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家
  • 2017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家2017年04月 #503

  • 藝術家2017年04月 #503 1

藝術家2017年04月 #503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留言版》
  • 目錄
當代藝術的典藏挑戰
 
 近年來,結合行為、表演、立體裝置與觀念性的藝術創作愈來愈多,國際各美術館先後邀請舞蹈家、觀念藝術家進駐創作,這些具有現場性與關係式的作品擴充了美術館的展演策略,更進一步地,它們也進入美術館的典藏庫房中。曾獲威尼斯雙年展最佳藝術家金獅獎的提諾.塞格爾,曾創作一件名為〈境遇〉的作品,作品以聊天的形式存在,每次的表演者也不同。藝術家為這件作品訂下規則——它只存在於觀念執行期間,且不允許任何影像紀錄存在。〈境遇〉後來被法國國立現代美術館購藏,問題是,如果一件作品只有證明書卻無作品本身的文件或物件代表,這是否對傳統定義下的典藏概念帶來挑戰?
 
 4月專輯以「典藏的挑戰」為題,探討目前美術館在典藏當代藝術作品的策略及碰到的問題。專輯中邀請駐巴黎作者鄭元智撰文,他以法國龐畢度中心曾展出與典藏的作品為例,探討不同媒材與觀念性創作可能碰到的問題。有的挑戰來自於展陳物件具有一定的保存期限,有的來自於作品保存在硬體上的限制,而更需要被關注的,則是特定的觀念性作品是否該被典藏與如何典藏的討論。謝佩君的文章梳理紐約幾個重要美術館典藏策略的更迭;陳琬尹、蔣嘉惠與高慧倩則以採訪報導的方式,呈現台灣主要的三個美術館在當代藝術收藏與再現上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典藏作品的方針。
 
 於夏威夷檀香山舉辦的第一屆火奴魯魯雙年展「此地此時」日前開幕,展覽由南條史生擔任總策展人。此雙年展特別的地方是,主場館設在已歇業的連鎖運動器材店,展區遍及檀香山各個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展場。本期雜誌中,由作者劉俐撰文介紹火奴魯魯雙年展的展覽內容。
 
 近日在亞洲地區也有多個展覽活動舉辦,除有每年一度於香港舉行的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台北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現正舉辦「相思巴黎——館藏常玉展」,本期刊登史博館副館長高玉珍的策展筆記,為讀者介紹關於常玉的藝術生涯與創作特質。奧塞美術館成立卅週年,4月8日起,其典藏的經典名作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展出,展覽展出多件19世紀西洋美術的繪畫精粹,本期為讀者介紹部分展出作品與展覽內容。

 今年歐洲各國均有重要選舉,隨著荷蘭國會大選揭曉,保守派執政黨自民黨擊敗極右派的自由黨,此結果稍微紓緩歐洲民粹風潮興起的現象,但歐洲經濟問題非一日之寒;近日,關於希臘與國際債權人在經濟改革和債務減免方面的談判問題又浮上檯面。2017年文件展「以雅典為鑒」先於4月8日在希臘雅典開幕,近日陸續舉辦多場論壇活動,其中不乏與希臘政經情勢相關議題。隨著雅典文件展登場,威尼斯雙年展、卡塞爾文件展、明斯特雕塑展與伊斯坦堡雙年展接力開幕,《藝術家》雜誌接下來將為讀者帶來第一手的現場報導。

 
 
164 4月專輯 ─
當代藝術的典藏挑戰 ⊙藝術家編輯部
166 美術館的典藏挑戰—從幾件法國當代藝術典藏作品的潛在問題談起 ⊙鄭元智
174 製造地與保存期限—紐約美術館的當代藝術收藏策略 ⊙謝佩君
178 打開藝術品的關係鏈─國立台灣美術館的典藏經驗 ⊙陳琬尹
182 關於典藏的重新思考—當代藝術在台北市立美術館 ⊙蔣嘉惠
186 典藏中的自我定位—高美館與當代藝術交鋒 ⊙高慧倩
典藏中的自我定位—高美館與當代藝術交鋒 ⊙高慧倩 作品選介 ⊙藝術家編輯部
138 特別報導─火奴魯魯雙年展
首屆火奴魯魯雙年展「此地此時」現場報導 ⊙劉俐
144 火奴魯魯雙年展作品選介 ⊙劉俐
286 特別報導─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藝術家編輯部
115 藝術風景
丹.佛朗文的〈無題(給Alex和Nikki)〉 ⊙藝術家編輯部
116 美學漫遊
與自然生態共呼吸的生活空間 ⊙李仁芳
116-1 香港視線
紙的傳奇 ⊙卓有瑞
116-2 藝術焦點
推薦 ⊙李維菁
116-3 藝術新聞
116-3 「微光闇影」探討攝影多層次面向 ⊙莊偉慈
116-3 探索藝術家的深層意念 ⊙莊偉慈
116-4 YAT於4月中旬開幕 ⊙莊偉慈
116-4 重建島鏈的地誌與認同 ⊙莊偉慈
116-5 謝佩霓獲法國藝術暨文化騎士勳章 ⊙藝術家編輯部
116-5 瀛洲排演─肖旭個展 ⊙藝術家編輯部
116-5 隈研吾設計台北白石畫廊空間 ⊙藝術家編輯部
116-6 「硬蕊/悍圖」展覽開幕 ⊙莊偉慈
116-6 跨媒體藝術的跨界探索 ⊙付滌非
116-7 西斯特.蓋茨個展 ⊙高慧倩
116-8 蔡國強在普拉多:繪畫的精神 ⊙莊偉慈
116-9 沃夫岡.提爾門斯個展 ⊙高慧倩
116-10 國際傳真
記憶戰爭—從新加坡舊福特汽車廠二戰紀念館說起 ⊙洛謀
116-12 總統大選之後的美國藝術界 ⊙徐升潔
116-14 台灣美術
梯山航海:皇帝眼中的台灣—台灣美術變貌(三) ⊙潘襎
214 老而彌篤,不覺筆倦—陳慧坤百壹紀念展有感 ⊙謝佩霓
126 台灣抽象藝術史
師輩藝術家:杭州藝專的跨海影響(一)—《台灣抽象藝術史》第三章 ⊙蕭瓊瑞
154 交陪美學論
少數藝術與政治—禁閉的肥皂,絕境中的書寫 ⊙龔卓軍
158 當代影像藝術關鍵詞
紀錄片做為文件的當代潛勢—「帕夫倫斯基:身體與權力」於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的啟示 ⊙孫松榮
198 大師開講
藤田嗣治:繪畫必然是時代的證人—現代藝術的旗手之十三 ⊙皮耶.阿爾提斯、路易.戈爾丹 編譯/潘襎
204 藝評選讀
康丁斯基〈溫和的小玩意兒    —當代策展人蘇菲.貝赫納評選論述 ⊙編譯/蔣嘉惠
208 大師的講堂
來自南部的彩光—劉啟祥 ⊙黃光男
220 評藝廣場
在山上唱歌—伊誕的原鄉深情 ⊙蕭瓊瑞
224 聚焦當代
雕塑的劇場性—從涂維政「卜湳文明」系列談起 ⊙莊偉慈
230 封面藝術家
謎樣的寧靜星空—陶藝家孫超的極光哲思 ⊙莊秀玲
234 國際藝壇
眼瞳中的塑形—第三屆科欽—穆吉里斯雙年展 ⊙高森信男
238 藝術推廣教育的另一種形式—巴黎羅浮宮「運動的身體—博物館中的舞蹈」特展 ⊙劉京璇
244 質疑「牆」本身—明尼阿波利斯沃克藝術中心當代藝術聯展 ⊙陳雯俐
248 在地文化與自然的當代視覺擴散—澳洲凱恩斯地方美術館 ⊙陳沛妤
254 活生生的美國肖像—倫敦皇家藝術學院「衰退之後的美國:1930年代的畫」 ⊙方秀雲
262 前瞻視野造就美術館—索羅門.古根漢基金會八十週年紀念特展 ⊙周東曉
270 聆聽屋頂上的弦音躍舞—蒙特婁美術館「夏卡爾:色彩與音樂」特展 ⊙劉明惠
278 現代藝術符號—巴黎路易威登基金會展出俄國藏家史楚金的法國現代繪畫收藏 ⊙黃杰敏
282 維梅爾與風俗畫的大師—巴黎羅浮宮17世紀荷蘭繪畫特展 ⊙唐忠珊
372 丹.佛朗文作品於路易威登基金會東京空間展出 ⊙編譯/蔣嘉惠
294 藝術人物
絢爛歸於平淡—阿納遂〈月蝕〉版畫近作 ⊙劉明惠
296 編織拓印彩繪生命的藝術家—安潔拉.莫蕾諾 ⊙周芳蓮
302 名家傑作
「相思巴黎—館藏常玉展」策展筆記 ⊙高玉珍
322 西域佛畫
喀達里克6世紀〈壁畫殘片〉 ⊙羅德瑞克.韋陀 編譯/林保堯
326 亞洲文物之美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工藝與美術 ⊙潘襎
332 創意陶藝
深邃裡的璀璨光芒—陶藝家江有庭的天目禪思 ⊙莊秀玲
336     誌上話陶
挺立在鶯歌陶瓷戰區的戰將—中生代陶藝家許旭倫 ⊙黎翠玉
338 藝術家評介
無懼—台灣水墨勇者袁金塔 ⊙莊連東
342 宏觀取神近取意—江明賢的墨彩風景(下) ⊙蕭瓊瑞
346 念漆感漆知漆的牧漆者—汪天亮 ⊙白雪蘭
350 無相.圓融—謝棟樑010的生命創作進程 ⊙何明泉
352 光影交錯的行旅面容—郭彥甫的情感意識流寫真 ⊙王焜生
353 文物選粹
清代工筆花鳥精品—國立故宮博物院「名品聚焦—清人鳥譜」展 ⊙藝術家編輯部
354 藝術視界
好萊塢的〈你是明星〉壁畫 ⊙黃健敏
162 展覽評介
極限風景.風景極限—當代藝術七人展 ⊙蕭瓊瑞
360 所見—現時流:英倫繪畫三人展 ⊙海倫.凱瑞
364 藝術動態
發現「初心」藝術之旅—2017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366 藝術人物誌
孤峻高超的山水畫家—童中燾 ⊙錢陳翔
404 新書出版
臺灣美感的維基百科—《美感臺灣—多元閱讀臺灣之美》新書出版 ⊙藝術家出版部
373 藝展目錄
374 藝展報導
386 藝術快遞
388 展覽月報
394 行情表
398 叢書目錄
408 藝術線上
 


《編輯留言版》
當代藝術的典藏挑戰
 
 近年來,結合行為、表演、立體裝置與觀念性的藝術創作愈來愈多,國際各美術館先後邀請舞蹈家、觀念藝術家進駐創作,這些具有現場性與關係式的作品擴充了美術館的展演策略,更進一步地,它們也進入美術館的典藏庫房中。曾獲威尼斯雙年展最佳藝術家金獅獎的提諾.塞格爾,曾創作一件名為〈境遇〉的作品,作品以聊天的形式存在,每次的表演者也不同。藝術家為這件作品訂下規則——它只存在於觀念執行期間,且不允許任何影像紀錄存在。〈境遇〉後來被法國國立現代美術館購藏,問題是,如果一件作品只有證明書卻無作品本身的文件或物件代表,這是否對傳統定義下的典藏概念帶來挑戰?
 
 4月專輯以「典藏的挑戰」為題,探討目前美術館在典藏當代藝術作品的策略及碰到的問題。專輯中邀請駐巴黎作者鄭元智撰文,他以法國龐畢度中心曾展出與典藏的作品為例,探討不同媒材與觀念性創作可能碰到的問題。有的挑戰來自於展陳物件具有一定的保存期限,有的來自於作品保存在硬體上的限制,而更需要被關注的,則是特定的觀念性作品是否該被典藏與如何典藏的討論。謝佩君的文章梳理紐約幾個重要美術館典藏策略的更迭;陳琬尹、蔣嘉惠與高慧倩則以採訪報導的方式,呈現台灣主要的三個美術館在當代藝術收藏與再現上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典藏作品的方針。
 
 於夏威夷檀香山舉辦的第一屆火奴魯魯雙年展「此地此時」日前開幕,展覽由南條史生擔任總策展人。此雙年展特別的地方是,主場館設在已歇業的連鎖運動器材店,展區遍及檀香山各個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展場。本期雜誌中,由作者劉俐撰文介紹火奴魯魯雙年展的展覽內容。
 
 近日在亞洲地區也有多個展覽活動舉辦,除有每年一度於香港舉行的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台北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現正舉辦「相思巴黎——館藏常玉展」,本期刊登史博館副館長高玉珍的策展筆記,為讀者介紹關於常玉的藝術生涯與創作特質。奧塞美術館成立卅週年,4月8日起,其典藏的經典名作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展出,展覽展出多件19世紀西洋美術的繪畫精粹,本期為讀者介紹部分展出作品與展覽內容。

 今年歐洲各國均有重要選舉,隨著荷蘭國會大選揭曉,保守派執政黨自民黨擊敗極右派的自由黨,此結果稍微紓緩歐洲民粹風潮興起的現象,但歐洲經濟問題非一日之寒;近日,關於希臘與國際債權人在經濟改革和債務減免方面的談判問題又浮上檯面。2017年文件展「以雅典為鑒」先於4月8日在希臘雅典開幕,近日陸續舉辦多場論壇活動,其中不乏與希臘政經情勢相關議題。隨著雅典文件展登場,威尼斯雙年展、卡塞爾文件展、明斯特雕塑展與伊斯坦堡雙年展接力開幕,《藝術家》雜誌接下來將為讀者帶來第一手的現場報導。

 
目錄
 
164 4月專輯 ─
當代藝術的典藏挑戰 ⊙藝術家編輯部
166 美術館的典藏挑戰—從幾件法國當代藝術典藏作品的潛在問題談起 ⊙鄭元智
174 製造地與保存期限—紐約美術館的當代藝術收藏策略 ⊙謝佩君
178 打開藝術品的關係鏈─國立台灣美術館的典藏經驗 ⊙陳琬尹
182 關於典藏的重新思考—當代藝術在台北市立美術館 ⊙蔣嘉惠
186 典藏中的自我定位—高美館與當代藝術交鋒 ⊙高慧倩
典藏中的自我定位—高美館與當代藝術交鋒 ⊙高慧倩 作品選介 ⊙藝術家編輯部
138 特別報導─火奴魯魯雙年展
首屆火奴魯魯雙年展「此地此時」現場報導 ⊙劉俐
144 火奴魯魯雙年展作品選介 ⊙劉俐
286 特別報導─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 ⊙藝術家編輯部
115 藝術風景
丹.佛朗文的〈無題(給Alex和Nikki)〉 ⊙藝術家編輯部
116 美學漫遊
與自然生態共呼吸的生活空間 ⊙李仁芳
116-1 香港視線
紙的傳奇 ⊙卓有瑞
116-2 藝術焦點
推薦 ⊙李維菁
116-3 藝術新聞
116-3 「微光闇影」探討攝影多層次面向 ⊙莊偉慈
116-3 探索藝術家的深層意念 ⊙莊偉慈
116-4 YAT於4月中旬開幕 ⊙莊偉慈
116-4 重建島鏈的地誌與認同 ⊙莊偉慈
116-5 謝佩霓獲法國藝術暨文化騎士勳章 ⊙藝術家編輯部
116-5 瀛洲排演─肖旭個展 ⊙藝術家編輯部
116-5 隈研吾設計台北白石畫廊空間 ⊙藝術家編輯部
116-6 「硬蕊/悍圖」展覽開幕 ⊙莊偉慈
116-6 跨媒體藝術的跨界探索 ⊙付滌非
116-7 西斯特.蓋茨個展 ⊙高慧倩
116-8 蔡國強在普拉多:繪畫的精神 ⊙莊偉慈
116-9 沃夫岡.提爾門斯個展 ⊙高慧倩
116-10 國際傳真
記憶戰爭—從新加坡舊福特汽車廠二戰紀念館說起 ⊙洛謀
116-12 總統大選之後的美國藝術界 ⊙徐升潔
116-14 台灣美術
梯山航海:皇帝眼中的台灣—台灣美術變貌(三) ⊙潘襎
214 老而彌篤,不覺筆倦—陳慧坤百壹紀念展有感 ⊙謝佩霓
126 台灣抽象藝術史
師輩藝術家:杭州藝專的跨海影響(一)—《台灣抽象藝術史》第三章 ⊙蕭瓊瑞
154 交陪美學論
少數藝術與政治—禁閉的肥皂,絕境中的書寫 ⊙龔卓軍
158 當代影像藝術關鍵詞
紀錄片做為文件的當代潛勢—「帕夫倫斯基:身體與權力」於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的啟示 ⊙孫松榮
198 大師開講
藤田嗣治:繪畫必然是時代的證人—現代藝術的旗手之十三 ⊙皮耶.阿爾提斯、路易.戈爾丹 編譯/潘襎
204 藝評選讀
康丁斯基〈溫和的小玩意兒    —當代策展人蘇菲.貝赫納評選論述 ⊙編譯/蔣嘉惠
208 大師的講堂
來自南部的彩光—劉啟祥 ⊙黃光男
220 評藝廣場
在山上唱歌—伊誕的原鄉深情 ⊙蕭瓊瑞
224 聚焦當代
雕塑的劇場性—從涂維政「卜湳文明」系列談起 ⊙莊偉慈
230 封面藝術家
謎樣的寧靜星空—陶藝家孫超的極光哲思 ⊙莊秀玲
234 國際藝壇
眼瞳中的塑形—第三屆科欽—穆吉里斯雙年展 ⊙高森信男
238 藝術推廣教育的另一種形式—巴黎羅浮宮「運動的身體—博物館中的舞蹈」特展 ⊙劉京璇
244 質疑「牆」本身—明尼阿波利斯沃克藝術中心當代藝術聯展 ⊙陳雯俐
248 在地文化與自然的當代視覺擴散—澳洲凱恩斯地方美術館 ⊙陳沛妤
254 活生生的美國肖像—倫敦皇家藝術學院「衰退之後的美國:1930年代的畫」 ⊙方秀雲
262 前瞻視野造就美術館—索羅門.古根漢基金會八十週年紀念特展 ⊙周東曉
270 聆聽屋頂上的弦音躍舞—蒙特婁美術館「夏卡爾:色彩與音樂」特展 ⊙劉明惠
278 現代藝術符號—巴黎路易威登基金會展出俄國藏家史楚金的法國現代繪畫收藏 ⊙黃杰敏
282 維梅爾與風俗畫的大師—巴黎羅浮宮17世紀荷蘭繪畫特展 ⊙唐忠珊
372 丹.佛朗文作品於路易威登基金會東京空間展出 ⊙編譯/蔣嘉惠
294 藝術人物
絢爛歸於平淡—阿納遂〈月蝕〉版畫近作 ⊙劉明惠
296 編織拓印彩繪生命的藝術家—安潔拉.莫蕾諾 ⊙周芳蓮
302 名家傑作
「相思巴黎—館藏常玉展」策展筆記 ⊙高玉珍
322 西域佛畫
喀達里克6世紀〈壁畫殘片〉 ⊙羅德瑞克.韋陀 編譯/林保堯
326 亞洲文物之美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工藝與美術 ⊙潘襎
332 創意陶藝
深邃裡的璀璨光芒—陶藝家江有庭的天目禪思 ⊙莊秀玲
336     誌上話陶
挺立在鶯歌陶瓷戰區的戰將—中生代陶藝家許旭倫 ⊙黎翠玉
338 藝術家評介
無懼—台灣水墨勇者袁金塔 ⊙莊連東
342 宏觀取神近取意—江明賢的墨彩風景(下) ⊙蕭瓊瑞
346 念漆感漆知漆的牧漆者—汪天亮 ⊙白雪蘭
350 無相.圓融—謝棟樑010的生命創作進程 ⊙何明泉
352 光影交錯的行旅面容—郭彥甫的情感意識流寫真 ⊙王焜生
353 文物選粹
清代工筆花鳥精品—國立故宮博物院「名品聚焦—清人鳥譜」展 ⊙藝術家編輯部
354 藝術視界
好萊塢的〈你是明星〉壁畫 ⊙黃健敏
162 展覽評介
極限風景.風景極限—當代藝術七人展 ⊙蕭瓊瑞
360 所見—現時流:英倫繪畫三人展 ⊙海倫.凱瑞
364 藝術動態
發現「初心」藝術之旅—2017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366 藝術人物誌
孤峻高超的山水畫家—童中燾 ⊙錢陳翔
404 新書出版
臺灣美感的維基百科—《美感臺灣—多元閱讀臺灣之美》新書出版 ⊙藝術家出版部
373 藝展目錄
374 藝展報導
386 藝術快遞
388 展覽月報
394 行情表
398 叢書目錄
408 藝術線上
 
回上層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