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家
  • 2024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家2024年9月 #592

  • 藝術家2024年9月 #592 1

藝術家2024年9月 #592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留言板
  • 目錄

紀念藝術史家李鑄晉

 知名旅美藝術史學家李鑄晉以九十四歲高齡於2014年9月逝世,今年逢李鑄晉教授逝世十週年,9月專輯,《藝術家》與康乃爾大學教授潘安儀和名山藝術合作,特別紀念這位著作等身、作育英才不輟的學者。從他生前交往深厚的藝術家、學生以及家人所書寫對他的回憶與感念,不但回顧了他投入藝術、教育和研究的熱誠及成就,更深刻地呈現出一位溫文爾雅的長者,以及他如何成為多人心中的人生導師與職涯貴人。做為一位具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史學者,李鑄晉教授不僅在學術研究上貢獻斐然,對其同時代華人藝術家的慧眼支持和推廣,更彰顯他對時代脈動的高遠創見;做為教育者,他春風化雨,廣受學生愛戴與尊敬,提攜出的新一代藝術史學者桃李滿天下;而他的公子李天華醫師從家人的親密視角,分享對父親的記憶與印象,提供了另一個切面來認識這位中國現代繪畫的推手。專輯並選錄刊載於《藝術家》200期、李鑄晉教授為藝術家出版社出版《臺灣美術全集》所作之序〈發現台灣美術〉,這篇發表於1992年的文章,至今讀來依然充滿前瞻性。

 

 本期名畫賞析單元,哈佛大學美術館亞洲部榮譽主任毛瑞論證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收藏一幅晚明玉皇太帝圖,該作此前被錯誤辨識為描繪地獄十王中的一王、作於18世紀朝鮮時期,毛瑞比對、剖析這件作品的題材、圖象與風格,詳加澄清其創作年代與文化歸屬。

 

 國際藝壇單元為讀者帶來現正展出的多位重要現當代藝術家如保拉.莫德索恩─貝克爾、露易絲.布爾喬亞、安迪.沃荷、草間彌生的研究型回顧展/個展,探討他們如何在創作中挖掘、袒露自我和內心底層的面貌與生命經驗,在欣賞藝術家們各自精采的傑作之外,這幾檔展覽的美術館當代策展方法也值得矚目。以語言做為媒介和文字藝術創作聞名的珍妮.霍澤,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展覽「Light Line」宛如將整座美術館化作一件大型裝置藝術,指標性的標語字句予人壓倒性的震撼體驗,同時突顯了美術館在新媒體藝術作品保存修復以及在社群媒體時代展覽策畫和觀展慣習上的挑戰;前年曾來台灣在關渡美術館推出個展的法蘭西斯.艾利斯,現於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的展覽「跳彈」展出個人代表作「孩童遊戲」系列,亦帶來今年的黑白動畫新作,皆照見不同國家的孩童眼中理解、順應的世界比之於現實環境情勢的歧異背後的政治與社會背景。

 

 本期名家傑作單元,陳傳席評述文人畫理論的奠基者、宋代大文學家蘇軾(東坡居士),他的思想、審美、論藝與畫論如何對畫壇後世產生空前的影響。作者梳理蘇軾的生平與他兼容儒家、道家、佛家的哲理與精神,提出「士人畫」的概念,以及他理想的藝術自性與境界。span>

154 9月專輯
  紀念李鑄晉教授專輯
156 我所認識的李鑄晉教授 ⊙劉國松
166 三幅文字畫與李鑄晉之間的淵源 ⊙莊喆
169 李鑄晉教授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貴人 ⊙馮鍾睿
170 憶父李鑄晉:一生沉浸於游泳與藝術中 ⊙李天華
175 亦師亦父亦友:懷念李鑄晉教授 ⊙李君毅
178 堪大憶往兼懷鑄晉師 ⊙張子寧
180 懷念恩師李鑄晉教授 ⊙高木森
181 李鑄晉與現代中國畫 ⊙朱靜華
182 向李鑄晉博士致敬 ⊙戴維.凱特福里斯
184 李鑄晉:擁抱中國當代藝術家 ⊙布歌迪
185 向李鑄晉博士致敬 ⊙珍妮特.卡彭特
186 記憶中的李鑄晉博士:教授與導師 ⊙吉恩.韋澤爾
188 與李鑄晉博士學習是如何改變我的人生 ⊙帕特里夏.J.格雷厄姆
191 教授、學者、收藏家、導師──李鑄晉 ⊙珍妮特.貝克
192 發現台灣美術─《臺灣美術全集》序 ⊙李鑄晉
195 李鑄晉在現代中國繪畫領域的策展與出版著作 ⊙整輯|帕特里夏.J.格雷厄姆
   
46 特別報導─玉山文教基金會藝文講座
  站在玉山,擁抱藝術,相約回到美學家園─玉山文教基金會2024年藝術系列演講 ⊙廖仁義
47 那些充滿身體感和生活感的聲音─記馬世芳「我們的時代,我們的歌」 ⊙高慧倩
   
35 藝術風景
  藍碧嘉的〈綠衣少女(戴手套的少女)〉
   
36 藝術正論
  美術館的時代或美術館的亂世? ⊙廖仁義
   
37 美術之眼
  鳳凰的記憶 ⊙陳長華
   
38 藝術野台戲
  藝術共嬋娟──梅丁衍的〈中體西用〉 ⊙阿田教授
   
39 藝蹤尋探
  北歐設計的極簡與極致 ⊙吳曉芳
   
40 藝術新聞
  文化部發布修訂《公共藝術設置辦法》
  Res Artis 2024台北年會
41 2024 TFAM年度個展:倪祥 、陳以書、徐瑞憲、蔡咅璟
  亞洲藝術雙年展公布策展主題「所有令人屏息的」
42 國立臺灣美術館「山水變奏─李重重的水墨歷程」
  2024台灣文博會「寶島百面」
43 奇美博物館珍藏展「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
  高雄市立美術館「山演算」
44 龍美術館「重瞳:李青」
  〈甘露水〉赴東京藝術大學大學美術館展出
45 荷蘭國家博物館「亞洲青銅─四千年之美」
   
50 國際藝壇
  世界是我們的遊樂園─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法蘭西斯.艾利斯:跳彈」 ⊙林盈君
58 不再擲地有聲─紐約古根漢美術館「珍妮.霍澤:Light Line」 ⊙賴懷宇
66 解構流動的記憶─羅馬博爾蓋塞美術館「露易絲.布爾喬亞:無意識的記憶」 ⊙林盈君
74 生之愛與慾─波多塞拉維斯當代美術館「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 ⊙陳宜艷
82 成為自己的十年之旅─紐約新畫廊「保拉.莫德索恩─貝克爾:Ich bin Ich/我是我」 ⊙賴懷宇
94 安迪.沃荷鮮為人知的心靈特寫
─柏林新國家美術館「安迪.沃荷─絲絨憤怒與完美事物」 ⊙劉蘭辰
102 一位藝術先鋒透過網際網路重生
─馬德里泰森─博內米薩國立博物館羅莎里奧.德.維拉斯克展 ⊙周芳蓮
112 捕捉神韻的大師
─利勒亞當路易─桑勒克歷史與藝術博物館「萊奧內托.卡皮埃洛─諷刺漫畫家(1898-1905)」 ⊙唐忠珊
116 日本版畫創作的傳統延續與革新精神─倫敦道利奇美術館「吉田:日本三代版畫家」 ⊙黃杰敏
124 記憶之眼─法國埃羅省博物館與美術館紀念法國畫家讓.雨果 ⊙鄭元智
132 汽車悖論──從現代機械神話到當代危機徵侯
─塞納河畔維提馬恩河谷當代藝術館「人類自主:迷途」 ⊙詹育杰
140 2024法國諾曼第印象派藝術節(下)
─勒阿弗爾安德烈.馬勒侯現代美術館、康城聖尼古拉教堂、多維爾方濟會多元文化中心 ⊙廖瓊芳
   
198 名畫賞析
  明玉皇太帝圖 ⊙毛瑞 翻譯/張潔
   
208 藝術現場
  阿尼旭.卡波爾─未見
212 伊娃.喬瑟邦─凡爾賽宮
   
214 評藝廣場
  質樸中的超越─王東華的生命情境與鄉土想像 ⊙蕭瓊瑞
   
218 圖解台灣近現代建築
  中央研究院美國研究中心與王秋華、古德曼 ⊙李乾朗
   
222 圖說台灣設計史
  日治時期台灣產業的美術設計 ⊙林磐聳
230 人類世藝術
  水體之聲.河溪之權─「我們從河而來」的策展美學挑戰 ⊙龔卓軍
   
234 三人呈唬
  世界的可讀化與解壓縮 ⊙王柏偉
   
238 吐舌藝術
  文字的吐舌世界 ⊙莊伯和
   
246 名作解讀
  〈查士丁尼及其隨從〉鑲嵌畫與〈勞孔像〉雕塑 ⊙施淑惠
   
250 展覽評介
  穿越「瞬間」吉光片羽邁向新時代─高雄市立美術館「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 ⊙劉子嘉
256 《法華經》及其美術─故宮國寶 佛館特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260 意動而境生景活─君慎美術館「林順雄.李全淼.林建收藏展」 ⊙羅珮慈
   
262 藝術思潮
  雕塑的發展─《戰後的藝術動向》 ⊙愛德華.魯塞─史密斯 編譯/閻振瀛
   
274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諾曼.洛克威爾〈言論自由〉的包容與尊重 ⊙潘(示番)
278 李伯曼〈阿姆斯特丹孤兒院的休閒時光〉對於現實生活的溫暖表現 ⊙潘(示番)
   
282 名家傑作
  文人畫理論的奠基者──蘇軾 ⊙陳傳席
   
308 攝影藝術
  鏡頭映射的自我觀照─北京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私景:深瀨昌久攝影展」 ⊙邱筱臻
   
318 美術館行政
  融入在地、與國際並行
─專訪馬約卡碧拉與米羅基金會美術館館長安東尼亞.瑪麗亞.佩雷洛.費雷爾 ⊙徐芬蘭
   
326 發現美術館
  延續傳統以迎接當代─法國歐布納蒙洛爾古堡整建為當代藝術與古蹟中心 ⊙鄭元智
   
334 印度美術
  秣菟羅古代美術─貴霜時代為中心(中) ⊙宮治昭 編譯/林保堯
   
350 西域佛畫
  枕木尊面板相關作例與〈戴月桂冠天部或菩薩頭像〉 ⊙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360 宗教藝術
  西藏帕邦喀宮─吐蕃時期制定藏文規範使用之聖跡 ⊙丘星星
   
364 創意陶藝
  自然得不自然的解讀─呂巧智的陶之演繹向度 ⊙莊秀玲
   
382 新書出版
  《近現代十家精品集》出版序 ⊙藝術家出版社
   
370 藝展目錄
   
371 藝展報導
   
377 藝術快遞
   
378 展覽月報
   
388 藝術線上
   
390 藝術市場行情表
   
394 藝術家圖書目錄


編輯留言板

紀念藝術史家李鑄晉

 知名旅美藝術史學家李鑄晉以九十四歲高齡於2014年9月逝世,今年逢李鑄晉教授逝世十週年,9月專輯,《藝術家》與康乃爾大學教授潘安儀和名山藝術合作,特別紀念這位著作等身、作育英才不輟的學者。從他生前交往深厚的藝術家、學生以及家人所書寫對他的回憶與感念,不但回顧了他投入藝術、教育和研究的熱誠及成就,更深刻地呈現出一位溫文爾雅的長者,以及他如何成為多人心中的人生導師與職涯貴人。做為一位具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史學者,李鑄晉教授不僅在學術研究上貢獻斐然,對其同時代華人藝術家的慧眼支持和推廣,更彰顯他對時代脈動的高遠創見;做為教育者,他春風化雨,廣受學生愛戴與尊敬,提攜出的新一代藝術史學者桃李滿天下;而他的公子李天華醫師從家人的親密視角,分享對父親的記憶與印象,提供了另一個切面來認識這位中國現代繪畫的推手。專輯並選錄刊載於《藝術家》200期、李鑄晉教授為藝術家出版社出版《臺灣美術全集》所作之序〈發現台灣美術〉,這篇發表於1992年的文章,至今讀來依然充滿前瞻性。

 

 本期名畫賞析單元,哈佛大學美術館亞洲部榮譽主任毛瑞論證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收藏一幅晚明玉皇太帝圖,該作此前被錯誤辨識為描繪地獄十王中的一王、作於18世紀朝鮮時期,毛瑞比對、剖析這件作品的題材、圖象與風格,詳加澄清其創作年代與文化歸屬。

 

 國際藝壇單元為讀者帶來現正展出的多位重要現當代藝術家如保拉.莫德索恩─貝克爾、露易絲.布爾喬亞、安迪.沃荷、草間彌生的研究型回顧展/個展,探討他們如何在創作中挖掘、袒露自我和內心底層的面貌與生命經驗,在欣賞藝術家們各自精采的傑作之外,這幾檔展覽的美術館當代策展方法也值得矚目。以語言做為媒介和文字藝術創作聞名的珍妮.霍澤,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展覽「Light Line」宛如將整座美術館化作一件大型裝置藝術,指標性的標語字句予人壓倒性的震撼體驗,同時突顯了美術館在新媒體藝術作品保存修復以及在社群媒體時代展覽策畫和觀展慣習上的挑戰;前年曾來台灣在關渡美術館推出個展的法蘭西斯.艾利斯,現於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的展覽「跳彈」展出個人代表作「孩童遊戲」系列,亦帶來今年的黑白動畫新作,皆照見不同國家的孩童眼中理解、順應的世界比之於現實環境情勢的歧異背後的政治與社會背景。

 

 本期名家傑作單元,陳傳席評述文人畫理論的奠基者、宋代大文學家蘇軾(東坡居士),他的思想、審美、論藝與畫論如何對畫壇後世產生空前的影響。作者梳理蘇軾的生平與他兼容儒家、道家、佛家的哲理與精神,提出「士人畫」的概念,以及他理想的藝術自性與境界。span>

目錄
154 9月專輯
  紀念李鑄晉教授專輯
156 我所認識的李鑄晉教授 ⊙劉國松
166 三幅文字畫與李鑄晉之間的淵源 ⊙莊喆
169 李鑄晉教授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貴人 ⊙馮鍾睿
170 憶父李鑄晉:一生沉浸於游泳與藝術中 ⊙李天華
175 亦師亦父亦友:懷念李鑄晉教授 ⊙李君毅
178 堪大憶往兼懷鑄晉師 ⊙張子寧
180 懷念恩師李鑄晉教授 ⊙高木森
181 李鑄晉與現代中國畫 ⊙朱靜華
182 向李鑄晉博士致敬 ⊙戴維.凱特福里斯
184 李鑄晉:擁抱中國當代藝術家 ⊙布歌迪
185 向李鑄晉博士致敬 ⊙珍妮特.卡彭特
186 記憶中的李鑄晉博士:教授與導師 ⊙吉恩.韋澤爾
188 與李鑄晉博士學習是如何改變我的人生 ⊙帕特里夏.J.格雷厄姆
191 教授、學者、收藏家、導師──李鑄晉 ⊙珍妮特.貝克
192 發現台灣美術─《臺灣美術全集》序 ⊙李鑄晉
195 李鑄晉在現代中國繪畫領域的策展與出版著作 ⊙整輯|帕特里夏.J.格雷厄姆
   
46 特別報導─玉山文教基金會藝文講座
  站在玉山,擁抱藝術,相約回到美學家園─玉山文教基金會2024年藝術系列演講 ⊙廖仁義
47 那些充滿身體感和生活感的聲音─記馬世芳「我們的時代,我們的歌」 ⊙高慧倩
   
35 藝術風景
  藍碧嘉的〈綠衣少女(戴手套的少女)〉
   
36 藝術正論
  美術館的時代或美術館的亂世? ⊙廖仁義
   
37 美術之眼
  鳳凰的記憶 ⊙陳長華
   
38 藝術野台戲
  藝術共嬋娟──梅丁衍的〈中體西用〉 ⊙阿田教授
   
39 藝蹤尋探
  北歐設計的極簡與極致 ⊙吳曉芳
   
40 藝術新聞
  文化部發布修訂《公共藝術設置辦法》
  Res Artis 2024台北年會
41 2024 TFAM年度個展:倪祥 、陳以書、徐瑞憲、蔡咅璟
  亞洲藝術雙年展公布策展主題「所有令人屏息的」
42 國立臺灣美術館「山水變奏─李重重的水墨歷程」
  2024台灣文博會「寶島百面」
43 奇美博物館珍藏展「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
  高雄市立美術館「山演算」
44 龍美術館「重瞳:李青」
  〈甘露水〉赴東京藝術大學大學美術館展出
45 荷蘭國家博物館「亞洲青銅─四千年之美」
   
50 國際藝壇
  世界是我們的遊樂園─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法蘭西斯.艾利斯:跳彈」 ⊙林盈君
58 不再擲地有聲─紐約古根漢美術館「珍妮.霍澤:Light Line」 ⊙賴懷宇
66 解構流動的記憶─羅馬博爾蓋塞美術館「露易絲.布爾喬亞:無意識的記憶」 ⊙林盈君
74 生之愛與慾─波多塞拉維斯當代美術館「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 ⊙陳宜艷
82 成為自己的十年之旅─紐約新畫廊「保拉.莫德索恩─貝克爾:Ich bin Ich/我是我」 ⊙賴懷宇
94 安迪.沃荷鮮為人知的心靈特寫
─柏林新國家美術館「安迪.沃荷─絲絨憤怒與完美事物」 ⊙劉蘭辰
102 一位藝術先鋒透過網際網路重生
─馬德里泰森─博內米薩國立博物館羅莎里奧.德.維拉斯克展 ⊙周芳蓮
112 捕捉神韻的大師
─利勒亞當路易─桑勒克歷史與藝術博物館「萊奧內托.卡皮埃洛─諷刺漫畫家(1898-1905)」 ⊙唐忠珊
116 日本版畫創作的傳統延續與革新精神─倫敦道利奇美術館「吉田:日本三代版畫家」 ⊙黃杰敏
124 記憶之眼─法國埃羅省博物館與美術館紀念法國畫家讓.雨果 ⊙鄭元智
132 汽車悖論──從現代機械神話到當代危機徵侯
─塞納河畔維提馬恩河谷當代藝術館「人類自主:迷途」 ⊙詹育杰
140 2024法國諾曼第印象派藝術節(下)
─勒阿弗爾安德烈.馬勒侯現代美術館、康城聖尼古拉教堂、多維爾方濟會多元文化中心 ⊙廖瓊芳
   
198 名畫賞析
  明玉皇太帝圖 ⊙毛瑞 翻譯/張潔
   
208 藝術現場
  阿尼旭.卡波爾─未見
212 伊娃.喬瑟邦─凡爾賽宮
   
214 評藝廣場
  質樸中的超越─王東華的生命情境與鄉土想像 ⊙蕭瓊瑞
   
218 圖解台灣近現代建築
  中央研究院美國研究中心與王秋華、古德曼 ⊙李乾朗
   
222 圖說台灣設計史
  日治時期台灣產業的美術設計 ⊙林磐聳
230 人類世藝術
  水體之聲.河溪之權─「我們從河而來」的策展美學挑戰 ⊙龔卓軍
   
234 三人呈唬
  世界的可讀化與解壓縮 ⊙王柏偉
   
238 吐舌藝術
  文字的吐舌世界 ⊙莊伯和
   
246 名作解讀
  〈查士丁尼及其隨從〉鑲嵌畫與〈勞孔像〉雕塑 ⊙施淑惠
   
250 展覽評介
  穿越「瞬間」吉光片羽邁向新時代─高雄市立美術館「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 ⊙劉子嘉
256 《法華經》及其美術─故宮國寶 佛館特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260 意動而境生景活─君慎美術館「林順雄.李全淼.林建收藏展」 ⊙羅珮慈
   
262 藝術思潮
  雕塑的發展─《戰後的藝術動向》 ⊙愛德華.魯塞─史密斯 編譯/閻振瀛
   
274 給兒童的美育書簡
  諾曼.洛克威爾〈言論自由〉的包容與尊重 ⊙潘(示番)
278 李伯曼〈阿姆斯特丹孤兒院的休閒時光〉對於現實生活的溫暖表現 ⊙潘(示番)
   
282 名家傑作
  文人畫理論的奠基者──蘇軾 ⊙陳傳席
   
308 攝影藝術
  鏡頭映射的自我觀照─北京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私景:深瀨昌久攝影展」 ⊙邱筱臻
   
318 美術館行政
  融入在地、與國際並行
─專訪馬約卡碧拉與米羅基金會美術館館長安東尼亞.瑪麗亞.佩雷洛.費雷爾 ⊙徐芬蘭
   
326 發現美術館
  延續傳統以迎接當代─法國歐布納蒙洛爾古堡整建為當代藝術與古蹟中心 ⊙鄭元智
   
334 印度美術
  秣菟羅古代美術─貴霜時代為中心(中) ⊙宮治昭 編譯/林保堯
   
350 西域佛畫
  枕木尊面板相關作例與〈戴月桂冠天部或菩薩頭像〉 ⊙秋山光和 編譯/林保堯
   
360 宗教藝術
  西藏帕邦喀宮─吐蕃時期制定藏文規範使用之聖跡 ⊙丘星星
   
364 創意陶藝
  自然得不自然的解讀─呂巧智的陶之演繹向度 ⊙莊秀玲
   
382 新書出版
  《近現代十家精品集》出版序 ⊙藝術家出版社
   
370 藝展目錄
   
371 藝展報導
   
377 藝術快遞
   
378 展覽月報
   
388 藝術線上
   
390 藝術市場行情表
   
394 藝術家圖書目錄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家2024年8月 #591
  • 藝術家2024年7月 #590
  • 藝術家2024年6月 #589
  • 近現代十家精品集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