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收藏+設計2025年04月 #211
藏珍於天地大觀
在漫長的時光之流中,師匠以繁複精妙的技藝,為器物賦予靈魂,使其超越物質的本質,化作歲月中可供凝視、可供對話的詩篇。精工細作的巧思,從不止於裝飾,而是歷史與文化錯織的密語。東方之藝,似雲水流轉,蘊藏著對自然與宇宙秩序的深思。西方之藝,則於繁麗雕飾與變奏之間探尋極致。一筆一刀,一鑿一琢,無不帶著橫越千年的沉靜與內斂,使器物成為詩性的化身,靜靜地吟詠著歲月的幽微。東西聯璧,是相互映照的鏡像。當工藝與藝術美學的脈絡於歷史的深處交會,奇珍異器不再只是單向度的文化符號,而是思想與技藝的對話,那無以等閒視之的遼邃,更是師匠與藝術家靈魂的映跡,4月專輯「大美不言,百年不遇」便為其結晶。
國立故宮博物院攜手法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與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歷經7年匠心策畫,精選三方瑰寶,呈獻「大美不言」特展。此特展不僅是國立故宮博物院國際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更作為故宮百年華誕的序曲,於台北北部院區與嘉義南部院區巡迴呈現,透過跨越時空的奇幻瑰寶與創新展演,邀請眾人感受匠師如何在天地幻變之悟中,以極致裝飾之技,創造語言難以言說的永恆之美。
國立歷史博物館於建館70周年之際,攜手台灣頂尖收藏家團體「清翫雅集」,推出「藏珍─清翫雅集卅周年慶收藏展」。這是史博館與清翫雅集的第三次合作,展覽以「西風浮舟」、「翰墨天地」、「器物千秋」、「雅翫凝萃」4大主題,呈現精選自清翫雅集會員收藏的西畫、書畫、器物與珍玩4大類展品,體現民間藏家雄厚的收藏實力與審美底蘊。
龍美術館「天地大觀──跨越時光的文明印記」隆重揭幕,展覽呈現了200多件(套)從商周至明清的珍貴文物,包含甲骨文、青銅器、玉器、瓷器、佛像、家具等,按照「金石壽」、「器載道」、「思無邪」和「無盡藏」4個主題依次鋪陳,講述著3000年華夏文明的古老故事與精湛技藝,見證了帝王意志、文人雅趣與民間智慧的融合、結晶。除〈明永樂 御制紅閻摩敵刺繡唐卡〉時隔8年、〈明成化 鬥彩雞缸杯〉時隔10年再次亮相上海外,眾多珍貴文物皆為首次公開展出。
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現正展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陳澄波不僅是個藝術家,在每幅畫作背後也藏著一雙博物學家的眼睛,懷抱著博物學家的精神。陳澄波把台灣的地理、地質、氣候與環繞四周的海洋,都納入每張作品中,每張畫都是有所本的寫實之作。
在近50年的創作歷程中,賴純純以複合媒材繪畫、立體雕塑、空間裝置到公共藝術,發展出多個具豐沛能量與獨特風格的創作系列。她關注空間與場域、關係、主體性,透過創作開展對於自我、生命、自由與藝術的探尋。她在西方思潮的感染下追尋自由與主體性,在東方背景的薰陶下感悟消遙、詩意、觀看角度的多變與對物質的崇敬,最終超越時間與空間,化身夢遊人間的愛麗絲。
從業47年的黃模春建築師,在疫情期間投入繪畫創作,選擇建築設計時的彩色鉛筆作為媒材,探索其所能展現的無限可能。於他而言,色鉛筆繪寫世間所見的本質不容小覷,他以建築師的細膩視角觀察材質與環境,色鉛筆演繹著各樣質感,要描摹的實是時間的質地。從建築到畫紙,當建築師之筆化作藝術家之筆,光影與色彩顯現,美與感動流轉其中,世界與人的價值亦隨之顯露。
藝術熱新聞 | |
008 | 形而上畫廊展覽「路邊劇場」 |
瑪麗王后藝術空間舉辦吳熙吉個展「天地極」 | |
2025台北雙年展宣布展覽主題「地平線上的低吟」與藝術家名單 | |
品牌、科技、新思維專欄 | |
009 | 挑戰(二)L'Enjeu ◎陳郁秀 |
藝術龍門陣 | |
014 | 江兆申藝文散葉(之五) ◎熊宜敬 |
文物專欄 | |
016 | 10億雞缸杯的夢 ◎戴忠仁 |
倫敦藝術博覽特別報導 | |
018 | 馬格利特〈無限感激〉以1031萬5000英鎊成交價領銜拍場 ──士得倫敦「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與「超現實主義藝術」兩場晚間拍賣成交總額1億3025萬1700英鎊 ◎編輯部 |
020 | 奈良美智〈宇宙之眼(在銀河湖中)〉以902萬7500英鎊成交 ──倫敦蘇富比現代與當代藝術晚間拍賣成交總額6250萬6800英鎊 ◎編輯部 |
022 | 瓊.米切爾〈加拿大之二〉以271萬英鎊成交 ──富藝斯倫敦「現代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成交總額1538萬6940英鎊 ◎編輯部 |
4月專輯 | |
024 | PANORAMA of the Exquisite Arts 大美不言,百年不遇專輯 ◎林志鴻 |
026 | 傾世之藝,承托時代風格嬗變之美 ──國立故宮博物院「大美不言」特展之天成藝境 ◎林純雅 |
034 | 藏富於民,慧眼識珍──從私人收藏到博物館讀公眾視野 ──專訪「藏珍─清翫雅集三十週年慶收藏展」共同策展人陳勇成 ◎陳玟妤 |
042 | 將華夏文明的時光厚度,化為一器一物的靈光 ──上海龍美術館「天地大觀─跨越時光的文明印記」收藏特展 ◎龍美術館 |
對話藝術家 境象.心流特別報導 | |
050 | 賴純純 生命是存在與變化的場域 ◎陳玟妤 |
藝術視界 | |
052 | 以色繪時,捕捉人間一瞥──黃模春的繪畫創作 ◎陳玟妤 |
藝術跨界 | |
056 | 李.鮑威里 視覺狂想的前衛傳 ◎林盈君 |
藝術博覽 | |
061 | ART TAINAN 2025台南藝術博覽會圓滿落幕 ──當藝術走進日常,收藏成為一種生活風格 ◎編輯部 |
4月專輯 | |
062 | Through the Lens凝視.承起目光的重量專輯 ◎林志鴻 |
064 | 虛構的真實,歷史的結舌──托馬斯.德曼談影像的觀看與創造 ◎洪昱溱 |
072 | 建構與觀看──道格拉斯.佛格捕捉影像中的批判敘事 ◎韋怡忻 |
078 | 以文字為影像策展的核心 ──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安妮.艾諾《外部日記》與攝影的深刻對話 ◎詹育杰 |
082 | 上流社會的家庭肖像,社會特定族群的人類學研究 ──蒂娜.巴尼鏡頭下的鉅富階層日常敘事 ◎詹育杰 |
084 | 亞洲女性自我的烏托邦式數位存在 ──「影子自我,通往平行世界的門戶」女性攝影師聯展 ◎詹育杰 |
設計焦點 | |
088 | 迎對世界末日的生存主義運動 ──洛桑設計與當代藝術博物館「我們會生存下去」設計展 ◎詹育杰 |
綠與野專欄 | |
090 | 從陳澄波畫作走揣自然軸線下的幸福台灣 ◎古碧玲 |
茶器與茶葉的多元應用 | |
094 | 紫砂壺斷代好困惑,明辨款識泥料解迷思 ◎池宗憲 |
建築觀點 | |
96 | 日本戰後第二代建築健將 菊竹清訓 ◎黃健敏 |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 |
098 | 曹娥江文化藝術中心——對文化記憶的重塑與昇華 |
099 | 鹿特丹Portlantis──時空與地景交織的暸望塔 |
100 | 光影之庭,馴服野性的自然祕境 |
101 | 於光影流動間,凝視奢華本質 |
創意萬象 ◎林志鴻 | |
102 | 曙光微吟,朝顏如夢──Aka Chen〈朝顏〉的生命詩篇/ 竹影流轉,詩意凌空——林靖格的竹編藝術與城市天際的對話 |
103 | 黃金音韻,鍛造聲之極境/義式奢華的極致詮釋 |
104 | 香氛奏鳴,爵夢巴黎之夜/宇宙的自然建築,揭啟療癒之境 |
105 | 亞特蘭提斯之心,當代珠寶工藝的三叉戟傳奇/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 |
藝想創見 | |
106 | 以光療癒那無言的傷──伊蒂諾莎.伊馮娜直視痛楚與暴力 ◎林志鴻 |
藏珍於天地大觀
在漫長的時光之流中,師匠以繁複精妙的技藝,為器物賦予靈魂,使其超越物質的本質,化作歲月中可供凝視、可供對話的詩篇。精工細作的巧思,從不止於裝飾,而是歷史與文化錯織的密語。東方之藝,似雲水流轉,蘊藏著對自然與宇宙秩序的深思。西方之藝,則於繁麗雕飾與變奏之間探尋極致。一筆一刀,一鑿一琢,無不帶著橫越千年的沉靜與內斂,使器物成為詩性的化身,靜靜地吟詠著歲月的幽微。東西聯璧,是相互映照的鏡像。當工藝與藝術美學的脈絡於歷史的深處交會,奇珍異器不再只是單向度的文化符號,而是思想與技藝的對話,那無以等閒視之的遼邃,更是師匠與藝術家靈魂的映跡,4月專輯「大美不言,百年不遇」便為其結晶。
國立故宮博物院攜手法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與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歷經7年匠心策畫,精選三方瑰寶,呈獻「大美不言」特展。此特展不僅是國立故宮博物院國際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更作為故宮百年華誕的序曲,於台北北部院區與嘉義南部院區巡迴呈現,透過跨越時空的奇幻瑰寶與創新展演,邀請眾人感受匠師如何在天地幻變之悟中,以極致裝飾之技,創造語言難以言說的永恆之美。
國立歷史博物館於建館70周年之際,攜手台灣頂尖收藏家團體「清翫雅集」,推出「藏珍─清翫雅集卅周年慶收藏展」。這是史博館與清翫雅集的第三次合作,展覽以「西風浮舟」、「翰墨天地」、「器物千秋」、「雅翫凝萃」4大主題,呈現精選自清翫雅集會員收藏的西畫、書畫、器物與珍玩4大類展品,體現民間藏家雄厚的收藏實力與審美底蘊。
龍美術館「天地大觀──跨越時光的文明印記」隆重揭幕,展覽呈現了200多件(套)從商周至明清的珍貴文物,包含甲骨文、青銅器、玉器、瓷器、佛像、家具等,按照「金石壽」、「器載道」、「思無邪」和「無盡藏」4個主題依次鋪陳,講述著3000年華夏文明的古老故事與精湛技藝,見證了帝王意志、文人雅趣與民間智慧的融合、結晶。除〈明永樂 御制紅閻摩敵刺繡唐卡〉時隔8年、〈明成化 鬥彩雞缸杯〉時隔10年再次亮相上海外,眾多珍貴文物皆為首次公開展出。
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現正展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陳澄波不僅是個藝術家,在每幅畫作背後也藏著一雙博物學家的眼睛,懷抱著博物學家的精神。陳澄波把台灣的地理、地質、氣候與環繞四周的海洋,都納入每張作品中,每張畫都是有所本的寫實之作。
在近50年的創作歷程中,賴純純以複合媒材繪畫、立體雕塑、空間裝置到公共藝術,發展出多個具豐沛能量與獨特風格的創作系列。她關注空間與場域、關係、主體性,透過創作開展對於自我、生命、自由與藝術的探尋。她在西方思潮的感染下追尋自由與主體性,在東方背景的薰陶下感悟消遙、詩意、觀看角度的多變與對物質的崇敬,最終超越時間與空間,化身夢遊人間的愛麗絲。
從業47年的黃模春建築師,在疫情期間投入繪畫創作,選擇建築設計時的彩色鉛筆作為媒材,探索其所能展現的無限可能。於他而言,色鉛筆繪寫世間所見的本質不容小覷,他以建築師的細膩視角觀察材質與環境,色鉛筆演繹著各樣質感,要描摹的實是時間的質地。從建築到畫紙,當建築師之筆化作藝術家之筆,光影與色彩顯現,美與感動流轉其中,世界與人的價值亦隨之顯露。
藝術熱新聞 | |
008 | 形而上畫廊展覽「路邊劇場」 |
瑪麗王后藝術空間舉辦吳熙吉個展「天地極」 | |
2025台北雙年展宣布展覽主題「地平線上的低吟」與藝術家名單 | |
品牌、科技、新思維專欄 | |
009 | 挑戰(二)L'Enjeu ◎陳郁秀 |
藝術龍門陣 | |
014 | 江兆申藝文散葉(之五) ◎熊宜敬 |
文物專欄 | |
016 | 10億雞缸杯的夢 ◎戴忠仁 |
倫敦藝術博覽特別報導 | |
018 | 馬格利特〈無限感激〉以1031萬5000英鎊成交價領銜拍場 ──士得倫敦「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與「超現實主義藝術」兩場晚間拍賣成交總額1億3025萬1700英鎊 ◎編輯部 |
020 | 奈良美智〈宇宙之眼(在銀河湖中)〉以902萬7500英鎊成交 ──倫敦蘇富比現代與當代藝術晚間拍賣成交總額6250萬6800英鎊 ◎編輯部 |
022 | 瓊.米切爾〈加拿大之二〉以271萬英鎊成交 ──富藝斯倫敦「現代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成交總額1538萬6940英鎊 ◎編輯部 |
4月專輯 | |
024 | PANORAMA of the Exquisite Arts 大美不言,百年不遇專輯 ◎林志鴻 |
026 | 傾世之藝,承托時代風格嬗變之美 ──國立故宮博物院「大美不言」特展之天成藝境 ◎林純雅 |
034 | 藏富於民,慧眼識珍──從私人收藏到博物館讀公眾視野 ──專訪「藏珍─清翫雅集三十週年慶收藏展」共同策展人陳勇成 ◎陳玟妤 |
042 | 將華夏文明的時光厚度,化為一器一物的靈光 ──上海龍美術館「天地大觀─跨越時光的文明印記」收藏特展 ◎龍美術館 |
對話藝術家 境象.心流特別報導 | |
050 | 賴純純 生命是存在與變化的場域 ◎陳玟妤 |
藝術視界 | |
052 | 以色繪時,捕捉人間一瞥──黃模春的繪畫創作 ◎陳玟妤 |
藝術跨界 | |
056 | 李.鮑威里 視覺狂想的前衛傳 ◎林盈君 |
藝術博覽 | |
061 | ART TAINAN 2025台南藝術博覽會圓滿落幕 ──當藝術走進日常,收藏成為一種生活風格 ◎編輯部 |
4月專輯 | |
062 | Through the Lens凝視.承起目光的重量專輯 ◎林志鴻 |
064 | 虛構的真實,歷史的結舌──托馬斯.德曼談影像的觀看與創造 ◎洪昱溱 |
072 | 建構與觀看──道格拉斯.佛格捕捉影像中的批判敘事 ◎韋怡忻 |
078 | 以文字為影像策展的核心 ──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安妮.艾諾《外部日記》與攝影的深刻對話 ◎詹育杰 |
082 | 上流社會的家庭肖像,社會特定族群的人類學研究 ──蒂娜.巴尼鏡頭下的鉅富階層日常敘事 ◎詹育杰 |
084 | 亞洲女性自我的烏托邦式數位存在 ──「影子自我,通往平行世界的門戶」女性攝影師聯展 ◎詹育杰 |
設計焦點 | |
088 | 迎對世界末日的生存主義運動 ──洛桑設計與當代藝術博物館「我們會生存下去」設計展 ◎詹育杰 |
綠與野專欄 | |
090 | 從陳澄波畫作走揣自然軸線下的幸福台灣 ◎古碧玲 |
茶器與茶葉的多元應用 | |
094 | 紫砂壺斷代好困惑,明辨款識泥料解迷思 ◎池宗憲 |
建築觀點 | |
96 | 日本戰後第二代建築健將 菊竹清訓 ◎黃健敏 |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Jade Hong | |
098 | 曹娥江文化藝術中心——對文化記憶的重塑與昇華 |
099 | 鹿特丹Portlantis──時空與地景交織的暸望塔 |
100 | 光影之庭,馴服野性的自然祕境 |
101 | 於光影流動間,凝視奢華本質 |
創意萬象 ◎林志鴻 | |
102 | 曙光微吟,朝顏如夢──Aka Chen〈朝顏〉的生命詩篇/ 竹影流轉,詩意凌空——林靖格的竹編藝術與城市天際的對話 |
103 | 黃金音韻,鍛造聲之極境/義式奢華的極致詮釋 |
104 | 香氛奏鳴,爵夢巴黎之夜/宇宙的自然建築,揭啟療癒之境 |
105 | 亞特蘭提斯之心,當代珠寶工藝的三叉戟傳奇/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 |
藝想創見 | |
106 | 以光療癒那無言的傷──伊蒂諾莎.伊馮娜直視痛楚與暴力 ◎林志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