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俊強 由時空向度量測感官的通透
牛俊強的作品擅以錄像及複合媒材呈現,其創作由細膩的生命經驗形塑而成,並自人與人、物之間的情感連結出發,融合想像與記憶,逐漸轉化為人與無形之境的關聯。對周遭世界感知敏銳的牛俊強,從個人的角度來理解和探索慾望、疾病與信仰的深層意涵,在不可見的時空向度中,試圖找尋相互牽連而微妙的感官意識。
問:空間與環境能促使人們對於自我身分、記憶、歷史等面向展開探索。環境/空間,對你而言,意味著什麼?它在你的創作中,是怎樣的存在?具有怎樣的意義?
牛:我本身大學是念室內空間設計,所以對空間的感知確實是比較敏感,我認為這也是自己和其他擁有藝術本科背景的藝術家比較不同的地方。我小時候在屏東出生,非常喜歡那邊的自然環境,搬來台北後則對城市裡的聲頻、視覺與光線非常敏感,這幾年我愈來愈確定自己受到安靜的環境所吸引,也安於與自然共處的狀態。在這些自然環境元素中,我特別注重的是「光線」,像是自己「2018牛俊強個展」,當時展覽是在TKG+ Projects二樓展出,在展場中,觀眾會沿著樓梯走上二樓,我將樓梯間的光線調暗,讓觀眾有置身洞穴的感覺,之後將窗戶透出的外界自然光,和窗外的景色保留於展間,並利用光來和展覽所探討的「信仰」與更深層的事物做連結,同時討論在藝術作品的共感經驗與信仰中,神的形貌的相似處,以及視覺物質中「看的見」與「看不見」的概念,這也含括自己過去幾年思考面向的總結。
展覽另一部份是以投影呈現。影片中我與身為藝評人的視障朋友許家峰,在空無一物的展場空間裡,一同討論這次展出的作品以及他對此空間的感受。在影片裡空缺的展場中,我向他慢慢口述了作品的大小、位置及媒材等,當觀眾看完這段影片、沿著走廊轉進展間時,原先會預期看見口述中的真實作品,最後卻發現自己仍然處於近乎空無一物的展間。其實我想討論的是:眼睛所見的事情,到底是否能相信?同時也在影片中製造了某種想像與投射,以及對現場空間的期待,隨著觀眾來到另一個被原先想法推翻的展間,也能讓他們從更多面向展開思考。
.周慶輝 生命歷程的探視與回訪 ◎韋怡忻
.吳燦政 台灣聲音地圖的音景建構 ◎韋怡忻
.溫孟瑜 定格日常生活的如夢視角 ◎韋怡忻
.孟耿如 以創藝之境為應許之地 ◎韋怡忻