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皮耶.波納爾:記憶的顏色

  • 首頁
  • 藝文消息
  • 海外

皮耶.波納爾:記憶的顏色

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2019年1月23日~5月6日

撰文/方秀雲.圖版提供╱Tate Modern, London(藝術家2019年5月528期)
 
 

皮耶.波納爾 咖啡 1915 油彩畫布 73×106.4cm 倫敦泰德美術館藏
 

 今年春天,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舉辦一檔大展,名為「皮耶.波納爾:記憶的顏色」,陳列法國後印象派畫家皮耶.波納爾(Piere Bonnard)的一百件作品。展覽梳理他在維農內(Vernon)度過的十六年,以及其後遷至南法坎內(Le Cannet)定居直到去世,歷時共卅五年的歲月。在這段時間裡,他遠離城市的繁囂,沉浸在自然之中,過著平凡家居生活,此次展出的繪畫可說是集結了他的成熟之作。


皮耶.波納爾 室內的裸女 約1935 油彩畫布 134×69.2cm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藏
 

 波納爾1867年出生於上塞納省豐特奈─玫瑰市(Fontenayaux-Roses),父親在法國戰事部工作,是位受敬重的公務員。他在家鄉度過快樂的童年,隨後於大學攻讀法律,畢業後擔任一陣子的律師,後來參加公務員考試未被錄取,於是在廿一歲那年決定投入藝術創作。之後波納爾有好一陣子住在蒙馬特,遇見羅特列克,開始為紅磨坊設計海報與印刷,也做舞台設計,雜誌《白色評論》(La RevueBlanche)曾聘他設計內頁。波納爾的天分很早就被發掘,法國藝術史家克勞德.侯傑─馬爾斯(Claude Roger-Marx)曾如此評論他的繪畫:「能捕捉稍縱即逝的姿態與無意識的手勢,也能形塑一瞬間的表現。」這讚歎之語點出波納爾繪畫最核心的內涵,而那年他僅有廿六歲。


皮耶.波納爾 夏日 1917 油彩畫布 260×340cm 聖保羅聖波梅格基金會(Foundation Marguerite et Aimé Maeght)藏
 

 有別於其他畫家,波納爾不用畫架,而習慣把畫布貼在牆上,有時一面牆上就貼了好幾張,常常是幾幅畫同時進行。雖說藝術應與日常生活結合,但他並不將生活直接抄錄下來,而是先用相機拍下主題,在旁加註顏色與一些應注意的細節,然後回到工作室,照著筆記轉移到畫布上。波納爾坦言:「用畫表達之前,我先做夢。」這說明他的創作仰賴的是「記憶」與「想像」。他畫裡的美學元素中以色彩最引人注目,他曾說:「藝術不是實體,顏色意指表現,及從中激發的更多內容。」他的用色相當緊湊,全是由小刷痕密合築起的區塊,如此不斷增溫,最後達到情緒混合的高點。看到他畫作上的顏色,觀者也能感受到他情感的溫度。  波納爾畫出情感的溫度,捕捉消失在時間的景況,有愉悅、慾望,有憂慮,也有疼痛⋯⋯,全是畫家的心理圖景,也因此人們將他稱作「描繪內心情感(intimists)的畫家」。

(全文閱讀528期藝術家雜誌)
回上層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