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雜誌社
GO
  • 即時快訊
    • 最新消息
    • 徵件訊息
    • 藝術市場
    • 年度十大 展覽及新聞
  • 專題文章
  • 藝文消息
    • 台灣
    • 中國港澳
    • 海外
    • 其他展訊
  • 雜誌與叢書
    • 叢書出版
    • 藝術家
    • 藝術收藏 +設計
  • 關於我們
    • 本社簡介
    • 獲獎紀錄
    • 常見問題Q&A
    • 聯絡我們
  • 購物車
  • 會員登入
GO


新石器時代的童年:危機年代下的藝術創作(1930)

  • 首頁
  • 藝文消息
  • 海外

新石器時代的童年:危機年代下的藝術創作(1930)

柏林世界文化之家/2018年4月13日~7月9日

撰文╱鄭安齊(藝術家2018年6月517期)
 

 柏林世界文化之家近期的研究計畫暨展覽「新石器時代的童年」,以1930年代前後的藝術創作為主軸,關注當時的藝術家如何對應各種危機,如大蕭條、通貨膨脹、極端化的法西斯政治、受到工業化影響的感知等。

 策展人安森.法蘭克(Anselm Franke)與湯姆.霍勒(Tom Holert)採用的展名「新石器時代的童年」出自藝術史家卡爾.愛因斯坦(Carl Einstein)對漢斯.阿爾普(Hans Arp)作品中圖象元素的解讀,愛因斯坦是威瑪時期極早開始著墨在前衛藝術方面的藝術史家。1930年代時期伴隨著現代性的陰暗面,不確定性、孤立與危機感彌漫於整個社會中,這促使當時的人們開始往西元前的歷史尋找可能的解方。一如史前時期,「童年」亦具有類似的形象上的暗示――初始的、具生命力的、未有既定型態的。

 這次的展場設計,在主要的空間中有一架高的走廊貫穿,並切分為數個子題區域,分別是「歷史不可能的擴張」、「S/O作用」、「藝術作品」、「對抗與逃逸線」。內容則從經濟危機、對歐洲的殖民擴張之反省以及探問二元論(主體╱客體、自然╱文明、男性╱女性等)的崩潰等角度切入。觀眾能隨著愛因斯坦的眼光,進而理解出自1920至1940年代之間的一百八十餘件作品及六百餘件文獻。


「新石器時代的童年」展場一景 ©Laura Fiorio-HKW

 

回上層
img
img
img
img
106台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藝術家路﹞二段165號6樓
6F., No. 165, Sec. 2, Jinshan S. Rd. (Artist Rd.), Da' an Dist., Taipei City 106,Taiwan(R.O.C)
Tel:+886-2-23886715
Fax:+886-2-23965707、+886-2-23965708
​E-mail : artvenue@seed.net.tw

© 2017 Artist Magazine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 & Manage by: HFU FineArts & CCDesign, 米洛科技網頁設計
廣告刊登方式|服務條款說明|常見Q&A|加入會員
|購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