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區域性差異的全球化普普藝術
紙上普普―從沃荷到李奇登斯坦
柏林版畫素描博物館/2020年5月12日~8月16日
柏林版畫素描博物館(Kupferstichkabinett)推出「紙上普普─從沃荷到李奇登斯坦」,首次展示歐洲最重要的普普藝術收藏之一,呈現館方於1970至2002年收藏美國普普藝術的成果。
展覽涵蓋廣泛的主題和風格,探討普普藝術的經典核心元素是如何與大量生產的美國消費社會圖象結合,不僅思考1950年末至1970年間,區域、國家乃至全球普普藝術的國際影響,也將連結起西歐和美國的紙上普普藝術。展覽主軸乃1960年代後的版畫,作品來自普普藝術先驅安迪.沃荷(Andy Warhol)和羅伊.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瑞典公共藝術大師克萊斯.歐登伯格(Claes Oldenburg)、詹姆斯.羅森桂斯特(James Rosenquist)、伊萊恩.史特迪芬茲(Elaine Sturtevant),以及英國藝術家亞倫.強斯(Allen Jones)、德國藝術家西格瑪.波爾克(Sigmar Polke)和奧地利藝術家瑪莉亞.拉斯尼克(Maria Lassnig)。
「紙上普普─從沃荷到李奇登斯坦」展場一景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 David von Becker
普普藝術一詞最早始於1950年代的英國。愛德華多.包洛奇(Eduardo Paolozzi)的早期拼貼畫及理查.漢彌爾頓(Richard Hamilton)1956年作品〈是什麼使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動人?〉被認為是普普藝術最早期的作品。1957年,漢彌爾頓為「普普」(POP)一詞下定義:流行的、商業的、轉瞬即逝的、可隨意消耗的、廉價的、大量生產的、年輕人的、詼諧風趣的。簡單來說,普普藝術透過蒐集消費社會的商品、廣告與圖象,以獨特的方式結合視覺美感層次的「高低」;同時,將先前在抽象表現主義中被表面化的主觀筆跡,轉移成廣告設計師的表現方式。事實證明,絲網印刷(Silkscreen Printing)是最理想的工具。
理查.漢彌爾頓 前面有Y字的阿多尼斯 1963 絲網印刷©Richard Hamilton. All Rights Reserved / VG Bild-Kunst, Bonn 2020 / Leihgabe aus Kölner Privatbesitz (Promised Gift) /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Kupferstichkabinett / Dietmar Katz
沃荷和絲網印刷
普普藝術也可說是藝術家創造性地使用版畫製作技術,使自身的繪畫或雕塑作品傳播給更多受眾,跳脫菁英導向的藝術市場。普普藝術家利用起源於廣告界的絲網印刷技法來實現這樣的概念,他們直接複製照片圖象或印製在塑料和銀色背景上,因而作品通常具備明亮鮮豔的色彩。
1960年代初,曾從事廣告工作的安迪.沃荷將文化資產變成可複製的對象,使藝術品成為商品。他以絲網印刷做為主要的創作方式,在紙上大量印刷圖形,對現代版畫做為複製和再現圖象之媒介的經典功能有著重要的啟示與擴展。從積極的意義上來說,沃荷是藉由不斷重複看似平庸的圖象來強調自身藝術的機械性、商業性和流行性。
「紙上普普─從沃荷到李奇登斯坦」展場一景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 David von Becker
沃荷的靈感來自報紙上的災難新聞,或是「貓王」艾維斯.普里斯萊(Elvis Presley)、瑪麗蓮.夢露、賈桂琳.甘迺迪的報導與肖像,例如1967年的〈瑪麗蓮〉是他最具標誌性的名作。除了名人圖象外,美國消費社會的象徵,如康寶濃湯罐、美元鈔票、母牛和花朵都是常見題材,〈康寶濃湯的蕃茄湯罐〉更是家喻戶曉的成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