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2020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公布

  • 首頁
  • 最新消息

2020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公布

整理╱曾筱如(藝術家2020年4月539期)
 
 

 國際公認建築界最高榮譽,由凱悅基金會(The Hyatt Foundation)贊助的普立茲克建築獎,於3月3日公布2020年得獎者,為愛爾蘭建築師伊馮.法雷爾(Yvonne Farrell)和謝莉.麥克納馬拉(Shelley McNamara)。


2020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伊馮.法雷爾(左)和謝莉.麥克納馬拉 Photo courtesy of Alice Clancy. Courtesy of 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1978年,兩人於愛爾蘭都柏林共同創立格拉夫頓建築事務所(Grafton Architects),開啟延續四十餘年的合作經營模式,完成近四十幢座落於愛爾蘭、義大利、法國、祕魯等地的文化、教育和公共機構及住宅建築。兩人身兼建築師和教育家雙重身分,憑藉敏銳的洞察力,創造出能夠尊重當地文化的精神和歷史傳統,亦能展現其對於城市環境和建築工藝的精熟技術,創造建築與環境對話的全新視野。設計的學術、公共和文化機構建築以及住宅項目,成為既有現代感又不乏影響力的藝術作品,同時樹立起不重複或模仿的建築風格。

 她們於2015年的利馬工程技術大學(UniversityCampus UTEC Lima)校園設計案,即面對該校毗鄰居民區和深谷裡的高速公路,深具地理上的挑戰。為因應地形和氣候的環境要求,兩人設計一棟垂直布局的退台式建築,透過開放式的空間設計,直接引入海洋的清涼微風,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空調的需求。2009年都柏林財政部辦公樓的設計則選用當地石灰岩製成的厚板,為建築物賦予量感,並巧妙規畫設有格柵的設計,使得新鮮空氣能夠在建築物中流通,也為整體建築於室內提供全景視野,創作出與這座城市建築風格迥異的時尚。

  
利馬工程技術大學 Photo courtesy of Iwan Baan. Courtesy of 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法雷爾和麥克納馬拉向來注重建築內部和外部之間的對話,這一特點體現在公共和私人空間的融合,以及富有深意的建材選擇和建材完整性上。法雷爾提到,她們期望創作出能夠了解各群體間不同的公民意識,嘗試從中找出能夠加強彼此關聯的作品。麥克納馬拉則將建築視為人類的生活框架,為我們提供棲身之所和歸屬感,是能夠連接到外部世界的載體。對於她們饒富國際視野的創作,以及擔負環境責任的實踐態度,凱悅基金會主席湯姆士.普立茲克(Tom Pritzker)表示她們的建築作品能夠在各方面回應該地的環境脈絡,而她們「對每項委託做出差異化回應的同時,保持了作品的真誠,並通過責任感和對社區的關注大大滿足了建築所在地的期待。」由此充分體現普立茲克獎著力在建築藝術為人類社會做出貢獻的宗旨。法雷爾和麥克納馬拉是普立茲克獎的第四十七位和第四十八位獲獎者,也是愛爾蘭首次獲獎的代表。

回上層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