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收藏+設計2017年07月 #118
柯比意說:「藝術只向那些找尋、發現、發明線索之人,展現其面目。」藝術之於你我,是感性創世的美妙造物,它意味著想像力的出口,是對自我的突破與超越。藝術不朽,那是上天的恩賜。藝術家的創作旅程反映了人類感官經驗的輪迴,他們的創作恆常展現出肉身與精神世界無以重合的真切意識,他們所創造的符號體系與神話,遵循人類文明承襲已久的規則而生的社會與文化表述,以及取自生活的真實感知。他們的作品提出開放性的多重詮釋,其目的並非向你我演示看待世界的法則,而是提醒人們意識到自身是宇宙的一部分,這便成為7月專輯「穿針引線」企圖探索的原點。
在藝術家的創意檔案裡,劇本舒展著,紙頁飛舞著,幻想的世界無遠弗屆,它們正悠然自得地駕馭著虛無的空氣,他們以千萬的故事碎片,演現著一方留予想像飛馳的天地,像是一座巨大的磁場,所有思緒由此期待著一場全新的創意之約,而這場傾情上演靈動奇想的旅程,便是對於未來創意能量的啟示及展望。
為何佩姬.古根漢(Peggy Guggenheim)拚命地購買當代最新奇的藝術品?為何她選擇在紐約、巴黎、倫敦與威尼斯之間過著流浪的日子,為何最後將所有藏品交由所羅門.古根漢基金會(Solomon R. Guggenheim Foundation)掌理?她心中的痛楚,貫穿了此生的所作所為,而藝術讓那失落的靈魂就此有了歸屬。佩姬曾自信地說:「我將我自己奉獻給我的收藏,我讓它成為我一生的工作,我不是藝術收藏家,我自身是像博物館一般的存在。」從立體派、藍騎士、結構派、未來派、超現實主義運動到抽象表現主義,她親眼見證了20世紀的藝術演化進程。佩姬的生命猶如當代藝術的結晶體,不僅閃耀著她多采多姿的人生際遇,更開啟了探尋啟發的人類美學前衛史,讓她成為20世紀當代藝術收藏史上最為精彩的人物之一。
2013年,雅詩蘭黛(Estee Lauder)總裁李奧納多.蘭黛(Leonard Lauder)將總價10億美元的78件立體派畫作贈予大都會美術館,震撼了紐約美術館界。紐約各大美術館、收藏界及藝壇要角不辭千里出席其慶祝晚宴,兩天後的《紐約時報》更預言,這批補足大都會美術館現代收藏的天價藏品,將令其追上近年表現平平的紐約現代美術館。紐約美術館界預計出現一場龍頭之爭。不過,四年後的今日,局勢出現變數。湯瑪斯.坎貝爾(Thomas P. Campbell)於2月底驟然宣布辭去大都會美術館館長職務,並於6月底正式生效,他這八年多來的爭議與功過,也成為媒體檢視這座全美最大美術館近年成績的窗口。
周力筆下的世界,即使沒有可辨識的具體形象,依然能讓人感受到它與生活之情及現實之景的對應。色彩塊面的穿透感與線條的流動,讓觀者的視線與思緒跳脫定格畫面的侷限,隨著個人的情緒與想像向四方延展。周力認為,繪畫體現的情感亦是它觸動人心之處,她的抽象繪畫既為了擺脫具體形象束縛、實現線條與畫面的自由感,也是她轉化生命感知的一種形式。
來自法國龐畢度中心的策展人克莉絲蒂.瑪賽(Christine Macel)以「萬歲藝術萬歲」(Viva Arte Viva)為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定下展題。她期待「萬歲藝術萬歲」是個「和藝術家一起設計,由藝術家且為了藝術家,關於他們所提出的計畫、所提出的問題、所發展的實踐和選擇生活方式的雙年展」。換句話說,瑪賽希望策畫一個回歸創作者自身的展覽,他們並不見得需要符合特定脈絡,相反的,藝術家作為「人類對自然和宇宙間催化劑」的角色,其創作精神和存在狀態才是本屆雙年展的主軸。「威尼斯雙年展特別報導」聚焦於本屆展會奪冠的藝術家以及來自亞洲的創作者,由此略窺現今國際藝術發展的脈動趨向。
008 「崔旴嵐:靈魂機械鍊金術」特展 ◎整理/黃其安
008 鄭愛華「花語.夢語」個展-陸潔民藝術投資講座 ◎整理/黃其安
008 畫禪淨心─水墨藝術六人聯展 ◎整理/黃其安
008 路上的萬年路─李承亮個展 ◎整理/黃其安
010 「夏卡爾:舞台幻想」特展 ◎整理/黃其安
010 莫內的祕密花園 ◎整理/黃其安
010 藝術家與模特的邂逅:達文西至林布蘭特時期肖像畫展 ◎整理/黃其安
012 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日拍」雕塑拍品大放光彩 ◎整理/黃其安
012 米羅及康丁斯基領銜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 ◎整理/黃其安
012 蘇富比「古典繪畫、雕塑及19世紀繪畫」 ◎整理/黃其安
013 佳士得「20世紀藝術週」 ◎整理/黃其安
013 安迪.沃荷〈自畫像〉亮相拍場 ◎整理/黃其安
013 羅賽蒂〈莉莉絲夫人〉首度亮相拍場 ◎整理/黃其安
藝術視界
014 敲響大石代!2017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 ◎花蓮縣政府
拍賣情報
015 中誠2017春季拍賣「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亞洲藝術薈萃 穩實成交收槌 ◎中誠國際藝術
藝術龍門陣
016 新津觀音寺 瑰寶誰問津 ◎熊宜敬
市場專欄
017 這般顏色做將來(上) ◎陸潔民
文物專欄
018 粉紅鑽的夢幻與哀愁 ◎戴忠仁
藝術市場
020 2017年春季上海拍賣背後的線索 ◎胡懿勳
市場焦點
024 2016年藝術拍賣排行榜前50大名作 ◎黃其安
世界大藏家
030 以收藏見證20世紀的藝術演化進程─佩姬.古根漢的人生志業 ◎方秀雲
藝術焦點
040 時局衝擊下的大型美術館營運挑戰─湯瑪斯.坎貝爾與其大都會美術館領導策略 ◎謝汝萱
威尼斯雙年展特別報導
046 金獅獎專題 ◎致穎
050 亞洲國家館特別報導 ◎致穎
專輯
054 A Stitch in Time 穿針引線 ◎林志鴻
056 變動虛幻所參與的世界擘畫─艾鐸亞都.特雷索爾迪的鐵絲藝術 ◎吳家瑀
060 在視線的縫合與穿透之間─厄文.潘恩的影像之藝 ◎林志鴻
064 網之眼.心之器─塩田千春的浮空結界 ◎林純雅
藝饗美學.名人收藏
068 藝韻悠緜長.慈悲望青空─鳳甲美術館董事長邱再興的多元藝術收藏 ◎詹立群
藝術收藏
074 劉香成 我的影像創作就是我的收藏 ◎沈奇嵐
080 方毓仁與吳冠中的知交情緣 ◎伍常
084 蔡光哲 藝術市場瞬息萬變,但我相信一見鍾情 ◎孫曉彤
藝術家工作室
090 離形之趣與線條之力─《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周力 ◎許玉鈴
藝術視界
100 「臺北美術獎」首獎作品,2011-2016 ◎臺北市立美術館
102 存在於真實與虛幻之間的舞台─陳承衛「存在與虛無」個展 ◎編輯部
104 皮層─上海水墨藝術家四人聯展 ◎吳佳靜
藝術收藏
106 瑪希亞諾兄弟的美學視野─從時尚品牌營運到創立藝術收藏館之路 ◎吳礽喻
藝術博覽
110 現當代大師與新秀同台較勁─紐約弗列茲藝術博覽會 ◎高慈敏
藝術人物誌
114 共創藝術實驗室─法蘭茲.韋斯特的「藝術家俱樂部」計畫 ◎賴佩君
當代藝術
120 對民族與社會的深沉寄情─朴贊景的創作思維 ◎楊爾寧
文化時潮
124 以平面普普追逐美國夢─大英博物館解構強權神話 ◎楊衍畇
時尚美學
128 玩形時尚大師巴倫希亞加的前衛雕塑 ◎楊衍畇
影像美學
132 沃夫岡.提爾曼斯 影像的自由與詩意 ◎陳瑋璞
珠寶美學
136 風物入雅.韻事無雙─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高級珠寶與日本工藝展」 ◎林純雅
142 綠寶石系新貴 沙弗萊石 ◎林純雅
旅店設計
144 居遊以藝─亞洲設計名家的旅店創意 ◎洪昱溱
茶器與茶葉
148 收藏之外的陳年韻味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52 西班牙現代建築師─約瑟夫.塞特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54 「非旅館」之奇趣創意繽紛樂 ◎Jade Hong
155 匍匐蜿蜒的綠機建築 ◎Jade Hong
156 坐擁南歐全景畫的「牆之旅墅」 ◎Jade Hong
157 智利世外桃源的萬千氣象 ◎Jade Hong
創意萬象
158 「Foundation 500」推動女性賦權 ◎林志鴻
159 當代塗鴉未來主義 ◎林志鴻
159 繁忙都會的空中綠園 ◎林志鴻
160 樂高演繹台灣地標 ◎林志鴻
160 蜜語傳心愛情鳥 ◎林志鴻
160 琉璃佛像的創新視界 ◎林志鴻
161 迷幻異域花語 ◎林志鴻
藝想創見
162 荒木經惟─唯見墜樂園裡的私現實 ◎林志鴻
編輯手記
感性創世的美妙造物
柯比意說:「藝術只向那些找尋、發現、發明線索之人,展現其面目。」藝術之於你我,是感性創世的美妙造物,它意味著想像力的出口,是對自我的突破與超越。藝術不朽,那是上天的恩賜。藝術家的創作旅程反映了人類感官經驗的輪迴,他們的創作恆常展現出肉身與精神世界無以重合的真切意識,他們所創造的符號體系與神話,遵循人類文明承襲已久的規則而生的社會與文化表述,以及取自生活的真實感知。他們的作品提出開放性的多重詮釋,其目的並非向你我演示看待世界的法則,而是提醒人們意識到自身是宇宙的一部分,這便成為7月專輯「穿針引線」企圖探索的原點。
在藝術家的創意檔案裡,劇本舒展著,紙頁飛舞著,幻想的世界無遠弗屆,它們正悠然自得地駕馭著虛無的空氣,他們以千萬的故事碎片,演現著一方留予想像飛馳的天地,像是一座巨大的磁場,所有思緒由此期待著一場全新的創意之約,而這場傾情上演靈動奇想的旅程,便是對於未來創意能量的啟示及展望。
為何佩姬.古根漢(Peggy Guggenheim)拚命地購買當代最新奇的藝術品?為何她選擇在紐約、巴黎、倫敦與威尼斯之間過著流浪的日子,為何最後將所有藏品交由所羅門.古根漢基金會(Solomon R. Guggenheim Foundation)掌理?她心中的痛楚,貫穿了此生的所作所為,而藝術讓那失落的靈魂就此有了歸屬。佩姬曾自信地說:「我將我自己奉獻給我的收藏,我讓它成為我一生的工作,我不是藝術收藏家,我自身是像博物館一般的存在。」從立體派、藍騎士、結構派、未來派、超現實主義運動到抽象表現主義,她親眼見證了20世紀的藝術演化進程。佩姬的生命猶如當代藝術的結晶體,不僅閃耀著她多采多姿的人生際遇,更開啟了探尋啟發的人類美學前衛史,讓她成為20世紀當代藝術收藏史上最為精彩的人物之一。
2013年,雅詩蘭黛(Estee Lauder)總裁李奧納多.蘭黛(Leonard Lauder)將總價10億美元的78件立體派畫作贈予大都會美術館,震撼了紐約美術館界。紐約各大美術館、收藏界及藝壇要角不辭千里出席其慶祝晚宴,兩天後的《紐約時報》更預言,這批補足大都會美術館現代收藏的天價藏品,將令其追上近年表現平平的紐約現代美術館。紐約美術館界預計出現一場龍頭之爭。不過,四年後的今日,局勢出現變數。湯瑪斯.坎貝爾(Thomas P. Campbell)於2月底驟然宣布辭去大都會美術館館長職務,並於6月底正式生效,他這八年多來的爭議與功過,也成為媒體檢視這座全美最大美術館近年成績的窗口。
周力筆下的世界,即使沒有可辨識的具體形象,依然能讓人感受到它與生活之情及現實之景的對應。色彩塊面的穿透感與線條的流動,讓觀者的視線與思緒跳脫定格畫面的侷限,隨著個人的情緒與想像向四方延展。周力認為,繪畫體現的情感亦是它觸動人心之處,她的抽象繪畫既為了擺脫具體形象束縛、實現線條與畫面的自由感,也是她轉化生命感知的一種形式。
來自法國龐畢度中心的策展人克莉絲蒂.瑪賽(Christine Macel)以「萬歲藝術萬歲」(Viva Arte Viva)為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定下展題。她期待「萬歲藝術萬歲」是個「和藝術家一起設計,由藝術家且為了藝術家,關於他們所提出的計畫、所提出的問題、所發展的實踐和選擇生活方式的雙年展」。換句話說,瑪賽希望策畫一個回歸創作者自身的展覽,他們並不見得需要符合特定脈絡,相反的,藝術家作為「人類對自然和宇宙間催化劑」的角色,其創作精神和存在狀態才是本屆雙年展的主軸。「威尼斯雙年展特別報導」聚焦於本屆展會奪冠的藝術家以及來自亞洲的創作者,由此略窺現今國際藝術發展的脈動趨向。
柯比意說:「藝術只向那些找尋、發現、發明線索之人,展現其面目。」藝術之於你我,是感性創世的美妙造物,它意味著想像力的出口,是對自我的突破與超越。藝術不朽,那是上天的恩賜。藝術家的創作旅程反映了人類感官經驗的輪迴,他們的創作恆常展現出肉身與精神世界無以重合的真切意識,他們所創造的符號體系與神話,遵循人類文明承襲已久的規則而生的社會與文化表述,以及取自生活的真實感知。他們的作品提出開放性的多重詮釋,其目的並非向你我演示看待世界的法則,而是提醒人們意識到自身是宇宙的一部分,這便成為7月專輯「穿針引線」企圖探索的原點。
在藝術家的創意檔案裡,劇本舒展著,紙頁飛舞著,幻想的世界無遠弗屆,它們正悠然自得地駕馭著虛無的空氣,他們以千萬的故事碎片,演現著一方留予想像飛馳的天地,像是一座巨大的磁場,所有思緒由此期待著一場全新的創意之約,而這場傾情上演靈動奇想的旅程,便是對於未來創意能量的啟示及展望。
為何佩姬.古根漢(Peggy Guggenheim)拚命地購買當代最新奇的藝術品?為何她選擇在紐約、巴黎、倫敦與威尼斯之間過著流浪的日子,為何最後將所有藏品交由所羅門.古根漢基金會(Solomon R. Guggenheim Foundation)掌理?她心中的痛楚,貫穿了此生的所作所為,而藝術讓那失落的靈魂就此有了歸屬。佩姬曾自信地說:「我將我自己奉獻給我的收藏,我讓它成為我一生的工作,我不是藝術收藏家,我自身是像博物館一般的存在。」從立體派、藍騎士、結構派、未來派、超現實主義運動到抽象表現主義,她親眼見證了20世紀的藝術演化進程。佩姬的生命猶如當代藝術的結晶體,不僅閃耀著她多采多姿的人生際遇,更開啟了探尋啟發的人類美學前衛史,讓她成為20世紀當代藝術收藏史上最為精彩的人物之一。
2013年,雅詩蘭黛(Estee Lauder)總裁李奧納多.蘭黛(Leonard Lauder)將總價10億美元的78件立體派畫作贈予大都會美術館,震撼了紐約美術館界。紐約各大美術館、收藏界及藝壇要角不辭千里出席其慶祝晚宴,兩天後的《紐約時報》更預言,這批補足大都會美術館現代收藏的天價藏品,將令其追上近年表現平平的紐約現代美術館。紐約美術館界預計出現一場龍頭之爭。不過,四年後的今日,局勢出現變數。湯瑪斯.坎貝爾(Thomas P. Campbell)於2月底驟然宣布辭去大都會美術館館長職務,並於6月底正式生效,他這八年多來的爭議與功過,也成為媒體檢視這座全美最大美術館近年成績的窗口。
周力筆下的世界,即使沒有可辨識的具體形象,依然能讓人感受到它與生活之情及現實之景的對應。色彩塊面的穿透感與線條的流動,讓觀者的視線與思緒跳脫定格畫面的侷限,隨著個人的情緒與想像向四方延展。周力認為,繪畫體現的情感亦是它觸動人心之處,她的抽象繪畫既為了擺脫具體形象束縛、實現線條與畫面的自由感,也是她轉化生命感知的一種形式。
來自法國龐畢度中心的策展人克莉絲蒂.瑪賽(Christine Macel)以「萬歲藝術萬歲」(Viva Arte Viva)為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定下展題。她期待「萬歲藝術萬歲」是個「和藝術家一起設計,由藝術家且為了藝術家,關於他們所提出的計畫、所提出的問題、所發展的實踐和選擇生活方式的雙年展」。換句話說,瑪賽希望策畫一個回歸創作者自身的展覽,他們並不見得需要符合特定脈絡,相反的,藝術家作為「人類對自然和宇宙間催化劑」的角色,其創作精神和存在狀態才是本屆雙年展的主軸。「威尼斯雙年展特別報導」聚焦於本屆展會奪冠的藝術家以及來自亞洲的創作者,由此略窺現今國際藝術發展的脈動趨向。
目錄
藝術熱新聞
008 「崔旴嵐:靈魂機械鍊金術」特展 ◎整理/黃其安
008 鄭愛華「花語.夢語」個展-陸潔民藝術投資講座 ◎整理/黃其安
008 畫禪淨心─水墨藝術六人聯展 ◎整理/黃其安
008 路上的萬年路─李承亮個展 ◎整理/黃其安
010 「夏卡爾:舞台幻想」特展 ◎整理/黃其安
010 莫內的祕密花園 ◎整理/黃其安
010 藝術家與模特的邂逅:達文西至林布蘭特時期肖像畫展 ◎整理/黃其安
012 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日拍」雕塑拍品大放光彩 ◎整理/黃其安
012 米羅及康丁斯基領銜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 ◎整理/黃其安
012 蘇富比「古典繪畫、雕塑及19世紀繪畫」 ◎整理/黃其安
013 佳士得「20世紀藝術週」 ◎整理/黃其安
013 安迪.沃荷〈自畫像〉亮相拍場 ◎整理/黃其安
013 羅賽蒂〈莉莉絲夫人〉首度亮相拍場 ◎整理/黃其安
藝術視界
014 敲響大石代!2017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 ◎花蓮縣政府
拍賣情報
015 中誠2017春季拍賣「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亞洲藝術薈萃 穩實成交收槌 ◎中誠國際藝術
藝術龍門陣
016 新津觀音寺 瑰寶誰問津 ◎熊宜敬
市場專欄
017 這般顏色做將來(上) ◎陸潔民
文物專欄
018 粉紅鑽的夢幻與哀愁 ◎戴忠仁
藝術市場
020 2017年春季上海拍賣背後的線索 ◎胡懿勳
市場焦點
024 2016年藝術拍賣排行榜前50大名作 ◎黃其安
世界大藏家
030 以收藏見證20世紀的藝術演化進程─佩姬.古根漢的人生志業 ◎方秀雲
藝術焦點
040 時局衝擊下的大型美術館營運挑戰─湯瑪斯.坎貝爾與其大都會美術館領導策略 ◎謝汝萱
威尼斯雙年展特別報導
046 金獅獎專題 ◎致穎
050 亞洲國家館特別報導 ◎致穎
專輯
054 A Stitch in Time 穿針引線 ◎林志鴻
056 變動虛幻所參與的世界擘畫─艾鐸亞都.特雷索爾迪的鐵絲藝術 ◎吳家瑀
060 在視線的縫合與穿透之間─厄文.潘恩的影像之藝 ◎林志鴻
064 網之眼.心之器─塩田千春的浮空結界 ◎林純雅
藝饗美學.名人收藏
068 藝韻悠緜長.慈悲望青空─鳳甲美術館董事長邱再興的多元藝術收藏 ◎詹立群
藝術收藏
074 劉香成 我的影像創作就是我的收藏 ◎沈奇嵐
080 方毓仁與吳冠中的知交情緣 ◎伍常
084 蔡光哲 藝術市場瞬息萬變,但我相信一見鍾情 ◎孫曉彤
藝術家工作室
090 離形之趣與線條之力─《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周力 ◎許玉鈴
藝術視界
100 「臺北美術獎」首獎作品,2011-2016 ◎臺北市立美術館
102 存在於真實與虛幻之間的舞台─陳承衛「存在與虛無」個展 ◎編輯部
104 皮層─上海水墨藝術家四人聯展 ◎吳佳靜
藝術收藏
106 瑪希亞諾兄弟的美學視野─從時尚品牌營運到創立藝術收藏館之路 ◎吳礽喻
藝術博覽
110 現當代大師與新秀同台較勁─紐約弗列茲藝術博覽會 ◎高慈敏
藝術人物誌
114 共創藝術實驗室─法蘭茲.韋斯特的「藝術家俱樂部」計畫 ◎賴佩君
當代藝術
120 對民族與社會的深沉寄情─朴贊景的創作思維 ◎楊爾寧
文化時潮
124 以平面普普追逐美國夢─大英博物館解構強權神話 ◎楊衍畇
時尚美學
128 玩形時尚大師巴倫希亞加的前衛雕塑 ◎楊衍畇
影像美學
132 沃夫岡.提爾曼斯 影像的自由與詩意 ◎陳瑋璞
珠寶美學
136 風物入雅.韻事無雙─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高級珠寶與日本工藝展」 ◎林純雅
142 綠寶石系新貴 沙弗萊石 ◎林純雅
旅店設計
144 居遊以藝─亞洲設計名家的旅店創意 ◎洪昱溱
茶器與茶葉
148 收藏之外的陳年韻味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52 西班牙現代建築師─約瑟夫.塞特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54 「非旅館」之奇趣創意繽紛樂 ◎Jade Hong
155 匍匐蜿蜒的綠機建築 ◎Jade Hong
156 坐擁南歐全景畫的「牆之旅墅」 ◎Jade Hong
157 智利世外桃源的萬千氣象 ◎Jade Hong
創意萬象
158 「Foundation 500」推動女性賦權 ◎林志鴻
159 當代塗鴉未來主義 ◎林志鴻
159 繁忙都會的空中綠園 ◎林志鴻
160 樂高演繹台灣地標 ◎林志鴻
160 蜜語傳心愛情鳥 ◎林志鴻
160 琉璃佛像的創新視界 ◎林志鴻
161 迷幻異域花語 ◎林志鴻
藝想創見
162 荒木經惟─唯見墜樂園裡的私現實 ◎林志鴻
008 「崔旴嵐:靈魂機械鍊金術」特展 ◎整理/黃其安
008 鄭愛華「花語.夢語」個展-陸潔民藝術投資講座 ◎整理/黃其安
008 畫禪淨心─水墨藝術六人聯展 ◎整理/黃其安
008 路上的萬年路─李承亮個展 ◎整理/黃其安
010 「夏卡爾:舞台幻想」特展 ◎整理/黃其安
010 莫內的祕密花園 ◎整理/黃其安
010 藝術家與模特的邂逅:達文西至林布蘭特時期肖像畫展 ◎整理/黃其安
012 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日拍」雕塑拍品大放光彩 ◎整理/黃其安
012 米羅及康丁斯基領銜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 ◎整理/黃其安
012 蘇富比「古典繪畫、雕塑及19世紀繪畫」 ◎整理/黃其安
013 佳士得「20世紀藝術週」 ◎整理/黃其安
013 安迪.沃荷〈自畫像〉亮相拍場 ◎整理/黃其安
013 羅賽蒂〈莉莉絲夫人〉首度亮相拍場 ◎整理/黃其安
藝術視界
014 敲響大石代!2017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 ◎花蓮縣政府
拍賣情報
015 中誠2017春季拍賣「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亞洲藝術薈萃 穩實成交收槌 ◎中誠國際藝術
藝術龍門陣
016 新津觀音寺 瑰寶誰問津 ◎熊宜敬
市場專欄
017 這般顏色做將來(上) ◎陸潔民
文物專欄
018 粉紅鑽的夢幻與哀愁 ◎戴忠仁
藝術市場
020 2017年春季上海拍賣背後的線索 ◎胡懿勳
市場焦點
024 2016年藝術拍賣排行榜前50大名作 ◎黃其安
世界大藏家
030 以收藏見證20世紀的藝術演化進程─佩姬.古根漢的人生志業 ◎方秀雲
藝術焦點
040 時局衝擊下的大型美術館營運挑戰─湯瑪斯.坎貝爾與其大都會美術館領導策略 ◎謝汝萱
威尼斯雙年展特別報導
046 金獅獎專題 ◎致穎
050 亞洲國家館特別報導 ◎致穎
專輯
054 A Stitch in Time 穿針引線 ◎林志鴻
056 變動虛幻所參與的世界擘畫─艾鐸亞都.特雷索爾迪的鐵絲藝術 ◎吳家瑀
060 在視線的縫合與穿透之間─厄文.潘恩的影像之藝 ◎林志鴻
064 網之眼.心之器─塩田千春的浮空結界 ◎林純雅
藝饗美學.名人收藏
068 藝韻悠緜長.慈悲望青空─鳳甲美術館董事長邱再興的多元藝術收藏 ◎詹立群
藝術收藏
074 劉香成 我的影像創作就是我的收藏 ◎沈奇嵐
080 方毓仁與吳冠中的知交情緣 ◎伍常
084 蔡光哲 藝術市場瞬息萬變,但我相信一見鍾情 ◎孫曉彤
藝術家工作室
090 離形之趣與線條之力─《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周力 ◎許玉鈴
藝術視界
100 「臺北美術獎」首獎作品,2011-2016 ◎臺北市立美術館
102 存在於真實與虛幻之間的舞台─陳承衛「存在與虛無」個展 ◎編輯部
104 皮層─上海水墨藝術家四人聯展 ◎吳佳靜
藝術收藏
106 瑪希亞諾兄弟的美學視野─從時尚品牌營運到創立藝術收藏館之路 ◎吳礽喻
藝術博覽
110 現當代大師與新秀同台較勁─紐約弗列茲藝術博覽會 ◎高慈敏
藝術人物誌
114 共創藝術實驗室─法蘭茲.韋斯特的「藝術家俱樂部」計畫 ◎賴佩君
當代藝術
120 對民族與社會的深沉寄情─朴贊景的創作思維 ◎楊爾寧
文化時潮
124 以平面普普追逐美國夢─大英博物館解構強權神話 ◎楊衍畇
時尚美學
128 玩形時尚大師巴倫希亞加的前衛雕塑 ◎楊衍畇
影像美學
132 沃夫岡.提爾曼斯 影像的自由與詩意 ◎陳瑋璞
珠寶美學
136 風物入雅.韻事無雙─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高級珠寶與日本工藝展」 ◎林純雅
142 綠寶石系新貴 沙弗萊石 ◎林純雅
旅店設計
144 居遊以藝─亞洲設計名家的旅店創意 ◎洪昱溱
茶器與茶葉
148 收藏之外的陳年韻味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52 西班牙現代建築師─約瑟夫.塞特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54 「非旅館」之奇趣創意繽紛樂 ◎Jade Hong
155 匍匐蜿蜒的綠機建築 ◎Jade Hong
156 坐擁南歐全景畫的「牆之旅墅」 ◎Jade Hong
157 智利世外桃源的萬千氣象 ◎Jade Hong
創意萬象
158 「Foundation 500」推動女性賦權 ◎林志鴻
159 當代塗鴉未來主義 ◎林志鴻
159 繁忙都會的空中綠園 ◎林志鴻
160 樂高演繹台灣地標 ◎林志鴻
160 蜜語傳心愛情鳥 ◎林志鴻
160 琉璃佛像的創新視界 ◎林志鴻
161 迷幻異域花語 ◎林志鴻
藝想創見
162 荒木經惟─唯見墜樂園裡的私現實 ◎林志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