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家
  • 2018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家2018年03月 #514

  • 藝術家2018年03月 #514 1

藝術家2018年03月 #514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留言版》
  • 目錄

充滿爭議的〈鬱金香花束〉
 
  2015年巴黎發生恐怖攻擊事件後,美國藝術家傑夫.孔斯表達哀悼之意的同時,也慷慨表示願意致贈一件公共藝術以紀念罹難者。不過,這個好意最近被法國文化圈人士回絕,他們向文化部提出聯署對此表達抗議,聯署人士包括前文化部長佛雷德利.密特朗、藝術家波東斯基與電影導演阿薩亞斯等人。
  由傑夫.孔斯設計、高達12公尺的作品〈鬱金香花束〉,設置預定地位在東京宮與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之間的廣場,作品位置得天獨厚,藝術家因此被質疑究竟是單純好意,或只是抓住機會為自己宣傳?儘管這件作品的製作費用獲得私人贊助約300萬歐元,然而巴黎市民仍得為此付出代價,原因是為了設置作品,官方必須為地面加固等相關作業額外付出成本,換句話說,最後還是由納稅人買單。聯署團體質疑,整起捐贈行動最大的受益者是藝術家與贊助者,因為他們可從中獲得名聲和減免稅賦的好處。信末寫道:「我們願意接受這項贈予,但前提它必須是無條件且沒有暗藏動機的。」
  在3月專輯中,以「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反思」為題,從觀察評論、報導與展覽的角度切入。自2002年行政院提出「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畫」後,文化園區在台灣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由於政府部門期待文創產業的引進能夠活化空間並帶來經濟效益,此與文化專業人士的看法不同,因此近年關於文化園區發展的相關討論始終不斷。專輯中,廖世璋的文章對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提出反思;陳沛妤和莊偉慈採訪文化資產局局長施國隆與宜蘭文化局局長李志勇,從中央與地方的觀點貼近文化園區的發展策略;陳永賢則撰文介紹其在新富町文化市場所策畫的展覽。
  目前龐畢度藝術中心正舉辦雕塑家凱撒.巴達奇尼回顧展,他被譽為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雕塑家,本期國際藝壇單元介紹凱撒的藝術生涯,以及他在雕塑上的創新觀念。名家傑作為讀者介紹德國重要的當代畫家喬爾格.巴塞利茲於巴塞爾舉辦的回顧展,巴塞利茲的繪畫繼承德國表現主義的風格,以人為主要的描繪對象,他巧妙透過不同視點、倒轉顛倒畫面與運用強烈色彩和有力線條的方式,開創出屬於自己的繪畫性與特殊風格。
蘇富比於2月28日於倫敦舉辦「印象派及現代藝術」與「超現實主義藝術」拍賣會,除了有傑克梅第的〈女子、男子及小鳥吊燈〉,西班牙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達利的〈格拉蒂娃〉與〈色情狂的房子〉也登上拍場。由於達利的這兩件作品極少曝光,特別是〈色情狂的房子〉自1930年代之後就從未展出,因此在本次拍賣會上也備受矚目,更令喜愛達利的藏家萬分期待。


 

136 3月專輯
  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反思 ⊙藝術家編輯部
138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實踐與反思 ⊙廖世璋
144 台中文創園區的過去與現在─專訪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施國隆 ⊙陳沛妤
150 中興文創園區做為育成基地─專訪宜蘭縣文化局長李志勇 ⊙莊偉慈
154 與傳統市場相遇─新富町文化市場展出「庖廩之所」 ⊙陳永賢
   
83 藝術風景
  雅各.朱利安.左可夫斯基的幽靈世界 ⊙藝術家編輯部
   
84 美學漫遊
  祭典是城市的設計專利 ⊙李仁芳
   
85 美術之眼
  從外傭到街頭攝影師 ⊙陳長華
   
86 香港視線
  萎縮的「火炭藝術工作室」開放 ⊙卓有瑞
   
87 藝術焦點
  俗物 ⊙李維菁
   
88 藝術新聞
88 史博館新任館長廖新田上任 ⊙莊偉慈
88 「新故宮計畫」與故宮年度重點活動 ⊙蔣嘉惠
89 當代館「還原—土地之歌」 ⊙藝術家編輯部
89 心色之扉—蔣友梅個展 ⊙蔣嘉惠
90 對數位時代中的「真實」提問 ⊙藝術家編輯部
90 數位藝術策展案「遺落在網夢裡」 ⊙藝術家編輯部
91 「靜河流深」展示多元藝術觀點 ⊙藝術家編輯部
91 「2018高雄獎」得獎名單出爐 ⊙藝術家編輯部
92 急湍─約書亞.納塔森個展 ⊙柳敏鈺
92 眼見為憑—林德羅.厄利什個展 ⊙高慧倩
93 梁慧圭獲頒2018年沃夫岡罕獎 ⊙高慧倩
   
94 國際傳真
  鎖國主義趨勢下的文化變貌 ⊙鄭元智
   
96 藝壇動態
  台灣文化的認同基地─日本美術教育學會會長神林恆道獲聘台南市美術館顧問 ⊙潘(示番)
   
98 藝術市場
  2018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預報 ⊙整理/莊偉慈
   
108 首屆藝術盛會在新竹─2018新竹藝術博覽會展後報導 ⊙新竹藝術博覽會執行委員會
   
110 台灣美術
  亞洲的美術沙龍─台灣美術變貌(十四) ⊙潘(示番)
330 百年百家印象紀事─台灣美術運動史外一章 ⊙謝里法
   
122 台灣抽象藝術史
  抽象水墨的結繩傳奇─《台灣抽象藝術史》第十四章 ⊙蕭瓊瑞
   
160 藝術現場
  以藝術拆解日常生活 ⊙藝術家編輯部
   
164 大師開講
  呂爾薩:我是為了讓人們喜歡而描繪─現代藝術旗手之廿四 
⊙皮耶.阿斯提爾、路易.戈爾丹 編譯/潘(示番)
   
170 藝評選讀
  藝術的動機(二)─淺說現代藝術的緣起之八 ⊙菲利浦.耶納畹 編譯/蔣嘉惠
   
174 交陪美學論
  無常的世間.共同的場所─梅原龍三郎的「空」與雨田具彥的「隱」 ⊙龔卓軍
   
178 影像邊緣
  表演的基本架構與互動空間的結構化─〈恥的子彈〉中的空間與裝置問題 ⊙王柏偉
   
182 封面藝術家
  虛實、輕重與透明的坦培拉─論夏禹媒材試驗之實踐 ⊙魯明軍
   
190 水墨藝術
  假白菜換不了真白菜─齊白石畫換白菜故事 ⊙林藝
   
192 評藝廣場
  近身夢土─周成樑的「自由行」系列 ⊙蕭瓊瑞
   
196 藝術人物
  八十九歲生日快樂─記女神草間彌生Yayoi Kusama ⊙陸蓉之
310 我不是真人,而是傳奇─藝術家尚—米榭.巴斯奇亞 ⊙查理.福克斯 編譯/高慧倩
   
220 國際藝壇
  不是所有人都會被帶進未來─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伊利亞與艾蜜莉亞.卡巴科夫回顧展」 ⊙戴映萱
228 小澤剛的「不完全」美術史觀─千葉市美術館「不完全─平行美術史」小澤剛個展 ⊙邱馨慧
236 站在賽柏格的閾限上─紐約現代美術館「思維機器:電腦時代下的藝術與設計,1959-1989」 ⊙謝佩君
240 壓縮與擴張—巴黎龐畢度中心「凱撒回顧展」 ⊙劉京璇
252 普普藝術大師的回顧─科隆路德維希美術館展出「羅森桂斯特─沐浴在繪畫中」 ⊙莊偉慈
262 不畏挖掘過去歷史記憶─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布魯雅分館「挑動:安森.基弗」典藏展 ⊙周東曉
268
 
印象派筆下的異鄉風光
─倫敦泰德英國美術館「倫敦的印象派,流亡的法國藝術家(1870-1904)」 ⊙方秀雲
276 粉彩的現代性美學─巴黎小皇宮美術館「粉彩的藝術,從竇加到魯東」典藏特展 ⊙鄭元智
   
280 藝術家評介
  漂泊與駐足─徐寶琳的風景繪畫與行旅心境 ⊙廖仁義
   
284 藝術動態
  土地、生命與生活的節奏─2017花東原創生活節「看不見的時間」 ⊙蔡念儒
   
286 名家傑作
  喬爾格.巴塞利茲─當一個影像上下顛倒時,它同時也自傳統的包袱中自我解放 ⊙鄭元智
304 喬爾格.巴塞利茲的「英雄」 ⊙蔣嘉惠
   
314 宗教藝術
  聖母像在波蘭的歷史與現狀(一) ⊙安杰伊.華依達 編譯/朱燕翔
   
320 西域佛畫
  泥塑像與浮雕菩薩頭像 ⊙羅德瑞克.韋陀 編譯/林保堯
   
324 創意陶藝
  土的真原味─陶藝家黃虹毓的絞胎土之美 ⊙莊秀玲
   
328 誌上話陶
  體現同理心與人道精神─陶藝家連寶猜 ⊙黎翠玉
   
336 版畫藝術
  黃昏裡的缸魚─記最後的楊柳青粗活年畫藝人王學勤 ⊙倪又安
   
375 藝術新刊
  您可以再靠近一點─《國美藝誌》第二期出刊 ⊙賴岳貞
   
376 工藝美術
  自信的美學判斷與選擇─《臺灣工藝》第六十八期出刊 ⊙朱珮儀
   
342 藝展目錄
343 藝展報導
354 藝術快遞
356 展覽月報
362 行情表
366 叢書目錄
372 藝術線上


《編輯留言版》

充滿爭議的〈鬱金香花束〉
 
  2015年巴黎發生恐怖攻擊事件後,美國藝術家傑夫.孔斯表達哀悼之意的同時,也慷慨表示願意致贈一件公共藝術以紀念罹難者。不過,這個好意最近被法國文化圈人士回絕,他們向文化部提出聯署對此表達抗議,聯署人士包括前文化部長佛雷德利.密特朗、藝術家波東斯基與電影導演阿薩亞斯等人。
  由傑夫.孔斯設計、高達12公尺的作品〈鬱金香花束〉,設置預定地位在東京宮與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之間的廣場,作品位置得天獨厚,藝術家因此被質疑究竟是單純好意,或只是抓住機會為自己宣傳?儘管這件作品的製作費用獲得私人贊助約300萬歐元,然而巴黎市民仍得為此付出代價,原因是為了設置作品,官方必須為地面加固等相關作業額外付出成本,換句話說,最後還是由納稅人買單。聯署團體質疑,整起捐贈行動最大的受益者是藝術家與贊助者,因為他們可從中獲得名聲和減免稅賦的好處。信末寫道:「我們願意接受這項贈予,但前提它必須是無條件且沒有暗藏動機的。」
  在3月專輯中,以「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反思」為題,從觀察評論、報導與展覽的角度切入。自2002年行政院提出「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畫」後,文化園區在台灣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由於政府部門期待文創產業的引進能夠活化空間並帶來經濟效益,此與文化專業人士的看法不同,因此近年關於文化園區發展的相關討論始終不斷。專輯中,廖世璋的文章對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提出反思;陳沛妤和莊偉慈採訪文化資產局局長施國隆與宜蘭文化局局長李志勇,從中央與地方的觀點貼近文化園區的發展策略;陳永賢則撰文介紹其在新富町文化市場所策畫的展覽。
  目前龐畢度藝術中心正舉辦雕塑家凱撒.巴達奇尼回顧展,他被譽為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雕塑家,本期國際藝壇單元介紹凱撒的藝術生涯,以及他在雕塑上的創新觀念。名家傑作為讀者介紹德國重要的當代畫家喬爾格.巴塞利茲於巴塞爾舉辦的回顧展,巴塞利茲的繪畫繼承德國表現主義的風格,以人為主要的描繪對象,他巧妙透過不同視點、倒轉顛倒畫面與運用強烈色彩和有力線條的方式,開創出屬於自己的繪畫性與特殊風格。
蘇富比於2月28日於倫敦舉辦「印象派及現代藝術」與「超現實主義藝術」拍賣會,除了有傑克梅第的〈女子、男子及小鳥吊燈〉,西班牙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達利的〈格拉蒂娃〉與〈色情狂的房子〉也登上拍場。由於達利的這兩件作品極少曝光,特別是〈色情狂的房子〉自1930年代之後就從未展出,因此在本次拍賣會上也備受矚目,更令喜愛達利的藏家萬分期待。


 

目錄
136 3月專輯
  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反思 ⊙藝術家編輯部
138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實踐與反思 ⊙廖世璋
144 台中文創園區的過去與現在─專訪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施國隆 ⊙陳沛妤
150 中興文創園區做為育成基地─專訪宜蘭縣文化局長李志勇 ⊙莊偉慈
154 與傳統市場相遇─新富町文化市場展出「庖廩之所」 ⊙陳永賢
   
83 藝術風景
  雅各.朱利安.左可夫斯基的幽靈世界 ⊙藝術家編輯部
   
84 美學漫遊
  祭典是城市的設計專利 ⊙李仁芳
   
85 美術之眼
  從外傭到街頭攝影師 ⊙陳長華
   
86 香港視線
  萎縮的「火炭藝術工作室」開放 ⊙卓有瑞
   
87 藝術焦點
  俗物 ⊙李維菁
   
88 藝術新聞
88 史博館新任館長廖新田上任 ⊙莊偉慈
88 「新故宮計畫」與故宮年度重點活動 ⊙蔣嘉惠
89 當代館「還原—土地之歌」 ⊙藝術家編輯部
89 心色之扉—蔣友梅個展 ⊙蔣嘉惠
90 對數位時代中的「真實」提問 ⊙藝術家編輯部
90 數位藝術策展案「遺落在網夢裡」 ⊙藝術家編輯部
91 「靜河流深」展示多元藝術觀點 ⊙藝術家編輯部
91 「2018高雄獎」得獎名單出爐 ⊙藝術家編輯部
92 急湍─約書亞.納塔森個展 ⊙柳敏鈺
92 眼見為憑—林德羅.厄利什個展 ⊙高慧倩
93 梁慧圭獲頒2018年沃夫岡罕獎 ⊙高慧倩
   
94 國際傳真
  鎖國主義趨勢下的文化變貌 ⊙鄭元智
   
96 藝壇動態
  台灣文化的認同基地─日本美術教育學會會長神林恆道獲聘台南市美術館顧問 ⊙潘(示番)
   
98 藝術市場
  2018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預報 ⊙整理/莊偉慈
   
108 首屆藝術盛會在新竹─2018新竹藝術博覽會展後報導 ⊙新竹藝術博覽會執行委員會
   
110 台灣美術
  亞洲的美術沙龍─台灣美術變貌(十四) ⊙潘(示番)
330 百年百家印象紀事─台灣美術運動史外一章 ⊙謝里法
   
122 台灣抽象藝術史
  抽象水墨的結繩傳奇─《台灣抽象藝術史》第十四章 ⊙蕭瓊瑞
   
160 藝術現場
  以藝術拆解日常生活 ⊙藝術家編輯部
   
164 大師開講
  呂爾薩:我是為了讓人們喜歡而描繪─現代藝術旗手之廿四 
⊙皮耶.阿斯提爾、路易.戈爾丹 編譯/潘(示番)
   
170 藝評選讀
  藝術的動機(二)─淺說現代藝術的緣起之八 ⊙菲利浦.耶納畹 編譯/蔣嘉惠
   
174 交陪美學論
  無常的世間.共同的場所─梅原龍三郎的「空」與雨田具彥的「隱」 ⊙龔卓軍
   
178 影像邊緣
  表演的基本架構與互動空間的結構化─〈恥的子彈〉中的空間與裝置問題 ⊙王柏偉
   
182 封面藝術家
  虛實、輕重與透明的坦培拉─論夏禹媒材試驗之實踐 ⊙魯明軍
   
190 水墨藝術
  假白菜換不了真白菜─齊白石畫換白菜故事 ⊙林藝
   
192 評藝廣場
  近身夢土─周成樑的「自由行」系列 ⊙蕭瓊瑞
   
196 藝術人物
  八十九歲生日快樂─記女神草間彌生Yayoi Kusama ⊙陸蓉之
310 我不是真人,而是傳奇─藝術家尚—米榭.巴斯奇亞 ⊙查理.福克斯 編譯/高慧倩
   
220 國際藝壇
  不是所有人都會被帶進未來─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伊利亞與艾蜜莉亞.卡巴科夫回顧展」 ⊙戴映萱
228 小澤剛的「不完全」美術史觀─千葉市美術館「不完全─平行美術史」小澤剛個展 ⊙邱馨慧
236 站在賽柏格的閾限上─紐約現代美術館「思維機器:電腦時代下的藝術與設計,1959-1989」 ⊙謝佩君
240 壓縮與擴張—巴黎龐畢度中心「凱撒回顧展」 ⊙劉京璇
252 普普藝術大師的回顧─科隆路德維希美術館展出「羅森桂斯特─沐浴在繪畫中」 ⊙莊偉慈
262 不畏挖掘過去歷史記憶─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布魯雅分館「挑動:安森.基弗」典藏展 ⊙周東曉
268
 
印象派筆下的異鄉風光
─倫敦泰德英國美術館「倫敦的印象派,流亡的法國藝術家(1870-1904)」 ⊙方秀雲
276 粉彩的現代性美學─巴黎小皇宮美術館「粉彩的藝術,從竇加到魯東」典藏特展 ⊙鄭元智
   
280 藝術家評介
  漂泊與駐足─徐寶琳的風景繪畫與行旅心境 ⊙廖仁義
   
284 藝術動態
  土地、生命與生活的節奏─2017花東原創生活節「看不見的時間」 ⊙蔡念儒
   
286 名家傑作
  喬爾格.巴塞利茲─當一個影像上下顛倒時,它同時也自傳統的包袱中自我解放 ⊙鄭元智
304 喬爾格.巴塞利茲的「英雄」 ⊙蔣嘉惠
   
314 宗教藝術
  聖母像在波蘭的歷史與現狀(一) ⊙安杰伊.華依達 編譯/朱燕翔
   
320 西域佛畫
  泥塑像與浮雕菩薩頭像 ⊙羅德瑞克.韋陀 編譯/林保堯
   
324 創意陶藝
  土的真原味─陶藝家黃虹毓的絞胎土之美 ⊙莊秀玲
   
328 誌上話陶
  體現同理心與人道精神─陶藝家連寶猜 ⊙黎翠玉
   
336 版畫藝術
  黃昏裡的缸魚─記最後的楊柳青粗活年畫藝人王學勤 ⊙倪又安
   
375 藝術新刊
  您可以再靠近一點─《國美藝誌》第二期出刊 ⊙賴岳貞
   
376 工藝美術
  自信的美學判斷與選擇─《臺灣工藝》第六十八期出刊 ⊙朱珮儀
   
342 藝展目錄
343 藝展報導
354 藝術快遞
356 展覽月報
362 行情表
366 叢書目錄
372 藝術線上
回上頁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