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2018「倫敦斐列茲」於10月開幕

  • 首頁
  • 最新消息

2018「倫敦斐列茲」於10月開幕

撰文╱戴映萱(藝術家2018年9月520期)
 

 「倫敦斐列茲」(Frieze London)今年邁入第十六屆,多達一百六十家國際藝廊齊聚一堂,於倫敦攝政公園展示自家最優質的當代藝術。倫敦斐列茲不同於一般的藝術博覽會,自2003年成立以來素以前瞻性的策展概念著稱。2017年策展主題為「性工作:激進藝術與女權主義政治」,關注1960與1970年代被藝術史忽略的女性藝術家。今年延續性別議題的討論,以「社會工作」為主題,聚焦於1980年代的女性藝術家,藉由她們挑戰男性主導的藝術市場的作品,討論性別認同、社會勞動與市場能見度。


前排左起策展人梅蘭妮.基恩、阿米拉.蓋德、路易莎.巴克、柔伊.惠特利、法托絲.烏斯戴克,後排左起策展人喬.史黛拉─薩維卡、珍妮弗.希吉、莉迪亞.伊、依瓦娜.布拉茲韋克、莎莉.塔倫、倫敦斐列茲暨大師斐列茲(Frieze Masters)總監維多利亞.西德爾(Victoria Siddall)。(Photo: Tom Jamieson)Courtesy of Tom Jamieson / Frieze
 

 「在那個時代,女性藝術家是沒有市場可言的,她們無法靠創作過活,大多數人只能靠教書混口飯吃。藝術家珍妮.霍澤(Jenny Holzer)和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在當時挑戰了社會上對陽剛創造力與陰柔劣根性的迷思。」倫敦白教堂藝廊總監依瓦娜.布拉茲韋克(Iwona Blazwick)表示。除了布拉茲韋克外,今年另有十一位女性策展人,包括斐列茲藝術總監喬.史黛拉—薩維卡(JoStella-Sawicka)、白教堂藝廊首席策展人莉迪亞.伊(Lydia Yee)、泰德現代美術館國際藝術部策展人柔伊.惠特利(Zoe Whitley)、《藝術新聞》藝評路易莎.巴克(Louisa Buck)、倫敦蛇形藝廊策展人阿米拉.蓋德(Amira Gad)、藝術史學者凱翠娜.布朗(Katrina Brown)、藝評珍妮弗.希吉(Jennifer Higgie)、倫敦國際視覺藝術機構(Iniva)總監梅蘭妮.基恩(Melanie Keen)、倫敦奇森哈勒藝廊總監波麗.史黛普(Polly Staple)、利物浦雙年展總監莎莉.塔倫(Sally Tallant),以及大衛.羅伯茨藝術基金會總監法托絲.烏斯戴克(FatosÜstek),全為活躍國際藝術圈的重要人物。

 倫敦斐列茲將於10月3日盛大開幕,在為期兩天的媒體貴賓預展後,於10月5日至7日開放大眾參觀。

回上層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