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收藏 +設計
  • 2018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收藏+設計2018年04月 #127

  • 藝術收藏+設計2018年04月 #127 1

藝術收藏+設計2018年04月 #127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手記
  • 目錄

定格奇境的隱語寓言

 

     在創意的國度裡,藝術家們止不住靈感引信地另賦新詮,所有創意構件因此像是虛擬了一個時光收藏家的藏品景觀,顯像出時空相對關係的生產與變形。那不斷被重新敘寫的表面,成了你我得以感知時代的元素總和,人們藉助藝術家的思考與行動,得以見微知著地探見社會狀態的時代寫照,而這便成為4月專輯「奇感錦觀」尋索的脈絡。

  對於藝術家而言,創作是一個將個人記憶與即興思考予以視覺化並創造出後設敍事(meta-narrative)的思辨過程,透過時空聚合的觀感,審視物質痕跡、空間形式與個人生命感悟的線索,呈現生命中容易被忽視的物件,放大了那微小的存在,梳理出系統化的創作脈絡,任浮光掠影負載著形而上學的重量,在他們的創意世界裡,所有現象都是意識的外化,創作的視角不單僅是由外在形貌傳達,它也依附於真實的氣息、觸覺等故事情境,乃至對於身體知覺的挑釁,一如潛藏著關切生命體驗的隱喻之花。

  如果藝術的出發點是一種理念,那麼創作一如詩人尚.莫雷亞斯(Jean Moréas)所言即是「將感覺的衣裳穿在理念上。」這種感覺可以是一種主觀的美學傾向或者精神意志,從主題的選擇、媒材的運用至畫面的營構,皆透露其中訊息。察覺光,感知色,是西方繪畫需掌握的兩個重點,夏禹的繪畫創作則是期望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突顯出圖像與材料的契合感。他運用坦培拉(Tempera,台灣通稱為蛋彩)色彩的淡雅和諧與輕透特性表現畫面的色光相映,也嘗試將水墨質感與中國人文美學融入其中。他近期的畫作,進一步改變點線面構成關係,形成畫裡空間的縱深變化,也讓畫面呈現視覺的新穎感。

  音樂是超越國界的藝術語言,總處於科技應用的最前端。當技術與工具發生革新,往往改變了人們創造與聆聽音樂的習慣。因此,當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與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等技術,開始逐漸占據人們的耳朵,將音樂的邊界再次往前推進時,我們也毋需感到驚訝。「人工智慧、數位文本與聲音藝術」特別報導,藉由創作案例檢視人工智慧如何引領人們穿越那道虛實界牆,在物理與數位模型間遊走,致使人類、機器與音樂的關係產生質變,同時透過選介數個人工智慧與音樂結合的專案,藉以描繪此類工具被應用於創作上的可能性,及其所延伸出的美學想像。

  2017年由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及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創下的天價拍賣紀錄,振奮了近年來受到國際政治與經濟前景未明影響的藝術市場。綜觀全局,雖然拍賣銷售總額節節高升,但很明顯地,並非所有拍品都受到買家的熱烈追捧。若要引起藏家的競價興趣,必須確保拍品來自具有收藏價值的知名藝術家之手、是受驗證過的真品、品項狀況良好、具備優良出處證明、具有美術館展示價值、在拍場上少見、在藝術家畢生創作中占有分量、對作品所屬藝術風格獨具意義,並且具備吸引人的拍前預估價。至於2018年的市場風向將吹向何方?經過大數據的分析,專家提出了這樣的建議:如果你要做藝術投資,請務必將目光投向東方。趙無極、謝稚柳等藝術家都於2017年登上拍賣高價排行榜的前十名,而2016年的榜單則包括張大千、齊白石及吳冠中等。因此,將目標瞄準東方!因為亞洲勢必在未來成為國際藝術交易增長最快、最大的市場。

 

藝術熱新聞
008 誠品畫廊「細看常玉」
  耿畫廊「藏枒入華:常玉與浪蕩子美學」
  我們在此相遇:2018年晶泉藝術聚落
010 畢卡索與愛人瑪莉德雷莎的拍賣與展覽訊息
012 彼得.多伊格作品高價落槌
  蘇富比2018「中國書畫春拍」
  蘇富比「中國藝術品春拍」有望刷新中國瓷器拍賣紀錄
014 克林姆與席勒:繪製/維多利亞時代的巨人:藝術攝影的誕生
   
藝術話題
016 睽違半世紀的「微服出巡」─蒙娜麗莎未來巡展計畫 ⊙黃其安
   
藝術博覽
018 台南藝博圓滿落幕.跨界合作突破新格局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藝術龍門陣
020 閱讀渡台書畫家(一)喻仲林.精緻清麗 ⊙熊宜敬
   
市場專欄
021 春風遊踪覓梵谷 ⊙陸潔民
   
文物專欄
022 風雲變色中的黃金(下) ⊙戴忠仁
   
藝術視界
024 「寂」的隨想─王攀元的造境與心境 ⊙廖新田
   
市場焦點
026 巴斯奇亞、培根與拍賣市場展望 ⊙黃其安
   
藝術焦點
032 自北方我們聆聽世界─歐胡斯美術館「冷靜、平靜、鎮靜」特展 ⊙游騰緯
   
藝術大觀
038 富士山下的畫僧白隱慧鶴 ⊙邱馨慧
042 揭曉南美洲文明的神秘之謎─法國布朗利河岸博物館「在印加帝國之前」特展 ⊙林智偉
   
四月專輯
048 奇感錦觀 Spectacular Scenes
050 華麗奇絕的認同形塑─皮耶和吉爾的肖像攝影 ⊙吳家瑀
056 堆疊與解構的都市實相─從威廉.克萊因到東亞當代攝影 ⊙黃士誠
062 挑戰「眼見為真」的感知法則─森美術館舉辦林德羅.厄利什個展 ⊙林純雅
   
藝饗美學.名人收藏
068 匯聚美感品味的生命能量─元平設計總監蕭文平的藝術收藏 ⊙詹立群
   
藝術收藏
074 信燕興─藝術帶給我未知與想像 ⊙孫曉彤
   
藝術家工作室
080 讓畫披上光的衣裳─《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夏禹 ⊙許玉鈴
   
藝術視界
090 春花望露 ⊙林志鴻
094 從瓷揚窯到敬山陶社,林振龍的現代陶塑 ⊙白雪蘭
   
藝術人物誌
096 音律聲學的有機原理─朱利耶斯.伊士曼的反叛樂章 ⊙致穎
   
當代藝術
100 俄國革命百年後的「革命不可能」世代 ⊙楊爾寧
   
特別報導︰人工智慧、數位文本與聲音藝術
104 音樂能被計算出來嗎?─人工智慧在音樂科技與藝術創作中的應用 ⊙紀柏豪、楊茜茹
108 萬物皆可入聲─資訊聲音化與生成式音樂 ⊙紀柏豪
112 連結鍵後的太多視窗太多世界─數位資訊於類比空間的藝術創作呈現 ⊙陳庭榕
116 原音或許不再現─弗洛里安.赫克的數位聲音藝術 ⊙陳庭榕
   
珠寶美學
120 凡爾賽宮璀璨祕境 ⊙林純雅
   
影像美學
124 潛入幽藍海域的夢影劇 ⊙洪昱溱
   
文化與創意
126 於創意領空以光速挺進─「有機像素」的無界創想 ⊙詹立群
   
設計焦點
130 扭轉生態危機的維生建築 ⊙洪昱溱
   
建築設計
132 與大地同在的樹舍之夢 ⊙洪昱溱
   
藝術博覽
134 脈動的天際線─中國大陸的當代藝術和建築展在巴西 ⊙方振寧
   
藝術與文化
142 中西藝術的美學特質比較:清逸高遠 vs. 崇高華麗
  ─兼論日本「極致美學」之性格─藝術新論十二講︰第五講(下之三) ⊙巴東
   
建築觀點
150 湯姆.梅恩─為建築創造動態風格 ⊙黃健敏
   
茶器與茶葉
152 非典型紫砂壺 ⊙池宗憲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54 印度拉賈斯坦邦的野營之樂 ⊙Jade Hong
155 土耳其皇宮的摩登變身 ⊙Jade Hong
156 巴黎文華東方酒店再現裝飾藝術風潮 ⊙Jade Hong
157 穿行立體地貌百科的加拿大鐵道長征 ⊙Jade Hong
   
創意萬象
158 創想無限的「一屋,眾聲」計畫 ⊙林志鴻
159 流動於器皿間的透明未來 ⊙林志鴻
  超脫異度空間的鞋履創意 ⊙林志鴻
160 當童年回憶及幻想躍上畫布 ⊙林志鴻
  粉樂町串連都會生活動線 ⊙林志鴻
161 溫室裡翩躚起舞的花影 ⊙林志鴻
   
藝想創見
162 光影留痕一如山水墨跡 ⊙林志鴻


編輯手記

定格奇境的隱語寓言

 

     在創意的國度裡,藝術家們止不住靈感引信地另賦新詮,所有創意構件因此像是虛擬了一個時光收藏家的藏品景觀,顯像出時空相對關係的生產與變形。那不斷被重新敘寫的表面,成了你我得以感知時代的元素總和,人們藉助藝術家的思考與行動,得以見微知著地探見社會狀態的時代寫照,而這便成為4月專輯「奇感錦觀」尋索的脈絡。

  對於藝術家而言,創作是一個將個人記憶與即興思考予以視覺化並創造出後設敍事(meta-narrative)的思辨過程,透過時空聚合的觀感,審視物質痕跡、空間形式與個人生命感悟的線索,呈現生命中容易被忽視的物件,放大了那微小的存在,梳理出系統化的創作脈絡,任浮光掠影負載著形而上學的重量,在他們的創意世界裡,所有現象都是意識的外化,創作的視角不單僅是由外在形貌傳達,它也依附於真實的氣息、觸覺等故事情境,乃至對於身體知覺的挑釁,一如潛藏著關切生命體驗的隱喻之花。

  如果藝術的出發點是一種理念,那麼創作一如詩人尚.莫雷亞斯(Jean Moréas)所言即是「將感覺的衣裳穿在理念上。」這種感覺可以是一種主觀的美學傾向或者精神意志,從主題的選擇、媒材的運用至畫面的營構,皆透露其中訊息。察覺光,感知色,是西方繪畫需掌握的兩個重點,夏禹的繪畫創作則是期望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突顯出圖像與材料的契合感。他運用坦培拉(Tempera,台灣通稱為蛋彩)色彩的淡雅和諧與輕透特性表現畫面的色光相映,也嘗試將水墨質感與中國人文美學融入其中。他近期的畫作,進一步改變點線面構成關係,形成畫裡空間的縱深變化,也讓畫面呈現視覺的新穎感。

  音樂是超越國界的藝術語言,總處於科技應用的最前端。當技術與工具發生革新,往往改變了人們創造與聆聽音樂的習慣。因此,當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與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等技術,開始逐漸占據人們的耳朵,將音樂的邊界再次往前推進時,我們也毋需感到驚訝。「人工智慧、數位文本與聲音藝術」特別報導,藉由創作案例檢視人工智慧如何引領人們穿越那道虛實界牆,在物理與數位模型間遊走,致使人類、機器與音樂的關係產生質變,同時透過選介數個人工智慧與音樂結合的專案,藉以描繪此類工具被應用於創作上的可能性,及其所延伸出的美學想像。

  2017年由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及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創下的天價拍賣紀錄,振奮了近年來受到國際政治與經濟前景未明影響的藝術市場。綜觀全局,雖然拍賣銷售總額節節高升,但很明顯地,並非所有拍品都受到買家的熱烈追捧。若要引起藏家的競價興趣,必須確保拍品來自具有收藏價值的知名藝術家之手、是受驗證過的真品、品項狀況良好、具備優良出處證明、具有美術館展示價值、在拍場上少見、在藝術家畢生創作中占有分量、對作品所屬藝術風格獨具意義,並且具備吸引人的拍前預估價。至於2018年的市場風向將吹向何方?經過大數據的分析,專家提出了這樣的建議:如果你要做藝術投資,請務必將目光投向東方。趙無極、謝稚柳等藝術家都於2017年登上拍賣高價排行榜的前十名,而2016年的榜單則包括張大千、齊白石及吳冠中等。因此,將目標瞄準東方!因為亞洲勢必在未來成為國際藝術交易增長最快、最大的市場。

 

目錄
藝術熱新聞
008 誠品畫廊「細看常玉」
  耿畫廊「藏枒入華:常玉與浪蕩子美學」
  我們在此相遇:2018年晶泉藝術聚落
010 畢卡索與愛人瑪莉德雷莎的拍賣與展覽訊息
012 彼得.多伊格作品高價落槌
  蘇富比2018「中國書畫春拍」
  蘇富比「中國藝術品春拍」有望刷新中國瓷器拍賣紀錄
014 克林姆與席勒:繪製/維多利亞時代的巨人:藝術攝影的誕生
   
藝術話題
016 睽違半世紀的「微服出巡」─蒙娜麗莎未來巡展計畫 ⊙黃其安
   
藝術博覽
018 台南藝博圓滿落幕.跨界合作突破新格局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藝術龍門陣
020 閱讀渡台書畫家(一)喻仲林.精緻清麗 ⊙熊宜敬
   
市場專欄
021 春風遊踪覓梵谷 ⊙陸潔民
   
文物專欄
022 風雲變色中的黃金(下) ⊙戴忠仁
   
藝術視界
024 「寂」的隨想─王攀元的造境與心境 ⊙廖新田
   
市場焦點
026 巴斯奇亞、培根與拍賣市場展望 ⊙黃其安
   
藝術焦點
032 自北方我們聆聽世界─歐胡斯美術館「冷靜、平靜、鎮靜」特展 ⊙游騰緯
   
藝術大觀
038 富士山下的畫僧白隱慧鶴 ⊙邱馨慧
042 揭曉南美洲文明的神秘之謎─法國布朗利河岸博物館「在印加帝國之前」特展 ⊙林智偉
   
四月專輯
048 奇感錦觀 Spectacular Scenes
050 華麗奇絕的認同形塑─皮耶和吉爾的肖像攝影 ⊙吳家瑀
056 堆疊與解構的都市實相─從威廉.克萊因到東亞當代攝影 ⊙黃士誠
062 挑戰「眼見為真」的感知法則─森美術館舉辦林德羅.厄利什個展 ⊙林純雅
   
藝饗美學.名人收藏
068 匯聚美感品味的生命能量─元平設計總監蕭文平的藝術收藏 ⊙詹立群
   
藝術收藏
074 信燕興─藝術帶給我未知與想像 ⊙孫曉彤
   
藝術家工作室
080 讓畫披上光的衣裳─《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夏禹 ⊙許玉鈴
   
藝術視界
090 春花望露 ⊙林志鴻
094 從瓷揚窯到敬山陶社,林振龍的現代陶塑 ⊙白雪蘭
   
藝術人物誌
096 音律聲學的有機原理─朱利耶斯.伊士曼的反叛樂章 ⊙致穎
   
當代藝術
100 俄國革命百年後的「革命不可能」世代 ⊙楊爾寧
   
特別報導︰人工智慧、數位文本與聲音藝術
104 音樂能被計算出來嗎?─人工智慧在音樂科技與藝術創作中的應用 ⊙紀柏豪、楊茜茹
108 萬物皆可入聲─資訊聲音化與生成式音樂 ⊙紀柏豪
112 連結鍵後的太多視窗太多世界─數位資訊於類比空間的藝術創作呈現 ⊙陳庭榕
116 原音或許不再現─弗洛里安.赫克的數位聲音藝術 ⊙陳庭榕
   
珠寶美學
120 凡爾賽宮璀璨祕境 ⊙林純雅
   
影像美學
124 潛入幽藍海域的夢影劇 ⊙洪昱溱
   
文化與創意
126 於創意領空以光速挺進─「有機像素」的無界創想 ⊙詹立群
   
設計焦點
130 扭轉生態危機的維生建築 ⊙洪昱溱
   
建築設計
132 與大地同在的樹舍之夢 ⊙洪昱溱
   
藝術博覽
134 脈動的天際線─中國大陸的當代藝術和建築展在巴西 ⊙方振寧
   
藝術與文化
142 中西藝術的美學特質比較:清逸高遠 vs. 崇高華麗
  ─兼論日本「極致美學」之性格─藝術新論十二講︰第五講(下之三) ⊙巴東
   
建築觀點
150 湯姆.梅恩─為建築創造動態風格 ⊙黃健敏
   
茶器與茶葉
152 非典型紫砂壺 ⊙池宗憲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54 印度拉賈斯坦邦的野營之樂 ⊙Jade Hong
155 土耳其皇宮的摩登變身 ⊙Jade Hong
156 巴黎文華東方酒店再現裝飾藝術風潮 ⊙Jade Hong
157 穿行立體地貌百科的加拿大鐵道長征 ⊙Jade Hong
   
創意萬象
158 創想無限的「一屋,眾聲」計畫 ⊙林志鴻
159 流動於器皿間的透明未來 ⊙林志鴻
  超脫異度空間的鞋履創意 ⊙林志鴻
160 當童年回憶及幻想躍上畫布 ⊙林志鴻
  粉樂町串連都會生活動線 ⊙林志鴻
161 溫室裡翩躚起舞的花影 ⊙林志鴻
   
藝想創見
162 光影留痕一如山水墨跡 ⊙林志鴻
回上頁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