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繪時,捕捉人間一瞥
模春的繪畫創作
撰文│陳玟妤.圖版提供│黃模春(藝術收藏+設計 2025年4月211期)

圖說
從業47年的黃模春建築師,在疫情期間投入繪畫創作,選擇建築設計時的創作夥伴——彩色鉛筆——作為媒材,在一張張A3畫紙上探索色鉛筆的無限可能。於他而言,色鉛筆繪寫世間所見的本質不容小覷,他以建築師的細膩視角觀察材質與環境,色鉛筆演繹著各樣質感,要描摹的實是時間的質地。黃模春的筆下景象,往往源自那些在無防備間帶來震撼的視覺印象,他深信,透過繪畫,這些人間一瞥能被捕捉,化為與生命邂逅的印記。從建築到畫紙,當建築師之筆化作藝術家之筆,光影與色彩顯現,美與感動流轉其中,世界與人的價值亦隨之顯露。

黃模春 禪學大師鈴木大拙紀念館水庭 色鉛筆、紙 42 × 29.7 cm 2019
問:為何選擇以色鉛筆進行創作呢?
答:色鉛筆是建築師畫設計圖時最方便的工具,但在繪畫領域,多數人僅將其視為入門工具或小品媒材,鮮少有人以色鉛筆作為主要創作方式。我想證明,它的威力遠不止於此。我要用色鉛筆來挑戰所有的質感、一切我想表達的細節。色鉛筆是乾的,我偏想用它來挑戰「水」的質地;色鉛筆的筆觸細膩,層疊效果極佳,能特別精湛地表現木頭因為時間而風化的「肉」(紋理、質地),以及尚存的木筋……,如實描繪,我確知色鉛筆絕對有表現眾多質感的威力!

黃模春 神品木雕(台北林安泰古厝) 色鉛筆、紙 42 × 29.7 cm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