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第二輯發行

  • 首頁
  • 最新消息

「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第二輯發行

用經典攝影建構臺灣藝術史

整理/藝術家編輯部 圖版提供/文化部
 
 

「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第」2輯收錄彭瑞麟、李火增、吳金淼、許淵富、余如季、鄭桑溪等六位臺灣攝影家精采作品
 

 由文化部指導,國立臺灣博物館策劃出版的「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第二輯11月21日於臺博館南門園區小白宮舉辦新書發表會,本輯全套共六冊,收錄包括彭瑞麟、李火增、吳金淼、許淵富、余如季、鄭桑溪等六位臺灣攝影家畢生精采作品,並以傳記形式書寫其生平故事與創作精神,除見證臺灣攝影發展歷程,也紀錄臺灣多元攝影創作風格。

 發表會上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除向專書主角家屬及學生、叢書作者馬國安、鄭麗玲、孫曉彤、王靜儀、楊永智,以及計畫顧問莊靈、簡永彬、洪世聰等多位知名攝影界專家表達感謝之意,也特別強調「重建臺灣藝術史」是文化部重要施政目標。


「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第2輯專書主角家屬及學生出席發表會
 

 蕭宗煌表示,歷史學家以史為鏡,現在我們以鏡為史,以攝影家的鏡頭影像回溯歷史。攝影資產蘊藏時代樣貌和社會變遷的線索,因此「國家攝影資產搶救及建置攝影文化中心計畫」是建構臺灣藝術史的重要開端之一。今天的出版活動讓重要的臺灣攝影家在歷史上有合理的定位,是重建臺灣藝術史的一小步,未來不僅會持續進行,也會著手規劃相關計畫。

 臺博館館長洪世佑表示,臺博館自104年受文化部委託執行「國家攝影資產搶救及建置攝影文化中心計畫」,進行攝影文化資產資源調查、攝影史綱研究、攝影家影音記錄、攝影產業調查等,目前已有初步成果,目前搶救的攝影作品已有超過7000件。目前所出版的攝影集內容著重在攝影家前輩或其家屬提供的第一手文字、影像,將臺灣多元的攝影文化,以中英對照的版本出版,讓國內外民眾都可以了解臺灣攝影文化的蓬勃發展。


「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第2輯專書發表會貴賓雲集
 

 「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第二輯收錄的六位攝影家各有其代表性。彭瑞麟創辦臺灣第一間寫真研究所,作品結合藝術與科學,締造了無數攝影界的「第一」紀錄;李火增見證日本時代衣香鬢影的富裕階層,以及街頭市井小民的生活,用鏡頭留下時代風華;吳金淼將攝影做為他的藝術創作舞臺,記錄楊梅客家在地文化,有楊梅攝影之父的稱號;許淵富擅長顛覆常規視角、解構物體與光影,致力推展南臺灣攝影藝術教育,公開傳授畢生攝影經驗,培育無數攝影後輩;余如季詳實捕捉社會時事、省政建設與臺灣中部地景風貌,開啟臺灣生態攝影與高空攝影的先河;鄭桑溪的作品崇尚自然,以率真情感撼動人心,用影像定格當代的基隆、九份等地風情,推廣攝影藝術教育不遺餘力。

 此套叢書經過撰文者深度訪談、深入研究仔細梳理,在書中分析了經典作品的創作意涵與能量,使讀者能透過影像回顧歲月的醇美風味,並重啟與過往時代的對話,即日起正式發行,訂購可洽臺博館賣店、五南文化廣場及國家書店。

回上層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