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家
  • 2017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家2017年07月 #506

  • 藝術家2017年07月 #506 1

藝術家2017年07月 #506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留言版》
  • 目錄
第十四屆文件展於卡塞爾開幕

  巴塞爾藝術展於6月15日開幕,時間就緊接著在文件展開幕後,根據外電報導,在貴賓預展期間,許多畫廊順利售出價格達八位數美元的作品。出手闊綽的藏家們再次印證,經濟景氣與否,極少對在金字塔頂端的人們造成影響。有趣的是,在Artsy網站上有兩則新聞,探討了與藝術市場/產業相關的經濟問題。一是在藝術市場中,中小型的畫廊正面臨兩難的情況:參不參加藝博會與否,它們都注定要承受負擔不起的損失──參加的巨額成本或退場後看不見的成本(意指布局或與藝術家、藏家的關係);而這些是超級大畫廊無需擔心的問題。另一則新聞則引用了英國教育與發展部門的數據,重提大家已知的現象:藝術科系出身的畢業生,是所有科系中平均收入最低的。顯然,追求藝術的過程中,不同階層的人們所要付出的代價天差地遠。

  第十四屆文件展於6月11日於卡塞爾開幕,在7月專輯中,由鄭安齊、張允菡、張紋瑄、杜蕊璇為讀者介紹本屆展覽概況與重點作品。在卡塞爾展區的作品,可見到許多藝術家關注的內容,從新自由主義擴張後所帶來的掠奪、侵佔與壓迫,到歐陸難民問題所形成的遷徙、流動和逃亡景況等,面向既多且廣。另也有許多計畫性的展出,來自於藝術家長期研究的成果,或是透過藝術介入的手法試圖擾動社會以期能獲得拋磚引玉之效。本屆文件展主題為「向雅典學習」,在記者會上總策展人修姆紀克表示,唯有通過「再學習」,方能重新學習、認識那些我們看似已知,但其實並未深刻了解的內容與事實。

  接續6月專輯關於第五十六屆威尼斯雙年展內容,特別報導單元介紹各國家館的展覽。名家傑作為讀者介紹蒙德利安在荷蘭與巴黎時期的作品,文中對蒙德利安於荷蘭居住的時光,以及如何將生活所感轉為抽象的繪畫創作有詳細介紹,相信讀者閱讀後將對這位風格派畫家有更深入的了解。

  國際藝壇單元介紹多個展覽。由知名策展人北川富朗主導的「北阿爾卑斯國際藝術祭」,現正於日本長野信農大町舉辦,駐日本作者邱馨慧親至現場採訪,介紹參展的卅六組藝術家如何解讀當地的人文與地理景觀,而藝術又如何深入鄉野間,與在地居民發生關係。

  3月中開幕的惠特尼雙年展,展出由丹娜.舒茲繪製的〈敞開的棺木〉一作。由於內容取材自真實社會事件與影像,且作者的白人身分與事件的種族爭議等原因,引起許多民眾的不滿,成為近期美國藝壇的話題。創作的自由、藝術家身分與作品尺度間的關係該如何界定取捨?作者徐升潔撰文解析,與讀者一同思考其中的癥結。
114 7月專輯
  第十四屆卡塞爾文件展 ⊙藝術家編輯部
116 重新認識世界—第十四屆文件展「向雅典學習」於卡塞爾開幕(上)  ⊙鄭安齊
134 文件展卡塞爾展區展館與活動地點 ⊙整理/鄭安齊
144 第十四屆文件展卡塞爾展區作品選介 ⊙鄭安齊、張允菡、張紋瑄、杜蕊璇
200 特別報導
  第五十七屆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美國、英國、日本、西班牙、比利時、芬蘭、北歐、加拿大、匈牙利、韓國、奧地利、瑞士、阿根廷 ⊙莊偉慈
234 第五十七屆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俄國、法國、澳洲、喬治亞、羅馬尼亞、蒙古 ⊙鄭元智
252 第五十七屆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德國、香港、伊拉克、南非、NSK+突尼西亞 ⊙鄭安齊
270 不息與無為—第五十七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評述 ⊙方振寧
276 在現場—看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的中國館 ⊙陸蓉之
284 從卡洛琳.史尼曼說起:看行為藝術的前世今生 ⊙陸蓉之
290 平行展—普拉達基金會、威尼斯美術學院與其他作品 ⊙鄭安齊、莊偉慈
99 藝術風景
  2017敏斯特雕塑展開幕 ⊙藝術家編輯部
100 美學漫遊
  巴黎望向京都:時尚與美術館的定向疊景 ⊙李仁芳
101 美術之眼
  誰在台北故宮歎息 ⊙陳長華
102 香港視線
  羅浮宮的創想:從皇宮到博物館的八百年 ⊙卓有瑞
103 藝術焦點
  紫色時光 ⊙李維菁
104 藝術新聞
104 高美館「南方:問與聽的藝術」 ⊙劉子嘉
105 許家維個展探討台灣歷史重述 ⊙莊偉慈
105 何采柔個展「無何處」 ⊙莊偉慈
106 于右任書法特展 ⊙藝術家編輯部
106 「台灣畫廊產業史料庫計畫」啟動 ⊙藝術家編輯部
107 中國境況與藝術考察 ⊙高詩涵
107 那特藝術學院全球在線開學 ⊙許玉鈴
108 朱振南現代水墨特展 ⊙付滌非
108 在美術館聆聽「透明的聲音」 ⊙付滌非
109 維拉斯蓋茲〈菲利浦三世肖像〉首次亮相 ⊙高慧倩
110 國際傳真
  族群議題及藝術自由—從〈敞開的棺木〉談起 ⊙徐升潔
112 藝術拍賣
  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羅芙奧2017春季拍賣會 ⊙藝術家編輯部
113 薈萃:國際現代與當代藝術—羅芙奧2017春季拍賣會 ⊙藝術家編輯部
164 台灣抽象藝術史
  從「東方」出發—《台灣抽象藝術史》第六章 ⊙蕭瓊瑞
180 台灣美術
  斷裂與嫁接:太陽旗下的屈辱—台灣美術變貌(六)  ⊙潘襎
192 交陪美學論
  多孔世界與東南亞攝影—人類世中的交陪美學 ⊙龔卓軍
196 影像邊緣
  如何把生命從圖象的廢墟中搶救回來?—洪政任「憂鬱場域」中的攝影者經驗問題 ⊙王柏偉
298 藝評選讀
  淺說現代藝術的緣起 ⊙菲利浦.耶納畹 編譯/蔣嘉惠
302 大師開講
  杜布菲:真正藝術存在樸素人們當中—現代藝術旗手之十六 ⊙皮耶.阿斯提爾、路易.戈爾丹 編譯/潘襎
308 大師的講堂
  竹林一枝斜更好—陳丹誠教授如是說 ⊙黃光男
314 評藝廣場
  天啟與創生—林珮淳的「夏娃克隆」系列 ⊙蕭瓊瑞
318 國際藝壇
  山水召喚—日本北阿爾卑斯國際藝術祭 ⊙邱馨慧
326 宇宙時間軸線上的過客—紐約大都會美術館「頂樓花園」計畫—羅哈斯的〈消失劇場〉 ⊙周東曉
332 集體,混血—巴黎MAC VAL當代美術館展覽 ⊙江凱群
336 無限擴張的藝術工廠—麻州當代美術館六號場館開館大展 ⊙曹筱玥
342 啟蒙時代的宗教繪畫—巴黎小皇宮美術館展出18世紀巴黎教堂繪畫傑作 ⊙唐忠珊
350 二戰後的女性抽象藝術巡禮—紐約現代美術館「創造空間:女性藝術家與戰後抽象藝術」特展 ⊙周東曉
358 攝影藝術
  速度、未來、日常、風景、工業社會與生命—巴黎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汽車攝影Autophoto」特展 ⊙劉京璇
362 藝術人物
  謝德慶與阿布拉莫維奇對談 ⊙編譯/高慧倩
364 專訪見證蘇荷先驅的攝影家湯姆.哈爾 ⊙劉俐
370 名家傑作
  蒙德利安的荷蘭時期與巴黎時期作品 ⊙約翰.密爾納 編譯/蔣嘉惠
388 展覽評介
  謎樣機械的織夢魔術—國立台灣美術館「崔旴嵐:靈魂機械鍊金術」特展 ⊙蔣嘉惠
396 十年一劍—陳崑鋒、李吉祥、黃舜廷三人聯展 ⊙陳浚豪
398 畫境深秀彩墨新—薛雲祥、余紫詠雙個展 ⊙黃光男
402 策展論述
  歲月違章—寶藏巖歷史重述展 ⊙許峰瑞
404 藝術動態
  以植物為名:老廠區的過去和未來—深圳OCT-LOFT公共藝術展 ⊙藝術家編輯部
406 藝術家評介
  光與線,景物與開口—寫在戴宛蓁個展「裸身」展前 ⊙簡子傑
408 土狗爬上天,巨龍飛落地—林英玉「萬壽無疆」個展的圖騰戲碼 ⊙石瑞仁
412 亞洲文物之美
  統一新羅時代的美術 ⊙潘襎
418 西域佛畫
  佛頭、佛坐像與板繪 ⊙羅德瑞克.韋陀 編譯/林保堯
424 創意陶藝
  抒情與敘事的協奏曲—陶藝家施惠吟的寂靜之歌 ⊙莊秀玲
428 誌上話陶
  鄧惠芬具療癒力量的繪本陶藝 ⊙黎翠玉
430 名畫賞析
  智慧卻靜默的旁觀者—波希繪畫世界中的貓頭鷹之雙重性格 ⊙黃其安
472 新書出版
  北方文藝復興大畫家—《世界名畫家全集—波希》新書出版 ⊙何政廣
474 洛可可美術開創者—《世界名畫家全集—華鐸》出版前言 ⊙何政廣
476 台灣美術發展與藝文生態—廖新田著《台灣美術新思路:框架、批評、美學》出版 ⊙藝術家出版部
477 《台灣美術新思路:框架、批評、美學》序 ⊙蕭新煌
478 左手畫畫、右手寫作的藝評家—《媒體.藝術.新潮──江凌青藝評集》新書出版 ⊙藝術家出版部
436 藝展目錄
437 藝展報導
450 藝術快遞
452 展覽月報
458 行情表
462 叢書目錄
467 藝術線上


《編輯留言版》
第十四屆文件展於卡塞爾開幕

  巴塞爾藝術展於6月15日開幕,時間就緊接著在文件展開幕後,根據外電報導,在貴賓預展期間,許多畫廊順利售出價格達八位數美元的作品。出手闊綽的藏家們再次印證,經濟景氣與否,極少對在金字塔頂端的人們造成影響。有趣的是,在Artsy網站上有兩則新聞,探討了與藝術市場/產業相關的經濟問題。一是在藝術市場中,中小型的畫廊正面臨兩難的情況:參不參加藝博會與否,它們都注定要承受負擔不起的損失──參加的巨額成本或退場後看不見的成本(意指布局或與藝術家、藏家的關係);而這些是超級大畫廊無需擔心的問題。另一則新聞則引用了英國教育與發展部門的數據,重提大家已知的現象:藝術科系出身的畢業生,是所有科系中平均收入最低的。顯然,追求藝術的過程中,不同階層的人們所要付出的代價天差地遠。

  第十四屆文件展於6月11日於卡塞爾開幕,在7月專輯中,由鄭安齊、張允菡、張紋瑄、杜蕊璇為讀者介紹本屆展覽概況與重點作品。在卡塞爾展區的作品,可見到許多藝術家關注的內容,從新自由主義擴張後所帶來的掠奪、侵佔與壓迫,到歐陸難民問題所形成的遷徙、流動和逃亡景況等,面向既多且廣。另也有許多計畫性的展出,來自於藝術家長期研究的成果,或是透過藝術介入的手法試圖擾動社會以期能獲得拋磚引玉之效。本屆文件展主題為「向雅典學習」,在記者會上總策展人修姆紀克表示,唯有通過「再學習」,方能重新學習、認識那些我們看似已知,但其實並未深刻了解的內容與事實。

  接續6月專輯關於第五十六屆威尼斯雙年展內容,特別報導單元介紹各國家館的展覽。名家傑作為讀者介紹蒙德利安在荷蘭與巴黎時期的作品,文中對蒙德利安於荷蘭居住的時光,以及如何將生活所感轉為抽象的繪畫創作有詳細介紹,相信讀者閱讀後將對這位風格派畫家有更深入的了解。

  國際藝壇單元介紹多個展覽。由知名策展人北川富朗主導的「北阿爾卑斯國際藝術祭」,現正於日本長野信農大町舉辦,駐日本作者邱馨慧親至現場採訪,介紹參展的卅六組藝術家如何解讀當地的人文與地理景觀,而藝術又如何深入鄉野間,與在地居民發生關係。

  3月中開幕的惠特尼雙年展,展出由丹娜.舒茲繪製的〈敞開的棺木〉一作。由於內容取材自真實社會事件與影像,且作者的白人身分與事件的種族爭議等原因,引起許多民眾的不滿,成為近期美國藝壇的話題。創作的自由、藝術家身分與作品尺度間的關係該如何界定取捨?作者徐升潔撰文解析,與讀者一同思考其中的癥結。
目錄
114 7月專輯
  第十四屆卡塞爾文件展 ⊙藝術家編輯部
116 重新認識世界—第十四屆文件展「向雅典學習」於卡塞爾開幕(上)  ⊙鄭安齊
134 文件展卡塞爾展區展館與活動地點 ⊙整理/鄭安齊
144 第十四屆文件展卡塞爾展區作品選介 ⊙鄭安齊、張允菡、張紋瑄、杜蕊璇
200 特別報導
  第五十七屆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美國、英國、日本、西班牙、比利時、芬蘭、北歐、加拿大、匈牙利、韓國、奧地利、瑞士、阿根廷 ⊙莊偉慈
234 第五十七屆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俄國、法國、澳洲、喬治亞、羅馬尼亞、蒙古 ⊙鄭元智
252 第五十七屆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德國、香港、伊拉克、南非、NSK+突尼西亞 ⊙鄭安齊
270 不息與無為—第五十七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評述 ⊙方振寧
276 在現場—看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的中國館 ⊙陸蓉之
284 從卡洛琳.史尼曼說起:看行為藝術的前世今生 ⊙陸蓉之
290 平行展—普拉達基金會、威尼斯美術學院與其他作品 ⊙鄭安齊、莊偉慈
99 藝術風景
  2017敏斯特雕塑展開幕 ⊙藝術家編輯部
100 美學漫遊
  巴黎望向京都:時尚與美術館的定向疊景 ⊙李仁芳
101 美術之眼
  誰在台北故宮歎息 ⊙陳長華
102 香港視線
  羅浮宮的創想:從皇宮到博物館的八百年 ⊙卓有瑞
103 藝術焦點
  紫色時光 ⊙李維菁
104 藝術新聞
104 高美館「南方:問與聽的藝術」 ⊙劉子嘉
105 許家維個展探討台灣歷史重述 ⊙莊偉慈
105 何采柔個展「無何處」 ⊙莊偉慈
106 于右任書法特展 ⊙藝術家編輯部
106 「台灣畫廊產業史料庫計畫」啟動 ⊙藝術家編輯部
107 中國境況與藝術考察 ⊙高詩涵
107 那特藝術學院全球在線開學 ⊙許玉鈴
108 朱振南現代水墨特展 ⊙付滌非
108 在美術館聆聽「透明的聲音」 ⊙付滌非
109 維拉斯蓋茲〈菲利浦三世肖像〉首次亮相 ⊙高慧倩
110 國際傳真
  族群議題及藝術自由—從〈敞開的棺木〉談起 ⊙徐升潔
112 藝術拍賣
  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羅芙奧2017春季拍賣會 ⊙藝術家編輯部
113 薈萃:國際現代與當代藝術—羅芙奧2017春季拍賣會 ⊙藝術家編輯部
164 台灣抽象藝術史
  從「東方」出發—《台灣抽象藝術史》第六章 ⊙蕭瓊瑞
180 台灣美術
  斷裂與嫁接:太陽旗下的屈辱—台灣美術變貌(六)  ⊙潘襎
192 交陪美學論
  多孔世界與東南亞攝影—人類世中的交陪美學 ⊙龔卓軍
196 影像邊緣
  如何把生命從圖象的廢墟中搶救回來?—洪政任「憂鬱場域」中的攝影者經驗問題 ⊙王柏偉
298 藝評選讀
  淺說現代藝術的緣起 ⊙菲利浦.耶納畹 編譯/蔣嘉惠
302 大師開講
  杜布菲:真正藝術存在樸素人們當中—現代藝術旗手之十六 ⊙皮耶.阿斯提爾、路易.戈爾丹 編譯/潘襎
308 大師的講堂
  竹林一枝斜更好—陳丹誠教授如是說 ⊙黃光男
314 評藝廣場
  天啟與創生—林珮淳的「夏娃克隆」系列 ⊙蕭瓊瑞
318 國際藝壇
  山水召喚—日本北阿爾卑斯國際藝術祭 ⊙邱馨慧
326 宇宙時間軸線上的過客—紐約大都會美術館「頂樓花園」計畫—羅哈斯的〈消失劇場〉 ⊙周東曉
332 集體,混血—巴黎MAC VAL當代美術館展覽 ⊙江凱群
336 無限擴張的藝術工廠—麻州當代美術館六號場館開館大展 ⊙曹筱玥
342 啟蒙時代的宗教繪畫—巴黎小皇宮美術館展出18世紀巴黎教堂繪畫傑作 ⊙唐忠珊
350 二戰後的女性抽象藝術巡禮—紐約現代美術館「創造空間:女性藝術家與戰後抽象藝術」特展 ⊙周東曉
358 攝影藝術
  速度、未來、日常、風景、工業社會與生命—巴黎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汽車攝影Autophoto」特展 ⊙劉京璇
362 藝術人物
  謝德慶與阿布拉莫維奇對談 ⊙編譯/高慧倩
364 專訪見證蘇荷先驅的攝影家湯姆.哈爾 ⊙劉俐
370 名家傑作
  蒙德利安的荷蘭時期與巴黎時期作品 ⊙約翰.密爾納 編譯/蔣嘉惠
388 展覽評介
  謎樣機械的織夢魔術—國立台灣美術館「崔旴嵐:靈魂機械鍊金術」特展 ⊙蔣嘉惠
396 十年一劍—陳崑鋒、李吉祥、黃舜廷三人聯展 ⊙陳浚豪
398 畫境深秀彩墨新—薛雲祥、余紫詠雙個展 ⊙黃光男
402 策展論述
  歲月違章—寶藏巖歷史重述展 ⊙許峰瑞
404 藝術動態
  以植物為名:老廠區的過去和未來—深圳OCT-LOFT公共藝術展 ⊙藝術家編輯部
406 藝術家評介
  光與線,景物與開口—寫在戴宛蓁個展「裸身」展前 ⊙簡子傑
408 土狗爬上天,巨龍飛落地—林英玉「萬壽無疆」個展的圖騰戲碼 ⊙石瑞仁
412 亞洲文物之美
  統一新羅時代的美術 ⊙潘襎
418 西域佛畫
  佛頭、佛坐像與板繪 ⊙羅德瑞克.韋陀 編譯/林保堯
424 創意陶藝
  抒情與敘事的協奏曲—陶藝家施惠吟的寂靜之歌 ⊙莊秀玲
428 誌上話陶
  鄧惠芬具療癒力量的繪本陶藝 ⊙黎翠玉
430 名畫賞析
  智慧卻靜默的旁觀者—波希繪畫世界中的貓頭鷹之雙重性格 ⊙黃其安
472 新書出版
  北方文藝復興大畫家—《世界名畫家全集—波希》新書出版 ⊙何政廣
474 洛可可美術開創者—《世界名畫家全集—華鐸》出版前言 ⊙何政廣
476 台灣美術發展與藝文生態—廖新田著《台灣美術新思路:框架、批評、美學》出版 ⊙藝術家出版部
477 《台灣美術新思路:框架、批評、美學》序 ⊙蕭新煌
478 左手畫畫、右手寫作的藝評家—《媒體.藝術.新潮──江凌青藝評集》新書出版 ⊙藝術家出版部
436 藝展目錄
437 藝展報導
450 藝術快遞
452 展覽月報
458 行情表
462 叢書目錄
467 藝術線上
回上頁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