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中探尋影像的本質與歷史傳承
傑哈.利希特:繪畫在一切過後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布魯爾分館/2020年3月4日~7月5日
圖版提供/The Metropolitan Museum, New York、周東曉
現年八十八歲的當代德國藝術家傑哈.利希特(Gerhart Richter)享譽國際藝壇,創作豐富多樣、層次深刻,尤其對集體或個人的歷史和記憶有獨特的刻畫。他運用不同的創作手法嘗試改變觀者的感受,也挑戰認知面向。在許多人宣告繪畫已死的年代,他拾起畫筆,以觀念藝術的概念創作肖像、風景畫,遊走於具象和抽象之間,表達他對歷史的反思、對威權的懷疑和不信任,以及記憶與現實的殘酷距離。
傑哈.利希特 貝蒂 1977 油彩木板 30×40cm 私人寄藏於科隆路德維希博物館(Museum Ludwig)
目前在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布魯爾分館(The Met Breuer)盛大舉辦的「傑哈.利希特:繪畫在一切過後」,是藝術家近廿年來在美國難得的大型個展,利希特更自認為此次非常有可能是他專業生涯中的最後一檔展覽。在主題式布展規畫下,搭配時間順序,共計約百件代表作品完全佔據兩個樓層,作品內容與形式牽涉廣泛,從早期使用攝影為依據的影像到非具象的抽象構圖,包括人物肖像、風景畫、市景俯瞰圖、骷髏靜物畫等,囊括繪畫、玻璃雕塑、版畫、攝影,以及運用數位複製技術和立體裝置的多樣媒材,觀者得以一覽藝術家跨越六十年的創作歷程。
傑哈.利希特 維蘇威 1976 油彩木板 73×105cm 朗文信託基金(The Long View Legacy Trust, LLC)藏
這次個展由大都會美術館當代藝術策展人希娜.瓦格斯塔夫(Sheena Wagstaff)、哈佛大學藝術史教授班雅明.布賀洛(Benjamin H.D. Buchloh)與藝術家本人共同策畫,策展聚焦在「再現」與「抽象」交錯並置的表現手法,以及藝術家如何持續在繪畫創作中潛藏對材質、觀念和歷史暗示的探尋。遺憾的是,此展為大都會美術館布魯爾分館的最後一檔主要展覽──大都會美術館向紐約惠特尼美術館原訂租用布魯爾大樓八年的時間,但因營運成本負擔太大,故而決定提前三年解除租約,將在今年7月遷出。
從東德遷居西德
利希特1932年出生於德國東南部的德勒斯登(Dresden),該城市為工業重鎮,也是古老的文化藝術中心。他年少時期成長於希特勒統治下的納粹德國,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納粹德國解體,德勒斯登屬於蘇聯輔佐下的東德,即社會主義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利希特的繪畫生涯最初始於在東德創作社會寫實主義風格的壁畫。1961年,在柏林圍牆建起的幾個月前,他成為移民潮的一份子,成功逃往西德定居,後來進入杜塞道夫藝術學院(Kunstakademie Düsseldorf)求學,自此開展全新的創作風格。
1960年代中期,利希特發展出深具個人特色的代表作品,創作許多以報紙、雜誌、家庭相簿的相片做為原始材料,將影像放大至畫布上的單色調繪畫,藉由使原本清晰的影像模糊化、扭曲變形等抹刷的效果,反映納粹德國時期的黑暗面以及相關個人記憶的痛苦。
傑哈.利希特 群眾 1965 油彩畫布 170×200cm 私人藏
他也回應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的藝術活動,如普普藝術和激浪派(Fluxus),將隨手拍攝的平凡日常景象轉換成複雜的繪畫表現,刻意讓畫布上的成像意義含糊不明,整體氛圍充滿不確定性。他在部分照相寫實風格的作品中,呈現對資本主義社會平庸日常模式的觀察,經由畫面裡物像的呈現和模糊抽象化,一方面似乎強調攝影的寫實主義,同時卻也極力打破這個概念,以距離感和懷疑態度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