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古老文明的藝術與考古
迷宮─克諾索斯、神話與現實
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館/2023年2月10日~7月30日
克里特島的迷宮神話長期以來令藝術家、作家和作曲家著迷。神話的演變有時是個人創造力的結果,因神話的傳承者試圖根據自己的感受來理解不同的版本,有時則是為了回應不同觀眾或媒體的需求。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館2023年首檔大展「迷宮─克諾索斯、神話與現實」便是探索西方世界最知名的古典神話:迷宮、米諾陶諾斯(Minotaur)與克諾索斯宮殿(Palace of Knossos),兩百件展品一半來自阿什莫林博物館,另一半則來自雅典與克里特島。
克諾索斯是希臘克里特島北邊的米諾斯(Minos)文明遺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考古發掘證據顯示,此地約西元前7000年便有人定居,是歐洲農耕文明最早的定居點之一,其最早的宮殿史則可追溯至西元前1900年。希臘神話中的克里特迷宮是為國王米諾斯所設計,用來安置米諾陶諾斯,傳說位於米諾斯宮殿正下方。20世紀初英國考古學家、時任阿什莫林博物館館長亞瑟.埃文斯(Arthur Evans)獲准在克諾索斯進行發掘,判定克諾索斯宮殿建於青銅器時代,已有將近四千年的歷史。米諾陶諾斯是在古典時期被描繪為半人半牛的神話生物,住在由建築名匠戴達羅斯(Daedalus)和他的兒子伊卡洛斯(Icarus)據米諾斯的指示精心設計的迷宮中心,最終被雅典英雄忒修斯(Theseus)所殺。
「迷宮─克諾索斯、神話與現實」展場一景
©Ashmolean, University of Oxford
一入展場便會見到米諾陶諾斯的半身雕像。有關米諾陶諾斯的神話由不同的古希臘版本構建而成,而這件無角的米諾陶諾斯半身像可能是羅馬人改造早期的希臘青銅雕塑,其在雅典被發現,原是噴泉的一部分,微微張開的嘴巴是噴泉池水流淌的地方,原本站在一旁要將牠擊倒的忒修斯已被摧毀。忒修斯是雅典國王,他傳奇般的勝利是雅典的熱門話題,展場中一只希臘花瓶便描繪了忒修斯迫使米諾陶諾斯跪下並準備割牠喉嚨的景象,周圍是被送入迷宮做為祭品的雅典青年,他們正慶祝自己能死裡逃生;工匠用斑點點綴米諾陶諾斯毛茸茸的身軀,與一旁的人體形成對比。這樣的圖案經常出現在希臘花瓶上,可見故事的流行程度。
當代藝術也從迷宮找尋靈感。馬克.渥林格(Mark Wallinger)在倫敦的每座地鐵站都安裝了琺瑯標誌,作品靈感來自於人類乘坐地鐵的行為模式,每站設計皆不同,其中〈迷宮#232格林公園〉的七環設計便是受古希臘神話克里特迷宮的啟發。〈迷宮地板殘片〉是亞瑟.埃文斯在克諾索斯最驚人的發現之一,這塊大約三千五百年前製作的彩繪石膏碎片曾經是複雜地板設計的一部分,證明迷宮在古希臘人寫下忒修斯和米諾陶諾斯的神話之前一千年就已經存在。
馬克.渥林格 迷宮#232格林公園 2013 琺瑯鋼板、粉末顏料黑色框架 63.5×63.5cm
(Photo: Thierry Bal)©Mark Wallinger.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Hauser & Wirth
克里特島與迷宮的傳說
克里特島的神話在希臘文學中被不斷重述。荷馬的《伊利亞得》描述參加特洛伊戰爭的克里特島英雄、米諾斯國王及其女兒亞莉阿德妮(Ariadne)和戴達羅斯,是西元前8世紀首次書面提及克諾索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流行用修剪整齊的樹籬圍成迷宮,當時迷宮被採納為基督教的象徵,〈克里特迷宮〉描繪由十一面圓形牆組成的花園迷宮(數字11在基督教中是罪惡的象徵),這裡不見米諾陶諾斯的蹤影,只是一座遊樂花園,可見微型人物往花園中心走去。在克諾索斯發現的銀幣也有迷宮的蹤跡,克諾索斯一直到西元8世紀才被遺棄,希臘和羅馬居民利用神話將迷宮設計在硬幣上,為迷宮的下落或真實性提供誘人的線索。
(全文閱讀576期藝術家雜誌)希洛尼姆斯.寇克(Hieronymus Cock),臨摹馬修.寇克(Matthijs Cock) 克里特迷宮 約1558 蝕刻直紋紙 22.1×29.9cm 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館藏
©Ashmolean Museum, University of Oxf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