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收藏 +設計
  • 2023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收藏+設計2023年3月 #186

  • 藝術收藏+設計2023年3月 #186 1

藝術收藏+設計2023年3月 #186

第186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第186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檔案下載
  • 編輯手記
  • 目錄

時代精神.世態導覽

 自然與人造、社會現實與臆想之境,相互間的共性與異處如此微妙,所有你我想像當中的缺口,由藝術家的創造加以填補。他們沉浸於創作視域持續轉變的過程,遊移於多重的情境與感知之間,由此織構出個人生命體悟的縮影,成就其由物質穿透精神的轉化關係,讓觀看成為一種從表象深入內在、由圖示性進入敘事性的過程,而那所有雋永的瞬間,無不提醒著觀者莫忘了平視生活的點滴,這便是3月專輯「心之所嚮」探討的意旨。
 

 由約瑟夫.斯特拉(Joseph Stella)畫作中,我們得以看見他如何受到世界的牽引,時而為身邊同樣有移民處境的人發聲,吸納當時最前衛的未來主義畫風,也以細膩的心思筆法雕琢花草鳥獸,以繁盛典雅的圖騰昇華第三世界旅行見聞,一生移動的軌跡及見聞託付於創作,轉化成內心燃燒的火焰,重新配置為各種色彩、對稱、放射、幾何、構圖、律動,用心記載著周遭生活人、事、物、宗教信仰的體察及關懷,宛若獻給世界的量子力學情詩。
 

 作為20世紀英國最重要的人像畫大師,盧西安.佛洛伊德(Lucian Freud)也以植物為主題創作了不少作品。佛洛伊德與植物一直保持著相當親近的關係。從他小時候在信件上畫的植物母題的塗鴉、隨著他多次搬遷住處的盆栽,到他在諾丁丘(Notting Hill)的花園,我們都可以看到植物如何激發他的想像力與創造力。這種從平凡無奇之物中發掘美的傾向,發展為一種真誠地觀察植物、從表面形態追索本質的態度。
 

 在長達80年的藝術生涯中,亞歷克斯.卡茨(Alex Katz)試圖透過畫作捕捉即時的視覺經驗。關於繪畫,卡茨在1961年曾如此說道:「永恆存在於幾分鐘的絕對意識中」,「成功的繪畫似乎是這種狀態的綜合反映」。不論是親友間的眼神交流或是一束穿過樹葉間隙射下的光線,卡茨藉由對繪畫媒材的多方探索,在畫布上重現出他所謂的「轉瞬即逝之物」。
 

 佳士得紐約自2016年1月首創古典大師及古典藝術周拍賣。2023年佳士得紐約古典藝術周7場現場拍賣及3場網上拍賣共成交約8842萬美元。「大師重現:薩佛拉收藏古典大師傑作」與「古典大師」兩場重量級拍賣先後舉槌,成交總額達6277萬6660美元,誕生1件千萬美元、12件逾百萬美元成交拍品,哥雅的肖像畫作以1642萬美元成交,並刷新了哥雅、華鐸等藝術家的作品拍賣紀錄。紐約蘇富比西洋古典拍賣總成交額達8660萬美元,拍賣市場上最重要的巴洛克藝術收藏之一的費舒與戴維森(Fisch Davidson)收藏獲得白手套佳績,彼得.保羅.魯本斯(Sir Peter Paul Rubens)1609年鉅作〈莎樂美收下施洗者聖約翰的頭顱〉以2692萬6000美元成交,成為藝術家第三高價作品。
 

 藝術史學者琳達.諾克林(Linda Nochlin)在〈女性、藝術與權力〉寫道:「女性被認定是被動而脆弱的,是滿足男性需求的目標。……她是藝術創作的物件,而非創作者。」1988年,藝術團體「游擊隊女孩」(Guerrilla Girls)語帶諷刺地指出:「身為一名女性藝術家的優勢,就是還能被寫入藝術史的修訂版本裡。」上海西岸美術館與龐畢度藝術中心五年合作項目的重量級特展「她們與抽象」,作為亞洲第一個聚焦女性抽象藝術家群體的專題展,呈現了由女性藝術家視角書寫的西方20世紀抽象藝術史。
 

 在多年醞釀之下,備受全球藝術界矚目的「ART SG」體現了多重深遠意義,作為東南亞規模最大的藝術博覽會,以及繁忙的年度藝術盛事時間軸上的起跑者,「ART SG」的走向有望為2023年後續的國際展會定下基調,此外,在當今藝術界積極開拓新市場的環境背景下,該展會的首次亮相不但象徵了自疫情下的重重關卡走出的復甦力量,更考驗著新加坡是否有潛力成為東南亞地區重要的市場樞紐,與香港和首爾並駕齊驅。

藝術熱新聞
008 北美館展出「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形而上畫廊「青春劇場」聯展
  采泥藝術楊北辰「真像的真相」古籍全系列精選展
010 維梅爾回顧展門票於開幕數日內售罄
  艾蜜莉.沙金水彩風景畫入藏博物館
  藏家歸還並重新購回受納粹掠奪的克林姆畫作
   
文物專欄
012 明代最早的古鐘在台北鬧區  ◎戴忠仁
   
藝術龍門陣
014 德馨書屋.拍賣驚奇 ◎熊宜敬
   
古典藝術拍賣 特別報導
016 佳士得紐約古典藝術週拍賣成交總額達8842萬美元
──哥雅肖像畫以1642萬美元締造成交紀錄 ◎編輯部
022 舒與戴維森收藏領銜紐約蘇富比西洋古典拍賣
──魯本斯〈莎樂美收下施洗者聖約翰的頭顱〉逾2690萬美元落槌 ◎編輯部
   
3月專輯 ◎林志鴻
028 WANDERING心之所嚮
030 豐美幻境中的情感定位與生命軌跡
──約瑟夫.史特拉創作能量的依歸 ◎吳礽喻
036 觀葉如觀人
──盧西安.佛洛伊德畫中的植物與家居空間 ◎林芝禾
042 永恆的現在式
──亞歷克斯.卡茨於畫布上重現轉瞬即逝之物 ◎林芝禾
048/ 在末日童話裡潛泳
──馬塞爾.扎馬之童話詼諧曲與夢境變奏 ◎賴志婷
   
市場觀察
052 環球時勢催化下的藝術雙向進程
──2023新加坡藝博會「ART SG」 ◎韋怡忻
   
TOP 200 | 2022年200大藏家
056 2022全球200大藏家榜(三)
──典範移轉之趨的美學視野 見證時代之變的收藏觀點 ◎陳玟妤
   
對話藝術家系列:神似。擬真 特別報導
066 陳浚豪 在視覺肌理與想像紋理之間 ◎陳玟妤
068 周珠旺 寫實的筆觸為情感的化現 ◎陳玟妤
070 盧昉 經典與當代的雙重探詢 ◎陳玟妤
   
播客藝聞    ◎山崎二十一
072 弗蘭克.鮑林 Frank Bowling╱單慧乾 Sin Wai Kin
  安妮.依姆霍夫Anne Imhof ╱阿什莉.比克頓Ashley Bickerton
  矢延憲司Kenji Yanobe╱南.高登Nan Goldin 
   
藝術博覽
074 ART TAINAN 2023台南藝術博覽會
──重回跨國參展的年代,傳統與創新的藝術語彙 ◎編輯部
   
新書出版
076 共譜30年台灣藝術產業史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傳承開今》專書出版 ◎陳玟妤
   
藝術視界
078 她的目光,攜時代並行的女性創造能量
──龐畢度藝術中心與上海西岸美術館五年合作項目「她們與抽象」展 ◎洪昱溱
   
當代藝術
084 變動身份,多義解讀世界的無盡可能
──塞納河畔伊夫里當代藝術中心「逃亡者」聯展 ◎詹育杰
   
藝術人物誌
088 超越外表的內在圖像,永不定型的青春實踐
──弗朗索瓦絲.佩特羅維奇回顧展 ◎詹育杰
   
影像美學
092 快門的起落猶似時代的絮語
──妮可拉.厄尼時尚攝影收藏系統中心的時代感知 ◎林志鴻
   
時尚美學
098 一生之褶,一世之藝
──意象成詩,三宅一生的美學寄語 ◎洪昱溱
   
藝術跨界
104 時代的印記,時光的洞見
──預想創意情境的「匠心製造」提案 ◎林純雅
   
珠寶美學
108 靈感與靈魂之所在,賦魅於時光積澱的靈思 ◎林純雅
   
綠與野專欄
112 一旦你探究過牠的靈魂深處,你將永遠不再是同一個人
──吉米.伯納多鏡頭下的動物性與人性 ◎古碧玲
   
茶器與茶葉的多元運用
116 松林遺壺 一世驚奇
──藝術家松林桂月之芝雲古壺 ◎池宗憲
   
新書出版
119 一夜落花雨,滿城流水香
──《以相生心─佛教造像中的修行觀照》 ◎林谷芳
   
建築觀點
120 加拿大建築女傑 費莉絲.蘭伯特女士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122 《海平面上升手冊》研議濱水城市未來發展之道
123 扎哈.哈蒂建築事務所之成都科幻館專案
124 探索關乎藝術與設計的「第二自然」
125 人文渲染的藝術洞天
   
創意萬象 ◎林志鴻
126 一期一會.櫻之繪語
127 超出建築──田中央+七位藝術家聯展╱情感與記憶的共構連結
128 麥影彤二之「華麗愛火四射」╱馬德里台灣藝術週
129 徐行細品生活況味╱關於永恆與中性時裝的理念
   
藝想創見
130 攝影凌越現實之上的可能
──蘿拉.博尼弗斯的凱蘭巴影像紀實  ◎林志鴻


編輯手記

時代精神.世態導覽

 自然與人造、社會現實與臆想之境,相互間的共性與異處如此微妙,所有你我想像當中的缺口,由藝術家的創造加以填補。他們沉浸於創作視域持續轉變的過程,遊移於多重的情境與感知之間,由此織構出個人生命體悟的縮影,成就其由物質穿透精神的轉化關係,讓觀看成為一種從表象深入內在、由圖示性進入敘事性的過程,而那所有雋永的瞬間,無不提醒著觀者莫忘了平視生活的點滴,這便是3月專輯「心之所嚮」探討的意旨。
 

 由約瑟夫.斯特拉(Joseph Stella)畫作中,我們得以看見他如何受到世界的牽引,時而為身邊同樣有移民處境的人發聲,吸納當時最前衛的未來主義畫風,也以細膩的心思筆法雕琢花草鳥獸,以繁盛典雅的圖騰昇華第三世界旅行見聞,一生移動的軌跡及見聞託付於創作,轉化成內心燃燒的火焰,重新配置為各種色彩、對稱、放射、幾何、構圖、律動,用心記載著周遭生活人、事、物、宗教信仰的體察及關懷,宛若獻給世界的量子力學情詩。
 

 作為20世紀英國最重要的人像畫大師,盧西安.佛洛伊德(Lucian Freud)也以植物為主題創作了不少作品。佛洛伊德與植物一直保持著相當親近的關係。從他小時候在信件上畫的植物母題的塗鴉、隨著他多次搬遷住處的盆栽,到他在諾丁丘(Notting Hill)的花園,我們都可以看到植物如何激發他的想像力與創造力。這種從平凡無奇之物中發掘美的傾向,發展為一種真誠地觀察植物、從表面形態追索本質的態度。
 

 在長達80年的藝術生涯中,亞歷克斯.卡茨(Alex Katz)試圖透過畫作捕捉即時的視覺經驗。關於繪畫,卡茨在1961年曾如此說道:「永恆存在於幾分鐘的絕對意識中」,「成功的繪畫似乎是這種狀態的綜合反映」。不論是親友間的眼神交流或是一束穿過樹葉間隙射下的光線,卡茨藉由對繪畫媒材的多方探索,在畫布上重現出他所謂的「轉瞬即逝之物」。
 

 佳士得紐約自2016年1月首創古典大師及古典藝術周拍賣。2023年佳士得紐約古典藝術周7場現場拍賣及3場網上拍賣共成交約8842萬美元。「大師重現:薩佛拉收藏古典大師傑作」與「古典大師」兩場重量級拍賣先後舉槌,成交總額達6277萬6660美元,誕生1件千萬美元、12件逾百萬美元成交拍品,哥雅的肖像畫作以1642萬美元成交,並刷新了哥雅、華鐸等藝術家的作品拍賣紀錄。紐約蘇富比西洋古典拍賣總成交額達8660萬美元,拍賣市場上最重要的巴洛克藝術收藏之一的費舒與戴維森(Fisch Davidson)收藏獲得白手套佳績,彼得.保羅.魯本斯(Sir Peter Paul Rubens)1609年鉅作〈莎樂美收下施洗者聖約翰的頭顱〉以2692萬6000美元成交,成為藝術家第三高價作品。
 

 藝術史學者琳達.諾克林(Linda Nochlin)在〈女性、藝術與權力〉寫道:「女性被認定是被動而脆弱的,是滿足男性需求的目標。……她是藝術創作的物件,而非創作者。」1988年,藝術團體「游擊隊女孩」(Guerrilla Girls)語帶諷刺地指出:「身為一名女性藝術家的優勢,就是還能被寫入藝術史的修訂版本裡。」上海西岸美術館與龐畢度藝術中心五年合作項目的重量級特展「她們與抽象」,作為亞洲第一個聚焦女性抽象藝術家群體的專題展,呈現了由女性藝術家視角書寫的西方20世紀抽象藝術史。
 

 在多年醞釀之下,備受全球藝術界矚目的「ART SG」體現了多重深遠意義,作為東南亞規模最大的藝術博覽會,以及繁忙的年度藝術盛事時間軸上的起跑者,「ART SG」的走向有望為2023年後續的國際展會定下基調,此外,在當今藝術界積極開拓新市場的環境背景下,該展會的首次亮相不但象徵了自疫情下的重重關卡走出的復甦力量,更考驗著新加坡是否有潛力成為東南亞地區重要的市場樞紐,與香港和首爾並駕齊驅。

目錄
藝術熱新聞
008 北美館展出「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
  形而上畫廊「青春劇場」聯展
  采泥藝術楊北辰「真像的真相」古籍全系列精選展
010 維梅爾回顧展門票於開幕數日內售罄
  艾蜜莉.沙金水彩風景畫入藏博物館
  藏家歸還並重新購回受納粹掠奪的克林姆畫作
   
文物專欄
012 明代最早的古鐘在台北鬧區  ◎戴忠仁
   
藝術龍門陣
014 德馨書屋.拍賣驚奇 ◎熊宜敬
   
古典藝術拍賣 特別報導
016 佳士得紐約古典藝術週拍賣成交總額達8842萬美元
──哥雅肖像畫以1642萬美元締造成交紀錄 ◎編輯部
022 舒與戴維森收藏領銜紐約蘇富比西洋古典拍賣
──魯本斯〈莎樂美收下施洗者聖約翰的頭顱〉逾2690萬美元落槌 ◎編輯部
   
3月專輯 ◎林志鴻
028 WANDERING心之所嚮
030 豐美幻境中的情感定位與生命軌跡
──約瑟夫.史特拉創作能量的依歸 ◎吳礽喻
036 觀葉如觀人
──盧西安.佛洛伊德畫中的植物與家居空間 ◎林芝禾
042 永恆的現在式
──亞歷克斯.卡茨於畫布上重現轉瞬即逝之物 ◎林芝禾
048/ 在末日童話裡潛泳
──馬塞爾.扎馬之童話詼諧曲與夢境變奏 ◎賴志婷
   
市場觀察
052 環球時勢催化下的藝術雙向進程
──2023新加坡藝博會「ART SG」 ◎韋怡忻
   
TOP 200 | 2022年200大藏家
056 2022全球200大藏家榜(三)
──典範移轉之趨的美學視野 見證時代之變的收藏觀點 ◎陳玟妤
   
對話藝術家系列:神似。擬真 特別報導
066 陳浚豪 在視覺肌理與想像紋理之間 ◎陳玟妤
068 周珠旺 寫實的筆觸為情感的化現 ◎陳玟妤
070 盧昉 經典與當代的雙重探詢 ◎陳玟妤
   
播客藝聞    ◎山崎二十一
072 弗蘭克.鮑林 Frank Bowling╱單慧乾 Sin Wai Kin
  安妮.依姆霍夫Anne Imhof ╱阿什莉.比克頓Ashley Bickerton
  矢延憲司Kenji Yanobe╱南.高登Nan Goldin 
   
藝術博覽
074 ART TAINAN 2023台南藝術博覽會
──重回跨國參展的年代,傳統與創新的藝術語彙 ◎編輯部
   
新書出版
076 共譜30年台灣藝術產業史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傳承開今》專書出版 ◎陳玟妤
   
藝術視界
078 她的目光,攜時代並行的女性創造能量
──龐畢度藝術中心與上海西岸美術館五年合作項目「她們與抽象」展 ◎洪昱溱
   
當代藝術
084 變動身份,多義解讀世界的無盡可能
──塞納河畔伊夫里當代藝術中心「逃亡者」聯展 ◎詹育杰
   
藝術人物誌
088 超越外表的內在圖像,永不定型的青春實踐
──弗朗索瓦絲.佩特羅維奇回顧展 ◎詹育杰
   
影像美學
092 快門的起落猶似時代的絮語
──妮可拉.厄尼時尚攝影收藏系統中心的時代感知 ◎林志鴻
   
時尚美學
098 一生之褶,一世之藝
──意象成詩,三宅一生的美學寄語 ◎洪昱溱
   
藝術跨界
104 時代的印記,時光的洞見
──預想創意情境的「匠心製造」提案 ◎林純雅
   
珠寶美學
108 靈感與靈魂之所在,賦魅於時光積澱的靈思 ◎林純雅
   
綠與野專欄
112 一旦你探究過牠的靈魂深處,你將永遠不再是同一個人
──吉米.伯納多鏡頭下的動物性與人性 ◎古碧玲
   
茶器與茶葉的多元運用
116 松林遺壺 一世驚奇
──藝術家松林桂月之芝雲古壺 ◎池宗憲
   
新書出版
119 一夜落花雨,滿城流水香
──《以相生心─佛教造像中的修行觀照》 ◎林谷芳
   
建築觀點
120 加拿大建築女傑 費莉絲.蘭伯特女士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122 《海平面上升手冊》研議濱水城市未來發展之道
123 扎哈.哈蒂建築事務所之成都科幻館專案
124 探索關乎藝術與設計的「第二自然」
125 人文渲染的藝術洞天
   
創意萬象 ◎林志鴻
126 一期一會.櫻之繪語
127 超出建築──田中央+七位藝術家聯展╱情感與記憶的共構連結
128 麥影彤二之「華麗愛火四射」╱馬德里台灣藝術週
129 徐行細品生活況味╱關於永恆與中性時裝的理念
   
藝想創見
130 攝影凌越現實之上的可能
──蘿拉.博尼弗斯的凱蘭巴影像紀實  ◎林志鴻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收藏+設計2023年2月 #185
  • 藝術收藏+設計2023年1月 #184
  • 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12月 #183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