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收藏 +設計
  • 2020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9月 #156

  •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9月 #156 1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9月 #156

第156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第156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檔案下載
  • 編輯手記
  • 目錄

美學感知的交匯共振

 攝影師厄文.潘恩(Irving Penn)曾說:「一名好的攝影師必需與事實交談,觸及它的深處,同時將觀者視為一個善變的個體。」在影像創作者眼中,攝影是為了記錄所有情感由不可見變得可見的現象與事件。攝影本就具有跨界的特質,它兼容了多重的文化意義,美學、文學、哲學,表演學也含納其中。影像的創作與收藏,得以將按下快門彼時的創意,轉換為當下此時的解讀與新詮再造,讓時間的軌跡再度折回眼前,於創作者與收藏者之間,締造情感形態的共振,而這便是9月專輯「拾光」企圖組構的視角──當相機視窗成了一座眾人巧施身手的舞台,這個空間似乎是一個奇幻的存在,世間隱密的情感交流,都在這方舞台上異化為不同比例的存在。

 

 泰特美術館每年接待的訪客近600萬,超過紐約的MoMA,與大英博物館、英國國家藝廊並列全球十大博物館/美術館。在倫敦人們常說:看古董,去大英;看古典油畫,去國家藝廊;要看現當代藝術,就到泰特。舉凡「泰納珍藏」(Turner Collection)、634件亨利.摩爾作品典藏,乃至於耗資1.34億英鎊改建而成的泰特現代美術館,魏蔚專欄由史學角度詳加梳理,並概括性地介紹了安迪.沃荷回顧展的精華所在。如今全球沃荷的十大拍賣紀錄中,有八個是佳士得創下的,每一張作品都在5000萬美元以上,而這八幅作品,魏蔚都曾見過原作,也親歷了拍賣的洶湧。

 

 「剪影」一詞源自路易十五時期財政大臣埃第涅.德.席魯耶特(Étienne de Silhouette)的姓氏「Silhouette」,因為他的興趣是剪紙。紐約歷史學會「側面之像:剪影藝術的歷史」特展,由西方文化與藝術史的脈絡,回溯剪影發展的養分,並以剪影藝術在美國的發展為主軸,綜觀剪影藝術的前世今生。

 

 東京都美術館舉辦的「The UKIYO-E 2020──日本三大浮世繪館藏匯集」特展,集結了日本國內三間以浮世繪為重點館藏的機構,分別為太田記念美術館、日本浮世繪博物館與平木浮世繪財團,展出約450件的浮世繪作品,論質與量,皆屬難得,提供了觀者一個認識浮世繪的絕佳機會。

 

 2020橫濱三年展首度啟用外國策展人──印度新德里的瑞克斯三人組(Raqs Media Collective),作品群呈現出世界各國年輕藝術家精闢的文化觀察和覺醒,準確命中疫情爆發後的各種課題,並提供了思考未來的素材。瑞克斯三人組為本屆橫濱三年展訂立標題「餘暉」,並提出五個關鍵字作為展覽的副標題:「獨學」(自學)指自發性自主學習;「發光」將所學化為光芒投向遠方;「友情」是在交會的光中培養的情誼;「關懷」是相互的慈悲;「毒」指與無可避免的毒共存。

 

 約翰.詹姆斯.奧杜邦創作並出版了如今被視為「美國國寶」的博物學巨作《美國鳥類圖鑑》,這套當年僅印行119套的精美圖書,其中的106套由博物館、圖書館與協會機構典藏,流落在私人藏家手中的13套書,堪稱當今拍賣市場價格最高的典籍──初版的《美國鳥類圖鑑》曾於2000年在紐約佳士得以880萬美元成交,2010年在倫敦蘇富比以逾730萬英鎊拍出,2018年紐約佳士得拍賣會則締造了965萬美元的成交紀錄。

 

 以設計師的眼光,活化傳統工藝,藉由與工匠的磨合,創作出一系列創新的現代作品,一切莫不是為了將傳統工藝抽離其固有語境,從全新的視角思考它們的發展可能。一千年前,京都的工藝家族為天皇和貴族呈現最高品質的工藝,如今他們的後人歷經前所未有的市場衝擊,為了祖業也為了手藝的傳承,而以開放的胸懷,展開跨越代際、業別與文化的合作,鋪寫了一道前所未有的創新之路。

藝術熱新聞
008 李二男錄像中的後現代靈光
  極與戟─孫破的針灸藝術
  「藝想獸譜」新媒體藝術展
010 大都會博物館建館150年大展
  密宗:革命的啟示
  尼古拉斯.馬斯:黃金時代的荷蘭大師
011 巴斯奇亞作品破app藝術品交易紀錄
  富藝斯與保利首度合作香港秋拍
  蘇富比愛爾蘭藝術拍賣
   
藝術龍門陣
012 從靈漚館到居山堂─側記周澄八十回顧展(下)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14 一斤有粉味的茶喊價破百萬 ⊙戴忠仁
   
哈佛隨筆
016 泰特美術館的故事 ⊙魏蔚
   
封面記事
026 浮世繪流變:從「美人畫」到「名所繪」
─東京都美術館「The UKIYO-E 2020─日本三大浮世繪館藏匯集」特展 ⊙劉育仁
   
藝術大觀
036 捕捉輪廓的天工
─紐約歷史學會「側面之像:剪影藝術的歷史」特展 ⊙游騰緯
   
藝術焦點
042 與「毒」共存─疫情中的2020橫濱三年展 ⊙邱馨慧
   
九月專輯
044 Keeper of the Light 拾光:影像的創作與收藏
050 郭英聲 識見的過去與未來 ⊙詹立群
054 謝春德 影像至美,在於理念之妙 ⊙詹立群
058 劉振祥 用藝術打開生命風景 ⊙古碧玲
062 林炳存 創作為當下 ⊙詹立群
066 曹良賓 景框裡的時代感 ⊙詹立群
070 吳滋懿 收藏記憶拼圖 ⊙詹立群
   
藝術家工作室
074 獨行者的天地─《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沈勤 ⊙許玉鈴
   
藝術視界
084 以畫筆捕捉生命中的吉光片羽─2020臺灣銀行藝術祭─青年繪畫季 ⊙陳瑜
086 回歸書法藝術的日常─賞析汪中「書跡」有感 ⊙廖新田
088 夜生活與24小時經濟─暗夜的慾望與脆弱 ⊙李二
   
測繪自然特別報導
092 園丁鳥的寓言─彼德.哈里萊從逐水草而居到引渡自然 ⊙賴志婷
096 鳥蹤掠影─奧杜邦的經典鳥畫 ⊙林純雅
   
工藝美學
100 手造的傳奇 京都守藝者 ⊙洪昱溱
   
珠寶美學
104 藝思迭代 珠寶創作的跨界聯乘 ⊙林純雅
   
博物館巡禮
108 香水、香料與精工器物─花宮娜香水博物館的收藏 ⊙唐忠珊
   
設計微言
116 設計的既視感 ⊙徐景亭
   
山海經.風土考
118 農遊的肌耐力 ⊙淦克萍
   
茶葉與茶器收藏運用
122 藏茶鋒味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24 比利時新藝術建築師 維克多.奧塔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26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引領產業發展 ⊙Jade Hong
127 江蘇沭陽美術館盡展書法筆韻之美 ⊙Jade Hong
128 臨近東京皇居的空中隱宿名所 ⊙Jade Hong
129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與天競高 ⊙Jade Hong
   
藝想創見
130  Kelly Beeman 凱莉.畢曼 聖彼得堡即景 ⊙林志鴻


編輯手記

美學感知的交匯共振

 攝影師厄文.潘恩(Irving Penn)曾說:「一名好的攝影師必需與事實交談,觸及它的深處,同時將觀者視為一個善變的個體。」在影像創作者眼中,攝影是為了記錄所有情感由不可見變得可見的現象與事件。攝影本就具有跨界的特質,它兼容了多重的文化意義,美學、文學、哲學,表演學也含納其中。影像的創作與收藏,得以將按下快門彼時的創意,轉換為當下此時的解讀與新詮再造,讓時間的軌跡再度折回眼前,於創作者與收藏者之間,締造情感形態的共振,而這便是9月專輯「拾光」企圖組構的視角──當相機視窗成了一座眾人巧施身手的舞台,這個空間似乎是一個奇幻的存在,世間隱密的情感交流,都在這方舞台上異化為不同比例的存在。

 

 泰特美術館每年接待的訪客近600萬,超過紐約的MoMA,與大英博物館、英國國家藝廊並列全球十大博物館/美術館。在倫敦人們常說:看古董,去大英;看古典油畫,去國家藝廊;要看現當代藝術,就到泰特。舉凡「泰納珍藏」(Turner Collection)、634件亨利.摩爾作品典藏,乃至於耗資1.34億英鎊改建而成的泰特現代美術館,魏蔚專欄由史學角度詳加梳理,並概括性地介紹了安迪.沃荷回顧展的精華所在。如今全球沃荷的十大拍賣紀錄中,有八個是佳士得創下的,每一張作品都在5000萬美元以上,而這八幅作品,魏蔚都曾見過原作,也親歷了拍賣的洶湧。

 

 「剪影」一詞源自路易十五時期財政大臣埃第涅.德.席魯耶特(Étienne de Silhouette)的姓氏「Silhouette」,因為他的興趣是剪紙。紐約歷史學會「側面之像:剪影藝術的歷史」特展,由西方文化與藝術史的脈絡,回溯剪影發展的養分,並以剪影藝術在美國的發展為主軸,綜觀剪影藝術的前世今生。

 

 東京都美術館舉辦的「The UKIYO-E 2020──日本三大浮世繪館藏匯集」特展,集結了日本國內三間以浮世繪為重點館藏的機構,分別為太田記念美術館、日本浮世繪博物館與平木浮世繪財團,展出約450件的浮世繪作品,論質與量,皆屬難得,提供了觀者一個認識浮世繪的絕佳機會。

 

 2020橫濱三年展首度啟用外國策展人──印度新德里的瑞克斯三人組(Raqs Media Collective),作品群呈現出世界各國年輕藝術家精闢的文化觀察和覺醒,準確命中疫情爆發後的各種課題,並提供了思考未來的素材。瑞克斯三人組為本屆橫濱三年展訂立標題「餘暉」,並提出五個關鍵字作為展覽的副標題:「獨學」(自學)指自發性自主學習;「發光」將所學化為光芒投向遠方;「友情」是在交會的光中培養的情誼;「關懷」是相互的慈悲;「毒」指與無可避免的毒共存。

 

 約翰.詹姆斯.奧杜邦創作並出版了如今被視為「美國國寶」的博物學巨作《美國鳥類圖鑑》,這套當年僅印行119套的精美圖書,其中的106套由博物館、圖書館與協會機構典藏,流落在私人藏家手中的13套書,堪稱當今拍賣市場價格最高的典籍──初版的《美國鳥類圖鑑》曾於2000年在紐約佳士得以880萬美元成交,2010年在倫敦蘇富比以逾730萬英鎊拍出,2018年紐約佳士得拍賣會則締造了965萬美元的成交紀錄。

 

 以設計師的眼光,活化傳統工藝,藉由與工匠的磨合,創作出一系列創新的現代作品,一切莫不是為了將傳統工藝抽離其固有語境,從全新的視角思考它們的發展可能。一千年前,京都的工藝家族為天皇和貴族呈現最高品質的工藝,如今他們的後人歷經前所未有的市場衝擊,為了祖業也為了手藝的傳承,而以開放的胸懷,展開跨越代際、業別與文化的合作,鋪寫了一道前所未有的創新之路。

目錄
藝術熱新聞
008 李二男錄像中的後現代靈光
  極與戟─孫破的針灸藝術
  「藝想獸譜」新媒體藝術展
010 大都會博物館建館150年大展
  密宗:革命的啟示
  尼古拉斯.馬斯:黃金時代的荷蘭大師
011 巴斯奇亞作品破app藝術品交易紀錄
  富藝斯與保利首度合作香港秋拍
  蘇富比愛爾蘭藝術拍賣
   
藝術龍門陣
012 從靈漚館到居山堂─側記周澄八十回顧展(下)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14 一斤有粉味的茶喊價破百萬 ⊙戴忠仁
   
哈佛隨筆
016 泰特美術館的故事 ⊙魏蔚
   
封面記事
026 浮世繪流變:從「美人畫」到「名所繪」
─東京都美術館「The UKIYO-E 2020─日本三大浮世繪館藏匯集」特展 ⊙劉育仁
   
藝術大觀
036 捕捉輪廓的天工
─紐約歷史學會「側面之像:剪影藝術的歷史」特展 ⊙游騰緯
   
藝術焦點
042 與「毒」共存─疫情中的2020橫濱三年展 ⊙邱馨慧
   
九月專輯
044 Keeper of the Light 拾光:影像的創作與收藏
050 郭英聲 識見的過去與未來 ⊙詹立群
054 謝春德 影像至美,在於理念之妙 ⊙詹立群
058 劉振祥 用藝術打開生命風景 ⊙古碧玲
062 林炳存 創作為當下 ⊙詹立群
066 曹良賓 景框裡的時代感 ⊙詹立群
070 吳滋懿 收藏記憶拼圖 ⊙詹立群
   
藝術家工作室
074 獨行者的天地─《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沈勤 ⊙許玉鈴
   
藝術視界
084 以畫筆捕捉生命中的吉光片羽─2020臺灣銀行藝術祭─青年繪畫季 ⊙陳瑜
086 回歸書法藝術的日常─賞析汪中「書跡」有感 ⊙廖新田
088 夜生活與24小時經濟─暗夜的慾望與脆弱 ⊙李二
   
測繪自然特別報導
092 園丁鳥的寓言─彼德.哈里萊從逐水草而居到引渡自然 ⊙賴志婷
096 鳥蹤掠影─奧杜邦的經典鳥畫 ⊙林純雅
   
工藝美學
100 手造的傳奇 京都守藝者 ⊙洪昱溱
   
珠寶美學
104 藝思迭代 珠寶創作的跨界聯乘 ⊙林純雅
   
博物館巡禮
108 香水、香料與精工器物─花宮娜香水博物館的收藏 ⊙唐忠珊
   
設計微言
116 設計的既視感 ⊙徐景亭
   
山海經.風土考
118 農遊的肌耐力 ⊙淦克萍
   
茶葉與茶器收藏運用
122 藏茶鋒味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24 比利時新藝術建築師 維克多.奧塔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26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引領產業發展 ⊙Jade Hong
127 江蘇沭陽美術館盡展書法筆韻之美 ⊙Jade Hong
128 臨近東京皇居的空中隱宿名所 ⊙Jade Hong
129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與天競高 ⊙Jade Hong
   
藝想創見
130  Kelly Beeman 凱莉.畢曼 聖彼得堡即景 ⊙林志鴻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8月 #155
  •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7月 #154
  •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6月 #153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