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家
  • 2017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家2017年12月 #511

  • 藝術家2017年12月 #511 1

藝術家2017年12月 #511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留言版》
  • 目錄

〈救世主〉刷新藝術拍賣史紀錄
 
 第十四屆文件展、2017敏斯特雕塑展與第五十七屆威尼斯雙年展,在進入秋天後陸續落幕。接著而來的拍賣季節,再為國際藝壇掀起一波高潮,11月15日佳士得戰後與當代藝術夜場拍賣會上,達文西的〈救世主〉打破畢卡索〈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的成交金額,〈救世主〉在紐約以4億5030萬美元(約新台幣136億元)的天價落槌,打破拍賣史紀錄,金額之高甚至超過梵諦岡2013年的政府稅收。
 近年台灣與東南亞地區交流頻繁,「南向」趨勢不僅在政經方面可見,在文化部的「翡翠計畫」、國藝會與多個文化機構的補助推動下,鼓勵民間機構與藝術工作者前往東南亞交流和踏查。12月專輯以「熱帶的藝術視野」為題,其中三位作者的文章帶來第一手的觀察報導,陳沛妤為讀者介紹於11月初開幕的雅加達雙年展;陳湘汶今年前往印尼駐村,在文章中介紹印尼當代藝術環境;獨立策展人高森信男的文章梳理幾個非洲國家的當代藝術概況。專輯中,另介紹現正在國美館舉辦的「亞洲雙年展」與關美館的「熱帶氣旋」,兩個展覽規模各異,但從中可見策展人如何從不同的視角組織展覽,形構出亞洲與台灣的當代藝術切面。
 提到荷蘭藝術家,梵谷的知名度也許比蒙德利安來得更高,但蒙德利安使用幾何形和原色創作的形式,創造出最具標誌性的個人風格,就連時尚大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也曾以蒙德利安的〈紅黃藍的構成〉為靈感,設計知名的格子裙。而蒙德利安的作品〈紅黃藍黑的構成〉,在2015年以5060萬美元(約新台幣15億7100萬元)拍出,創下他的作品在拍賣市場上的最高紀錄,由此可見蒙德利安在藝術愛好者的心目中佔有相當分量。荷蘭海牙市立美術館現正舉辦蒙德利安與凡德勒克的繪畫展,海牙市更推出「蒙德利安到荷蘭設計」活動,將〈紅黃藍黑的構成〉的局部放大呈現在海牙市各主要建築立面,駐荷蘭作者丘彥明在本期中有詳細報導。
 國際藝壇單元介紹多個展覽,從畢卡索1932年的重要創作、女性藝術家露意絲.布爾喬亞特展、巴斯奇亞大型回顧展到目前正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舉辦的「1989後的藝術與中國:世界劇場」,內容豐富。作者邱馨慧介紹杉本博司美術館「江之浦測候所」,這個結合歷史遺物與新舊建築技術的美術館佔地寬廣,以季節時序為靈感設計規畫,充分體現人與天地宇宙的關係。106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於11月初推出十位藝術家的傳記新書,在特別報導單元中有詳細介紹。

152 12月專輯
       熱帶的藝術視野
154 走入權力角力場的藝術─2017亞洲藝術雙年展「關鍵斡旋」 ☉高慧倩
160 來自南方的視角─關渡美術館「熱帶氣旋」聯展 ☉陳琬尹
164 如何將靈魂注入藝術─2017年雅加達雙年展 ☉陳沛妤
170 歪斜時針─2016-2017年印尼藝術社群參訪筆記 ☉陳湘汶
174 大地上的知識分子們─初探非洲當代藝術 ☉高森信男
102 特別報導─106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
       重建台灣藝術史─「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新書發表會文化部部長鄭麗君致詞 ☉整理/編輯部
104  文化札根.美學共享─記106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新書發表會 ☉蔣嘉惠
108 《日盛.雨後.木下靜涯》─豐富台灣美術史的文化推手
110 《謙和.兼能.蔡草如》─兼具畫家和畫師身分的藝術家
112 《圓融.沉思.陳英傑》─南台灣雕塑藝術的拓荒者
114 《原彩.東方.吳昊》─獨具東方民俗美學的現代藝術家
116 《寂弦.高韻.霍剛》─獨樹一幟的理性抽象繪畫藝術家
118 《現代.水墨.劉國松》─現代水墨抽象畫開拓者
120 《白色.孤絕.林壽宇》─「一即一切」極簡美學的創作者
122 《元氣.磅礡.莊喆》─融合東西繪畫的現代抽象藝術家
124 《線形.本位.李錫奇》─縱橫跨領域畫壇變調候鳥
126 《綺麗.寫實.陳輝東》─優游完形美學的寫實藝術家
364  特別報導─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Art Taipei 2017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後記 ☉編輯部
368 「Art Taipei 2017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現場報導 ☉編輯部
99  藝術風景
      大衛.霍克尼的數位繪畫創作
100  巴黎隨筆
       「當代藝術百年說」之商榷 ☉李明明
100-1 美學漫遊
           和食的視覺經驗 ☉李仁芳
100-2 美術之眼
           雨後的日盛 ☉陳長華
100-3 香港視線
           馬來西亞熱浪島 ☉卓有瑞
100-4 雲端遊藝
           亡靈節的婚紗照 ☉陸蓉之
100-5 藝術焦點
           村上隆遇上SMAP ☉李維菁
100-6 藝術新聞
           2017第十二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吳大羽文獻展/李仲生視覺藝術獎公布得主/映像節在中興文化創意園區登場/「賴純純:仙境」特展/民樂交陪藝術祭/李秀實藝術回顧展/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典藏精品展/右翼民粹政黨狀告文件展/第廿一屆巴黎攝影博覽會/2017英國泰納獎首度解除年齡限制
100-12 國際傳真
             法國新政府的文化承諾 ☉鄭元智
100-14 艾未未的〈鍍金籠〉與紐約古根漢裡的〈世界劇場〉 ☉謝佩君
100-16  藝術拍賣
              達文西〈救世主〉以4.5億美元售出 ☉編譯/高慧倩
128 台灣美術
       美的同化與抗拒─台灣美術變貌(十一) ☉潘襎
352 百年百家印象紀事─台灣美術運動史外一章 ☉謝里法
138 台灣抽象藝術史
       前輩畫家的抽象回應─《台灣抽象藝術史》第十一章 ☉蕭瓊瑞
180 藝術現場
       阿布達比羅浮宮開幕
183 「草間彌生:鏡屋」特展
186 大師開講
       史貢扎克:樂天的現實感覺─現代藝術旗手之廿一 ☉皮耶.阿斯提爾、路易.戈爾丹 編譯/潘(示番)
192 藝評選讀
       探詢意義(三)─淺說現代藝術的緣起之五 ☉菲利浦.耶納畹 編譯/蔣嘉惠
196 評藝廣場
       回溯與奠基─「日本近代洋画大展」的意義 ☉蕭瓊瑞
200 交陪美學論
       盛裝魂魄的Pulima─交陪美學的開展與限制 ☉龔卓軍
204 當代影像藝術關鍵詞
       每個男人殺死自己所愛─論王俊傑〈激情〉的擬態與變位 ☉孫松榮
208 聚焦當代
       感性的平行世界─黃立慧的藝術創作 ☉莊偉慈
214 封面藝術家
      「老院子」繪畫風格體系之建立─董小蕙的藝術創作歷程(上) ☉巴東
226 國際藝壇
       帝王的肖像─巴黎盧森堡美術館魯本斯特展 ☉唐忠珊
232 情色年代─巴黎畢卡索美術館「畢卡索1932年」特展 ☉廖瓊芳
238 貼近真理的途徑─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傑斯帕.瓊斯:某種與真理相像的東西」 ☉方秀雲
244 激浪派交友圈的消散與交會─路德維格現代美術館「激浪派的朋友們」 ☉賴志婷
250 以原創語彙重現生命記憶─紐約現代美術館「露意絲.布爾喬亞:揭開的肖像畫」特展 ☉周東曉
260 藝術作品必須喚起人的意識─巴黎龐畢度中心「納莉尼.馬拉妮,死者的暴動─1969-2018回顧展」 ☉鄭元智
266 光之子─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巴斯奇亞大型回顧展」 ☉戴映萱
274 藝術概念的推進─2017澳洲雪梨現場表演藝術節 ☉張懿文
278 從觀念藝術看中國走向世界的歷程─紐約古根漢美術館「1989後的藝術與中國:世界劇場」國際巡迴特展 ☉周東曉
290 展覽評介
       繪畫與文學的共鳴─木心美術館「塔中之塔」與「大英圖書館珍寶展」 ☉許玉鈴
294 以樹「造」形─劉雄俊的「樹與枝」系列作品 ☉劉京璇
296 古典凝煉.視覺幻變─杜忠誥七旬大展的書藝傳承、突破與自我實現 ☉李思賢
302 藝壇動態
       讓藝術走入民眾的生活─2017大內藝術節 ☉翁浩原
304 藝術動態
       風格派百年的宴饗─從蒙德利安到荷蘭設計(上) ☉丘彥明
314 名家傑作
       圖象就是文化載體─西班牙當代藝術家瓦爾代斯 ☉徐芬蘭
320 藝術是長生的─《藝術家》雜誌專訪瓦爾代斯 ☉徐芬蘭
330 發現美術館
       杉本博司美術館「江之浦測候所」 ☉邱馨慧
340 亞洲文物之美
       朝鮮時代中期的繪畫 ☉潘(示番)
346 西域佛畫
       武士像與菩薩像 ☉羅德瑞克.韋陀 編譯/林保堯
358 創意陶藝
       遇見時代之心─一位年輕陶藝家楊育睿的自我告白 ☉莊秀玲
362 誌上話陶
       飄蕩卻依舊茁壯的種子─廖瑞章的有機陶藝 ☉黎翠玉
373 工藝美術
       在前進國際之際,深掘在地文化精神─《臺灣工藝》第六十七期出刊 ☉朱珮儀
374 藝展目錄
375 藝展報導
388 展覽月報
394 行情表
398 叢書目錄
404 藝術線上
410 藝術快遞

 



《編輯留言版》

〈救世主〉刷新藝術拍賣史紀錄
 
 第十四屆文件展、2017敏斯特雕塑展與第五十七屆威尼斯雙年展,在進入秋天後陸續落幕。接著而來的拍賣季節,再為國際藝壇掀起一波高潮,11月15日佳士得戰後與當代藝術夜場拍賣會上,達文西的〈救世主〉打破畢卡索〈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的成交金額,〈救世主〉在紐約以4億5030萬美元(約新台幣136億元)的天價落槌,打破拍賣史紀錄,金額之高甚至超過梵諦岡2013年的政府稅收。
 近年台灣與東南亞地區交流頻繁,「南向」趨勢不僅在政經方面可見,在文化部的「翡翠計畫」、國藝會與多個文化機構的補助推動下,鼓勵民間機構與藝術工作者前往東南亞交流和踏查。12月專輯以「熱帶的藝術視野」為題,其中三位作者的文章帶來第一手的觀察報導,陳沛妤為讀者介紹於11月初開幕的雅加達雙年展;陳湘汶今年前往印尼駐村,在文章中介紹印尼當代藝術環境;獨立策展人高森信男的文章梳理幾個非洲國家的當代藝術概況。專輯中,另介紹現正在國美館舉辦的「亞洲雙年展」與關美館的「熱帶氣旋」,兩個展覽規模各異,但從中可見策展人如何從不同的視角組織展覽,形構出亞洲與台灣的當代藝術切面。
 提到荷蘭藝術家,梵谷的知名度也許比蒙德利安來得更高,但蒙德利安使用幾何形和原色創作的形式,創造出最具標誌性的個人風格,就連時尚大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也曾以蒙德利安的〈紅黃藍的構成〉為靈感,設計知名的格子裙。而蒙德利安的作品〈紅黃藍黑的構成〉,在2015年以5060萬美元(約新台幣15億7100萬元)拍出,創下他的作品在拍賣市場上的最高紀錄,由此可見蒙德利安在藝術愛好者的心目中佔有相當分量。荷蘭海牙市立美術館現正舉辦蒙德利安與凡德勒克的繪畫展,海牙市更推出「蒙德利安到荷蘭設計」活動,將〈紅黃藍黑的構成〉的局部放大呈現在海牙市各主要建築立面,駐荷蘭作者丘彥明在本期中有詳細報導。
 國際藝壇單元介紹多個展覽,從畢卡索1932年的重要創作、女性藝術家露意絲.布爾喬亞特展、巴斯奇亞大型回顧展到目前正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舉辦的「1989後的藝術與中國:世界劇場」,內容豐富。作者邱馨慧介紹杉本博司美術館「江之浦測候所」,這個結合歷史遺物與新舊建築技術的美術館佔地寬廣,以季節時序為靈感設計規畫,充分體現人與天地宇宙的關係。106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於11月初推出十位藝術家的傳記新書,在特別報導單元中有詳細介紹。

目錄

152 12月專輯
       熱帶的藝術視野
154 走入權力角力場的藝術─2017亞洲藝術雙年展「關鍵斡旋」 ☉高慧倩
160 來自南方的視角─關渡美術館「熱帶氣旋」聯展 ☉陳琬尹
164 如何將靈魂注入藝術─2017年雅加達雙年展 ☉陳沛妤
170 歪斜時針─2016-2017年印尼藝術社群參訪筆記 ☉陳湘汶
174 大地上的知識分子們─初探非洲當代藝術 ☉高森信男
102 特別報導─106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
       重建台灣藝術史─「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新書發表會文化部部長鄭麗君致詞 ☉整理/編輯部
104  文化札根.美學共享─記106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新書發表會 ☉蔣嘉惠
108 《日盛.雨後.木下靜涯》─豐富台灣美術史的文化推手
110 《謙和.兼能.蔡草如》─兼具畫家和畫師身分的藝術家
112 《圓融.沉思.陳英傑》─南台灣雕塑藝術的拓荒者
114 《原彩.東方.吳昊》─獨具東方民俗美學的現代藝術家
116 《寂弦.高韻.霍剛》─獨樹一幟的理性抽象繪畫藝術家
118 《現代.水墨.劉國松》─現代水墨抽象畫開拓者
120 《白色.孤絕.林壽宇》─「一即一切」極簡美學的創作者
122 《元氣.磅礡.莊喆》─融合東西繪畫的現代抽象藝術家
124 《線形.本位.李錫奇》─縱橫跨領域畫壇變調候鳥
126 《綺麗.寫實.陳輝東》─優游完形美學的寫實藝術家
364  特別報導─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Art Taipei 2017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後記 ☉編輯部
368 「Art Taipei 2017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現場報導 ☉編輯部
99  藝術風景
      大衛.霍克尼的數位繪畫創作
100  巴黎隨筆
       「當代藝術百年說」之商榷 ☉李明明
100-1 美學漫遊
           和食的視覺經驗 ☉李仁芳
100-2 美術之眼
           雨後的日盛 ☉陳長華
100-3 香港視線
           馬來西亞熱浪島 ☉卓有瑞
100-4 雲端遊藝
           亡靈節的婚紗照 ☉陸蓉之
100-5 藝術焦點
           村上隆遇上SMAP ☉李維菁
100-6 藝術新聞
           2017第十二屆台北數位藝術節/吳大羽文獻展/李仲生視覺藝術獎公布得主/映像節在中興文化創意園區登場/「賴純純:仙境」特展/民樂交陪藝術祭/李秀實藝術回顧展/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典藏精品展/右翼民粹政黨狀告文件展/第廿一屆巴黎攝影博覽會/2017英國泰納獎首度解除年齡限制
100-12 國際傳真
             法國新政府的文化承諾 ☉鄭元智
100-14 艾未未的〈鍍金籠〉與紐約古根漢裡的〈世界劇場〉 ☉謝佩君
100-16  藝術拍賣
              達文西〈救世主〉以4.5億美元售出 ☉編譯/高慧倩
128 台灣美術
       美的同化與抗拒─台灣美術變貌(十一) ☉潘襎
352 百年百家印象紀事─台灣美術運動史外一章 ☉謝里法
138 台灣抽象藝術史
       前輩畫家的抽象回應─《台灣抽象藝術史》第十一章 ☉蕭瓊瑞
180 藝術現場
       阿布達比羅浮宮開幕
183 「草間彌生:鏡屋」特展
186 大師開講
       史貢扎克:樂天的現實感覺─現代藝術旗手之廿一 ☉皮耶.阿斯提爾、路易.戈爾丹 編譯/潘(示番)
192 藝評選讀
       探詢意義(三)─淺說現代藝術的緣起之五 ☉菲利浦.耶納畹 編譯/蔣嘉惠
196 評藝廣場
       回溯與奠基─「日本近代洋画大展」的意義 ☉蕭瓊瑞
200 交陪美學論
       盛裝魂魄的Pulima─交陪美學的開展與限制 ☉龔卓軍
204 當代影像藝術關鍵詞
       每個男人殺死自己所愛─論王俊傑〈激情〉的擬態與變位 ☉孫松榮
208 聚焦當代
       感性的平行世界─黃立慧的藝術創作 ☉莊偉慈
214 封面藝術家
      「老院子」繪畫風格體系之建立─董小蕙的藝術創作歷程(上) ☉巴東
226 國際藝壇
       帝王的肖像─巴黎盧森堡美術館魯本斯特展 ☉唐忠珊
232 情色年代─巴黎畢卡索美術館「畢卡索1932年」特展 ☉廖瓊芳
238 貼近真理的途徑─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傑斯帕.瓊斯:某種與真理相像的東西」 ☉方秀雲
244 激浪派交友圈的消散與交會─路德維格現代美術館「激浪派的朋友們」 ☉賴志婷
250 以原創語彙重現生命記憶─紐約現代美術館「露意絲.布爾喬亞:揭開的肖像畫」特展 ☉周東曉
260 藝術作品必須喚起人的意識─巴黎龐畢度中心「納莉尼.馬拉妮,死者的暴動─1969-2018回顧展」 ☉鄭元智
266 光之子─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巴斯奇亞大型回顧展」 ☉戴映萱
274 藝術概念的推進─2017澳洲雪梨現場表演藝術節 ☉張懿文
278 從觀念藝術看中國走向世界的歷程─紐約古根漢美術館「1989後的藝術與中國:世界劇場」國際巡迴特展 ☉周東曉
290 展覽評介
       繪畫與文學的共鳴─木心美術館「塔中之塔」與「大英圖書館珍寶展」 ☉許玉鈴
294 以樹「造」形─劉雄俊的「樹與枝」系列作品 ☉劉京璇
296 古典凝煉.視覺幻變─杜忠誥七旬大展的書藝傳承、突破與自我實現 ☉李思賢
302 藝壇動態
       讓藝術走入民眾的生活─2017大內藝術節 ☉翁浩原
304 藝術動態
       風格派百年的宴饗─從蒙德利安到荷蘭設計(上) ☉丘彥明
314 名家傑作
       圖象就是文化載體─西班牙當代藝術家瓦爾代斯 ☉徐芬蘭
320 藝術是長生的─《藝術家》雜誌專訪瓦爾代斯 ☉徐芬蘭
330 發現美術館
       杉本博司美術館「江之浦測候所」 ☉邱馨慧
340 亞洲文物之美
       朝鮮時代中期的繪畫 ☉潘(示番)
346 西域佛畫
       武士像與菩薩像 ☉羅德瑞克.韋陀 編譯/林保堯
358 創意陶藝
       遇見時代之心─一位年輕陶藝家楊育睿的自我告白 ☉莊秀玲
362 誌上話陶
       飄蕩卻依舊茁壯的種子─廖瑞章的有機陶藝 ☉黎翠玉
373 工藝美術
       在前進國際之際,深掘在地文化精神─《臺灣工藝》第六十七期出刊 ☉朱珮儀
374 藝展目錄
375 藝展報導
388 展覽月報
394 行情表
398 叢書目錄
404 藝術線上
410 藝術快遞

 

回上頁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