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匿的軌跡—列車外消逝的風景
洪琳茹駐村成果展
蕭壠國際藝術村/2025年9月26日~12月31日
撰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藝術家2025年12月607期)
臺南佳里蕭壠文化園區前身為日治時期的第一座糖廠,園區內仍保有倉庫與鐵軌遺跡。駐村藝術家洪琳茹個展「隱匿的軌跡─列車外消逝的風景」於蕭壠文化園區A4-2館揭幕。

「隱匿的軌跡─列車外消逝的風景:洪琳茹駐村成果展」展場一景
洪琳茹以田調與訪談為基礎,運用蔗渣、殘件與老照片重構糖鐵沿線的風景。影像作品〈無以為跡〉帶領觀眾走進隱沒的鐵軌與荒廢橋體,如同透過車窗凝視那段遠去卻仍存於土地與記憶中的時光。洪琳茹的作品以蔗渣與鐵軌承載歷史,透過隱匿與抒情的手法,述說糖業過往的文化脈絡。

洪琳茹 無以為跡
列車駛過的瞬間,窗外風景如流光滑影般滑落眼底,轉瞬即逝。以藝術之眼,我們凝視糖業文明的歷史長河,從官方記述之外的陰影裡,拾掇散落於民間的記憶碎片。從車窗遠眺,那些曾屬於田野、煙囪與五分車的景象,已然褪色、逸散;然而,它們在個人與集體記憶的深層中悄然發酵,召喚出一幅幅藏匿於土地與人之間的詩性軌跡。那些藏匿於鐵軌間、蔗田旁、廠房裡的故事逐一現形,彷彿一張張泛黃老照片,在光與影之間閃爍未竟的語句,開啟一場時間的漫遊。在軌道的盡頭,我們仍能聽見列車駛過的迴響,將記憶送往未竟的遠方。

蔗渣、殘件與老照片重構糖鐵沿線風景

「隱匿的軌跡─列車外消逝的風景:洪琳茹駐村成果展」展場一景
蕭壠國際藝術村駐村展演成果呈現不同的歷史記憶,洪琳茹駐村成果展「隱匿的軌跡─列車外消逝的風景」展期自即日起至12月31日。透過多元藝術創作記錄,蕭壠國際藝術村駐村持續為藝術創作者提供創作資源,深耕在地與國際、連結人與人的創意發想與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