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松美術館「感同身受」

  • 首頁
  • 藝文消息
  • 中國港澳

松美術館「感同身受」

松美術館/2018年8月24日~11月25日

撰文/許玉鈴(藝術家2018年10月521期)
 

 松美術館於8月下旬推出由范迪安擔任學術主持、劉禮賓策展的「感同身受」群展,展出藝術家田世信、隋建國、展望、姜杰、向京、王偉、 梁碩與耿雪的作品。展覽以「體覺」與「色醒」介紹參展作品,前者意在揭開藝術家身體與作品材質之間的特殊性;後者意在突顯藝術家在作品表面的細緻處理所帶來的特殊觀感乃至觸感。

 劉禮賓表示,隋建國蒙著眼睛以「盲人」狀態進行的泥塑創作,憑藉的即是他的身體累積過往六十多年的記憶;而拳擊手套的使用,一方面為展現身體所不習慣展現的層面,另一方面這種極端地對雕塑泥的處理方式,也喚醒了雕塑泥不為人所知的另一種「物性」。展望創作「應形」系列作品時,給出不鏽鋼假山石折射身體成像的理由。田世信逾六十年創作歷程,在中國傳統雕塑的基礎上實現創新與突破,他以眾生形象為主題的作品,寫實之餘顯現出一種樸實的情感與處世精神。

 向京的作品多以人體為參照,而在形體的掌握之外,藝術家的作品亦著重於觀者的心理感受,她將屬於特定年齡、性別與狀態常有的情緒,透過作品傳遞給人們。姜杰的〈在〉則是將超大嬰兒頭雕塑披覆上濃烈色彩,單一的紅或黃,與嬰兒形象予人的嬌弱及稚嫩感形成極大落差。

 展覽於松美術館室內外展廳同時展出,室內展廳以主題線索突顯出每一位藝術家的創作特色以及其作品予人之感;室外展出的作品,與松美術館的藍天白屋綠地形成獨特的呼應,也讓觀展有了不同的感受。


松美術館「感同身受」群展,左為隋建國作品。(攝影:許玉鈴)

 

回上層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