美術館裡,建物本身卻改變形貌,成為一件大型雕塑,也讓人們習以為常的城市場景產生了微妙變化。
克里斯多、珍─克勞德 被包裹的德國國會大廈,柏林,1971-1995(Photo: Wolfgang Volz)
克里斯多夫婦將建物變成雕塑,也讓地景變成他們的畫布。譬如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環繞群島〉,即是以粉紅色塑膠布圍繞十一座比斯坎灣的小島,加州公路旁〈流動的圍籬〉則以長達39.5公里的白色尼龍布製造一道蜿蜒的城牆。這些創作都在短短兩週後恢復原貌、材料也被回收,限時現地的做法,打破了作品恆久留存的概念,這些「會消失的事物」卻讓人們得以用嶄新眼光看見地表的風景。
克里斯多、珍─克勞德 環繞群島,佛羅里達州大邁阿密比斯坎灣,1980-1983(Photo: Wolfgang Volz)©1983 Christo
雖然多數作品與自然地景緊密結合,克里斯多夫婦並不認為他們創作的是純粹的大地藝術。他們的作品都在人為建造的場域中發生,也相當重視作品與人的互動,期望透過作品改變人與空間的連結。在美國與日本展出的〈群傘〉各自矗立起上千支高達6公尺的巨傘,讓活動於傘下的人群在迥異的兩地也產生相似的感覺。位於義大利的〈漂浮之港〉則是在伊塞奧湖上建造寬16公尺的漂浮水路,讓人們穿梭於各小島之間。科羅拉多州的〈峽谷之幕〉則是在賴夫爾峽谷拉起巨型帷幕,改變了人們對峽谷的空間感,被吹灌得飽漲的簾幕則讓人們看見了山谷間的風。比起從空中鳥瞰,穿行其間並且以身體感受,也許是接近這些作品更適當的方法。動員工作人員的裝置過程、觀眾的參與,讓群眾成為作品的一部分,也讓克里斯多夫婦的創作比起白盒子中的作品,更像是一則邀請,他們重新塑造了地表上的風景,歡迎人們重新走進其中,看見它被忽略或遺忘的可能樣貌。
克里斯多 被包裹的凱旋門(巴黎戴高樂廣場計畫) 2019 鉛筆、蠟筆、釉彩、沃夫岡.佛茲(Wolfgang Volz)的攝影、地圖、膠帶 35.5×28cm(Photo: André Grossmann)©2019 Christo
克里斯多逝世前執行中的作品〈被包裹的凱旋門(巴黎戴高樂廣場計畫)〉,再度把星形廣場上的凱旋門包裹起來,將於2021年9月18日至10月3日在巴黎展出;另外,2020年7月1日至10月19日於龐畢度中心推出回顧展「克里斯多與珍─克勞德:巴黎!」,展出1958至1964年兩人於巴黎共度的歲月中完成的重要作品,包含較具實驗性的小型作品,以及大型裝置的草圖與影像紀錄。這一對特別的藝術家仍將持續以他們的作品證明,「美、科學與藝術將獲得永恆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