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大衛.齊普菲爾德獲2023普立茲克建築獎

  • 首頁
  • 最新消息

大衛.齊普菲爾德獲2023普立茲克建築獎

編譯╱劉諺樺(藝術家2023年4月575期)
 

 普立茲克建築獎是建築界的最高榮譽,主辦方凱悅基金會(Hyatt Foundation)於美國時間3月7日公布2023年的得獎者,為英國建築師大衛.齊普菲爾德(David Chipperfield)。


大衛.齊普菲爾德
Photo courtesy of Tom Welsh

 齊普菲爾德是一位多產的建築師,他的設計風格微妙卻有力、低調又優雅,不論是設計新建築或是翻新建築的計畫,都以內斂的風格證明他對歷史及文化、原有建築及自然環境的敬意。此外,透過重新構想新建築的功能性、無障礙環境,他的建築設計能夠應對氣候變遷危機、改善社會關係並振興城市發展。對齊普菲爾德而言,建築師不僅該以作品創造更美好的世界,更應該透過設計創造一個公平、可永續發展的世界。

 在齊普菲爾德橫跨四十多年的建築師生涯中,完成的一百多件設計涵蓋來自不同地域的市政、文化與學術建築,甚至觸及一般住宅、城市設計。在本年度的評審意見中提到,齊普菲爾德的公共設計呈現低調但充滿變革的市政面貌,其風格簡練、避免時尚潮流,並以設計向當代社會傳遞最適切的訊息;齊普菲爾德經過深思的設計展現的永續性,是延續物質與文化結構的第一步,而這是近年的建築中少見的。


首爾愛茉莉太平洋總部大樓內部一景
Photo courtesy of Noshe

 在設計新建築時,齊普菲爾德充分考量建築對環境與歷史所造成的永久性影響。比方位於首爾的愛茉莉太平洋總部(Amorepacific Headquarters)就實現了個人與群體、私人與公共、工作與休憩的平衡。其玻璃帷幕上垂直的鋁板提供遮陽功能,更幫助調節室內溫度及通風,半透明的外觀使建築本體融入周遭環境。而在翻新建築工程中,齊普菲爾德試圖挽救原有的設計與結構,而非以全新的建築取代舊建築。例如位於柏林並建於19世紀的新博物館
(Neues Museum),2009年由齊普菲爾德重新設計,他保留樓梯間內充滿時間與戰爭痕跡的兩側牆壁,並使之與新建的樓梯產生對話。評審意見也提到,齊普菲爾德的建築語言既遵守基本的設計原則,又靈活地適應當地文化,在兩者中保持真正的平衡。

 2023年普立茲克獎頒獎典禮將在希臘雅典於5月舉行。


柏林新博物館內部一景
(Photo Joerg von Bruchhausen) Courtesy of SPK /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回上層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