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提視造境Promptoscape:國際人工智慧藝術文獻展

  • 首頁
  • 藝文消息
  • 中國港澳

提視造境Promptoscape

國際人工智慧藝術文獻展

上海民生美術館/2025年7月26日~11月30日

撰文/柳敏鈺(藝術家2025年10月605期)
 

 上海民生美術館近期開幕的「提視造境Promptoscape:國際人工智慧藝術文獻展」,匯集來自十個國家和地區逾廿位AI藝術家和藝術團體,呈現一場與AI對話的藝術盛宴。

 展覽穿梭於五個AI藝術維度:在「人工情愫」板塊,鐘愫君等透過跨媒介創作追問「AI是否必須模仿人類?情感又應如何重新定義?」探討AI與人類的界限以及後人類語境下的意識探索。「記憶複寫」融入與AI共同製作的系列影像,以波里斯.艾達格森(Boris Eldagsen)為代表,藉由偽造的影像記憶挑戰傳統攝影的真實性和獎項權威,強調AI具有重構甚至顛覆歷史敘事的潛力;何銳安借助檔案與AI對話,溫辰旻重建南洋華裔文化的烏托邦,他們不滿足於再現歷史,而是追問AI演算法如何影響乃至改寫文化記憶的形成路徑。

 步入「幻覺機器」板塊,藝術家不再追求清晰與可預測性,而是主動製造故障與認知裂縫,趙潤東、鄺智軼的作品如從系統漏洞生長出的異想,揭示被技術簡化及遮蔽的真實;「實驗湧現」似開放實驗室,意外的靈光在算力與數據間悄然迸發,姚大鈞等人的作品呈現AI生成中不可控的美學;「言辭地景」則指向AI創作核心在於人類從內容的直接創作者轉變為聚焦「提示詞」的創造媒介,這是人類創造性意圖的技術性轉譯。參展作品囊括即時互動、行為表演、機器演出、觀念藝術等多樣表現形式,深入思考AI與人類當下及未來的共生關係。

何銳安 歷史角色與智能之基 影像裝置
(圖版提供:上海民生美術館)
回上層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