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家
  • 2020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家2020年8月 #543

  • 藝術家2020年8月 #543 1

藝術家2020年8月 #543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留言版
  • 目錄

藝術與植物

 

 經過受到新冠肺炎嚴重影響的2020上半年,疫情漸緩之餘,藝術場域逐漸復甦,除了思考在後疫情時代的劇變,我們也看到當人類活動受到限制時,人類與自然關係重整的契機,而生態議題也將是今年年底舉辦的台北雙年展討論的一環。8月專輯透過聚焦藝術與植物,回看藝術家對自然的觀察與觀照是如何詮釋自我與現實世界交感的認知。無論是東方文人寄情寓樂的水墨創作、西方繪畫的靜物或景致,抑或是自然科學研究基礎的植物繪圖,乃至做為當代藝術家闡發現世議題的途徑,植物不只是被凝視、再現或投射想像的客體,它們本身亦能指涉、側錄、反映出人類行為。

 

 8月專輯探討植物在藝術領域或表現形式間呈現的多元性。黃光男談論植物在文人騷客筆下,從實用性的生長與功能層面轉化為精神性象徵的水墨藝術美學觀。林哲緯藉由國立台灣博物館「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以博物學角度看植物繪圖做為生態紀錄與研究的科學精神。朱惠慈簡介日本江戶時代園藝文化的發展,反映時人栽育、玩賞「奇品」的獨特品味。張婉真評介毓繡美術館澳洲藝術家珍奈特.勞倫絲(Janet Laurence)個展「花園裡,植物記憶纏繞」,她如何以創作回應台灣在地性,乃至自身與自然間的思辨。高森信男申論經濟作物在殖民主義時代下,成為建構文化認同與新國族想像的視覺藝術圖騰之脈絡。常鴻雁闡述臺南市美術館「島嶼生活與地景:檳榔、香蕉、甘蔗、椰子樹」展覽中,台灣現當代藝術家詮釋的植物意象,帶出日常的生活地景、飲食文化及產業系統間多層次的經驗連結。吳虹霏爬梳「界外採光」聯展藝術家在作品中映現植物與生命脈絡,回看藝術在其中跨域交融的活性與張力。

 

 本期新設專欄「以相生心」,由台北書院山長林谷芳執筆,以佛教造像的法義為原點展開其與藝術、文化三者合一的關聯。

 

 國際傳真單元由駐外國作者趙宜恬和徐升潔分別聚焦日本與美國,前者分析受到新冠肺炎衝擊日本幾個重點城市推行的藝文輔助,後者對疫情嚴峻和近期熱議的「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的美國博物館界有第一手觀察。

 

 名家傑作介紹日本現代洋畫家東鄉青兒和他的「青兒式美人」。東鄉青兒受到上期本專欄介紹過的竹久夢二其藝術理念與歐洲前衛藝術的啟發,轉化為自己的超現實主義美人畫風;他曾在巴黎旅居七年,結識畢卡索、藤田嗣治等同時代畫家,與他們的接觸也成為其藝術養分。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美術分館(順益台灣美術館)於6月上旬正式開館,本期專訪順益台灣美術館顧問黃海鳴,進一步論述其與所座落的北門周邊區域成為「無牆美術館」之潛力,其後續發展令人拭目以待。

92 8月專輯
  藝術與植物
94 水墨畫中的素性題材藝術 ☉黃光男
104 博物畫的植物科學
─從「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特展說起
 ☉林哲緯
112 奇品園藝
─日本江戶時代的夢幻逸品
 ☉朱惠慈
120 當代藝術的植物反思
─以「花園裡,植物記憶纏繞」特展的三件作品為例
 ☉張婉真
126 「新奇」農作物做為現代性圖騰的美術史脈絡 ☉高森信男
130 植物中的風景考
─臺南市美術館「島嶼生活與地景:檳榔、香蕉、甘蔗、椰子樹」
 ☉常鴻雁
136 「界外採光」中的植物圖景 ☉吳虹霏
   
51 藝術風景
  亞德里安.寇爾特的〈野草莓靜物〉
   
52 藝術正論
  沒有典藏常設展就是不及格的美術館 ☉廖仁義
   
53 巴黎隨筆
  「大世紀美術館」的使命 ☉李明明
   
54 美術之眼
  乾隆的玩具在南院 ☉陳長華
   
55 香港視線
  碎語 ☉卓有瑞
   
56 藝蹤尋探
  閃耀光影的「樂園」 ☉吳曉芳
   
57 藝術新聞
  台北市立美術館「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1958」
58 《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修正草案
  第七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
59 「#有精神—失序人生試驗場」
  「穿越與再現」采風走讀
60 姚瑞中策展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
  國美館第十九屆國際版畫雙年展
61 臺南市美術館許武勇百歲紀念展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62 陳麗同獲「寶馬藝術之旅」獎
  曼谷藝術雙年展公布參展名單
63 橫濱三年展的新策展取徑
  青森縣五藝術機構組聯盟
64 第十一屆利物浦雙年展延期
  「莫內與波士頓:永恆的印象」
65 礦業開採損毀澳洲原民萬年遺址
  聖索菲亞大教堂改為清真寺
   
66 展事匯
  人類意識與心理謎因─藝術與大腦的雙向對應 ☉許玉鈴
   
70 藝點觀察
  虛構與再現的演出,以及其表演文件 ☉莊偉慈
   
72 國際傳真
  燃眉之急與永續投資
─日本地方政府針對COVID-19衝擊的藝文補助觀察 ☉趙宜恬
74 面對疫情與人權風波的美國博物館界 ☉徐升潔
   
76 以相生心
  以相生心─佛教造像中的修行觀照─佛─究竟圓滿─覺性(上) ☉林谷芳
   
84 創作自述
  精靈的對話─「史話長廊」系列 ☉劉可明
   
88 封面藝術家
  劉可明─現代主義在宣紙上的痕跡 ☉李思雨
   
144 藝術現場
  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白南準─未來即此刻」
   
147 圍場散步
  後疫情時代台灣藝術市場的振興方案 ☉胡永芬
   
150 台灣水墨變相史
  水墨初渡:明鄭書風典範及清初書畫─《台灣水墨變相史》第一章 ☉蕭瓊瑞
   
164 藝術新潮
  潮藝術動向(五)─潮藝術中的動漫美學(上) ☉陸蓉之、唐妮詩
   
182 藝術與記憶政治
  一波多折的紀念碑競圖過程─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上) ☉鄭安齊
   
190 台灣美術
  以台灣美術連結城市紋理─專訪順益台灣美術館顧問黃海鳴 ☉蔣嘉惠
   
208 刀筆訴柔情─金哲夫的俠情藝心 ☉蕭瓊瑞
196 名畫物語
  「印象」之外的風景
─馬諦斯〈阿特雷塔沙灘上的繩索〉+〈大斷崖─海鰻〉 ☉許楚君
   
200 評藝廣場
  心領藝會.放意寫神─鄭振聰的書法新貌 ☉蕭瓊瑞
   
204 交陪美學論
  恐怖文法的例句演練與跨域振幅
─2020綠島人權藝術季的邊境藝術 ☉龔卓軍
   
216 國際藝壇
  最純粹又最複雜的色調展開
─羅浮宮朗斯分館「黑色太陽:從埃及到蘇拉崎,黑色的史詩」 ☉劉京璇
228 藝術就是武器─柏林藝術學院「約翰.哈特菲爾德─攝影加炸藥」 ☉鄒婷
234 跨越古今的日本藝術流變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古典×現代2020─超越時空的日本藝術」 ☉劉育仁
242 染織的燦爛與輝煌
─京都清水三年坂美術館「明治的美術染織─刺繡繪畫與天鵞絨友禪」 ☉謝佳華
248 藝術與大自然,窺見無形之音─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重新開館展 ☉鄭元智
252 創傷性的哀愁─巴黎拉法葉集團藝術基金會瑞秋.羅斯個展 ☉鄭元智
258 倖存者的美麗與強勢─倫敦國家藝廊阿爾泰米西亞特展 ☉方秀雲
268 素描映現的藝術根柢─巴黎小皇宮美術館「素描的原力」 ☉唐忠珊
274 巴黎現代藝術的守護者─紐約現代美術館菲利克斯.費內昂特展 ☉周東曉
   
280 雕塑藝術
  將理想寄託於抽象的美感世界─柏林舊博物館「堅強的樣式─古希臘肖像」 ☉黃杰敏
   
286 圖說希臘神話
  戴奧尼索斯─二度誕生的酒神 ☉朱惠慈
   
292 展覽評介
  邊界都蘭─想像與實踐 ☉賴純純
   
298 當代藝術
  藝術扎根─記米耙流濕地藝術季之後的創生計畫 ☉吳尚霖
   
302 畫廊圈
  向下扎根,步出場域的界線─奔放藝術遷居新址 ☉曾筱如
   
304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米開朗基羅〈聖殤〉的真情 ☉潘(示番)
310 魯本斯〈該隱殺亞伯〉的謀殺事件與神的仲裁 ☉潘(示番)
   
314 名家傑作
  超現實主義的美人情調─日本現代洋畫家東鄉青兒 ☉羅珮慈
   
336 文化行政
  澳洲視覺藝術作業規範編修工程啟動 ☉吳礽喻
   
339 藝術占星
  乘著「風箏」,「觸碰」上帝之指:米開朗基羅 ☉彭宇薰
   
342 藝術視界
  離奇的神駒─歐洲藝術中的獨角獸母題 ☉張維晏
   
350 塞尚傳記
  塞尚傳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354 西域佛畫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立像二軀
☉法國國立科學研究院、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356 創意陶藝
  自然的器場─陶藝家王瑞竺的空間土象 ☉莊秀玲
   
360 當代新陶
  呂旭×富田美樹子 ☉邵婷如
   
364 藝展目錄
   
365 藝展報導
   
370 藝術快遞
   
372 展覽月報
   
378 藝術市場行情表
   
382 藝術家圖書目錄
   
388 藝術線上


編輯留言版

藝術與植物

 

 經過受到新冠肺炎嚴重影響的2020上半年,疫情漸緩之餘,藝術場域逐漸復甦,除了思考在後疫情時代的劇變,我們也看到當人類活動受到限制時,人類與自然關係重整的契機,而生態議題也將是今年年底舉辦的台北雙年展討論的一環。8月專輯透過聚焦藝術與植物,回看藝術家對自然的觀察與觀照是如何詮釋自我與現實世界交感的認知。無論是東方文人寄情寓樂的水墨創作、西方繪畫的靜物或景致,抑或是自然科學研究基礎的植物繪圖,乃至做為當代藝術家闡發現世議題的途徑,植物不只是被凝視、再現或投射想像的客體,它們本身亦能指涉、側錄、反映出人類行為。

 

 8月專輯探討植物在藝術領域或表現形式間呈現的多元性。黃光男談論植物在文人騷客筆下,從實用性的生長與功能層面轉化為精神性象徵的水墨藝術美學觀。林哲緯藉由國立台灣博物館「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以博物學角度看植物繪圖做為生態紀錄與研究的科學精神。朱惠慈簡介日本江戶時代園藝文化的發展,反映時人栽育、玩賞「奇品」的獨特品味。張婉真評介毓繡美術館澳洲藝術家珍奈特.勞倫絲(Janet Laurence)個展「花園裡,植物記憶纏繞」,她如何以創作回應台灣在地性,乃至自身與自然間的思辨。高森信男申論經濟作物在殖民主義時代下,成為建構文化認同與新國族想像的視覺藝術圖騰之脈絡。常鴻雁闡述臺南市美術館「島嶼生活與地景:檳榔、香蕉、甘蔗、椰子樹」展覽中,台灣現當代藝術家詮釋的植物意象,帶出日常的生活地景、飲食文化及產業系統間多層次的經驗連結。吳虹霏爬梳「界外採光」聯展藝術家在作品中映現植物與生命脈絡,回看藝術在其中跨域交融的活性與張力。

 

 本期新設專欄「以相生心」,由台北書院山長林谷芳執筆,以佛教造像的法義為原點展開其與藝術、文化三者合一的關聯。

 

 國際傳真單元由駐外國作者趙宜恬和徐升潔分別聚焦日本與美國,前者分析受到新冠肺炎衝擊日本幾個重點城市推行的藝文輔助,後者對疫情嚴峻和近期熱議的「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的美國博物館界有第一手觀察。

 

 名家傑作介紹日本現代洋畫家東鄉青兒和他的「青兒式美人」。東鄉青兒受到上期本專欄介紹過的竹久夢二其藝術理念與歐洲前衛藝術的啟發,轉化為自己的超現實主義美人畫風;他曾在巴黎旅居七年,結識畢卡索、藤田嗣治等同時代畫家,與他們的接觸也成為其藝術養分。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美術分館(順益台灣美術館)於6月上旬正式開館,本期專訪順益台灣美術館顧問黃海鳴,進一步論述其與所座落的北門周邊區域成為「無牆美術館」之潛力,其後續發展令人拭目以待。

目錄
92 8月專輯
  藝術與植物
94 水墨畫中的素性題材藝術 ☉黃光男
104 博物畫的植物科學
─從「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特展說起
 ☉林哲緯
112 奇品園藝
─日本江戶時代的夢幻逸品
 ☉朱惠慈
120 當代藝術的植物反思
─以「花園裡,植物記憶纏繞」特展的三件作品為例
 ☉張婉真
126 「新奇」農作物做為現代性圖騰的美術史脈絡 ☉高森信男
130 植物中的風景考
─臺南市美術館「島嶼生活與地景:檳榔、香蕉、甘蔗、椰子樹」
 ☉常鴻雁
136 「界外採光」中的植物圖景 ☉吳虹霏
   
51 藝術風景
  亞德里安.寇爾特的〈野草莓靜物〉
   
52 藝術正論
  沒有典藏常設展就是不及格的美術館 ☉廖仁義
   
53 巴黎隨筆
  「大世紀美術館」的使命 ☉李明明
   
54 美術之眼
  乾隆的玩具在南院 ☉陳長華
   
55 香港視線
  碎語 ☉卓有瑞
   
56 藝蹤尋探
  閃耀光影的「樂園」 ☉吳曉芳
   
57 藝術新聞
  台北市立美術館「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1958」
58 《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修正草案
  第七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
59 「#有精神—失序人生試驗場」
  「穿越與再現」采風走讀
60 姚瑞中策展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
  國美館第十九屆國際版畫雙年展
61 臺南市美術館許武勇百歲紀念展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62 陳麗同獲「寶馬藝術之旅」獎
  曼谷藝術雙年展公布參展名單
63 橫濱三年展的新策展取徑
  青森縣五藝術機構組聯盟
64 第十一屆利物浦雙年展延期
  「莫內與波士頓:永恆的印象」
65 礦業開採損毀澳洲原民萬年遺址
  聖索菲亞大教堂改為清真寺
   
66 展事匯
  人類意識與心理謎因─藝術與大腦的雙向對應 ☉許玉鈴
   
70 藝點觀察
  虛構與再現的演出,以及其表演文件 ☉莊偉慈
   
72 國際傳真
  燃眉之急與永續投資
─日本地方政府針對COVID-19衝擊的藝文補助觀察 ☉趙宜恬
74 面對疫情與人權風波的美國博物館界 ☉徐升潔
   
76 以相生心
  以相生心─佛教造像中的修行觀照─佛─究竟圓滿─覺性(上) ☉林谷芳
   
84 創作自述
  精靈的對話─「史話長廊」系列 ☉劉可明
   
88 封面藝術家
  劉可明─現代主義在宣紙上的痕跡 ☉李思雨
   
144 藝術現場
  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白南準─未來即此刻」
   
147 圍場散步
  後疫情時代台灣藝術市場的振興方案 ☉胡永芬
   
150 台灣水墨變相史
  水墨初渡:明鄭書風典範及清初書畫─《台灣水墨變相史》第一章 ☉蕭瓊瑞
   
164 藝術新潮
  潮藝術動向(五)─潮藝術中的動漫美學(上) ☉陸蓉之、唐妮詩
   
182 藝術與記憶政治
  一波多折的紀念碑競圖過程─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上) ☉鄭安齊
   
190 台灣美術
  以台灣美術連結城市紋理─專訪順益台灣美術館顧問黃海鳴 ☉蔣嘉惠
   
208 刀筆訴柔情─金哲夫的俠情藝心 ☉蕭瓊瑞
196 名畫物語
  「印象」之外的風景
─馬諦斯〈阿特雷塔沙灘上的繩索〉+〈大斷崖─海鰻〉 ☉許楚君
   
200 評藝廣場
  心領藝會.放意寫神─鄭振聰的書法新貌 ☉蕭瓊瑞
   
204 交陪美學論
  恐怖文法的例句演練與跨域振幅
─2020綠島人權藝術季的邊境藝術 ☉龔卓軍
   
216 國際藝壇
  最純粹又最複雜的色調展開
─羅浮宮朗斯分館「黑色太陽:從埃及到蘇拉崎,黑色的史詩」 ☉劉京璇
228 藝術就是武器─柏林藝術學院「約翰.哈特菲爾德─攝影加炸藥」 ☉鄒婷
234 跨越古今的日本藝術流變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古典×現代2020─超越時空的日本藝術」 ☉劉育仁
242 染織的燦爛與輝煌
─京都清水三年坂美術館「明治的美術染織─刺繡繪畫與天鵞絨友禪」 ☉謝佳華
248 藝術與大自然,窺見無形之音─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重新開館展 ☉鄭元智
252 創傷性的哀愁─巴黎拉法葉集團藝術基金會瑞秋.羅斯個展 ☉鄭元智
258 倖存者的美麗與強勢─倫敦國家藝廊阿爾泰米西亞特展 ☉方秀雲
268 素描映現的藝術根柢─巴黎小皇宮美術館「素描的原力」 ☉唐忠珊
274 巴黎現代藝術的守護者─紐約現代美術館菲利克斯.費內昂特展 ☉周東曉
   
280 雕塑藝術
  將理想寄託於抽象的美感世界─柏林舊博物館「堅強的樣式─古希臘肖像」 ☉黃杰敏
   
286 圖說希臘神話
  戴奧尼索斯─二度誕生的酒神 ☉朱惠慈
   
292 展覽評介
  邊界都蘭─想像與實踐 ☉賴純純
   
298 當代藝術
  藝術扎根─記米耙流濕地藝術季之後的創生計畫 ☉吳尚霖
   
302 畫廊圈
  向下扎根,步出場域的界線─奔放藝術遷居新址 ☉曾筱如
   
304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米開朗基羅〈聖殤〉的真情 ☉潘(示番)
310 魯本斯〈該隱殺亞伯〉的謀殺事件與神的仲裁 ☉潘(示番)
   
314 名家傑作
  超現實主義的美人情調─日本現代洋畫家東鄉青兒 ☉羅珮慈
   
336 文化行政
  澳洲視覺藝術作業規範編修工程啟動 ☉吳礽喻
   
339 藝術占星
  乘著「風箏」,「觸碰」上帝之指:米開朗基羅 ☉彭宇薰
   
342 藝術視界
  離奇的神駒─歐洲藝術中的獨角獸母題 ☉張維晏
   
350 塞尚傳記
  塞尚傳 ☉約亞金.嘉斯奎特 編譯/潘(示番)
   
354 西域佛畫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立像二軀
☉法國國立科學研究院、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356 創意陶藝
  自然的器場─陶藝家王瑞竺的空間土象 ☉莊秀玲
   
360 當代新陶
  呂旭×富田美樹子 ☉邵婷如
   
364 藝展目錄
   
365 藝展報導
   
370 藝術快遞
   
372 展覽月報
   
378 藝術市場行情表
   
382 藝術家圖書目錄
   
388 藝術線上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家2020年7月 #542
  • 藝術家2020年6月 #541
  • 藝術家2020年5月 #540
  • 金哲夫畫集:油畫.水彩.鉛筆速寫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