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站在玉山・擁抱藝術 藝文講座

  • 首頁
  • 最新消息

讓藝術豐富生活・用美學滋養人生

本刊訊
 

 為能讓大眾有更多藝文交流的機會,在今年玉山文教基金會重新舉辦了「站在玉山・擁抱藝術」藝文講座,延續2019年講座初衷,邀請藝文領域專家以多元主題視角,分享歷史到現代的繪畫、建築、音樂等美學發展,並由廖仁義教授擔任引言人,邀請您一同參與,透過更多藝文交流的機會,看見臺灣的藝術活力!

主題
我們的時代,我們的歌
講座日期
2024/08/03(六) 14:00-16:30
講座地點
玉山金控第二總部(臺北市敦化北路315號2樓)
講座內容
歌是反映時代的鏡子,也是濃縮集體情感的時空膠囊。從小我到大我,從人心到歷史,一首歌可以告訴我們的事情,或許比想像中還要多得多。
講師╱馬世芳(作家,廣播人,電視主持人)

馬世芳老師曾獲六座廣播金鐘獎。著有散文輯《地下鄉愁藍調》、《昨日書》、《耳朵借我》、《歌物件》、《也好吃》,獲《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等。主編《巴布.狄倫歌詩集》、《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民歌四十時空地圖》等書。曾以公視《音樂萬萬歲第四號作品》獲提名電視金鐘獎最佳綜藝節目主持人。

引言人╱廖仁義(前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

廖仁義教授(1958-),是法國巴黎第十大學美學博士,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巴黎臺灣文化中心主任與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目前也是玉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除了從事藝術博物館的研究與教學,也從事藝術史與藝術評論工作,曾經獲得巫永福文化評論獎與李仲生藝術評論獎。長期以來,他持續開授臺灣美術史的課程。做為教育工作者,他重視教育必須有效地把知識傳遞給學習者。在臺灣美術史的教學工作中,他發現,許多人很想接近藝術,卻總覺得藝術與自己之間有著距離,因此,他致力於透過清晰的臺灣史脈絡,去呈現每一個時代臺灣美術的發展,讓這個知識領域平易近人。藉由這個講座,我們希望為民眾提供一個臺灣美術的入門捷徑,讓藝術豐富臺灣人的文化心靈。


立即報名:https://survey.esunbank.com/s/9Rwq9(※已額滿※)
《此系列藝文講座不需費用,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回上層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