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收藏+設計2025年11月 #218
日常的靈知與脈動
「我意識到,沒有一條線能像水平線那樣觸動我。於是我開始不停畫那條線,畫得愈多,我就愈快樂。起初我覺得它像海洋……後來又覺得它像歌唱!於是我就徹底投入這條水平線的懷抱。」艾格妮絲.馬丁(Agnes Martin)的藝術與「線」密不可分,不僅是她創作的核心,更是一種精神的表達方式。它使情感得以顯形,同時為觀者開啟一個可供冥想與感受的空間。她曾描述自己的藝術為:「一個沒有物件、沒有干擾、沒有障礙的世界。這意味著必須……進入一個視覺的原野,就如同穿越空無一人的沙灘,去凝望大海。」一切由「線」而起,那是所有想像的總和,也是故事未完的歸處,將你我帶往11月專輯「解域.拓界:靈性的紋理」的想像深處。
法國布列塔尼的阿旺橋博物館與奧塞美術館合作舉辦「女巫!1860-1920:幻想、知識、自由」特展,聚焦19世紀末藝術當中的女巫形象,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穿越之門。在集體想像中女巫象徵著衰老、死亡和邪惡,總與超自然、令人恐懼的事物相連,然而獵巫運動的巔峰並非當時人們所認為的中世紀,而是在人文主義鼎盛的16世紀中至17世紀末。女巫形象的轉捩點始於1862年歷史學家儒勒.米什萊(Jules Michelet)《女巫》一書的出版,女巫從此象徵反抗、知識,成為挑戰宗教和父權的堅強女性化身,更為生態女性主義奠下基礎。
波納爾被稱為「親密主義者」(Intimist),因為他終生描繪的都是最私密的空間和最日常的時刻。迥異於同時代的立體派分割形體、野獸派用狂暴色彩顛覆傳統,波納爾選擇了另一條道路——他將藝術革命隱藏在餐桌上,將前衛的精神融於浴室的光影與水氣中。他不畫歷史或神話等宏大敘事,卻在狹小的房間、私密的浴室、家中的陽台,找到了藝術的無限可能。
位於瑞士巴登的朗馬特博物館(Museum Langmatt),擁有歐洲相當卓越的法國印象派藝術收藏。這批收藏由珍妮與西德尼.布朗伉儷(Jenny and Sidney Brown)於1908年建立,他們對當時尚未廣獲認可的印象派藝術展現出極為開放的態度。透過「從塞尚、莫內到雷諾瓦──瑞士朗馬特博物館的法國印象派收藏」,我們得以一覽促成瑞士首批印象派藝術收藏的時代背景,以及布朗伉儷獨樹一格的收藏眼光。
第36屆聖保羅雙年展(Sao Paulo Art Biennial)於2025年9月登場。然而,在2024年11月,也就是展覽正式開幕前10個月,聖保羅雙年展已經在世界各地「發生」了。4個地理與文化位置迥異的城市,陸續舉辦了名為「召喚」(Invocations)的系列活動。這些前期活動所匯聚的能量、聲音與故事,最終流入了聖保羅開幕的展覽現場。這種將展覽延展至多個時空節點的策展方式,為第36屆聖保羅雙年展定下了基調:這不是一個封閉的、中心化的展示空間,而是一個開放的、流動的文化匯聚地——如同策展團隊所選擇的核心隱喻:河口——不同水流在此相遇、多元生命在此共存、生機在此蓬勃湧現。
環環相扣的藝術生態系中,藝術家、收藏家、藝術機構、畫廊與拍賣行,在學術與經濟兩個維度中交流運作,共構出各自區域獨特的藝術環境。在群峰連綿的產業鏈中,貫穿並牽引彼此的活絡河流,則是一個由文化部設立,兼具政策推動與文化倡議性質的計畫——「藝術銀行」(ART BANK TAIWAN)。前北美館館長林平於2022年3月接任臺灣美術基金會執行長後,重新思考藝術銀行的定位與存在意義,進一步提出「左右手策略」:左手扶植潛力藝術家,右手則將藝術流通進常民生活、培養潛在藏家,藉此推動循環經濟,完善政府對藝術生態的支持體系。
| 藝術熱新聞 | |
| 008 | 故宮百年院慶3大特展登場 |
| 張大千鉅作〈廬山圖〉於「福爾摩沙時代—臺灣美術百年建構」展出 | |
| 日升月鴻畫廊林宏信個展「你說,《桃花源》該是什麼樣的?」 | |
| 009 | 巴黎羅浮宮王室珠寶遭竊 |
| 當一切變得可收藏:Z世代以藝術收藏展現生活品味 | |
| 巴黎蘇富比超現實主義與現代藝術拍賣共收8970萬歐元 | |
| 品牌.科技.新思維 | |
| 010 | 山城.生活(二)Village Montagnard et La Vie(II) ◎陳郁秀 |
| 藝術龍門陣 | |
| 016 | 張大千與電影藝緣補遺(上) ◎熊宜敬 |
| 文物專欄 | |
| 018 | 翡翠帝國背後的女人 ◎戴忠仁 |
| 藝術拍賣特別報導 | |
| 020 | 彼得.多伊格〈滑雪外套〉以1427萬英鎊成交價領銜拍場──佳士得倫敦「二十及二十一世紀」晚間拍賣成交總額1億692萬5400英鎊 ◎編輯部 |
| 022 | 畢卡索〈女子半身像〉以1億9675萬港幣成交──佳士得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紀」日間及晚間3場拍賣成交總額6億8766萬3200港幣 ◎編輯部 |
| 024 | 奈良美智〈等不及夜幕降臨〉以7990萬港幣成交──香港蘇富比現當代藝術日拍與晚拍總成交額4億4789萬2800港幣 ◎編輯部 |
| 026 | 奈良美智〈粉紅〉以5664萬5000港幣成交領銜──富藝斯現代及當代藝術香港秋季拍賣總成交額近2.18億港元收槌 ◎編輯部 |
| 藝術焦點 | |
| 028 | 親密主義藝術家的誕生,日常詩意片段的描繪──波納爾繪畫中的色彩與親密空間 ◎林芝禾 |
| 藝術焦點 | |
| 034 | 從塞尚、莫內到雷諾瓦──瑞士朗馬特博物館的法國印象派收藏 ◎洪昱溱 |
| 藝術博覽 | |
| 040 | 召喚與匯流,流動與共生的生態系統──第36屆聖保羅雙年展的全球對話 ◎林芝禾 |
| 藝術博覽 | |
| 046 | 在全球藝博會寒潮中展現韌性的法式精品策展──FAB Paris 2025內容策略的差異化定位 ◎林盈君 |
| 藝術視界 | |
| 050 | 左手扶植潛力藝術家,右手讓藝術走進常民生活──林平談藝術銀行的循環經濟 ◎陳玟妤 |
| ART HISTORY NOW | |
| 056 | 藝術史,定義美和權力的人性與文化──探索創造力、圖像學、精神世界與文化價值的研究之路(終) ◎陳玟妤 |
| 播客藝聞 | |
| 060 | Sean Scully 肖恩.斯庫利/Sin Wai Kin 單慧乾/Suzanne Jackson 蘇珊.傑克遜/Antony Gormley 安東尼.葛姆雷/Judy Chicago 茱蒂.芝加哥/Jeffrey Gibson傑佛瑞.吉布森 ◎韋怡忻 |
| 11月專輯 | |
| 062 | Enchantment解域.拓界:靈性的紋理 ◎林志鴻 |
| 064 | 緣線而生的創作之旅──線履奇緣,串連藝術史的奇蹟 ◎林純雅 |
| 070 | 女巫,人類集體想像的超自然原──幻想、知識與自由的化身,女性主義的典範與象徵 ◎詹育杰 |
| 074 | 歷史、神話與現代文明交錯的臨界之地──瓦爾.肖基的龐貝古城與古希臘創世神話 ◎詹育杰 |
| 時尚美學 | |
| 076 | 非裔離散群體的自我表述,以風格具現民主的力量──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極致風華:裁製黑人雅士風尚」 ◎林純雅 |
| 影像美學 | |
| 082 | 沖繩與東北的交會──山城知佳子與志賀理江子的影像漂流 ◎黃士誠 |
| 見隙專欄 | |
| 086 | 全球最昂貴的小島──漫談自然與虛假並置的鳳梨島 ◎蔣惠亭 |
| 綠與野專欄 | |
| 090 | 時間的兩刃,經典與修護──文物默默,不是不語;讓藝術品光芒重現的魔法術 ◎古碧玲 |
| 茶器與茶葉的多元應用 | |
| 094 | 普洱茶崩盤,茶價拐點──選茶要訣:新的好才會變好 ◎池宗憲 |
| 建築觀點 | |
| 096 | 日本後現代建築師竹山實 ◎黃健敏 |
|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 |
| 098 | 光的熾煉場,春場與玻璃工業的靈魂再造 |
| 099 | 德州艾爾帕索兒童博物館,從STEAM到社群共創的未來 |
| 100 | 飛來之境,懸於山與天之間 |
| 101 | 水域建築的地貌轉譯,佳樂水風景區的地景再生計畫 |
| 創意萬象 ◎林志鴻 | |
| 102 | 從物質到情感的穿越,一塊布的光影旅程 |
| 104 | 秋意浮墨,感受竹蘊萬象的流形之舞/〈倉波青漾〉的形、影、藝 |
| 105 | 奇想與暗潮,珍奇櫃的絮語/化衣裝為宣言的未來通訊 |
| 藝想創見 | |
| 106 | 拍攝那些令人憤怒的所有,以及希望改變的現實──亞歷杭德羅.塞加拉的黑白影像紀實 ◎林志鴻 |
日常的靈知與脈動
「我意識到,沒有一條線能像水平線那樣觸動我。於是我開始不停畫那條線,畫得愈多,我就愈快樂。起初我覺得它像海洋……後來又覺得它像歌唱!於是我就徹底投入這條水平線的懷抱。」艾格妮絲.馬丁(Agnes Martin)的藝術與「線」密不可分,不僅是她創作的核心,更是一種精神的表達方式。它使情感得以顯形,同時為觀者開啟一個可供冥想與感受的空間。她曾描述自己的藝術為:「一個沒有物件、沒有干擾、沒有障礙的世界。這意味著必須……進入一個視覺的原野,就如同穿越空無一人的沙灘,去凝望大海。」一切由「線」而起,那是所有想像的總和,也是故事未完的歸處,將你我帶往11月專輯「解域.拓界:靈性的紋理」的想像深處。
法國布列塔尼的阿旺橋博物館與奧塞美術館合作舉辦「女巫!1860-1920:幻想、知識、自由」特展,聚焦19世紀末藝術當中的女巫形象,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穿越之門。在集體想像中女巫象徵著衰老、死亡和邪惡,總與超自然、令人恐懼的事物相連,然而獵巫運動的巔峰並非當時人們所認為的中世紀,而是在人文主義鼎盛的16世紀中至17世紀末。女巫形象的轉捩點始於1862年歷史學家儒勒.米什萊(Jules Michelet)《女巫》一書的出版,女巫從此象徵反抗、知識,成為挑戰宗教和父權的堅強女性化身,更為生態女性主義奠下基礎。
波納爾被稱為「親密主義者」(Intimist),因為他終生描繪的都是最私密的空間和最日常的時刻。迥異於同時代的立體派分割形體、野獸派用狂暴色彩顛覆傳統,波納爾選擇了另一條道路——他將藝術革命隱藏在餐桌上,將前衛的精神融於浴室的光影與水氣中。他不畫歷史或神話等宏大敘事,卻在狹小的房間、私密的浴室、家中的陽台,找到了藝術的無限可能。
位於瑞士巴登的朗馬特博物館(Museum Langmatt),擁有歐洲相當卓越的法國印象派藝術收藏。這批收藏由珍妮與西德尼.布朗伉儷(Jenny and Sidney Brown)於1908年建立,他們對當時尚未廣獲認可的印象派藝術展現出極為開放的態度。透過「從塞尚、莫內到雷諾瓦──瑞士朗馬特博物館的法國印象派收藏」,我們得以一覽促成瑞士首批印象派藝術收藏的時代背景,以及布朗伉儷獨樹一格的收藏眼光。
第36屆聖保羅雙年展(Sao Paulo Art Biennial)於2025年9月登場。然而,在2024年11月,也就是展覽正式開幕前10個月,聖保羅雙年展已經在世界各地「發生」了。4個地理與文化位置迥異的城市,陸續舉辦了名為「召喚」(Invocations)的系列活動。這些前期活動所匯聚的能量、聲音與故事,最終流入了聖保羅開幕的展覽現場。這種將展覽延展至多個時空節點的策展方式,為第36屆聖保羅雙年展定下了基調:這不是一個封閉的、中心化的展示空間,而是一個開放的、流動的文化匯聚地——如同策展團隊所選擇的核心隱喻:河口——不同水流在此相遇、多元生命在此共存、生機在此蓬勃湧現。
環環相扣的藝術生態系中,藝術家、收藏家、藝術機構、畫廊與拍賣行,在學術與經濟兩個維度中交流運作,共構出各自區域獨特的藝術環境。在群峰連綿的產業鏈中,貫穿並牽引彼此的活絡河流,則是一個由文化部設立,兼具政策推動與文化倡議性質的計畫——「藝術銀行」(ART BANK TAIWAN)。前北美館館長林平於2022年3月接任臺灣美術基金會執行長後,重新思考藝術銀行的定位與存在意義,進一步提出「左右手策略」:左手扶植潛力藝術家,右手則將藝術流通進常民生活、培養潛在藏家,藉此推動循環經濟,完善政府對藝術生態的支持體系。
| 藝術熱新聞 | |
| 008 | 故宮百年院慶3大特展登場 |
| 張大千鉅作〈廬山圖〉於「福爾摩沙時代—臺灣美術百年建構」展出 | |
| 日升月鴻畫廊林宏信個展「你說,《桃花源》該是什麼樣的?」 | |
| 009 | 巴黎羅浮宮王室珠寶遭竊 |
| 當一切變得可收藏:Z世代以藝術收藏展現生活品味 | |
| 巴黎蘇富比超現實主義與現代藝術拍賣共收8970萬歐元 | |
| 品牌.科技.新思維 | |
| 010 | 山城.生活(二)Village Montagnard et La Vie(II) ◎陳郁秀 |
| 藝術龍門陣 | |
| 016 | 張大千與電影藝緣補遺(上) ◎熊宜敬 |
| 文物專欄 | |
| 018 | 翡翠帝國背後的女人 ◎戴忠仁 |
| 藝術拍賣特別報導 | |
| 020 | 彼得.多伊格〈滑雪外套〉以1427萬英鎊成交價領銜拍場──佳士得倫敦「二十及二十一世紀」晚間拍賣成交總額1億692萬5400英鎊 ◎編輯部 |
| 022 | 畢卡索〈女子半身像〉以1億9675萬港幣成交──佳士得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紀」日間及晚間3場拍賣成交總額6億8766萬3200港幣 ◎編輯部 |
| 024 | 奈良美智〈等不及夜幕降臨〉以7990萬港幣成交──香港蘇富比現當代藝術日拍與晚拍總成交額4億4789萬2800港幣 ◎編輯部 |
| 026 | 奈良美智〈粉紅〉以5664萬5000港幣成交領銜──富藝斯現代及當代藝術香港秋季拍賣總成交額近2.18億港元收槌 ◎編輯部 |
| 藝術焦點 | |
| 028 | 親密主義藝術家的誕生,日常詩意片段的描繪──波納爾繪畫中的色彩與親密空間 ◎林芝禾 |
| 藝術焦點 | |
| 034 | 從塞尚、莫內到雷諾瓦──瑞士朗馬特博物館的法國印象派收藏 ◎洪昱溱 |
| 藝術博覽 | |
| 040 | 召喚與匯流,流動與共生的生態系統──第36屆聖保羅雙年展的全球對話 ◎林芝禾 |
| 藝術博覽 | |
| 046 | 在全球藝博會寒潮中展現韌性的法式精品策展──FAB Paris 2025內容策略的差異化定位 ◎林盈君 |
| 藝術視界 | |
| 050 | 左手扶植潛力藝術家,右手讓藝術走進常民生活──林平談藝術銀行的循環經濟 ◎陳玟妤 |
| ART HISTORY NOW | |
| 056 | 藝術史,定義美和權力的人性與文化──探索創造力、圖像學、精神世界與文化價值的研究之路(終) ◎陳玟妤 |
| 播客藝聞 | |
| 060 | Sean Scully 肖恩.斯庫利/Sin Wai Kin 單慧乾/Suzanne Jackson 蘇珊.傑克遜/Antony Gormley 安東尼.葛姆雷/Judy Chicago 茱蒂.芝加哥/Jeffrey Gibson傑佛瑞.吉布森 ◎韋怡忻 |
| 11月專輯 | |
| 062 | Enchantment解域.拓界:靈性的紋理 ◎林志鴻 |
| 064 | 緣線而生的創作之旅──線履奇緣,串連藝術史的奇蹟 ◎林純雅 |
| 070 | 女巫,人類集體想像的超自然原──幻想、知識與自由的化身,女性主義的典範與象徵 ◎詹育杰 |
| 074 | 歷史、神話與現代文明交錯的臨界之地──瓦爾.肖基的龐貝古城與古希臘創世神話 ◎詹育杰 |
| 時尚美學 | |
| 076 | 非裔離散群體的自我表述,以風格具現民主的力量──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極致風華:裁製黑人雅士風尚」 ◎林純雅 |
| 影像美學 | |
| 082 | 沖繩與東北的交會──山城知佳子與志賀理江子的影像漂流 ◎黃士誠 |
| 見隙專欄 | |
| 086 | 全球最昂貴的小島──漫談自然與虛假並置的鳳梨島 ◎蔣惠亭 |
| 綠與野專欄 | |
| 090 | 時間的兩刃,經典與修護──文物默默,不是不語;讓藝術品光芒重現的魔法術 ◎古碧玲 |
| 茶器與茶葉的多元應用 | |
| 094 | 普洱茶崩盤,茶價拐點──選茶要訣:新的好才會變好 ◎池宗憲 |
| 建築觀點 | |
| 096 | 日本後現代建築師竹山實 ◎黃健敏 |
|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 |
| 098 | 光的熾煉場,春場與玻璃工業的靈魂再造 |
| 099 | 德州艾爾帕索兒童博物館,從STEAM到社群共創的未來 |
| 100 | 飛來之境,懸於山與天之間 |
| 101 | 水域建築的地貌轉譯,佳樂水風景區的地景再生計畫 |
| 創意萬象 ◎林志鴻 | |
| 102 | 從物質到情感的穿越,一塊布的光影旅程 |
| 104 | 秋意浮墨,感受竹蘊萬象的流形之舞/〈倉波青漾〉的形、影、藝 |
| 105 | 奇想與暗潮,珍奇櫃的絮語/化衣裝為宣言的未來通訊 |
| 藝想創見 | |
| 106 | 拍攝那些令人憤怒的所有,以及希望改變的現實──亞歷杭德羅.塞加拉的黑白影像紀實 ◎林志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