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家
  • 2025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家2025年4月 #599

  • 藝術家2025年4月 #599 1

藝術家2025年4月 #599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留言板
  • 目錄

回看電腦與網絡藝術時代

 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網路科技迅速變遷,無不在影響著當代藝術的發展。4月專輯意欲後退一步,透過三檔國際美術館現正展出的主題研究展,回顧20世紀下半葉的媒體環境和自電腦萌芽至網路誕生之後,藝術家從創作方法和技術的使用與挑戰,到面對新科技襲來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影響、啟發藝術創作思維的藝術史軸線;同時,這些直面新興技術所展現的創意與精神至今看來仍富含前瞻性,或許能為身處於高科技時代的當下提供另一層思考。

 

 詹育杰著眼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電子夢:網際網路之前的藝術和技術」大展,藝術家從科學獲取靈感與工具開創了新的藝術面貌,也帶來反思和對話的空間。曾筱如從維也納美術館「激進軟體:女性、藝術與電腦1960-1991」,梳理藝術家實驗電腦資訊技術的創作及其之間的相互作用,並揭示女性藝術家在數位藝術史中的敘事要角。劉蘭辰聚焦德國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ZKM)研究網絡藝術卅年的特展「選擇你的濾鏡!網際網路崛起後的網絡藝術」,同時從策展和典藏網絡藝術作品的角度予以探討。匈牙利/法國電腦藝術先驅維拉.莫娜兒(Vera Molnár)即屬於將電腦生成技術應用在藝術創作的第一批女性藝術家,專輯也著墨介紹這位藝術家的藝術歷程與創作實踐。

 

 本期國際藝壇單元為讀者帶來幾檔當代藝術家精采個展:倫敦海沃德美術館「林德:危險微笑而來」藝術家以幽默但挑釁的戲謔手法,挑戰視覺文化中的權力結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當代藝術中心呈現加利的繪畫有強烈的存在主義色彩和詭異美學,成為一眾德國新表現主義藝術家中的另類聲音。馬德里利里亞王宮的喬安娜.瓦思康絲勒個展和巴黎狩獵與自然博物館艾迪.杜比恩個展,兩位當代藝術家的創作與展場的歷史和空間文本展開細膩的對話及互文,同時亦展現出各自獨特的藝術語彙。

 

 法國塞納河畔維提馬恩河谷當代藝術館(MAC VAL)為慶祝開館廿週年,進行館藏管理、收藏、典藏品盤點與策展等各項計畫,以重新定位、清晰未來願景,鄭元智在美術館行政單元對這座地方型當代美術館的相關專業及實務工作皆有所述及,或可以為借鑑。

 

 文化部宣布,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於3月25日美術節正式掛牌成立,啟動「臺灣近現代美術館元年」展開國內第一座專責台灣近現代美術發展的國家級美術館籌備工作,以「福爾摩沙時代─臺灣近現代美術的知識啟蒙」展覽為發軔,同日於臺南市美術館2館開幕,後續如何為台灣的美術館時代揭開嶄新篇章也將是各界矚目焦點。

76 4月專輯
  從電腦紀元到網絡藝術
78 AI當前,挖掘舊技術當中的未來
─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電子夢:網際網路之前的藝術和技術」 ⊙詹育杰
88 女性、藝術與數位技術的交會
─維也納美術館「激進軟體:女性、藝術與電腦1960-1991」 ⊙曾筱如
96 演算與隨機─電腦/生成藝術先驅維拉.莫娜兒的思維機器 ⊙蔣嘉惠
102 如果歷史可以被書寫.網絡藝術30週年
─ZKM「選擇你的濾鏡!網際網路崛起後的網絡藝術」 ⊙劉蘭辰
   
72 特別報導
  江戶庶民的文化:浮世繪─東京富士美術館浮世繪典藏展在創價美術館 ⊙小金丸敏夫
   
51 藝術風景
  麗莎.奧本海默的「史泰欽先生」
   
52 藝術正論
  藝文補助是國家軟實力的基礎 ⊙廖仁義
   
53 美術之眼
  一位殞落的畫家 ⊙陳長華
   
54 藝術野台戲
  給藝評打分數,可行否? ⊙阿田教授
   
55 藝蹤尋探
  編織希望之光的星空 ⊙吳曉芳
   
56 藝術新聞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印象派與現代主義名作6月在故宮展出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諸神與眾生」
57 台北市立美術館「黑潮:賴純純回顧展」
  露易絲.布爾喬亞巡迴展在富邦美術館展出
58 臺南市美術館「度:蒲添生×蒲浩明父子雕塑展」
  高雄市立美術館宣布2025年度重點計畫
59 江賢二藝術園區開幕並推出首檔特展
  泰雅族藝術家林安琪參展夏威夷三年展
   
60 藝術拍賣
  保利香港春拍台北預展於微風南山登場 ⊙本刊訊
   
61 台灣美術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揭牌啟動 ⊙整理/蔣嘉惠
   
62 封面紀事
  福爾摩沙時代─臺灣近現代美術的知識啟蒙 ⊙白適銘
   
68 藝術動態
  泰納250週年:英國最偉大畫家的年度盛典 ⊙姜承妤
290 似水般不拘泥固定形式─劉家琨獲2025普立茲克建築獎 ⊙姜承妤
   
110 藝術現場
  安森.基弗在阿姆斯特丹雙館展出
   
116 圍場散步
  以爭議案為範例,討論公共藝術甲乙雙方的權益 ⊙胡永芬
   
118 圖解台灣近現代建築
  北投農禪寺水月道場與姚仁喜 ⊙李乾朗
   
122 評藝廣場
  人文與自然交響─黃淑卿的彩墨創作 ⊙蕭瓊瑞
   
126 三人呈唬
  《亡靈者的步行曲》中的互動調控
─電影、VR與電子遊戲在「動態捕捉」技術脈絡下的反思 ⊙趙鐸
   
130 吐舌藝術
  華夏吐舌藝術昌盛期 ⊙莊伯和
   
138 國際藝壇
  契馬布耶的〈莊嚴的聖母〉與〈被嘲笑的耶穌〉
─巴黎羅浮宮「重新欣賞契馬布耶─義大利繪畫的源頭」 ⊙唐忠珊
144 拼貼、身體與反叛的視覺詩學─倫敦海沃德美術館「林德:危險微笑而來」 ⊙林盈君
152 守護歷史,重塑文化空間─馬德里利里亞王宮「璀璨風華:喬安娜.瓦思康絲勒」 ⊙周芳蓮
164 從身分轉變提煉出的共生態度─巴黎狩獵與自然博物館「無盡地點亮─艾迪.杜比恩個展」 ⊙詹育杰
172 身體即戰場─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當代藝術中心「加利:所以,所以,所以」 ⊙林盈君
180 色彩的力量與形式的本質─波茨坦巴貝里尼博物館「康丁斯基的宇宙:20世紀的幾何抽象」 ⊙黃杰敏
190 承載思想與情感的媒介─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布達佩斯的紙上傑作」 ⊙姜承妤
198 以諧謔的姿態凝視世界─東京三菱一號館美術館「異端的奇才─比亞茲萊展」 ⊙曾筱如
208 蒙兀兒黃金盛世的璀璨藝術
─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偉大的蒙兀兒:藝術、建築與富麗」 ⊙蔣嘉惠
   
218 藝術家評介
  佯狂自若,面目自開─賴棟材的人與藝術 ⊙潘(示番)
   
222 公共藝術
  街道、勞動、行路者─關於「給平凡人的萬華散策」 ⊙本刊訊
   
224 藝壇動態
  創藝.薈萃─2025桃園市美術家邀請展 ⊙石瑞仁
   
226 美術館行政
  一座當代美術館的館藏管理、收藏、盤點與策展
─塞納河畔維提馬恩河谷當代藝術館(MAC VAL)歡慶開館廿週年 ⊙鄭元智
   
234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西德尼.勞倫斯〈麥金利山〉的極北風光 ⊙潘(示番)
238 阿克塞利.加倫─卡雷拉芬蘭民族史詩《卡勒瓦拉》的情感 ⊙潘(示番)
   
242 名作解讀
  喬托的〈哀悼耶穌〉與〈猶大之吻〉 ⊙施淑惠
   
246 書法藝術
  齊白石書法藝術簡論 ⊙李季琨
   
254 名家傑作
  吳門畫派的領袖──文徵明 ⊙陳傳席
   
294 印度美術
  笈多時代美術(下) ⊙肥塚隆 編譯/林保堯
   
308 宗教藝術
  西藏增寺建築.明式古風長存 ⊙丘星星
   
314 創意陶藝
  呢喃絮語中,再現初心─藝術家施富錡的陶瓷情節 ⊙莊秀玲
   
320 藝術線上
   
324 藝展目錄
   
325 藝展報導
   
332 展覽月報
   
336 藝術快遞
   
340 藝術市場行情表
   
344 藝術家圖書目錄


編輯留言板

回看電腦與網絡藝術時代

 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網路科技迅速變遷,無不在影響著當代藝術的發展。4月專輯意欲後退一步,透過三檔國際美術館現正展出的主題研究展,回顧20世紀下半葉的媒體環境和自電腦萌芽至網路誕生之後,藝術家從創作方法和技術的使用與挑戰,到面對新科技襲來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影響、啟發藝術創作思維的藝術史軸線;同時,這些直面新興技術所展現的創意與精神至今看來仍富含前瞻性,或許能為身處於高科技時代的當下提供另一層思考。

 

 詹育杰著眼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電子夢:網際網路之前的藝術和技術」大展,藝術家從科學獲取靈感與工具開創了新的藝術面貌,也帶來反思和對話的空間。曾筱如從維也納美術館「激進軟體:女性、藝術與電腦1960-1991」,梳理藝術家實驗電腦資訊技術的創作及其之間的相互作用,並揭示女性藝術家在數位藝術史中的敘事要角。劉蘭辰聚焦德國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ZKM)研究網絡藝術卅年的特展「選擇你的濾鏡!網際網路崛起後的網絡藝術」,同時從策展和典藏網絡藝術作品的角度予以探討。匈牙利/法國電腦藝術先驅維拉.莫娜兒(Vera Molnár)即屬於將電腦生成技術應用在藝術創作的第一批女性藝術家,專輯也著墨介紹這位藝術家的藝術歷程與創作實踐。

 

 本期國際藝壇單元為讀者帶來幾檔當代藝術家精采個展:倫敦海沃德美術館「林德:危險微笑而來」藝術家以幽默但挑釁的戲謔手法,挑戰視覺文化中的權力結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當代藝術中心呈現加利的繪畫有強烈的存在主義色彩和詭異美學,成為一眾德國新表現主義藝術家中的另類聲音。馬德里利里亞王宮的喬安娜.瓦思康絲勒個展和巴黎狩獵與自然博物館艾迪.杜比恩個展,兩位當代藝術家的創作與展場的歷史和空間文本展開細膩的對話及互文,同時亦展現出各自獨特的藝術語彙。

 

 法國塞納河畔維提馬恩河谷當代藝術館(MAC VAL)為慶祝開館廿週年,進行館藏管理、收藏、典藏品盤點與策展等各項計畫,以重新定位、清晰未來願景,鄭元智在美術館行政單元對這座地方型當代美術館的相關專業及實務工作皆有所述及,或可以為借鑑。

 

 文化部宣布,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於3月25日美術節正式掛牌成立,啟動「臺灣近現代美術館元年」展開國內第一座專責台灣近現代美術發展的國家級美術館籌備工作,以「福爾摩沙時代─臺灣近現代美術的知識啟蒙」展覽為發軔,同日於臺南市美術館2館開幕,後續如何為台灣的美術館時代揭開嶄新篇章也將是各界矚目焦點。

目錄
76 4月專輯
  從電腦紀元到網絡藝術
78 AI當前,挖掘舊技術當中的未來
─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電子夢:網際網路之前的藝術和技術」 ⊙詹育杰
88 女性、藝術與數位技術的交會
─維也納美術館「激進軟體:女性、藝術與電腦1960-1991」 ⊙曾筱如
96 演算與隨機─電腦/生成藝術先驅維拉.莫娜兒的思維機器 ⊙蔣嘉惠
102 如果歷史可以被書寫.網絡藝術30週年
─ZKM「選擇你的濾鏡!網際網路崛起後的網絡藝術」 ⊙劉蘭辰
   
72 特別報導
  江戶庶民的文化:浮世繪─東京富士美術館浮世繪典藏展在創價美術館 ⊙小金丸敏夫
   
51 藝術風景
  麗莎.奧本海默的「史泰欽先生」
   
52 藝術正論
  藝文補助是國家軟實力的基礎 ⊙廖仁義
   
53 美術之眼
  一位殞落的畫家 ⊙陳長華
   
54 藝術野台戲
  給藝評打分數,可行否? ⊙阿田教授
   
55 藝蹤尋探
  編織希望之光的星空 ⊙吳曉芳
   
56 藝術新聞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印象派與現代主義名作6月在故宮展出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諸神與眾生」
57 台北市立美術館「黑潮:賴純純回顧展」
  露易絲.布爾喬亞巡迴展在富邦美術館展出
58 臺南市美術館「度:蒲添生×蒲浩明父子雕塑展」
  高雄市立美術館宣布2025年度重點計畫
59 江賢二藝術園區開幕並推出首檔特展
  泰雅族藝術家林安琪參展夏威夷三年展
   
60 藝術拍賣
  保利香港春拍台北預展於微風南山登場 ⊙本刊訊
   
61 台灣美術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揭牌啟動 ⊙整理/蔣嘉惠
   
62 封面紀事
  福爾摩沙時代─臺灣近現代美術的知識啟蒙 ⊙白適銘
   
68 藝術動態
  泰納250週年:英國最偉大畫家的年度盛典 ⊙姜承妤
290 似水般不拘泥固定形式─劉家琨獲2025普立茲克建築獎 ⊙姜承妤
   
110 藝術現場
  安森.基弗在阿姆斯特丹雙館展出
   
116 圍場散步
  以爭議案為範例,討論公共藝術甲乙雙方的權益 ⊙胡永芬
   
118 圖解台灣近現代建築
  北投農禪寺水月道場與姚仁喜 ⊙李乾朗
   
122 評藝廣場
  人文與自然交響─黃淑卿的彩墨創作 ⊙蕭瓊瑞
   
126 三人呈唬
  《亡靈者的步行曲》中的互動調控
─電影、VR與電子遊戲在「動態捕捉」技術脈絡下的反思 ⊙趙鐸
   
130 吐舌藝術
  華夏吐舌藝術昌盛期 ⊙莊伯和
   
138 國際藝壇
  契馬布耶的〈莊嚴的聖母〉與〈被嘲笑的耶穌〉
─巴黎羅浮宮「重新欣賞契馬布耶─義大利繪畫的源頭」 ⊙唐忠珊
144 拼貼、身體與反叛的視覺詩學─倫敦海沃德美術館「林德:危險微笑而來」 ⊙林盈君
152 守護歷史,重塑文化空間─馬德里利里亞王宮「璀璨風華:喬安娜.瓦思康絲勒」 ⊙周芳蓮
164 從身分轉變提煉出的共生態度─巴黎狩獵與自然博物館「無盡地點亮─艾迪.杜比恩個展」 ⊙詹育杰
172 身體即戰場─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當代藝術中心「加利:所以,所以,所以」 ⊙林盈君
180 色彩的力量與形式的本質─波茨坦巴貝里尼博物館「康丁斯基的宇宙:20世紀的幾何抽象」 ⊙黃杰敏
190 承載思想與情感的媒介─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布達佩斯的紙上傑作」 ⊙姜承妤
198 以諧謔的姿態凝視世界─東京三菱一號館美術館「異端的奇才─比亞茲萊展」 ⊙曾筱如
208 蒙兀兒黃金盛世的璀璨藝術
─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偉大的蒙兀兒:藝術、建築與富麗」 ⊙蔣嘉惠
   
218 藝術家評介
  佯狂自若,面目自開─賴棟材的人與藝術 ⊙潘(示番)
   
222 公共藝術
  街道、勞動、行路者─關於「給平凡人的萬華散策」 ⊙本刊訊
   
224 藝壇動態
  創藝.薈萃─2025桃園市美術家邀請展 ⊙石瑞仁
   
226 美術館行政
  一座當代美術館的館藏管理、收藏、盤點與策展
─塞納河畔維提馬恩河谷當代藝術館(MAC VAL)歡慶開館廿週年 ⊙鄭元智
   
234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西德尼.勞倫斯〈麥金利山〉的極北風光 ⊙潘(示番)
238 阿克塞利.加倫─卡雷拉芬蘭民族史詩《卡勒瓦拉》的情感 ⊙潘(示番)
   
242 名作解讀
  喬托的〈哀悼耶穌〉與〈猶大之吻〉 ⊙施淑惠
   
246 書法藝術
  齊白石書法藝術簡論 ⊙李季琨
   
254 名家傑作
  吳門畫派的領袖──文徵明 ⊙陳傳席
   
294 印度美術
  笈多時代美術(下) ⊙肥塚隆 編譯/林保堯
   
308 宗教藝術
  西藏增寺建築.明式古風長存 ⊙丘星星
   
314 創意陶藝
  呢喃絮語中,再現初心─藝術家施富錡的陶瓷情節 ⊙莊秀玲
   
320 藝術線上
   
324 藝展目錄
   
325 藝展報導
   
332 展覽月報
   
336 藝術快遞
   
340 藝術市場行情表
   
344 藝術家圖書目錄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家2025年3月 #598
  • 藝術家2025年2月 #597
  • 藝術家2025年1月 #596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