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家
  • 2017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家2017年03月 #502

  • 藝術家2017年03月 #502 1

藝術家2017年03月 #502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留言版》
  • 目錄
藝術的效應與光環

  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現正舉辦貝爾納.畢費(Bernard Buffet)回顧展,畢費的藝術生涯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當時的藝術環境對於具象與抽象繪畫有著熱烈爭論,而畢費被喻為是「法國寫實主義繪畫的接班人」,這是他去世後首次在巴黎市現代美術館的回顧展,也象徵他在美術史上得到肯定的評價。畢費的創作主題多元,從肖像、靜物到風景皆有,內容涵蓋宗教、文學、寓言等。展覽結合文件與影音介紹畢費不同時期的繪畫特徵與內容,並羅列畢費各個時期的重要繪畫作品,本期名家傑作單元中,由作者林智偉撰文介紹畢費的藝術生涯與創作特質。

  日本繼東京晴空塔之後,近日在首都又有新落成的美術館,墨田北齋美術館於2016年底開幕後不到兩個月,參觀人數超過十萬人次。墨田北齋美術館由建築師妹島和世設計,冷峻前衛的建築風格與俐落的建築造形,靈感是來自於葛飾北齋名作〈富嶽三十六景—山下白雨〉右下方的雷電圖案。美術館主要收藏葛飾北齋的作品,藏品來源除了原本墨田區的收藏,另來自兩位知名的藏家捐贈,本期由駐日本作者邱馨慧撰文介紹關於美術館的設計背景以及葛飾北齋的創作。

  2017年一開春即有許多重要的藝術活動,首先於2月登場的是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於東京六本木國立新美術館舉辦「草間彌生:我永遠的靈魂」,此展是草間彌生目前為止最大的回顧展。國際藝壇單元為讀者介紹多個現正舉辦的展覽,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現正舉辦的「繪畫目的—藝術思維之旅」,展覽主要是為慶祝一百九十七週年館慶,展出作品橫跨16至19世紀,包括提香、魯本斯、維拉斯蓋茲與哥雅等大師。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近日舉辦「卡爾.安德勒回顧展」,安德勒為極簡藝術代表人物,其創作以帶有平面性與組合性的特質,在不刻意強調技術與使用原始素材的形式中,展現雕塑的幾何之美。

  藝術圈不乏明星級的藝術家,但近年來,各美術場館甚至於拍賣會都先後出現與明星合作的例子。有的著眼於票房考量,期望藝人的名氣能為展覽帶來新氣象;也有展覽是聚焦在藝人在藝術創作,透過展覽呈現出藝人在演藝以外的才華。3月專輯從展覽、創作、收藏與拍賣市場等不同面向切入,觀察當前藝術界中的名人效應。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禁止七個伊斯蘭教國家的公民入境美國,紐約MoMA美術館立即從典藏品中選出此七國藝術家的創作,與藝術大師畢卡索等人的作品共同展出,柔性堅定地對川普充滿歧視的政策表達抗議。而在歐洲右翼與民粹主義興起的此時,包括藝術家卡普爾(Anish Kapoor)與迪恩(Tacita Dean),均參與「別干涉我們的革命」連署運動。宣言中指出藝術家與創作者應不分種族、性別,站在歧視與民粹主義的對立面,宣揚藝術與愛的價值。

158 3月專輯
  名人效應:從展覽到收藏的明星光環 ⊙藝術家編輯部
160 從展覽到收藏的明星光環—藝術中的名人效應 ⊙莊偉慈
166 藝術明星?明星藝術?—關於藝術與明星的幾個思考 ⊙翁浩原
170 名人收藏在美術館—艾爾頓.強的現代主義攝影收藏展 ⊙戴映萱
176 拍賣場上的「名人效應」—從馬勒手稿成為明星拍品談起 ⊙吳礽喻
180 大衛.鮑伊的惡作劇與真實人生 ⊙吳礽喻
99 藝術風景
  薩拉切諾的〈雲上之城〉 ⊙藝術家編輯部
100 美學漫遊
  街廓的紋理 ⊙李仁芳
101 美術之眼
  藝術,這美好的武器 ⊙陳長華
102 香港視線
  邂逅!老房子 ⊙卓有瑞
103 藝術焦點
  大師 ⊙李維菁
104 藝術新聞
104 當代館「羅莎的傷口」與「島嶼隱身」 ⊙高慧倩
105 黃贊倫個展於當代館展出 ⊙高慧倩
105 陳宏群的繪畫空間 ⊙莊偉慈
106 翻轉傳統民俗祭祀信仰 ⊙施友傑
107 國美館展出「危觀風景」 ⊙高慧倩
107 宋元書畫私藏特展 ⊙付滌非
108 Arter舉辦查普曼兄弟首次個展 ⊙高慧倩
109 涂維政受邀參加「採集歐洲」特展 ⊙藝術家編輯部
109 MoMA對川普優雅漂亮的回擊 ⊙高慧倩
110 威尼斯雙年展公布參展藝術家 ⊙蔣嘉惠
110 里昂雙年展「浮動的複數世界」 ⊙蔣嘉惠
111 法國國立藝術史研究中心圖書館重新開幕 ⊙劉京璇
112 藝術現場
  佩羅.伊拉祖:全景 ⊙藝術家編輯部
184 現代生活的樣貌 ⊙藝術家編輯部
116 國際傳真
  為什麼紐約現代美術館要典藏「表情符號」?
118 藝術市場
  2017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預報 ⊙莊偉慈
124 台灣抽象藝術史
  抽象的初現:形象的解構與重構—《台灣抽象藝術史》第二章 ⊙蕭瓊瑞
138 台灣美術
  華夏夷防的邊陲視點—台灣美術變貌(二) ⊙潘襎
150 交陪美學論
  當代藝術祭革命與重新裝配論 ⊙龔卓軍
154 影像邊緣
  圖象在行動:致穎「像,閃光,攝影機」展中的脈絡意識 ⊙王柏偉
188 藝評選讀
  關於靈性—當代策展人琳恩.賀爾伯特評選論述 ⊙編譯/蔣嘉惠
196 大師開講
  勃拉克:畫家必須要有聖火般燃燒著的信念—現代藝術的旗手之十二 ⊙皮耶.阿爾提斯、路易.戈爾丹 編譯/潘襎
202 大師的講堂
  美術教育的推展者—郭柏川教授的教學與創作 ⊙黃光男
208 評藝廣場
  內化山水—林信榮的人文造形 ⊙蕭瓊瑞
212 聚焦當代
  超過一把剪刀能做的事—吳耿禎的藝術創作 ⊙莊偉慈
218 封面藝術家
  生命之喜悅—憶陳家榮繪畫的浪漫視野 ⊙黃春英
226 冷峻的人生中溫暖可尋—看陳家榮的畫 ⊙楊敏
228 國際藝壇
  此地此時—首屆火奴魯魯雙年展即將展出 ⊙劉俐
236 草間彌生:我永遠的靈魂—東京舉行最大規模草間彌生個展 ⊙東京通訊
242 「繪畫目的—藝術思維之旅」大展—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一百九十七週年紀念 ⊙周芳蓮
254 大象寶寶均孤獨地死去—馬德里索菲亞王后國立藝術中心「埃及的超現實主義」特展 ⊙鄭元智
258 加入場域性觀念雕塑創作—極簡藝術家代表人物卡爾.安德勒回顧展 ⊙鄭元智
266 日裔集中營的記憶—紐約野口勇美術館「自願就範,1942年」雕塑特展 ⊙周東曉
272 當代廢墟/物史—馬克‧雷奇「載體與他們的驅動器」個展 ⊙謝佩君
276 倫敦與旁遮普的藝術與工藝—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美術館「洛克伍德.吉卜林」特展 ⊙編譯/蔣嘉惠
325 危險的完美—來自義大利普利亞大區的古老陪葬花瓶 ⊙編譯/高慧倩
230 藝術動態
  迎接2017國際藝術大展 ⊙編譯/高慧倩
280 當代藝術
  覆面的亞洲到亞洲的複臉—「現實秘境」中的亞洲與世界觀 ⊙林忠模
284 潮間帶的喧囂與豐饒—微觀台灣東海岸的原住民當代藝術廿年 ⊙李韻儀
290 名家傑作
  抽象的寫實主義大師—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畢費回顧展」 ⊙林智偉
308 發現美術館
  妹島建築詮釋北齋特徵—東京晴空塔下的墨田北齋美術館 ⊙邱馨慧
316 亞洲文物之美
  薩法維王朝與其他伊朗地區的伊斯蘭美術 ⊙潘襎
322 西域佛畫
  唐代佛坐像與5世紀米蘭泥塑佛頭
326 藝術家評介
  象之品味—關於尚濤的繪畫 ⊙王璜生
330 從混沌到宇宙—薩璨如的雕塑藝術 ⊙張晴文
334 天生的現象學家—探江上龍的水墨歷程 ⊙曾長生
336 卡羅斯.劉.博拉榭的狂想—一位祕魯華裔畫家在巴黎 ⊙陳英德、張彌彌
342 展覽評介
  在時與空裡來去—韓湘寧的時空回顧 ⊙陳湘汶
344 奇觀社會與攝影蒙太奇的啟蒙—奇觀城市物語:影像改變的世界—津夫個展 ⊙黃金福
346 創意陶藝
  女人的情意世界—關於陶藝家呂淑珍的裸女造像 ⊙莊秀玲
350 誌上話陶
  理性設計的「遊戲性」陶藝風格—陶藝家卓銘順 ⊙黎翠玉
352 藝術人物誌
  拍賣生活的春秋冬夏—胡妍妍 ⊙錢陳翔
391 工藝美術
  魅力品牌,永續未來—《臺灣工藝》第六十四期出刊 ⊙朱珮儀
358 藝展目錄
359 藝展報導
370 藝術快遞
372 展覽月報
378 行情表
382 叢書目錄
388 藝術線上


《編輯留言版》
藝術的效應與光環

  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現正舉辦貝爾納.畢費(Bernard Buffet)回顧展,畢費的藝術生涯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當時的藝術環境對於具象與抽象繪畫有著熱烈爭論,而畢費被喻為是「法國寫實主義繪畫的接班人」,這是他去世後首次在巴黎市現代美術館的回顧展,也象徵他在美術史上得到肯定的評價。畢費的創作主題多元,從肖像、靜物到風景皆有,內容涵蓋宗教、文學、寓言等。展覽結合文件與影音介紹畢費不同時期的繪畫特徵與內容,並羅列畢費各個時期的重要繪畫作品,本期名家傑作單元中,由作者林智偉撰文介紹畢費的藝術生涯與創作特質。

  日本繼東京晴空塔之後,近日在首都又有新落成的美術館,墨田北齋美術館於2016年底開幕後不到兩個月,參觀人數超過十萬人次。墨田北齋美術館由建築師妹島和世設計,冷峻前衛的建築風格與俐落的建築造形,靈感是來自於葛飾北齋名作〈富嶽三十六景—山下白雨〉右下方的雷電圖案。美術館主要收藏葛飾北齋的作品,藏品來源除了原本墨田區的收藏,另來自兩位知名的藏家捐贈,本期由駐日本作者邱馨慧撰文介紹關於美術館的設計背景以及葛飾北齋的創作。

  2017年一開春即有許多重要的藝術活動,首先於2月登場的是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於東京六本木國立新美術館舉辦「草間彌生:我永遠的靈魂」,此展是草間彌生目前為止最大的回顧展。國際藝壇單元為讀者介紹多個現正舉辦的展覽,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現正舉辦的「繪畫目的—藝術思維之旅」,展覽主要是為慶祝一百九十七週年館慶,展出作品橫跨16至19世紀,包括提香、魯本斯、維拉斯蓋茲與哥雅等大師。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近日舉辦「卡爾.安德勒回顧展」,安德勒為極簡藝術代表人物,其創作以帶有平面性與組合性的特質,在不刻意強調技術與使用原始素材的形式中,展現雕塑的幾何之美。

  藝術圈不乏明星級的藝術家,但近年來,各美術場館甚至於拍賣會都先後出現與明星合作的例子。有的著眼於票房考量,期望藝人的名氣能為展覽帶來新氣象;也有展覽是聚焦在藝人在藝術創作,透過展覽呈現出藝人在演藝以外的才華。3月專輯從展覽、創作、收藏與拍賣市場等不同面向切入,觀察當前藝術界中的名人效應。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禁止七個伊斯蘭教國家的公民入境美國,紐約MoMA美術館立即從典藏品中選出此七國藝術家的創作,與藝術大師畢卡索等人的作品共同展出,柔性堅定地對川普充滿歧視的政策表達抗議。而在歐洲右翼與民粹主義興起的此時,包括藝術家卡普爾(Anish Kapoor)與迪恩(Tacita Dean),均參與「別干涉我們的革命」連署運動。宣言中指出藝術家與創作者應不分種族、性別,站在歧視與民粹主義的對立面,宣揚藝術與愛的價值。

目錄
158 3月專輯
  名人效應:從展覽到收藏的明星光環 ⊙藝術家編輯部
160 從展覽到收藏的明星光環—藝術中的名人效應 ⊙莊偉慈
166 藝術明星?明星藝術?—關於藝術與明星的幾個思考 ⊙翁浩原
170 名人收藏在美術館—艾爾頓.強的現代主義攝影收藏展 ⊙戴映萱
176 拍賣場上的「名人效應」—從馬勒手稿成為明星拍品談起 ⊙吳礽喻
180 大衛.鮑伊的惡作劇與真實人生 ⊙吳礽喻
99 藝術風景
  薩拉切諾的〈雲上之城〉 ⊙藝術家編輯部
100 美學漫遊
  街廓的紋理 ⊙李仁芳
101 美術之眼
  藝術,這美好的武器 ⊙陳長華
102 香港視線
  邂逅!老房子 ⊙卓有瑞
103 藝術焦點
  大師 ⊙李維菁
104 藝術新聞
104 當代館「羅莎的傷口」與「島嶼隱身」 ⊙高慧倩
105 黃贊倫個展於當代館展出 ⊙高慧倩
105 陳宏群的繪畫空間 ⊙莊偉慈
106 翻轉傳統民俗祭祀信仰 ⊙施友傑
107 國美館展出「危觀風景」 ⊙高慧倩
107 宋元書畫私藏特展 ⊙付滌非
108 Arter舉辦查普曼兄弟首次個展 ⊙高慧倩
109 涂維政受邀參加「採集歐洲」特展 ⊙藝術家編輯部
109 MoMA對川普優雅漂亮的回擊 ⊙高慧倩
110 威尼斯雙年展公布參展藝術家 ⊙蔣嘉惠
110 里昂雙年展「浮動的複數世界」 ⊙蔣嘉惠
111 法國國立藝術史研究中心圖書館重新開幕 ⊙劉京璇
112 藝術現場
  佩羅.伊拉祖:全景 ⊙藝術家編輯部
184 現代生活的樣貌 ⊙藝術家編輯部
116 國際傳真
  為什麼紐約現代美術館要典藏「表情符號」?
118 藝術市場
  2017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預報 ⊙莊偉慈
124 台灣抽象藝術史
  抽象的初現:形象的解構與重構—《台灣抽象藝術史》第二章 ⊙蕭瓊瑞
138 台灣美術
  華夏夷防的邊陲視點—台灣美術變貌(二) ⊙潘襎
150 交陪美學論
  當代藝術祭革命與重新裝配論 ⊙龔卓軍
154 影像邊緣
  圖象在行動:致穎「像,閃光,攝影機」展中的脈絡意識 ⊙王柏偉
188 藝評選讀
  關於靈性—當代策展人琳恩.賀爾伯特評選論述 ⊙編譯/蔣嘉惠
196 大師開講
  勃拉克:畫家必須要有聖火般燃燒著的信念—現代藝術的旗手之十二 ⊙皮耶.阿爾提斯、路易.戈爾丹 編譯/潘襎
202 大師的講堂
  美術教育的推展者—郭柏川教授的教學與創作 ⊙黃光男
208 評藝廣場
  內化山水—林信榮的人文造形 ⊙蕭瓊瑞
212 聚焦當代
  超過一把剪刀能做的事—吳耿禎的藝術創作 ⊙莊偉慈
218 封面藝術家
  生命之喜悅—憶陳家榮繪畫的浪漫視野 ⊙黃春英
226 冷峻的人生中溫暖可尋—看陳家榮的畫 ⊙楊敏
228 國際藝壇
  此地此時—首屆火奴魯魯雙年展即將展出 ⊙劉俐
236 草間彌生:我永遠的靈魂—東京舉行最大規模草間彌生個展 ⊙東京通訊
242 「繪畫目的—藝術思維之旅」大展—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一百九十七週年紀念 ⊙周芳蓮
254 大象寶寶均孤獨地死去—馬德里索菲亞王后國立藝術中心「埃及的超現實主義」特展 ⊙鄭元智
258 加入場域性觀念雕塑創作—極簡藝術家代表人物卡爾.安德勒回顧展 ⊙鄭元智
266 日裔集中營的記憶—紐約野口勇美術館「自願就範,1942年」雕塑特展 ⊙周東曉
272 當代廢墟/物史—馬克‧雷奇「載體與他們的驅動器」個展 ⊙謝佩君
276 倫敦與旁遮普的藝術與工藝—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美術館「洛克伍德.吉卜林」特展 ⊙編譯/蔣嘉惠
325 危險的完美—來自義大利普利亞大區的古老陪葬花瓶 ⊙編譯/高慧倩
230 藝術動態
  迎接2017國際藝術大展 ⊙編譯/高慧倩
280 當代藝術
  覆面的亞洲到亞洲的複臉—「現實秘境」中的亞洲與世界觀 ⊙林忠模
284 潮間帶的喧囂與豐饒—微觀台灣東海岸的原住民當代藝術廿年 ⊙李韻儀
290 名家傑作
  抽象的寫實主義大師—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畢費回顧展」 ⊙林智偉
308 發現美術館
  妹島建築詮釋北齋特徵—東京晴空塔下的墨田北齋美術館 ⊙邱馨慧
316 亞洲文物之美
  薩法維王朝與其他伊朗地區的伊斯蘭美術 ⊙潘襎
322 西域佛畫
  唐代佛坐像與5世紀米蘭泥塑佛頭
326 藝術家評介
  象之品味—關於尚濤的繪畫 ⊙王璜生
330 從混沌到宇宙—薩璨如的雕塑藝術 ⊙張晴文
334 天生的現象學家—探江上龍的水墨歷程 ⊙曾長生
336 卡羅斯.劉.博拉榭的狂想—一位祕魯華裔畫家在巴黎 ⊙陳英德、張彌彌
342 展覽評介
  在時與空裡來去—韓湘寧的時空回顧 ⊙陳湘汶
344 奇觀社會與攝影蒙太奇的啟蒙—奇觀城市物語:影像改變的世界—津夫個展 ⊙黃金福
346 創意陶藝
  女人的情意世界—關於陶藝家呂淑珍的裸女造像 ⊙莊秀玲
350 誌上話陶
  理性設計的「遊戲性」陶藝風格—陶藝家卓銘順 ⊙黎翠玉
352 藝術人物誌
  拍賣生活的春秋冬夏—胡妍妍 ⊙錢陳翔
391 工藝美術
  魅力品牌,永續未來—《臺灣工藝》第六十四期出刊 ⊙朱珮儀
358 藝展目錄
359 藝展報導
370 藝術快遞
372 展覽月報
378 行情表
382 叢書目錄
388 藝術線上
回上頁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