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家
  • 2021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家2021年2月 #549

  • 藝術家2021年2月 #549 1

藝術家2021年2月 #549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目錄
  • 編輯留言板
82 2月專輯
  末日與新生
84 維多利亞式末日 ☉黃其安
90 法國19世紀的「世紀末」藝術氛圍 ☉劉京璇
96 19世紀末擴張的女性空間和焦慮的男性「漫遊者」
─以印象派女畫家莫莉索的交友圈為中心 ☉陳傳揚
102 失能的城市風景寓言
─忠泰美術館「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 ☉蔣嘉惠
   
66 特別報導─2020泰納獎
  全球COVID-19大流行下的泰納獎
─「泰納獎助金」獲獎名單綜合觀察 ☉戴映萱
   
51 藝術風景
  韓滉的〈五牛圖〉
   
52 藝術正論
  台灣美術史的饑渴 ☉廖仁義
   
53 巴黎隨筆
  藝術與時尚 ☉李明明
   
54 美術之眼
  平安喜樂時─讀黃光男的畫 ☉陳長華
   
55 香港視線
  香港藝術館的波蒂切利 ☉卓有瑞
   
56 藝蹤尋探
  光影水色交錯間的纖細與雄偉 ☉吳曉芳
   
57 藝術新聞
  台北市立美術館2021年度展覽預告
58 國立台灣美術館公布2021年展覽計畫
59 台灣前輩攝影名家典藏精選展
  故宮南院「樹:從信仰到抒情」
60 「遠行與歸來」蔡國強藝術展
  凱綏.珂勒維茨經典作品展
61 南京博物院「百花呈瑞」
  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睡眠展」
62 NGV三年展挺過疫情猶疑如期開幕
   
63 藝術市場
  台灣藝術財經論壇與展覽作品─2021 ART FUTURE藝術未來博覽會登場 ☉本刊訊
   
64 國際傳真
  重新定義與社會正義的關係─新畫廊模式?後疫情時代的反思與轉向(下) ☉李二
   
76 封面藝術家
  雕塑勁道,志趣高華─談康木祥藝術表現 ☉黃光男
   
106 藝術現場
  巴塞隆納當代美術館「東尼.寇克斯:音樂、文本與政治」
   
110 以相生心
  佛國─願力─修行發心─以相生心─佛教造像中的修行觀照(系列6) ☉林谷芳
   
120 手繪古建築
  淡水埔頂洋樓群 ☉李乾朗
   
124 台灣水墨變相史
  區域性書畫家的興起(一)─《台灣水墨變相史》第七章 ☉蕭瓊瑞
   
144 藝術新潮
  潮藝術動向(十一)─潮藝術的街頭壁畫與海報招貼(法國篇) ☉陸蓉之、唐妮詩
   
160 臨界區藝術
  神紋樣─從力量物件體系到宇宙萬物劇場 ☉龔卓軍
   
164 影像邊緣
  當生命成為一個事件─陳武康〈陳明才:壞掉的人生〉中的Re-(再─) ☉王柏偉
   
168 評藝廣場
  愛.無盡╱觀.自在─張淑芬的藝術探索 ☉蕭瓊瑞
   
172 當代藝術現象
  追尋主體性、亞洲與國際定位
─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台北雙年展與亞洲藝術雙年展、台灣美術雙年展觀察2010-2020 ☉莊偉慈
   
180 翡冷翠美術經典
  烽火.流寓.傳盛名:柯波 ☉劉碧旭
   
184 圖說希臘神話
  海克力士─大力神 ☉朱惠慈
   
194 名畫物語
  大衛巨幅名畫〈皇帝拿破崙一世加冕〉 ☉北辰
   
198 展事匯
  當代藝術1+N─從中國文化本位出發的華人藝術 ☉許玉鈴
   
202 國際藝壇
  凝佇於關係之中的存在與探問
─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烏雷在此」特展 ☉周亞澄
210 以筆墨心照神交
─北京徐悲鴻紀念館「在神不在貌─從任伯年到徐悲鴻」 ☉邱筱臻
218 此心安處─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張荔英回顧展 ☉鄧聿檠
224 靈魂日記與孤獨史
─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崔西.艾敏╱愛德華.孟克:靈魂的孤獨」 ☉方秀雲
230 圖與文共舞的世紀
─三重波羅密多美術館「華麗的美好年代:法國.摩登.海報展」 ☉趙宜恬
238 「現代餐飲」與飲食文化的藝術靈光
─賽弗爾國家陶瓷博物館「用膳!─餐飲,是一種藝術」 ☉唐忠珊
246 材質與空間構成的創新
─紐約古根漢美術館「結繩、扭轉、散落的:繼抽象主義之後的雕塑」 ☉周東曉
   
250 藝術與記憶政治
  變動的紀念─非典型紀念碑(下) ☉鄭安齊
   
258 當代藝術
  2020南島國際美術獎創作作品的文化觀察 ☉黃海鳴
   
260 藝術動態
  超越─台灣陶瓷雕塑學會第一屆會員聯展 ☉游忠平
   
262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和解的勇氣─大衛〈薩賓婦女〉 ☉潘(示番)
266 愛國主義的大衛─〈荷拉斯兄弟的誓詞〉的激情 ☉潘(示番)
   
270 名家傑作
  京狩野之祖狩野山樂─濃墨重彩下的爽澈抒情 ☉羅珮慈
   
302 攝影藝術
  可能的故事─巴黎國立居美美術館馬克.呂布攝影回顧展 ☉鄭元智
   
308 藝術占星
  在所來與所去處,獨孤求索:塞尚 ☉彭宇薰
   
314 塞尚傳記
  塞尚傳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318 西域佛畫
  敦煌繪畫的式樣與變遷(下) ☉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328 傳統藝術
  古象雄神鳥瓊圖騰美學流變初探
─以韓書力西藏民間美術考察圖象為例 ☉丘星星
   
332 部落傳說
  頭目篇─卑南族哈古頭目的漂流木藝術
─一、第六十九代kasavakan部落領導人 ☉傅姀姮
   
340 美術館行政
  荷蘭國家博物館「榮譽長廊」展示風格簡史(1885-2013) ☉陽寶頤
   
344 當代新陶
  布麗姬.克利斯坦絲+陸斌 ☉邵婷如
   
374 新書出版
  《北美風景繪畫》自序 ☉劉昌漢
   
376 藝術著作
  畫是想出來畫 想是畫出來的
─資深藝術家蕭仁徵在戰後臺灣美術現代畫運動中的「在地現代化」 ☉廖新田
   
348 藝展目錄
   
349 藝展報導
   
354 藝術快遞
   
356 展覽月報
   
362 藝術市場行情表
   
366 藝術家圖書目錄
   
372 藝術線上

疫情時代的泰納獎

 

 被視為當代藝術風向球的英國泰納獎,在全球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波及之下,雖然同樣難以避免停辦本屆展覽,但泰德美術館轉而將年度獎項改為「泰納獎助金」,獎助十位入選藝術家各1萬英鎊,做為在這段艱困時局中的創作補助。十位獲獎藝術家的名單和受評審團青睞的作品,顯示出泰納獎對2020年當代思潮和時局所下的評註與關注的議題,作者戴映萱在2020泰納獎特別報導中對此提出觀察與評論。

 

 回顧2020年,除了瘟疫蔓延的世界,從中美貿易戰、美國總統大選衍生的爭端,乃至政治或族群意識型態的矛盾與衝突,以及每況愈下的氣候環境變遷,經歷風聲鶴唳,從古至今一再回返的末日意識和集體焦慮在今日似乎更加鮮明。關於末日,無論是做為藝術家的創作題材與想像,抑或在作品中映現時代氛圍與局面,面對晦暗難解的社會病灶,在當代藝術的創作更常見具前瞻性視野的提問和反思。2月專輯中,黃其安回訪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尤其聚焦威廉.布雷克和約翰.馬丁對於「末日」此源自宗教神學的概念在藝術創作上的延展。劉京璇從藝術史的面向述及當19世紀步入尾聲、面臨一個世紀的結束與開始,法國在「世紀末」的精神下生成的藝文風氣與藝術特質。陳傳揚論述巴黎在19世紀下半葉的公共場域變化導致女性活動空間擴張,造成男性「漫遊者」的普遍焦慮,並以莫莉索作品為主軸探討模糊性別空間的視覺表現。專輯選評由胡朝聖策展的「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循著當代策展人與藝術家的思路所揭示的人類處境與城市切片,以及他們如何試以藝術做為問題與未來的探針。

 

 國際藝壇單元中,「在神不在貌─從任伯年到徐悲鴻」和「崔西.艾敏╱愛德華.孟克:靈魂的孤獨」兩檔展覽以不同的策展方法,呈現藝術家以作品對話與神交,以及後人將對前輩大師的景仰之情寄寓藝術的表現。此外,本期為讀者帶來三位在藝術史各佔有一席之地的藝術家回顧展: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烏雷在此」全面爬梳這位行為藝術先驅的創作脈絡,以及其創作實踐的時代意義;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張荔英:此心安處」重新認識這位對新加坡藝術教育發展功不可沒的畫家與教育者;攝影藝術單元介紹巴黎國立居美美術館的馬克.呂布回顧展,探究這位知名法國攝影師有如冒險家的一生。

 

 狩野派做為幕府將軍的御用畫師,在長達四百餘年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京狩野」和「江戶狩野」二支。名家傑作單元介紹「京狩野」之祖狩野山樂,品析他伴隨權力中心繼承豪壯與華麗風格的作品,被視為其出世之作的〈雲龍圖〉、〈龍虎圖屏風〉,以及晚年時畫家感悟人生際遇、畫風愈趨細膩優美所反映出的心境。



目錄
82 2月專輯
  末日與新生
84 維多利亞式末日 ☉黃其安
90 法國19世紀的「世紀末」藝術氛圍 ☉劉京璇
96 19世紀末擴張的女性空間和焦慮的男性「漫遊者」
─以印象派女畫家莫莉索的交友圈為中心 ☉陳傳揚
102 失能的城市風景寓言
─忠泰美術館「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 ☉蔣嘉惠
   
66 特別報導─2020泰納獎
  全球COVID-19大流行下的泰納獎
─「泰納獎助金」獲獎名單綜合觀察 ☉戴映萱
   
51 藝術風景
  韓滉的〈五牛圖〉
   
52 藝術正論
  台灣美術史的饑渴 ☉廖仁義
   
53 巴黎隨筆
  藝術與時尚 ☉李明明
   
54 美術之眼
  平安喜樂時─讀黃光男的畫 ☉陳長華
   
55 香港視線
  香港藝術館的波蒂切利 ☉卓有瑞
   
56 藝蹤尋探
  光影水色交錯間的纖細與雄偉 ☉吳曉芳
   
57 藝術新聞
  台北市立美術館2021年度展覽預告
58 國立台灣美術館公布2021年展覽計畫
59 台灣前輩攝影名家典藏精選展
  故宮南院「樹:從信仰到抒情」
60 「遠行與歸來」蔡國強藝術展
  凱綏.珂勒維茨經典作品展
61 南京博物院「百花呈瑞」
  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睡眠展」
62 NGV三年展挺過疫情猶疑如期開幕
   
63 藝術市場
  台灣藝術財經論壇與展覽作品─2021 ART FUTURE藝術未來博覽會登場 ☉本刊訊
   
64 國際傳真
  重新定義與社會正義的關係─新畫廊模式?後疫情時代的反思與轉向(下) ☉李二
   
76 封面藝術家
  雕塑勁道,志趣高華─談康木祥藝術表現 ☉黃光男
   
106 藝術現場
  巴塞隆納當代美術館「東尼.寇克斯:音樂、文本與政治」
   
110 以相生心
  佛國─願力─修行發心─以相生心─佛教造像中的修行觀照(系列6) ☉林谷芳
   
120 手繪古建築
  淡水埔頂洋樓群 ☉李乾朗
   
124 台灣水墨變相史
  區域性書畫家的興起(一)─《台灣水墨變相史》第七章 ☉蕭瓊瑞
   
144 藝術新潮
  潮藝術動向(十一)─潮藝術的街頭壁畫與海報招貼(法國篇) ☉陸蓉之、唐妮詩
   
160 臨界區藝術
  神紋樣─從力量物件體系到宇宙萬物劇場 ☉龔卓軍
   
164 影像邊緣
  當生命成為一個事件─陳武康〈陳明才:壞掉的人生〉中的Re-(再─) ☉王柏偉
   
168 評藝廣場
  愛.無盡╱觀.自在─張淑芬的藝術探索 ☉蕭瓊瑞
   
172 當代藝術現象
  追尋主體性、亞洲與國際定位
─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台北雙年展與亞洲藝術雙年展、台灣美術雙年展觀察2010-2020 ☉莊偉慈
   
180 翡冷翠美術經典
  烽火.流寓.傳盛名:柯波 ☉劉碧旭
   
184 圖說希臘神話
  海克力士─大力神 ☉朱惠慈
   
194 名畫物語
  大衛巨幅名畫〈皇帝拿破崙一世加冕〉 ☉北辰
   
198 展事匯
  當代藝術1+N─從中國文化本位出發的華人藝術 ☉許玉鈴
   
202 國際藝壇
  凝佇於關係之中的存在與探問
─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烏雷在此」特展 ☉周亞澄
210 以筆墨心照神交
─北京徐悲鴻紀念館「在神不在貌─從任伯年到徐悲鴻」 ☉邱筱臻
218 此心安處─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張荔英回顧展 ☉鄧聿檠
224 靈魂日記與孤獨史
─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崔西.艾敏╱愛德華.孟克:靈魂的孤獨」 ☉方秀雲
230 圖與文共舞的世紀
─三重波羅密多美術館「華麗的美好年代:法國.摩登.海報展」 ☉趙宜恬
238 「現代餐飲」與飲食文化的藝術靈光
─賽弗爾國家陶瓷博物館「用膳!─餐飲,是一種藝術」 ☉唐忠珊
246 材質與空間構成的創新
─紐約古根漢美術館「結繩、扭轉、散落的:繼抽象主義之後的雕塑」 ☉周東曉
   
250 藝術與記憶政治
  變動的紀念─非典型紀念碑(下) ☉鄭安齊
   
258 當代藝術
  2020南島國際美術獎創作作品的文化觀察 ☉黃海鳴
   
260 藝術動態
  超越─台灣陶瓷雕塑學會第一屆會員聯展 ☉游忠平
   
262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和解的勇氣─大衛〈薩賓婦女〉 ☉潘(示番)
266 愛國主義的大衛─〈荷拉斯兄弟的誓詞〉的激情 ☉潘(示番)
   
270 名家傑作
  京狩野之祖狩野山樂─濃墨重彩下的爽澈抒情 ☉羅珮慈
   
302 攝影藝術
  可能的故事─巴黎國立居美美術館馬克.呂布攝影回顧展 ☉鄭元智
   
308 藝術占星
  在所來與所去處,獨孤求索:塞尚 ☉彭宇薰
   
314 塞尚傳記
  塞尚傳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318 西域佛畫
  敦煌繪畫的式樣與變遷(下) ☉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328 傳統藝術
  古象雄神鳥瓊圖騰美學流變初探
─以韓書力西藏民間美術考察圖象為例 ☉丘星星
   
332 部落傳說
  頭目篇─卑南族哈古頭目的漂流木藝術
─一、第六十九代kasavakan部落領導人 ☉傅姀姮
   
340 美術館行政
  荷蘭國家博物館「榮譽長廊」展示風格簡史(1885-2013) ☉陽寶頤
   
344 當代新陶
  布麗姬.克利斯坦絲+陸斌 ☉邵婷如
   
374 新書出版
  《北美風景繪畫》自序 ☉劉昌漢
   
376 藝術著作
  畫是想出來畫 想是畫出來的
─資深藝術家蕭仁徵在戰後臺灣美術現代畫運動中的「在地現代化」 ☉廖新田
   
348 藝展目錄
   
349 藝展報導
   
354 藝術快遞
   
356 展覽月報
   
362 藝術市場行情表
   
366 藝術家圖書目錄
   
372 藝術線上
編輯留言板

疫情時代的泰納獎

 

 被視為當代藝術風向球的英國泰納獎,在全球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波及之下,雖然同樣難以避免停辦本屆展覽,但泰德美術館轉而將年度獎項改為「泰納獎助金」,獎助十位入選藝術家各1萬英鎊,做為在這段艱困時局中的創作補助。十位獲獎藝術家的名單和受評審團青睞的作品,顯示出泰納獎對2020年當代思潮和時局所下的評註與關注的議題,作者戴映萱在2020泰納獎特別報導中對此提出觀察與評論。

 

 回顧2020年,除了瘟疫蔓延的世界,從中美貿易戰、美國總統大選衍生的爭端,乃至政治或族群意識型態的矛盾與衝突,以及每況愈下的氣候環境變遷,經歷風聲鶴唳,從古至今一再回返的末日意識和集體焦慮在今日似乎更加鮮明。關於末日,無論是做為藝術家的創作題材與想像,抑或在作品中映現時代氛圍與局面,面對晦暗難解的社會病灶,在當代藝術的創作更常見具前瞻性視野的提問和反思。2月專輯中,黃其安回訪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尤其聚焦威廉.布雷克和約翰.馬丁對於「末日」此源自宗教神學的概念在藝術創作上的延展。劉京璇從藝術史的面向述及當19世紀步入尾聲、面臨一個世紀的結束與開始,法國在「世紀末」的精神下生成的藝文風氣與藝術特質。陳傳揚論述巴黎在19世紀下半葉的公共場域變化導致女性活動空間擴張,造成男性「漫遊者」的普遍焦慮,並以莫莉索作品為主軸探討模糊性別空間的視覺表現。專輯選評由胡朝聖策展的「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循著當代策展人與藝術家的思路所揭示的人類處境與城市切片,以及他們如何試以藝術做為問題與未來的探針。

 

 國際藝壇單元中,「在神不在貌─從任伯年到徐悲鴻」和「崔西.艾敏╱愛德華.孟克:靈魂的孤獨」兩檔展覽以不同的策展方法,呈現藝術家以作品對話與神交,以及後人將對前輩大師的景仰之情寄寓藝術的表現。此外,本期為讀者帶來三位在藝術史各佔有一席之地的藝術家回顧展: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烏雷在此」全面爬梳這位行為藝術先驅的創作脈絡,以及其創作實踐的時代意義;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張荔英:此心安處」重新認識這位對新加坡藝術教育發展功不可沒的畫家與教育者;攝影藝術單元介紹巴黎國立居美美術館的馬克.呂布回顧展,探究這位知名法國攝影師有如冒險家的一生。

 

 狩野派做為幕府將軍的御用畫師,在長達四百餘年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京狩野」和「江戶狩野」二支。名家傑作單元介紹「京狩野」之祖狩野山樂,品析他伴隨權力中心繼承豪壯與華麗風格的作品,被視為其出世之作的〈雲龍圖〉、〈龍虎圖屏風〉,以及晚年時畫家感悟人生際遇、畫風愈趨細膩優美所反映出的心境。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家2021年1月 #548
  • 藝術家2020年12月 #547
  • 藝術家2020年11月 #546
  • 北美風景繪畫
  • 書寫、消費與生活:二十世紀初期中國的美術風景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