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家
  • 2021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家2021年8月 #555

  • 藝術家2021年8月 #555 1

藝術家2021年8月 #555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留言板
  • 目錄

藝術與旅行的意義

 

 「智慧就藏在旅行之中」,這句斯里蘭卡諺語認為人雲遊四方時,既是踏上追尋、深究自我內在信仰之旅,也同步向世界傳播個人智慧與理念。受制於疫症影響之下的不自由,人們難免緬懷往日旅遊的美好,更可能從中發現旅行之於自身的行為模式及價值。8月專輯由此進一步思索「旅行的意義」,探討其在個人生命經驗、時代趨勢發展中的層次,以及於藝術領域體現的可能詮釋。

 

 何政廣為文簡析保羅.克利1914年的突尼西亞之旅並搭配選刊克利日記及其畫作,從而會意藝術家於旅程中的凝視所收穫的色彩啟發及靈感。白雪蘭回看洪瑞麟前往日本山形縣拜訪摯友的時空背景,所見的雪國人文風情與地景風貌存留於其心中,厚實了創作的起心動念。吳尚育憶及尋訪西班牙韋斯卡藝術與自然中心及其地景藝術收藏的參觀經驗,闡述為「藝術」與「自然」交融的景觀所引動的個人見解。邱筱臻由歐拉弗.艾利森於瑞士巴塞爾貝耶勒基金會美術館展出的新作〈生命〉出發,以展覽之旅進入生命之旅的視角,思忖藝術家透過展示設計和作品本質述說、連動其自身與觀者之間在特定時空的生命相遇。趙宜恬解析16世紀勸募行腳中應運而生的日本宗教畫題材「社寺參詣曼荼羅」,並親赴和歌山縣實地探訪,引領讀者神遊〈那智參詣曼荼羅〉裡示意的宗教建物、民俗軼事以及虛實交錯的旅徑。

 

 本期國際藝壇單元為讀者帶來多檔藝術家個展與相關研究的精采特展,包括當代的坂本龍一、徐道濩、邁克爾.阿米泰吉、詹姆斯.多瑞爾等。另外,近期擴建整修完畢重新開館的巴黎狩獵與自然博物館持續以往的策略與當代藝術家合作,運用館所本身特殊的空間文本與異質場域打造能啟動再想像的路徑。背負沉重歷史過往的柏林滕珀爾霍夫機場機庫,經過數次場所用途和身分的置換,而今成為國際巡迴展「多元融合」的首展展場。美國威爾明頓達拉威爾美術館在2014年透過「去藏」緩解營運財政困難引發爭議與討論而受到矚目,今年春天推出典藏特展梳理過去十年間收購的作品,探討其中與館所歷史及原有藏品的關聯,藉以重新找回美術館定位。

 

 關於近年來美術館的「去藏」策略,國際傳真單元延續上一期聚焦巴爾的摩美術館館藏多元化的實踐和爭議做為軸線,於本期展開「去藏」的正反論辯。

 

 雕塑藝術單元分別介紹現代主義雕塑大師羅丹,以及受前輩影響而後亦在雕塑史上建立重要地位的約瑟.貝爾納,在近日兩位藝術家的特展均能看到雕塑家凝聚於作品裡的精神性。

 

 名家傑作單元從解讀北野恒富兩件〈淀君〉開啟這位有「畫壇的惡魔派」稱號的畫家回顧,以及他透過創作對「美人畫」世俗形式與刻板觀念的批判和反抗,使他筆下瑰異的女性獲得「恒富風美人」的雋譽。

62 8月專輯
  旅行的意義
64 保羅.克利的北非突尼西亞之旅 ⊙何政廣
70 突尼西亞之旅─保羅.克利日記 ⊙保羅.克利 編譯/雨云
84 雪國之冬的感悟─跟著洪瑞麟去山形旅行 ⊙白雪蘭
90 在路上─韋斯卡藝術與自然中心的地景藝術收藏 ⊙吳尚育
96 我們在此相遇─歐拉弗.艾利森以〈生命〉勾勒未來風景 ⊙邱筱臻
104 往復生死,緣起不滅─神遊日本社寺參詣曼荼羅 ⊙趙宜恬
   
35 藝術風景
  草間彌生的〈無限鏡屋─悲傷水晶吊燈〉
   
36 藝術正論
  美術教育為什麼必須觀看藝術作品? ⊙廖仁義
   
37 美術之眼
  一本美術書,一份文化遺產 ⊙陳長華
   
38 香港視線
  超現實之外 ⊙卓有瑞
   
39 藝蹤尋探
  貓眼看天下 ⊙吳曉芳
   
40 藝術新聞
  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檔期延長
  第十九屆台新藝術獎得獎者揭曉
41 場域.啟發─隈研吾展
  法國攝影藝廊YellowKorner登台
42 高美館「泛.南.島藝術祭」
  限界.界線─柳元正繪畫十年展
43 上海浦東美術館開館三展齊綻
44 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徐跋騁個展
  昊美術館「空山基:大都會」
45 克瑟獲「寶馬藝術之旅」獎
  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新VR展廳
46 第三屆Reborn-Art Festival
  李明維獲德國第八屆MO藝術獎
47 AI技術重現林布蘭特〈夜巡〉原貌
   
48 藝壇動態
  羅蘭.勒龐接任法國喬治.龐畢度國家藝術與文化中心主席 ⊙鄭元智
49 藝術動態
  朱德群紀錄片於巴黎國立居美亞洲美術館放映 ⊙廖瓊芳
   
50 藝點觀察
  活在虛擬世界
─關於曹斐與「她的實驗空間集」的作品 ⊙莊偉慈
   
52 國際傳真
  「去藏」的正反論戰─藏品多元化的實踐與爭議(中) ⊙李二
   
116 藝術現場
  維也納利奧波德美術館約瑟夫.皮洛霍法回顧展
228 毛瑞茲奧.卡特蘭「呼吸 鬼魂 盲」
   
122 圍場散步
  同心合力,在瘟疫蔓延時 ⊙胡永芬
   
124 手繪古建築
  台北協志林宅─有雁行廊的和洋並置雅居 ⊙李乾朗
   
128 以相生心
  禪家─無別─凡聖一如(二)
─以相生心─佛教造像中的修行觀照(系列12) ⊙林谷芳
   
138 台灣水墨變相史
  和風南渡(二之二)─《台灣水墨變相史》第十三章 ⊙蕭瓊瑞
   
154 藝術新潮
  潮藝術動向(十四)─潮藝術的街頭壁畫與海報招貼(東南亞篇) ⊙陸蓉之、唐妮詩
   
162 臨界區藝術
  何謂創作─從提姆.殷苟爾德的4A觀點看擴延藝術 ⊙龔卓軍
   
166 評藝廣場
  以母之名─朱孟庠的愛與關懷 ⊙蕭瓊瑞
   
170 翡冷翠美術經典
  從神聖慶典到世俗展演:塔迪歐.佳迪 ⊙劉碧旭
   
174 名畫物語
  餘燼中的未來─洛特.拉瑟史坦〈與貓的自畫像〉+〈波茨坦度過的一夜〉 ⊙許楚君
   
178 展事匯
  仰望山林─一株植物透露的訊息 ⊙許玉鈴
   
54 國際藝壇
  時間音景─北京木木藝術社區「坂本龍一:觀音.聽時」 ⊙邱筱臻
182 從故事串起的歷史
─倫威爾明頓達拉威爾美術館「收藏與連結:近期收購,2010-2020」 ⊙曾筱如
186 拋開沉重歷史─柏林滕珀爾霍夫機場機庫變身「多元融合」展場 ⊙楊詩涵
194 光之城的速寫─巴黎蒙馬特博物館「杜菲的巴黎」 ⊙唐忠珊
196 更新傳統意象、呼應時代發展
─巴黎狩獵與自然博物館重新開館 ⊙鄭元智
204 從自然海象尋求內在共鳴
─巴黎浪漫生活博物館「暴風雨與海難─從韋爾內到庫爾貝」 ⊙唐忠珊
210 何方是應許的天堂?
─倫敦皇家藝術學院「邁克爾.阿米泰吉:天堂律令」 ⊙林盈君
215 光與空間的實存
─北亞當斯麻州當代美術館詹姆斯.多瑞爾新作〈C.A.V.U〉 ⊙蔣嘉惠
218 入住美術館
─洛杉磯郡立美術館「徐道濩:348西第22街」 ⊙曾筱如
222 溫和的環保主義
─馬德里泰森─博內米薩國立博物館「克勞蒂亞.孔茲:經過自然」 ⊙周芳蓮
224 「萬物」與植物政治學─柏林葛羅畢斯展覽館「鄭波:萬物社」 ⊙楊詩涵
   
230 雕塑藝術
  在未完成裡看到創作的靈魂─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羅丹的創作」 ⊙方秀雲
236 和諧中的純粹
─魯貝藝術與工業美術館「約瑟.貝爾納:石頭與感官上的愉悅」 ⊙唐忠珊
   
240 當代藝術
  山海之間的好野人─2021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 ⊙吳尚霖
   
244 創作自述
  視而浮現──劃開降生之路 ⊙洪世聰
   
250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追憶童年的夏卡爾〈我與農村〉 ⊙潘(示番)
254 安德魯.魏斯堅毅而孤獨的〈克麗絲蒂娜的世界〉 ⊙潘(示番)
   
258 名家傑作
  瑰異畫家北野恒富─浪花情緒下的精神見解 ⊙羅珮慈
   
286 名作物語
  濟安.勞倫佐.貝尼尼的〈阿波羅和達芙妮〉 ⊙劉玉茜
   
290 藝術占星
  「命」與「運」纏繞的夢幻驅力:高更 ⊙彭宇薰
   
294 塞尚傳記
  塞尚傳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298 西域佛畫
  菩薩立像幡 ⊙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308 部落傳說
  祭儀篇─撒奇萊雅火神祭
─透過火的燃煙,祭告神靈與族人的重生 ⊙傅姀姮
   
316 當代新陶
  史蒂文.蒙哥馬利+星野曉 ⊙邵婷如
   
342 新書出版
  繼《遠洋外貿瓷》後,張錯新著《沉船外貿瓷》出版 ⊙藝術家出版部
343 《沉船外貿瓷》前言 ⊙張錯
346 徐里的藝術探索─《鑄山人物志:徐里》新書出版 ⊙詹建俊
   
348 工藝美術
  工藝豐物,見證人間四月天─《臺灣工藝》第八十一期出刊 ⊙朱珮儀
   
320 藝術線上
   
324 藝展報導
   
329 藝術快遞
   
330 展覽月報
   
334 藝術市場行情表
   
338 藝術家圖書目錄


編輯留言板

藝術與旅行的意義

 

 「智慧就藏在旅行之中」,這句斯里蘭卡諺語認為人雲遊四方時,既是踏上追尋、深究自我內在信仰之旅,也同步向世界傳播個人智慧與理念。受制於疫症影響之下的不自由,人們難免緬懷往日旅遊的美好,更可能從中發現旅行之於自身的行為模式及價值。8月專輯由此進一步思索「旅行的意義」,探討其在個人生命經驗、時代趨勢發展中的層次,以及於藝術領域體現的可能詮釋。

 

 何政廣為文簡析保羅.克利1914年的突尼西亞之旅並搭配選刊克利日記及其畫作,從而會意藝術家於旅程中的凝視所收穫的色彩啟發及靈感。白雪蘭回看洪瑞麟前往日本山形縣拜訪摯友的時空背景,所見的雪國人文風情與地景風貌存留於其心中,厚實了創作的起心動念。吳尚育憶及尋訪西班牙韋斯卡藝術與自然中心及其地景藝術收藏的參觀經驗,闡述為「藝術」與「自然」交融的景觀所引動的個人見解。邱筱臻由歐拉弗.艾利森於瑞士巴塞爾貝耶勒基金會美術館展出的新作〈生命〉出發,以展覽之旅進入生命之旅的視角,思忖藝術家透過展示設計和作品本質述說、連動其自身與觀者之間在特定時空的生命相遇。趙宜恬解析16世紀勸募行腳中應運而生的日本宗教畫題材「社寺參詣曼荼羅」,並親赴和歌山縣實地探訪,引領讀者神遊〈那智參詣曼荼羅〉裡示意的宗教建物、民俗軼事以及虛實交錯的旅徑。

 

 本期國際藝壇單元為讀者帶來多檔藝術家個展與相關研究的精采特展,包括當代的坂本龍一、徐道濩、邁克爾.阿米泰吉、詹姆斯.多瑞爾等。另外,近期擴建整修完畢重新開館的巴黎狩獵與自然博物館持續以往的策略與當代藝術家合作,運用館所本身特殊的空間文本與異質場域打造能啟動再想像的路徑。背負沉重歷史過往的柏林滕珀爾霍夫機場機庫,經過數次場所用途和身分的置換,而今成為國際巡迴展「多元融合」的首展展場。美國威爾明頓達拉威爾美術館在2014年透過「去藏」緩解營運財政困難引發爭議與討論而受到矚目,今年春天推出典藏特展梳理過去十年間收購的作品,探討其中與館所歷史及原有藏品的關聯,藉以重新找回美術館定位。

 

 關於近年來美術館的「去藏」策略,國際傳真單元延續上一期聚焦巴爾的摩美術館館藏多元化的實踐和爭議做為軸線,於本期展開「去藏」的正反論辯。

 

 雕塑藝術單元分別介紹現代主義雕塑大師羅丹,以及受前輩影響而後亦在雕塑史上建立重要地位的約瑟.貝爾納,在近日兩位藝術家的特展均能看到雕塑家凝聚於作品裡的精神性。

 

 名家傑作單元從解讀北野恒富兩件〈淀君〉開啟這位有「畫壇的惡魔派」稱號的畫家回顧,以及他透過創作對「美人畫」世俗形式與刻板觀念的批判和反抗,使他筆下瑰異的女性獲得「恒富風美人」的雋譽。

目錄
62 8月專輯
  旅行的意義
64 保羅.克利的北非突尼西亞之旅 ⊙何政廣
70 突尼西亞之旅─保羅.克利日記 ⊙保羅.克利 編譯/雨云
84 雪國之冬的感悟─跟著洪瑞麟去山形旅行 ⊙白雪蘭
90 在路上─韋斯卡藝術與自然中心的地景藝術收藏 ⊙吳尚育
96 我們在此相遇─歐拉弗.艾利森以〈生命〉勾勒未來風景 ⊙邱筱臻
104 往復生死,緣起不滅─神遊日本社寺參詣曼荼羅 ⊙趙宜恬
   
35 藝術風景
  草間彌生的〈無限鏡屋─悲傷水晶吊燈〉
   
36 藝術正論
  美術教育為什麼必須觀看藝術作品? ⊙廖仁義
   
37 美術之眼
  一本美術書,一份文化遺產 ⊙陳長華
   
38 香港視線
  超現實之外 ⊙卓有瑞
   
39 藝蹤尋探
  貓眼看天下 ⊙吳曉芳
   
40 藝術新聞
  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檔期延長
  第十九屆台新藝術獎得獎者揭曉
41 場域.啟發─隈研吾展
  法國攝影藝廊YellowKorner登台
42 高美館「泛.南.島藝術祭」
  限界.界線─柳元正繪畫十年展
43 上海浦東美術館開館三展齊綻
44 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徐跋騁個展
  昊美術館「空山基:大都會」
45 克瑟獲「寶馬藝術之旅」獎
  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新VR展廳
46 第三屆Reborn-Art Festival
  李明維獲德國第八屆MO藝術獎
47 AI技術重現林布蘭特〈夜巡〉原貌
   
48 藝壇動態
  羅蘭.勒龐接任法國喬治.龐畢度國家藝術與文化中心主席 ⊙鄭元智
49 藝術動態
  朱德群紀錄片於巴黎國立居美亞洲美術館放映 ⊙廖瓊芳
   
50 藝點觀察
  活在虛擬世界
─關於曹斐與「她的實驗空間集」的作品 ⊙莊偉慈
   
52 國際傳真
  「去藏」的正反論戰─藏品多元化的實踐與爭議(中) ⊙李二
   
116 藝術現場
  維也納利奧波德美術館約瑟夫.皮洛霍法回顧展
228 毛瑞茲奧.卡特蘭「呼吸 鬼魂 盲」
   
122 圍場散步
  同心合力,在瘟疫蔓延時 ⊙胡永芬
   
124 手繪古建築
  台北協志林宅─有雁行廊的和洋並置雅居 ⊙李乾朗
   
128 以相生心
  禪家─無別─凡聖一如(二)
─以相生心─佛教造像中的修行觀照(系列12) ⊙林谷芳
   
138 台灣水墨變相史
  和風南渡(二之二)─《台灣水墨變相史》第十三章 ⊙蕭瓊瑞
   
154 藝術新潮
  潮藝術動向(十四)─潮藝術的街頭壁畫與海報招貼(東南亞篇) ⊙陸蓉之、唐妮詩
   
162 臨界區藝術
  何謂創作─從提姆.殷苟爾德的4A觀點看擴延藝術 ⊙龔卓軍
   
166 評藝廣場
  以母之名─朱孟庠的愛與關懷 ⊙蕭瓊瑞
   
170 翡冷翠美術經典
  從神聖慶典到世俗展演:塔迪歐.佳迪 ⊙劉碧旭
   
174 名畫物語
  餘燼中的未來─洛特.拉瑟史坦〈與貓的自畫像〉+〈波茨坦度過的一夜〉 ⊙許楚君
   
178 展事匯
  仰望山林─一株植物透露的訊息 ⊙許玉鈴
   
54 國際藝壇
  時間音景─北京木木藝術社區「坂本龍一:觀音.聽時」 ⊙邱筱臻
182 從故事串起的歷史
─倫威爾明頓達拉威爾美術館「收藏與連結:近期收購,2010-2020」 ⊙曾筱如
186 拋開沉重歷史─柏林滕珀爾霍夫機場機庫變身「多元融合」展場 ⊙楊詩涵
194 光之城的速寫─巴黎蒙馬特博物館「杜菲的巴黎」 ⊙唐忠珊
196 更新傳統意象、呼應時代發展
─巴黎狩獵與自然博物館重新開館 ⊙鄭元智
204 從自然海象尋求內在共鳴
─巴黎浪漫生活博物館「暴風雨與海難─從韋爾內到庫爾貝」 ⊙唐忠珊
210 何方是應許的天堂?
─倫敦皇家藝術學院「邁克爾.阿米泰吉:天堂律令」 ⊙林盈君
215 光與空間的實存
─北亞當斯麻州當代美術館詹姆斯.多瑞爾新作〈C.A.V.U〉 ⊙蔣嘉惠
218 入住美術館
─洛杉磯郡立美術館「徐道濩:348西第22街」 ⊙曾筱如
222 溫和的環保主義
─馬德里泰森─博內米薩國立博物館「克勞蒂亞.孔茲:經過自然」 ⊙周芳蓮
224 「萬物」與植物政治學─柏林葛羅畢斯展覽館「鄭波:萬物社」 ⊙楊詩涵
   
230 雕塑藝術
  在未完成裡看到創作的靈魂─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羅丹的創作」 ⊙方秀雲
236 和諧中的純粹
─魯貝藝術與工業美術館「約瑟.貝爾納:石頭與感官上的愉悅」 ⊙唐忠珊
   
240 當代藝術
  山海之間的好野人─2021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 ⊙吳尚霖
   
244 創作自述
  視而浮現──劃開降生之路 ⊙洪世聰
   
250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追憶童年的夏卡爾〈我與農村〉 ⊙潘(示番)
254 安德魯.魏斯堅毅而孤獨的〈克麗絲蒂娜的世界〉 ⊙潘(示番)
   
258 名家傑作
  瑰異畫家北野恒富─浪花情緒下的精神見解 ⊙羅珮慈
   
286 名作物語
  濟安.勞倫佐.貝尼尼的〈阿波羅和達芙妮〉 ⊙劉玉茜
   
290 藝術占星
  「命」與「運」纏繞的夢幻驅力:高更 ⊙彭宇薰
   
294 塞尚傳記
  塞尚傳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298 西域佛畫
  菩薩立像幡 ⊙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308 部落傳說
  祭儀篇─撒奇萊雅火神祭
─透過火的燃煙,祭告神靈與族人的重生 ⊙傅姀姮
   
316 當代新陶
  史蒂文.蒙哥馬利+星野曉 ⊙邵婷如
   
342 新書出版
  繼《遠洋外貿瓷》後,張錯新著《沉船外貿瓷》出版 ⊙藝術家出版部
343 《沉船外貿瓷》前言 ⊙張錯
346 徐里的藝術探索─《鑄山人物志:徐里》新書出版 ⊙詹建俊
   
348 工藝美術
  工藝豐物,見證人間四月天─《臺灣工藝》第八十一期出刊 ⊙朱珮儀
   
320 藝術線上
   
324 藝展報導
   
329 藝術快遞
   
330 展覽月報
   
334 藝術市場行情表
   
338 藝術家圖書目錄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家2021年7月 #554
  • 藝術家2021年6月 #553
  • 藝術家2021年5月 #552
  • 鑄山人物志:徐里
  • 沉船外貿瓷
  • 遠洋外貿瓷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