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2 誠品畫廊
陳道明個展
在今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中,誠品畫廊推出陳道明個展,以超過十件作品呈現他豐沛的創作能量。
陳道明(1931-2017)在十八歲時進入台北師範學院就讀,由於不滿學校制式甚至扼殺個人創造力的教育方式,開始接受李仲生一對一的引導式教學,並在恩師的啟迪之下,不斷在繪畫上精益求精,淬鍊出獨特個人繪畫語言,同時與歐陽文苑、霍剛、蕭勤、李元佳、吳昊、夏陽及蕭明賢等畫室其他學生結為切磋繪畫的好友。他們每月定期帶新作參加聚會,彼此批評討論,接著於1957年共同創立東方畫會,成員在藝術圈中譽為「八大響馬」。當時五月畫會和東方畫會每年分別在5月和11月開展,以藝術相互較勁,推動台灣現代美術的發展,他們的展覽有如法國巴黎的春秋沙龍一般,為每年藝術界的盛事。
陳道明曾以卓越的繪畫於1959和1965年兩度參加巴西聖保羅雙年展,1962年榮獲「第二屆香港國際繪畫沙龍」銀牌獎。昔日戰友蕭勤認為陳道明是台灣第一位抽象派畫家,時間甚至早於趙無極。陳道明善於以顏料的層疊雕塑出微觀的世界,使具象物質和抽象氣韻在畫布上交鋒,結合成具有音響律動,有如大氣雲霧般的畫面。他的作品展露哲學性的宇宙氣韻,並呈現華麗的東方氣質。在晚期作品中,他減少剛硬的幾何構圖和可辨識的有形符號,更加關注氣韻生動的表現。觀者可見作品肌理如地層礦脈,色彩湮漫如火山塵霧,每幅畫作都彷彿反映大千世界的瞬息萬變。
豪情萬丈、畫如其人,陳道明每畫完一張畫便要思索下一張畫,永遠追求超越、突破並絕不重複。對陳道明而言,他的重點在於創作的過程,他要跨越無意識以進入意識之外的境界,畫出自己的思想、觀念和最深處的感受。他說:「作品的意義是心靈意識活動的一種紀錄,原則上是抽象的,我在表達內在生命意象的過程中,盡量不受任何干擾,以求達到沒有結論又有結論的境界。美的醜的,本身即是獨立完整的生命,我只不過用我的語言把感覺訴諸畫面而已。」陳道明的作品反映了一位時代藝術家大破大立的氣概,每一層密實肌理、每一道奔放色彩,皆充盈著他雄渾的創作能量。


左/ 陳道明 06062009-2 2009 壓克力畫布 195×13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