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 首頁
  • 雜誌與叢書
  • 藝術收藏 +設計
  • 2020

雜誌與叢書

  • 當期雜誌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2月 #149

  •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2月 #149 1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2月 #149

第149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我要購買
貨到通知我
我要兌換
 
第149期
*購書規則請點這裡
  • 編輯手記
  • 目錄

敏於時代的覺知化境

 藝術,恰如時代的動態文獻,反哺予天際的迴想與潮汐的靜思。人類感知世界的總量,經由時代的脈動向身體遞送的日常經驗積累而成,那錯綜嵌合的結構,深層地織入了生命的羅網,造就了個體與未知之境的不期而遇。藝術家感知時代的微幅振動,聚焦於專注的創作形態,在由異質碎片共時砌造的場域、在那無數線索與引信交疊的界線之間,諸般智識與文化,因生活頻譜的疊合而見其深厚。2月專輯將藝術的創造視為「時代的探針」,所有你我想像當中的缺口,由藝術家的創造加以填補。

 

 水墨作為一種東方體系的創作媒材,早在17世紀初期,即隨著明鄭王朝的渡海而傳入台灣。此後,歷經明清300年的積澱,乃至日治時期的轉型,到了戰後,由於西方現代主義、特別是抽象藝術的衝擊、洗禮,在台灣隱然形成一種屬於「現代水墨」的創作類型,在1960年代初期的台灣蔚為風潮、1970年代影響香港、80年代回溯水墨原鄉的中國大陸;這當中,作為歷史開創,及推廣、肇建的關鍵人物,正是劉國松。2019年,是劉國松自大陸赴台70年的紀念年,高雄市立美術館特展,也是對這位「現代水墨之父」的一次禮讚。

 

 達文西是全球家喻戶曉的人物,維基百科稱他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博學者」,上曉天文,下知地理。有生之年他醉心於創造發明,藝術創作備受世人仰慕,王公貴族更是趨之若鶩。羅浮宮為紀念達文西逝世500週年而舉辦的回顧展,共計展出179件展品,包括大量罕見的手稿草圖,其中羅浮宮自身館藏占1/5,其餘是向遍布全球十個國家的幾十家博物館、美術館乃至私人藏家借展。本次策展的思路非常清晰,根據達文西一生的藝術創作及人生軌跡交織構成七個篇章。

 

 古根漢美術館的館藏記錄了私人品味如何藉由對於藝術的贊助,以機構的發展進程,為現代藝術史撰寫兩次戰爭之間的重要里程碑,見證紐約蓬勃發展的歷史。在兩次世界大戰這個近代史的關鍵時期,美術館與城市同步,接收了歐陸受到戰亂影響而由舊大陸轉移的政治、經濟及社會資本,映照了文化與經濟重心逐步向美國轉移的過程。近年館方反思自身定位,在策略上回歸對於藝術家的側重,並期望借助創作者對於機構的介入,擁抱各界對於美術館社會責任的辯論,為自身的典藏系統,提供不一樣的解讀,也成就了開館以來第一檔以藝術家為策展人的展覽「藝術執照:古根漢收藏六面觀」。

 

 浮水印木刻,是中國傳統版畫的重要門類,明代胡正言發明的餖版及拱花技術即讓世人見識了浮水印版畫的神奇。現代科技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版畫的工藝傳奇性及複製價值,但相對的也讓版畫突破了原有的侷限性。浮水印版畫本體語言的探究與實踐是陳琦逾30年創作歷程的重點,他以版畫特有的印痕與精密演算,突顯其與直接繪畫的差異,並嘗試在版畫中實現一種身體上的書寫感,同時也以錯版及非機械性複製為實驗,透過創作者的情感、手工製作的溫度與精神性,讓版畫體現與本體對應的價值與意義。

 

 「虛擬實境」是能同時編寫空間與時間的敘事結構媒介,當時空的敘事結合流暢,便能重組虛構的世界觀。21世紀博物館在典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傳統功能之外,VR能介入的形式與觀眾的光譜愈趨多元。國立故宮博物院近期舉辦的「故宮南院奇幻嘉年華:21世紀博物館特展」即為一探問該形式的實驗場域,以虛擬實境作為主軸,梳理當潮VR發展的現狀與實踐。展覽中除了呈現技術的成果,同時在未境之途中啟航,迎來其現象場域的新紀元。

藝術熱新聞
008 2020故宮南北院展覽亮點
  臺北市立美術館2020年度計畫
  「合力組裝米克斯」展覽計畫
010 2020年達卡藝術高峰會
  2021年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塞西莉亞.阿萊馬尼
  三件曾被納粹掠奪的大師名畫將上拍
011 霍克尼〈水花〉領銜蘇富比當代藝術晚拍
  佳士得印象派與現代藝術晚拍
  十隻猴子和一隻海豚:班克斯與KAWS
   
藝術龍門陣
012 眄彼洄瀾 讀許郭璜近作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14 玉器 台灣外銷最久的產品 ⊙戴忠仁
   
哈佛隨筆
016 話說羅浮宮的達文西回顧展 ⊙魏蔚
   
封面紀事
022 宇宙何許?─現代水墨之父劉國松 ⊙蕭瓊瑞
032 忘我太空─高雄市立美術館「奔.月─劉國松」展 ⊙陳瑜
   
藝術焦點
036 「她們」那些不食人間煙火背後的璀璨─「拉斐爾前派女性人物」展 ⊙黃其安
   
藝術大觀
042 藝術執照:古根漢收藏六面觀 ⊙李二
   
藝術基金會特別報導
048 名家精品重回巴塞爾─魯道夫.斯塔切林收藏簡史 ⊙吳虹霏
052 重生的希望─法國里昂布魯齊昂基金會雙人展 ⊙廖瓊芳
   
藝術人物誌
058 圖騰藝術的美學意識之境─超現實主義意見領袖沃夫岡.帕倫 ⊙吳礽喻
   
二月專輯
062 Resonating Spaces 時代的探針
064 虛擬競演─漫遊博物館的當代VR景觀 ⊙賴志婷
070 當極端成為常態─霍隆設計博物館「極端狀態」展 ⊙林純雅
076 啞然況味─Dumb Type瞬息聲光中的人間永恆 ⊙邱馨慧
082 謎樣的人造微物圖鑑─曼蒂.巴克的生態關懷攝影創作 ⊙周伶芝
   
藝術家工作室
086 傳統、人文與科技的融合─《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陳琦 ⊙許玉鈴
   
時尚美學
096 百年延續 皆川明所珍惜的每一個日常 ⊙邱馨慧
   
創意人的收藏特別報導
102 潘貝寧 一念,善美永續 ⊙詹立群
106 柯淑玲 因愛,達觀遠見 ⊙詹立群
110 王詩雲與劉方伶 初心,以靜覓境 ⊙詹立群
114 魏啟豪與公若家 翫享,心手納寰宇 ⊙詹立群
   
藝術視界
118 阿蓮娜.奧拉繡克的黑白隱語 ⊙陳瑜
124 韓藝之遇,以匠心傳世 ⊙洪昱溱
   
珠寶美學
120 時空形色的造夢殿堂─梵克雅寶米蘭王宮珠寶展 ⊙林純雅
   
設計微言
126 設計的自由─所謂原創的設計是什麼? ⊙徐景亭
   
山海經.風土考
128 我們住在筍之島 ⊙淦克萍
   
茶葉與茶器收藏分析
132 普洱創天價 80年代青餅記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36 法國混凝土建築先驅奧古斯特.佩雷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38 李青以「後窗」窺看都會如夢寓言 ⊙Jade Hong
139 工務所變身「工家美術館」 ⊙Jade Hong
140 失樂園─當代城市文明的凝視與寓意 ⊙Jade Hong
141 曼谷瑰麗酒店贏得「2019亞太最佳酒店設計大獎」 ⊙Jade Hong
   
創意萬象
142 「文心藝所」舉辦藝術家傅丹個展 ⊙林志鴻
143 「建築攝影+」的深度思考 ⊙林志鴻
  卡地亞與美洲豹的不解之緣 ⊙林志鴻
144 羅森泰與札哈.哈蒂建築事務所跨界花器系列 ⊙林志鴻
  蘭花形象與水晶工藝的邂逅 ⊙林志鴻
  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 ⊙林志鴻
145 寄予永恆之城羅馬的時尚之約 ⊙林志鴻
   
藝想創見
146 安娜.雷德利 人工智慧時代的「鬱金香狂潮」 ⊙林志鴻


編輯手記

敏於時代的覺知化境

 藝術,恰如時代的動態文獻,反哺予天際的迴想與潮汐的靜思。人類感知世界的總量,經由時代的脈動向身體遞送的日常經驗積累而成,那錯綜嵌合的結構,深層地織入了生命的羅網,造就了個體與未知之境的不期而遇。藝術家感知時代的微幅振動,聚焦於專注的創作形態,在由異質碎片共時砌造的場域、在那無數線索與引信交疊的界線之間,諸般智識與文化,因生活頻譜的疊合而見其深厚。2月專輯將藝術的創造視為「時代的探針」,所有你我想像當中的缺口,由藝術家的創造加以填補。

 

 水墨作為一種東方體系的創作媒材,早在17世紀初期,即隨著明鄭王朝的渡海而傳入台灣。此後,歷經明清300年的積澱,乃至日治時期的轉型,到了戰後,由於西方現代主義、特別是抽象藝術的衝擊、洗禮,在台灣隱然形成一種屬於「現代水墨」的創作類型,在1960年代初期的台灣蔚為風潮、1970年代影響香港、80年代回溯水墨原鄉的中國大陸;這當中,作為歷史開創,及推廣、肇建的關鍵人物,正是劉國松。2019年,是劉國松自大陸赴台70年的紀念年,高雄市立美術館特展,也是對這位「現代水墨之父」的一次禮讚。

 

 達文西是全球家喻戶曉的人物,維基百科稱他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博學者」,上曉天文,下知地理。有生之年他醉心於創造發明,藝術創作備受世人仰慕,王公貴族更是趨之若鶩。羅浮宮為紀念達文西逝世500週年而舉辦的回顧展,共計展出179件展品,包括大量罕見的手稿草圖,其中羅浮宮自身館藏占1/5,其餘是向遍布全球十個國家的幾十家博物館、美術館乃至私人藏家借展。本次策展的思路非常清晰,根據達文西一生的藝術創作及人生軌跡交織構成七個篇章。

 

 古根漢美術館的館藏記錄了私人品味如何藉由對於藝術的贊助,以機構的發展進程,為現代藝術史撰寫兩次戰爭之間的重要里程碑,見證紐約蓬勃發展的歷史。在兩次世界大戰這個近代史的關鍵時期,美術館與城市同步,接收了歐陸受到戰亂影響而由舊大陸轉移的政治、經濟及社會資本,映照了文化與經濟重心逐步向美國轉移的過程。近年館方反思自身定位,在策略上回歸對於藝術家的側重,並期望借助創作者對於機構的介入,擁抱各界對於美術館社會責任的辯論,為自身的典藏系統,提供不一樣的解讀,也成就了開館以來第一檔以藝術家為策展人的展覽「藝術執照:古根漢收藏六面觀」。

 

 浮水印木刻,是中國傳統版畫的重要門類,明代胡正言發明的餖版及拱花技術即讓世人見識了浮水印版畫的神奇。現代科技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版畫的工藝傳奇性及複製價值,但相對的也讓版畫突破了原有的侷限性。浮水印版畫本體語言的探究與實踐是陳琦逾30年創作歷程的重點,他以版畫特有的印痕與精密演算,突顯其與直接繪畫的差異,並嘗試在版畫中實現一種身體上的書寫感,同時也以錯版及非機械性複製為實驗,透過創作者的情感、手工製作的溫度與精神性,讓版畫體現與本體對應的價值與意義。

 

 「虛擬實境」是能同時編寫空間與時間的敘事結構媒介,當時空的敘事結合流暢,便能重組虛構的世界觀。21世紀博物館在典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傳統功能之外,VR能介入的形式與觀眾的光譜愈趨多元。國立故宮博物院近期舉辦的「故宮南院奇幻嘉年華:21世紀博物館特展」即為一探問該形式的實驗場域,以虛擬實境作為主軸,梳理當潮VR發展的現狀與實踐。展覽中除了呈現技術的成果,同時在未境之途中啟航,迎來其現象場域的新紀元。

目錄
藝術熱新聞
008 2020故宮南北院展覽亮點
  臺北市立美術館2020年度計畫
  「合力組裝米克斯」展覽計畫
010 2020年達卡藝術高峰會
  2021年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塞西莉亞.阿萊馬尼
  三件曾被納粹掠奪的大師名畫將上拍
011 霍克尼〈水花〉領銜蘇富比當代藝術晚拍
  佳士得印象派與現代藝術晚拍
  十隻猴子和一隻海豚:班克斯與KAWS
   
藝術龍門陣
012 眄彼洄瀾 讀許郭璜近作 ⊙熊宜敬
   
文物專欄
014 玉器 台灣外銷最久的產品 ⊙戴忠仁
   
哈佛隨筆
016 話說羅浮宮的達文西回顧展 ⊙魏蔚
   
封面紀事
022 宇宙何許?─現代水墨之父劉國松 ⊙蕭瓊瑞
032 忘我太空─高雄市立美術館「奔.月─劉國松」展 ⊙陳瑜
   
藝術焦點
036 「她們」那些不食人間煙火背後的璀璨─「拉斐爾前派女性人物」展 ⊙黃其安
   
藝術大觀
042 藝術執照:古根漢收藏六面觀 ⊙李二
   
藝術基金會特別報導
048 名家精品重回巴塞爾─魯道夫.斯塔切林收藏簡史 ⊙吳虹霏
052 重生的希望─法國里昂布魯齊昂基金會雙人展 ⊙廖瓊芳
   
藝術人物誌
058 圖騰藝術的美學意識之境─超現實主義意見領袖沃夫岡.帕倫 ⊙吳礽喻
   
二月專輯
062 Resonating Spaces 時代的探針
064 虛擬競演─漫遊博物館的當代VR景觀 ⊙賴志婷
070 當極端成為常態─霍隆設計博物館「極端狀態」展 ⊙林純雅
076 啞然況味─Dumb Type瞬息聲光中的人間永恆 ⊙邱馨慧
082 謎樣的人造微物圖鑑─曼蒂.巴克的生態關懷攝影創作 ⊙周伶芝
   
藝術家工作室
086 傳統、人文與科技的融合─《藝術收藏+設計》專訪藝術家陳琦 ⊙許玉鈴
   
時尚美學
096 百年延續 皆川明所珍惜的每一個日常 ⊙邱馨慧
   
創意人的收藏特別報導
102 潘貝寧 一念,善美永續 ⊙詹立群
106 柯淑玲 因愛,達觀遠見 ⊙詹立群
110 王詩雲與劉方伶 初心,以靜覓境 ⊙詹立群
114 魏啟豪與公若家 翫享,心手納寰宇 ⊙詹立群
   
藝術視界
118 阿蓮娜.奧拉繡克的黑白隱語 ⊙陳瑜
124 韓藝之遇,以匠心傳世 ⊙洪昱溱
   
珠寶美學
120 時空形色的造夢殿堂─梵克雅寶米蘭王宮珠寶展 ⊙林純雅
   
設計微言
126 設計的自由─所謂原創的設計是什麼? ⊙徐景亭
   
山海經.風土考
128 我們住在筍之島 ⊙淦克萍
   
茶葉與茶器收藏分析
132 普洱創天價 80年代青餅記 ⊙池宗憲
   
建築觀點
136 法國混凝土建築先驅奧古斯特.佩雷 ⊙黃健敏
   
建築與空間設計巡禮
138 李青以「後窗」窺看都會如夢寓言 ⊙Jade Hong
139 工務所變身「工家美術館」 ⊙Jade Hong
140 失樂園─當代城市文明的凝視與寓意 ⊙Jade Hong
141 曼谷瑰麗酒店贏得「2019亞太最佳酒店設計大獎」 ⊙Jade Hong
   
創意萬象
142 「文心藝所」舉辦藝術家傅丹個展 ⊙林志鴻
143 「建築攝影+」的深度思考 ⊙林志鴻
  卡地亞與美洲豹的不解之緣 ⊙林志鴻
144 羅森泰與札哈.哈蒂建築事務所跨界花器系列 ⊙林志鴻
  蘭花形象與水晶工藝的邂逅 ⊙林志鴻
  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 ⊙林志鴻
145 寄予永恆之城羅馬的時尚之約 ⊙林志鴻
   
藝想創見
146 安娜.雷德利 人工智慧時代的「鬱金香狂潮」 ⊙林志鴻
回上層
相關產品
  • 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1月 #148
  • 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12月 #147
  • 藝術收藏+設計2019年11月 #146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