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真相世代,美術館做為對話的安全空間
溝通不良時代的語言
斯科特斯戴爾當代美術館/2023年3月4日~8月27日
在社群媒體成為訊息吸收主流管道的後真相時代(Post-truth era),美術館扮演著重要的公民角色。美國亞利桑那州斯科特斯戴爾當代美術館(Scottsdal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SMoCA)舉辦的「溝通不良時代的語言」一展,即探討了後真相社會的兩極化現象。
展覽呈現十八位觀點各異的美國藝術家以「語言/文字」為基礎的作品,通過把玩語言揭示訊息的主觀性,提醒身處後真相社群時代的閱聽人面對訊息宜抱持的審慎態度。這次展覽貼合美國政治社會的氛圍和大事記,例如川普當選總統後的爭端以及疫情揭露社會資源分配不公的現實。藝術家們透過重新詮釋歷史,運用奇想展望未來,試圖打破歷史所暗示的既定結果。

「溝通不良時代的語言」展場一景
(Photo: David Blakeman)
前言:政治憂鬱
在探討展覽主題之前,有必要回顧一下美國(特別是做為展覽背景的亞利桑那州)的社會現況。
「政治憂鬱」一詞指的是因社會和政治失能而引起的集體憂鬱情況。這種情況在2016年川普當選後特別顯著,尤其年輕人(特別是左派)深刻體會到對個人命運失去掌握的失望、哀傷和焦慮感,形成了所謂的「川普憂鬱」(The Trump Depression)。
這種集體政治憂鬱間接促使了美國自2016年以來方興未艾的社會運動。這些旨在矯正系統性缺乏公義的社會運動,包含主張黑人權力的「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訴求職場性侵和性騷擾改革的「Times Up」和「#MeToo」運動,以及爭取原住民族土地權益等社會抗爭。
近年來的社會運動風氣與美國人口結構的改變亦密切相關。紐約福特基金會(Ford Foundation)的趨勢預測顯示,美國預計在2045年成為非白人的「少數族裔」佔多數的社會。與墨西哥接壤的亞利桑那州的拉美裔人口在過去卅年中穩步增長,2020年人口普查顯示,該州超過三成的人口為拉丁裔,而總體少數族裔已接近該州人口總數的一半。
若將這些資料綜合解讀,或許可以更好地理解為什麼在2022年的期中選舉,中間派民主黨能在傳統上被視為共和黨堡壘的亞利桑那州獲得空前的勝利。媒體將這一結果解讀為選民年輕化、多元化以及中間選民對極端主義的抵制。
然而,同時期在田納西州,一項被簡稱為「變裝禁令」的法規開始實施,禁止在任何可能被未成年者接觸到的公眾場合進行具有性暗示的紅磨坊式歌舞表演,這項法規讓性少數族群的權益成為保守派的攻擊目標;同樣的禁令也在包括亞利桑那州在內的十多個州內進入立法程序,得到保守主義追隨者的擁戴。

珍妮.霍澤(Jenny Holzer) 和俄羅斯發生之事 2020
40塊蝕刻銅板,文字:美國政府文件 每件41.9×32.4×1.3cm 於「溝通不良時代的語言」展場一景
(Photo: David Blakeman)
美術館的公民角色
在同一片土地上、共享同一個時空,人們的生命體驗和政治訴求卻截然不同。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下,面對同樣的事件和訊息,「真實性」似乎取決於個體先見的認知,造成眾聲喧嘩的局面。
如此兩極化的氛圍也讓整體社會陷入文化戰爭的泥淖,美術館展示的內容隨之變得高度政治化。對此,斯科特斯戴爾當代美術館館長暨總策展人珍妮佛.馬凱伯(Jennifer McCabe)接受筆者訪談時表示,當代美術館的任務是反映所處的當下,支持藝術家透過作品試圖消化和理解社會的分歧。美術館不持立場,提供對話的安全空間,讓不同的意見被妥善表達。透過藝術家的眼睛,觀眾能夠聆聽不同觀點,為這個缺乏共識的世界保留一方培養同理心的空間。
馬凱伯還表示,美術館積極採取更為共融的措施,以因應在州境內少數族裔觀眾穩步成長的現象。從營運策略、員工組成、展示形式到公眾活動規畫等各個面向著手,美術館逐步與改變中的社群光譜同步,盡可能達成英語、西班牙語雙語的環境。
針對「溝通不良時代的語言」展覽,美術館推出了一系列鼓勵觀眾互動、較輕鬆的參觀資源,包括以作品概念為核心的趣味填字遊戲和增加媒體識讀的導引習作。這些互動活動邀請觀眾一同思考:當影像、物件和文字被重新組合與錯置時,閱聽人接收的訊息將產生哪些改變?對事件的詮釋是否受到個人既有觀點的影響?透過這些活動,觀眾可以更深入地思考如何理解和詮釋展出的藝術作品,並審視在社群時代,面對訊息時宜抱持的識讀意識。

張約克「實圖」系列於展場一景
(Photo: David Blakeman)
重寫與想像:可實踐的烏托邦?
展覽本身著重呈現異質觀點的交錯,張約克(York Chang)形象化地轉譯出這股嘈雜。藝術家展出的「實圖」系列透過拼貼並置來自不同報紙的影像與文字,操弄意義被建構的方式,一來指向後真相時代中訊息(以及假訊息)被塑造的過程,同時也成為藝術家對現實再詮釋的個人詩學。這些被擺弄後的「新聞」被輸出成一張張如同報紙的印刷品,疊放、散置於展間,視覺化地呈現出訊息的紛雜。
(全文閱讀577期藝術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