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公布展覽計畫
整理/蘇煒聖(藝術家2025年3月598期)
由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國立成功大學團隊策畫之第十九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將於5月10日至11月23日於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舉行。展前於C-Hub成大創意基地舉辦1:1組裝記者會,首度公開亮相展覽內容。
本屆雙年展展覽主題「智慧.自然.人工.集體」,總策展人卡洛.拉蒂(Carlo Ratti)以「Intelligens」一詞突出「gens」在拉丁文中「人」的含義,討論此三種不同類型的智慧於建築設計中如何被思考和用以面對當代環境與氣候困境。台灣館以「[無]信仰」做為回應,探索在當代建築與環境中「智慧」的角色,重新審視台灣在全球化與飄盪的地緣政治背景下的空間策略;其概念受到羅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的「NON-sites」理論啟發,強調地景的缺席、置換與二元性,並透過抽象架構來反思建築、實質環境與再現之間的關係。
展覽嘗試辨識、建構屬於台灣「信仰」與「無信仰」間二元辨證的灰色地帶,尋找不同的表現形式及空間治理中的影響力。展場周圍配置的展櫃象徵群島環繞,展示十二組研究模組與模型,內容聚焦台灣真實情境與議題,反映當代社會的挑戰及思考,在群島結構中重新審視台灣地景轉變的脈絡。另一側的「光明燈牆」則如於群島中設置一座信仰半島,成為信仰核心並串聯起所有展櫃和內容,營造統合與連結的視覺及體驗。

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展場模擬圖(圖版提供:國立臺灣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