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再現渡海三家專題特展

  • 首頁
  • 藝文消息
  • 台灣

再現渡海三家專題特展

從雲軒畫廊展視中心

2019年1月4日~25日/雲瀑靈動憶君翁—國畫大師黃君璧123歲紀念特展
2019年2月8日~28日/東方之筆一大千
—張大千珍藏特展
2019年3月11日~29日/王孫逸儒文人心
—溥心畬珍藏特展

撰文/從雲軒畫廊編輯部
 
 

 「渡海三家」代表著三位大師在水墨畫壇上美術史的特別意義,其作品也成爲華人藝術市場藏家收藏之主流。2011年於臺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辦「藝韵風華—再現渡海三家」畫展策展人張福英女士,在七年後的今天,冀望觀者可以透過這次「再現渡海三家」專題展,再次賞析到三位大師之藝韵風華。展期自2019年1月起接續三個月為期三週舉辦各別的專題特展,首展先以「雲瀑靈動憶君翁—國畫大師黃君璧123歲紀念特展」,約五十多幅收藏,讓外界一睹大師真迹。


黃君璧 雲巖飛瀑 60×89cm 1988(91歲畫作)
 

 談起黃君璧大師的畫風,就要提到一段藝文紀事,在大千大師還不認識他,於1930年日本東京中日畫展上看到〈仿石溪幽居圖〉,不禁驚嘆「雲瀑空靈,吾仰黄君璧。」並作詩寫道:「眾裡我能獨識君,當時俊氣超人群。」可見其早期山水畫已充滿了山川靈秀之氣,用墨落筆已達淋漓盡致的境界,才會得此美譽。這也因黃大師自幼家中古董字畫收藏豐富,從小耳濡目染,大量臨仿古畫,奠定了博采衆長的藝術根基,才會有這般深厚的筆墨功力。後來大千大師又提「石溪一脉,三百年來,唯吾友黄君璧獨善其秘。」這次紀念特展處處可見黃大師「獨善其秘」的仿古實力,其意藴蒼勁的筆墨,從最早期二十多歲的臨摹作品至後期帶著石溪筆墨筆意盎然的寫景大作,可見大師長期在中國水墨用筆用墨上所下的功夫。


黃君璧 長春祠 89×53cm 1969(72歲畫作)
 

 抗戰期間,黃大師隨著政府遷居四川,重視寫生,與大千大師等人登臨中國大小名山,四處寫生,在中得心源之先,必須有外師造化的功夫。他在來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八年時間,親身體會巴蜀山石之美,搜羅雲烟變化之靈奇,從師法自然,再對照古畫之所見,研究出一套獨特的山水技法。1949年渡台後,藉著畫展、講學、考察等機會,走遍世界各地的名山大川,1969年参觀南非維多利亞瀑布、美洲等地之大瀑布,造就了他筆下瀑布如萬馬奔騰,筆意顫動、氣勢撼人。 此次展出瀑布的作品,看到畫家創作時期如何將中國畫家極其重視師法自然的精神,於造化氤氳的氣韵中求筆墨的真實基礎,並在傳承中不斷深化。


黃君璧大師90歲時完成了百幅書畫,義賣捐赠給台北中視公司作愛心節目
 

 從雲軒畫廊是由黃君璧大師的弟子張福英女士創辦,軒名也由其師君璧親取,張女士爲了感謝師恩與發揚黃君璧教授藝術教育的精神,於1994年成立了臺北市黃君璧美術獎助文教基金會,每五年畫廊提供畫作給基金會舉辦黃君璧大師大型回顧紀念展。今年從雲軒畫廊新設展視中心,再次將黃君璧大師各時期作品重現於世,「雲瀑靈動憶君翁—國畫大師黃君璧123歲紀念特展」展出包括大師早年及返台各階段風格之山水、雲瀑、寫生作品,多爲市場佳作與歷史博物館等出版之作,同時也展出市場較少看到的花鳥精品,內容更是精美絕倫。


張大千 撲蝶圖 157×67cm 1935(37歲畫作)
 

 在2017年Artprice藝術市場報告中,「渡海三家」是古今中外全球五百大中西藝術市場活絡的藝術家,居於前三百名;2016年張大千大師以885件拍品,全球3.55億美元的總成交額,雄霸古今,位居排行榜第一,超越了畢卡索。今年正逢張大千大師120歲紀念,國立故宮博物院也將在四月推出紀念特展,他的一生創作熱情不間斷,平均每年創作畫作500幅,產量甚豐,以畫風多變見稱。早期研習古人書畫,從文人、宮廷、宗教、民間繪畫中廣收博覽,後來旅居海外,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晚期重彩、水墨融為一體,開創了潑墨潑彩的新風格。由於臨摹敦煌的經歷,使得他的人物形象創作更顯飽滿生動,高士人物、仕女圖等仿古創新,在人物畫上有東方之筆的美譽。他的荷花作品雅俗共賞,落落大方,中外馳名的大千荷,曾被法國政府收藏,徐悲鴻誇他「張大千的荷花,為國人臉上增色」。從雲軒畫廊展視中心在二月四日起推出再現渡海三家第二檔「東方之筆一大千──張大千珍藏特展」,可一窺大千大師早中晚期水墨、花鳥、人物、書法之作。


張大千 劍閣天下雄 103×192cm 1971(72歲畫作)
 

張大千 紅荷 75×142cm 1981(82歲畫作)
 

 再現渡海三家第三檔將於三月推出「王孫逸儒文人心--溥心畬珍藏特展」。在拍賣公司交易拍品件數以溥心畬大師作品居冠,可見藏家喜好。溥心畬出身皇室,對大內珍藏有機會多所觀摹,雖無師承,但書畫俱是北宗家法,惟其以文人自許,視作畫為文人餘事,曾留學德國,篤嗜詩文、書畫,皆有成就。畫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在筆法上具有北宗的厚重古樸,而在意境上卻顯示出南派的蕭遠淡泊。華岡博物館去年展出「南張北溥 舊王孫──溥心畬書畫展」,意猶未盡的藏家及愛好者,可在這次中心的展出中盡覽溥大師人物、山水、花鳥、走獸、書法各樣題材,本次更特別推出贈予黃君璧大師白雲堂收藏的手卷作品。


左/溥心畬 蓬門鶴影 86×33cm(原白雲堂收藏)
中/溥心畬 書法蘇東坡水調歌 73×16cm
右/溥心畬 鳥巢 59×28.5cm(原白雲堂收藏)
 

 「渡海三家」三位大師的個別專題展,受限於場地,採取預約看展,歡迎對渡海三家水墨專題展有興趣的朋友們,請至從雲軒畫廊展視中心的Face Book粉絲頁預約。https://www.facebook.com/tshunyunhsuan

回上層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