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傳承之美—永恆的蒙藏宗教與藝術

  • 首頁
  • 藝文消息
  • 台灣

是故應頂禮—賞析宗教的傳承與藝術之美

傳承之美—永恆的蒙藏宗教與藝術

蒙藏文化館/2025年6月21日~2026年1月11日

撰文/高玉珍(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主任)
圖版提供/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藝術家2025年7月602期)
 

 宗教信仰具有撫慰人心之功能,因此長期以來人類藉由虔誠的信仰力量與傳承使命,創作出無數傑出的宗教文物,期盼透過具象文物建立傳達天道與人世之間的溝通管道,且隨著歲月留下無數蘊含宗教與藝術意涵的精采絕倫佳作,提供大眾日常膜拜省思與心靈慰藉。

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 18世紀 銅鎏金 高17.4cm 私人藏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在蒙藏文化館以「傳承之美─永恆的蒙藏宗教與藝術」為展覽主題,串聯傳承與藝術兩大主軸,除了梳理宗教文化的發展脈絡,亦隨著不同時代呈現每件文物各自姿態之美,展現宗教文化與藝術創作彼此之間不可分割的連結。展覽以「漢傳佛雕藝術之美」、「藏傳佛教的傳承法脈」、「曼荼羅」及「蒙藏工藝」四大主題構成,展出包含立體雕像、平面唐卡圖象、法器及日常生活配飾等共約兩百件工藝器具。

石雕佛頭像
佛頭像 北齊 石雕 32.5×22×20cm 私人藏
菩薩立像
菩薩立像 明初 木雕 220×72×60cm 私人藏
格魯派卻傑.敦朱仁千
格魯派卻傑.敦朱仁千 15世紀 銅鎏金 82×72×64cm 私人藏

 「漢傳佛雕藝術之美」主題展示精心挑選的十三件不同時代佛雕,時期涵蓋6世紀到15世紀,在匠師的精心巧雕下,顯示不同時代的藝術欣賞眼光。在主題「藏傳佛教的傳承法脈」中的展品超過一百件,這些展品多數來自私人收藏家的珍貴典藏,此次聚焦於藏傳佛教三根本的概念──上師、本尊及護法,藉此揭示三者在藏傳佛教體系的重要地位及內涵。

薩迦派阿瓦督帝巴祖師
薩迦派阿瓦督帝巴祖師 17世紀 銅鎏金 43×32.5×26cm 私人藏
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 15世紀 面部泥金、銅鎏金 高11.8cm 私人藏
閻摩法王
閻摩法王 17世紀 合金銅 12.4×9×5cm 私人藏

 主題「曼荼羅」的內容與形式是以相對新鮮多彩的構圖陳現。展品包含十件歷代不同構圖的曼荼羅圖象,更精心規畫一幅由四位喇嘛在展場合力完成的大型沙壇城(曼荼羅),主尊為釋迦牟尼佛,以不同顏色的礦物彩沙在現場繪製,並開放讓觀眾欣賞繪畫過程使其得以深刻體會藏傳佛教的神祕及不同材質的曼荼羅創作效果。

白勝樂金剛主眷六壇城
白勝樂金剛主眷六壇城 15世紀 布面膠彩唐卡 83.2×72.4cm 私人藏
《金剛鬘》之四壇城
《金剛鬘》之四壇城 15世紀 布面膠彩唐卡 70×59cm 私人藏

 「蒙藏工藝」主題則展示蒙藏人民的生活方式與為了適應生存環境發展出的獨特文化,具體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器物,涵蓋食、衣、住、行、育、樂等各層面。這些工藝作品傳達蒙藏人民務實的生活與藝術審美觀,同時呼應蒙藏人民與當地艱困而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生活型態之間的緊密連結,藉由宗教信仰表達其對天地的敬畏與尊崇。

回上層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